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兰陵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晚唐的帔子装饰越发华丽,除了印花、泥金外,还有刺绣、彩绘、夹缬、晕裥等多种装饰工艺,如“晕绢帔子”、“紫绣帔子”、“黄画罗帔子”等等。

    晚唐五代北宋,还常见“礼巾”、“领巾”、“令巾”等词,如“贴金礼巾”、“银泥礼巾”、“白小绫领巾”、“淡绣令巾”,均与裙衫或华丽的礼衣配套出现,同属帔子类服饰,之间或有长短大小之异。

    帔子的披挂方式很多,较常见的是一端纽系于胸前,另一端向后绕过肩背,再垂于身前手臂间。比较厚重的帔子还可由后绕向前,在胸前相交,几乎相当于一件上衣,也有一定的御寒作用。也有将轻薄的纱帔子由前往后披挂,两端飘垂于身后。晚唐五代盛装所用帔子极长,其缠绕方式也更为迂回。

    【裙】

    间裙

    唐代裙子的样式有多种,并且随流行而更替。

    初唐常见魏晋以来流行的间色裙,其条纹逐渐由粗变细密,色彩丰富,但以大红间以他色为主,正仓院中恰有一件紫绫红臈缬絁间缝裙,便是紫红相间。

    至于名称,魏晋至初唐,文献中有两色“双裙”、“复裙”、“间裙”的称呼,或许与此有关,也有直接以两色称之,如“绛碧裙”。

    间色裙南在魏晋南北朝时便已传播至朝鲜半岛和日本。

    间色裙之外,有时会罩衣一件透明的薄纱裙。

    同时另有一种单色裙,以多幅面料拼接而成,上窄下宽,或有若干褶裥。初唐裙子的开缝处往往在正前方,可见穿法之一是由后往前围。不少裙子还可看到细肩带,则属吊带裙,从北朝、隋、初唐,一直到盛唐、中唐都不鲜见。

    肩带裙

    有六幅、八幅、十二幅几种,即文献所提“裙拖六幅潇湘水”、“书破明霞八幅裙”等。裙色有红、绿、紫、黄、青多种,其上还有印花、彩绘各种装饰。文献中红裙的记载尤多,常常被称为“石榴裙”。

    值得注意的是,大约武周前后开始,大量出现另一种单色裙,裙腰下两侧各开一个衩口,露出其内所穿的细密间裙,可见为两裙套穿。有时还有一条环绶结带从腰衩内伸出垂下,或在腰衩下端打一花结。裙摆下还露出了其内的间裙。中唐之后,衩口内则露出的是其他花色的衬裙。这种穿法一直延续至中晚唐。

    另外,唐代裙子除了裙身外,还包括裙腰、裙带两部分。

    裙腰往往用华丽的缂丝、锦、绣面料制作。

    长裙上,有时还会加一条仅及腰腹的短裙,由后往前围,一般还有华丽的缘边,并以间色为多。这种穿法在魏晋南北朝很流行,作为前代遗留,初唐尚比较常见。至武周前后,仅有个别盛装仕女可见。但在唐代舞衣以及后世仙女、仕女画中延续了很长时间。也许是因为流行时间和范围很短,所以文书中尚未发现其准确称谓。看似有可能指“袜肚”、“袜腹”等等,或又应指女性内衣。

    【女装之层次搭配】

    女装搭配最普通者为裙、衫子各一件成套,即“裙衫一对”、“黄绢裙衫一对”、“紫绫夹裙衫一对”。农妇、普通女性,常有仅身着裙衫者。

    加上帔子,则是裙、衫、帔三件套,构成唐代女性最基本的日常服饰。唐代小说中描述女性服饰外观,多提及此三样。“施绫帔,解罗裙,脱红衫,去绿袜”,正是完整的脱衣顺序。

    在裙、衫、帔的基础上,往往还会加一件锦背子或短袖衫子,便是更完整的四件套。短袖衣通常套穿于衫子之外;但也有衬于衫子之内的例子,在开元前后尤多。

    以上为外衣,裙衫之内还须有内衣。

    衫子之内,因为属于比较**的内衣,所以文物形象一般看不见,但从文献上看,视情况会有几种贴身衣,如“旱(汗)衫”,更常见的是各种被称为“袜肚”、“陌腹”等等一系列裹肚类衣物。

    至于□,如前所述,裙子往往不止一层,会有笼裙、表裙、衬裙、腰裙之分,根据场合身份、时代流行和喜好有不同搭配。

    裙子之内也还应穿袴、裈等裤装,裈、袴之分,前文有述,开档的袴穿于裈外,有可能露出袴脚,所以常常用华丽的锦制作,色彩上也常用红绯等鲜艳的颜色。

    至于女装的四季搭配,春夏主要穿单衣,如单衫、短袖衫、单裙、纱罗帔子、单裈等轻透衣物,也可不穿短袖;秋冬寒冷时,则将各件衣物改为厚重的夹衣或绵衣,如袄子、锦背子、夹裙、夹帔子、夹袴等,形制并无大差异。仕女还戴有名为“耳衣”的暖耳,为冬日御寒所用。再准备各种鞋履、袜,以及首饰、义髻、冠子、挂饰,便基本备齐唐朝女性冬夏所需的各种日常衣物了。

    ——作者:扬眉剑舞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资料章,请在正文更新替换后再回看:)

第116章 氤氲() 
两人互相洗完了头发,李毓祯又调了沐浴的澡豆粉,将萧琰按到台子上趴着,“我先给你洗,你再给我洗。”

    萧琰心里很无力,这要洗到啥时候呀?但公主掐着她软肋,她只好听话的上去趴着,若被别人知道了她这般不情愿,肯定要被喷一脸血——你当谁都有福气被晋阳公主搓背洗澡么你还心不甘情不愿的灭了你嗷!

    被萧琰腹诽的公主殿下正在挑战自己的定力,将调好的澡豆粉从萧琰肩背一直抹到小腿弯,然后从上到下轻揉按摩,可以名正言顺的抚摸她的身体了,但她却必须克制自己的手不要滑到不该滑的地方去,呼吸还要平缓不能急促——这真是让她面对活色生香的美人还要高冷的一笑“呵呵这只是玉雕”,李毓祯对自己的定力评价飕飕飞升一大节。

    她的搓揉手法很有技巧,不会让萧琰觉得她在抚摸或轻薄她,但是搓洗到某些地方时又恰到好处的用了一点力,这些部位是有催情效用的。圣人给她的御春图不仅图好,额外的备注也是极好的,这是圣人瞒着太子殿下给的,公主殿下为皇帝祖父默默点了个赞。这就是书到用时不嫌多呀。

    萧琰觉得有些异样,这池水明明是清凉的——逻些七月并不是很热,殿内的水温更低一些,但她却觉得身上有些热了。她接着感觉到这热不是从外面热,而是从她体内窜起来的,一种让她觉得有些燥血的热。

    李毓祯恰在这时道:“这澡豆的配方中加有活血的药,你调运内气,会有益处。”

    萧琰心道难怪,应了一声,闭上眼睛,运转内力行转周天,果然内气运行比平时更畅一两分,而且所经处生出一股暖流融入丹田。

    李毓祯没骗萧琰,这种澡豆是她沐浴淬体用的,出自天策书院的秘方,对行经活气是极有好处的;但是她隐瞒了一点,这种澡豆经内气运行,会越发催化活血产生亢热,用之淬剑,因她修的是剑道,就如火熔金后再锻,是以烈火炼锐金之气。

    但萧琰却不是修的剑道,不过这股亢热对她也没什么害处,只是会比较“热血冲动”。

    再经过李毓祯的催情手法,这股血中的燥热就有可能生出欲。火。

    李毓祯喜欢上萧琰有很多原因,但她的心思纯净无疑是她喜欢的,只是这个纯净放在□□上就让人头疼了。柳下惠坐怀不乱是因为道德压制,而萧琰是心净,她看她的眼神澄澄如白练,因为心净无欲,再多的勾引于她亦是无用,除非她生了情,动了念。公主殿下当然自信若与萧琰长久相处下去,她会对自己动情,但她没有时间了。萧琰回了河西后,就只能等她到长安后再见面。但李毓祯不信奉“等待”,她相信握在手中的才是自己的。等待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变数,她不喜欢。她喜欢的,就要得到。当她发现诱惑萧琰不成后,就在心里下了决断。萧琰的心固然清净不动欲,但人的身体是有**的,只是被心主导而清净,李毓祯就要让萧琰的身体生出**。

    她嘴角勾起一抹笑,从现在到晚上,时间还长得很。

    李毓祯给萧琰洗完了后面,萧琰就自个洗前面了,洗完后就该她给公主“侍浴”了。

    李毓祯并没有趴在玉台上,而是左手曲肘撑头,侧卧在碧玉台上,这种姿势最能展露女人的撩人体态,因为侧身的玲珑线会更具有流畅感和线条感,而她的身材丝毫不逊于萧琰,而且因为她存心诱人看起来便更加性感。即使萧琰没有那方面的想法,也不由得脸热了一两瞬,心想若是男人看见了还不得喷血而死?

    “哎呀萧悦之你脸红了。”公主撩起眼眉向她一笑,“你说,我美还是你美?”

    萧琰诚实的点了点头,“你美。”她觉得自己做不出公主这种姿势来,主要是那种慵懒又撩人的体态,她心中嘀咕,不知道公主沐浴是不是由侍女伺候,难道在侍女跟前也是摆出这种姿态?她眼角抽了下,觉得公主殿下在侍女面前大概不会做出这样子,然后就觉得明白了:公主肯定是美貌没比过她,就想从身体魅力上比过她,不然摆出这姿态,问她这话做什么?

    萧琰自觉了解了,心里嘻嘻笑了两声,绕到玉台的对面,开始给公主表姊“侍浴”。

    因为公主是侧卧,萧琰给她搓背时,能清晰的看到她正面的风光,隆起的玉峰,雪白的浑圆,嫣红的樱桃,完美的小腹,漂亮的肌线,腹下的微卷……

    萧琰收回眼神,只专注于手下搓揉之处。她心无杂念,手上的动作也是规矩的,没有摸不该摸的地方,就是很正经的搓背揉臀搓腿,但手掌肌肤的触摸,却让李毓祯不可遏制的燥热起来。

    她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才能克制自己。

    而她此时也没法冥想静心,因为冥想会带动内息运转。这种澡豆是她活血淬体的,一旦内息运转,就会催化活血促生出亢热之火,加上她体内的熊熊欲。火,那时不是淬炼剑道的熔金锻锐,而是把她给欲。火焚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