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电光石火间,李毓祯脑海中却闪过一个念头,虽然难以置信,但陡生的强烈危机感让她瞬间做出反应,喝声道:“撤!”人已经转身电射而出。
但已经晚了。
“轰!轰!轰!……”
陡然一起爆发的轰隆声不绝,整座火山岛都地动山摇起来。
晋王震得一个趔趄。
转眼见地道口轰隆垮塌,他不由目眦欲裂,大叫一声:“阿祯!”冲到了东边地道口,掌风呼呼拍出去,要将地道冲开。但轰隆巨响还在继续,不断有大块的岩石掉落下来,火山眼看就要塌了。
“晋王,快走!”梁郎将命令众司卫立即撤出,自己去拉晋王。
晋王疯了似的呼呼出掌,双目通红,“不行!阿祯还在里面!”
梁郎将的眼睛也红了,强忍悲痛吼道:“整个岛都要塌了!我们必须立即出去调集兵将!只有调集上万人,才能将垮塌的地道挖出来!晋王,快走!越迟越来不及!”
晋王拍出的掌一停,猛地转身,呼一掌将掉落到头上的岩石拍飞,怒喝“走!”拍出刚猛的掌风,掠壁上去,如鹰般扑到一艘船上,立即真气催船,箭射一样往岸上去。幸好阿祯将兵符交给了他保管,不用多费力气,就能立即调集整个岭南西道的兵力。
阿祯,你要撑住啊!
晋王心里狂呼,用出了平生最快的速度。
陆地上留守的十名司卫听见海上传来的轰隆声音,都肃然不安,持弩警戒,便见一艘船哗啦破浪过来,跟着一道人影如狂风卷过,一瞬就不见了人影。
那十名司卫脸色遽然而变,见到自家的船,却没看清掠出的人,不知是不是敌人,立即上弩对准海面。跟着又射过来一艘船,但司卫们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是我,梁济棠。”
众人眼一花,梁郎将和另一位邱郎将已经掠上岸,来不及说一句话,就分别掠向两个方向:一个去钦州刺史府,一个去靖安司岭南西道分局。
众司卫面色凝重,一定是出大事了!
岭南西道的水师军营就在火山岛西去一百里的防安港,晋王如风般掠进了军营,出示身份官告,立即被领入水师统领的将营,出示兵符和身份官告,几句将事情说清。水师统领刷地一下冷汗出来,立即下令全军紧急集合,命令工事营带上军中所有工事器械,吊船出动,水师全体出动。
晋王已经离了水师军营,往邕州城的岭南西道防御使衙门飞掠而去,调集所有的折冲府兵必须由防御使下令。幸而邕州离钦州不远,只有二百多里。
两刻钟后,水师军营的紧急先遣船已经到了火山岛,远远便见几十里外的海面上,完全失去了那座黑色火山岛的峻峭耸立。
指挥楼船的甲板上死一般的沉寂。
水师统领和副统领的脸色白得像雪一样,如果秦国殿下死在这里……
两人同时打了一个寒战。
水师的船很快接近,便见武骑署的十几艘船正停在火山倒塌处的海面外,海水拍打过去,露出下面残破的黑色块垒,那些司卫正搬移着石头,内力劲风下,一块块岩石飞起,落到远处的海水中。
靖安司一位领队的校尉踏船迎上来,与水师统领在甲板上见了面,没有什么见礼寒暄的,直接道:“要从地道口所在的上方挖。必须尽快!越快越好!”
水师统领转身就下令,吼道:“挖!将山挖到底!”
命令立即从楼船传下去。
水师因为还肩负着修筑和维护海上灯塔的任务,海上工事船是常备的,钻杆,挖掘机,起重机,都在畜力拉动机组下开动起来。还有千名水师官兵,踩着海水用手搬移岩石,或握铁钎撬,大锤等砸,然后再撬,再搬。
一刻钟后,第二批水师官兵和海上工事船赶到。
又两刻钟后,钦州折冲府的府兵急行军赶到了。
之后,不断有府兵从附近州急行军赶过来。
南部的钦邕廉三州刺史府的官员们都先后飞奔起来了。
三州刺史府的衙兵开拔,三州武馆的学员紧急征召,三州贵家富家的护院都被临时调集,各家健壮子弟都加入其中,拿着他们不熟悉的铁具,涌向同一个地方。
晋王一直在飞,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鹰一样,不断的振翅,不断的飞,仅仅半天内他就飞遍了整个岭南西道。
道门在岭南西道的高手过来了,佛门在岭南西道的高手过来了,剑阁在岭南西道的高手过来了。除了隐居世外的高手外,岭南西道所有的武道世家都出动了,一群群武者都往钦州奔去,一路上遇到武者、镖行护镖队、运茶的马队、运货的商队,闻听事由,立即弃镖的弃镖,弃茶的弃茶,弃货的弃货,掉头加入。
岭南西道的僮瑶苗侗极多,单是南部钦邕廉三州,就有各族部上千,此时溪峒和平寨的男人女人们都一群群出寨,奔向一个目的地。
浩浩荡荡的人群涌向南部湾。
唐人的热血,总是在需要他们的时候,迸发出来。
……
海上轰轰隆隆,响声不停。
机械船白天黑夜不停,人也白天黑夜不停。
晋王奔回海上后完全没有休息,不仅仅是他,所有存活下来的武骑署司卫,水师、折冲府融合境以上的武者,以及其他武者,都分列成队,潜下水用内力挥动刀斧,开山劈石,内力耗竭了,就立即上船打坐补充,不眠不休。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在救秦国公主。
——殿下和靖安司出任务,被潜伏的国外高手诱入南部湾火山岛,摧毁岛屿同归于尽,殿下如今就被压在了海水下面的火山里!
武者没有休息,普通人也没有休息,一个个都奋勇争先,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双手被铁钎铁锤磨得血淋淋都没有人停下,有的人因为架撑架遇险受伤,有的人在水中来不及躲避,被滚下的石头砸死,但没有人停下,也没有人退出。不能游水的就代替疲惫的畜力,用人力拉动机械。
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想法。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即使付出生命,也要将秦国殿下挖出来。
因为这是他们大唐的殿下,是他们大唐未来的储君,不能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死在火山下,腐朽在海水中。
无论如何,他们要将殿下挖出来。
十二个时辰过去,已经没有人抱有希望,秦国殿下还活着。
即使晋王,也已经绝望了。
这样的垮塌,没有可能还活着。
但是,无论如何,他要把阿祯带回长安去。
一起出来,就要一起回去。
第二二一章 感应()
但是,她距离岩石还是有一丈的距离。
再想往前踏出,就会感到沉如大山般的压力,以及千万道刀锋刺进自己身体的剧痛感。
萧琰的刀终于刺出一个“无”,但那“念”字的一撇,无论如何也落不下来,刀势强行下落,就感到真气堵塞经脉要爆裂的感觉。
这是今天第十四次失败了。
她站在那沉默了一会,精神的极度疲惫让她眉间有些疲倦,收刀回鞘,走到提篮边倒了一杯清水喝下,然后身子一仰躺在石径上,看着树林上方的天空。天空已不复之前的晴朗,有些阴,还飘浮着几团乌云,看来要下雨了。
她看了一会,胸口有种郁闷不宁的感觉。
……或许是太累了。
她闭上眼睛调息。
忽地眉毛紧蹙。
脸上显出十分惊讶的表情。
因为她神识入紫府,发现紫府的星空中,东方疑似青龙的星宿闪亮的四颗大星,忽然黯淡了下去。
她心口遽然一缩,猛然睁开眼睛,坐了起来。
目光里有茫然,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她最近东方气运极差,不宜往东去?
萧琰直觉不是这样。
她摸着遽然一悸的心脏,有种心神不宁的感觉,莫名的不安。
她知道,踏入修行者的门槛后,境界越高,对于一切和自身因果相关的人和事,能有着感应。
那她这种不安,感应的是什么?
东边的事?
还是东边的人?
……
长安,东宫。
“啪!”
一滴墨落在御贡的凝玉宣上,毁了即将画成的一幅海天落照图。旁边调墨的侍人好生痛惜,这可是有金碧山水第一家之称的太子殿下的画啊,费时半月眼见将完成,结果被这滴墨给毁了。
侍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太子本人却并不在意。确切的说,太子殿下心神有些恍惚。他沉默片刻,没看画一眼,将笔搁在砚台上,背着手出了书房。
他沿着木廊缓缓走着,侍人们抬着步辇,背着圈椅,拿着大氅茶水等,静静的随在身后,落足无声。太子走了一会,坐上步辇,去了太子妃的院子。太子妃正在池边喂鱼,一把接一把的抓洒着,旁边端着鱼食的侍女想提醒她已经喂了三盂了,小心撑死这些鱼,但见太子妃蹙眉的表情,又将这句话咽了下去,心想撑死就撑死吧,再养一池就是。
“参见殿下。”
侍女们的行礼声让太子妃回过头,见太子拢着眉头过来。太子妃行了一礼,太子摆了摆手,夫妻俩就站在池边看鱼,都沉默着。
太子妃开口幽幽道:“我心又跳了。”
这句话换了别人不懂,但太子懂。
太子挥了下手,侍从和侍女们都退到廊上廊下站着。一名侍从将圈椅搁在太子身后,也立即退到廊下边侍立。
“明安,”太子妃叫着丈夫的字,“你老实说,长生是不是又去做危险的事了?每回她一遇险,我这心就要跳。”
太子沉默了一下,说道:“跳着跳着,就习惯了。”
太子妃怒了。
夫妻俩成亲六年后才盼来了第一个孩子,对这个孩子投入了太多的爱,或许正因为如此,血脉牵应感很强烈,每当她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