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嫡-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芸点头应下了,可是她不明白,凭白地为何要多做这么一个香囊?

    她道出了心中的疑问,:“小姐,您让李婆子做的这个香囊是要送给谁,不会是送给老太太的吧,难不成您也要和大小姐三小姐她们一样,不打算亲手制做香囊送给老太太,而是要找人代做?”

    “这怎么可能,祖母可不是好糊弄的,我可不会冒这个险。”宁锦云无奈地笑道,:“给祖母的香囊我会自己来做,而让李婆子做的那个则另有用途,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青芸还是不懂,不过她也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她心里有数,既然是小姐说的,那自然有小姐的道理,她只要照着吩咐去做就好。

    晚一些的时候,青芸去了李婆子那里,把宁锦云的要求原封不动地告诉了李婆子,让她尽快做出一个香囊来。李婆子是红芍院专门负责缝补织绣的下人,这样的一个香囊对她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

    很快,五日过后,到了端午节的这一天。

    一大清早的,丫鬟婆子们就在门上和窗前放下了不少艾草和菖蒲,还洒上了一些雄黄酒,祈盼着这些东西能够驱邪避魔,保护宅院平安无灾。

    早饭过后,文姨娘把宁锦云叫了过去,她把自己亲手做的五彩长命缕系在了宁锦云的手腕,和脚腕上。

    长命缕又名五色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绒线制成,是孩子们端午必戴的吉祥饰物,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以免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

    文姨娘的手很巧,她把长命缕编织得极为精致,小巧细致的长命缕戴在宁锦云的细腕之上,很是相配,完全看不出半分俗气。

    宁锦云低头盯着自己的腕间,看了好一会儿,她记得每年的端午,文姨娘都会亲自为她做这种长命缕,而且每一次,做的都很是用心。

    她记得有一回,三妹宁锦娆还因为这个而大哭了一场,那时的她大概才只有十岁,宁锦娆也不过九岁。那年端午节,宁锦娆嫌弃李姨娘做的长命缕不如文姨娘给她做的好看,便非要把长命缕从手上摘下来,而李姨娘和宁老太太又不许,于是情急之下,李姨娘就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地呵斥住了宁锦娆,把宁锦娆训得直掉眼泪。

    这些陈年往事,宁锦云已经能够全都想得起来了,她常常会在回忆中,找些过去的趣事。

    宁锦云浅浅地笑着,摸了摸自己的手腕,对文姨娘道,:“多谢姨娘,有了您给我做的这个五彩长命缕,我这一年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

    文姨娘拉过宁锦云的手,笑得合不拢嘴,:“傻孩子,跟姨娘还说什么谢,只要你能够无灾无难,姨娘也就别无所求了。”

    接着,文姨娘又说道,:“对了,你的香囊准备的如何了,是不是一会儿就要给你祖母送过去?”

    提起香囊,宁锦云忙指了下青芸手里的暗红色锦盒,笑着说,:“已经准备好了,昨夜我熬了很晚,终于是把香囊给做完了,这就打算给祖母送过去。您要不要先看一眼?”她转头看向青芸,示意青芸把盒子打开给文姨娘瞧瞧。

    青芸微微点头,然后便把锦盒的盖子慢慢打开,呈到了文姨娘的面前。

    文姨娘饶有兴趣地看了过去,只见盒里摆着一只深蓝色的椭圆形香囊,香囊的顶端有着便于悬挂的丝绦,下端系了一串珠宝流苏,而香囊上则绣了一簇开的正鲜艳的牡丹花,花旁还绣了一个圆润的“福”字。从这绣工上来看,算不上是细腻无瑕,但也的确是用了心,再加上这香囊上讨喜的图案,想必宁老太太就算不对其赞不绝口,也不会挑出毛病来。

    看罢,文姨娘叹道,:“云儿,你这香囊做的真是好看,没想到,你的女红已经这般不错了,你放心,你昨祖母见了也是会为你骄傲的。”她的语气满是赞美之意。

    宁锦云嬉皮笑脸着回道,:“姨娘过奖了。”

    和文姨娘说完话后,宁锦云和青芸就带着香囊,去了启祥院。

    刚走进明厅,宁老太太身边的玉环就过来向宁锦云行礼。

    “二小姐,老太太在佛堂,现在不在屋里,老太太留下话了,让您在明厅坐着等她。”

    对此,宁锦云不感到意外,她知道祖母有个习惯,就是每逢节日都要在佛堂念经,不论是什么节,都要如此,而且还是要待上一早上的时间。

    宁锦云淡淡地道,:“那好。我在这里等祖母。”

    玉环看到了青芸手上的锦盒,猜到了里面是何物,便说,:“二小姐,把香囊先交给奴婢收着吧。”

    宁锦云瞥了她一眼,不觉得有何不妥,便点头答应了。

第三十九章 香囊() 
过了一会儿的功夫,宁锦华和宁锦娆也来了,她们二人也把香囊带了过来,分别装在两个不同颜色的锦盒内,宁锦华的锦盒是暗紫色的,宁锦娆的则是桃红色,很容易区分。

    玉环走过来收走了她们俩的香囊,让她们和宁锦云一起在这等着宁老太太。

    看着玉环手中的暗紫色锦盒,宁锦云的心绪有些激动,她不由得扭过头,和青芸对视了一眼,青芸朝她点了点头,又伏在她的肩上,小声耳语道,:“放心小姐,穗花说她那边已经做的妥妥当当,不会出什么差错的。”

    宁锦云略感紧张地长吁了一口气,而后又不免有些得意,想来宁锦华肯定不会知道,她拿过来准备送给祖母的香囊,已经被自己调了包。

    昨夜,宝枫苑的巧嫂子连夜赶制出了两个香囊,一个是为宁锦华做的,一个是为宁锦娆做的,做完后她便把它们放进了柜上的锦盒里,然后就拖着疲乏的身子去睡下了。

    根据月香传来的消息,宁锦云得知了巧嫂子给宁锦华做的香囊,是个葫芦形柳绿织锦喜鹊枝头图的,下端还挂着长长的百结彩绦。于是她就吩咐穗花,拿着李婆子做的鲤鱼跳龙门香囊,去巧嫂子那边偷偷地把宁锦华的给换掉。

    夜深人静的时候,巧嫂子累了一天睡得自然也很沉,穗花蹑手蹑脚地溜进去,很快便依宁锦云的吩咐做到了,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两个香囊调了个包。

    宁锦云假装漫不经心地把余光瞄了过去,看向了一旁的宁锦华,此刻,宁锦华正淡定自若地和宁锦娆说着话,瞧不出半点异样,想必她们定是没有发现香囊被换的事情,要不然也就不能这么稳当地坐在这了。

    此事进行的比宁锦云预料的还要顺利,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宁老太太打开锦盒发现香囊上的纹样了,到时候,等她瞧清楚了上面那再明显不过的鲤鱼跳龙门,还不知要发多大的脾气。

    鲤鱼跳龙门,常常用来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这在别的人家,可是再吉祥不过的图了。

    但在宁家,这一切却是大有不同,对于宁家人来说,这是个绝对碰不得的禁忌

    半个时辰过后,宁锦娆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她一边小声抱怨着,一边吃着桌上的红枣,还把枣核扔的满地都是。这可苦了她身边的丫鬟灵芝,宁锦娆刚把枣核丢下去,灵芝就要弯下腰赶紧捡起来,用帕子包好,后来,灵芝干脆就蹲在地上不起来了,就专等着收拾枣核。

    宁锦华实在是看不下去,忍不住低声喝住了她的妹妹,:“你在干什么,坐没有坐相,吃没有吃相,娘平时教你的你都忘了吗?快把枣收好,别吃了,要是你这个样子被祖母看见了,定少不了挨训,今天好歹也算是过节,你别给自己找罪受!”

    听罢,宁锦娆撇了撇嘴,但还是听从了她姐姐的话,收敛了起来。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了丫鬟们恭顺的问安声,紧接着,就是一阵缓慢但有力的脚步声响,宁锦云知道,是祖母从佛堂走过来了。

    她忙站了起来,理顺了衣角,准备迎接祖母,旁边的两姐妹也站起了身,面色都不自觉地拘谨了起来。

    很快,帘子就被小丫鬟掀起,宁老太太笑意满面地走进了明厅。

    宁锦云姐妹三个忙福身行礼,:“祖母好。”

    “你们几个等久了。”宁老太太走上前面的座位,说道。

    宁锦华率先开口,:“回祖母,我们没有等太久,不过是等了一会儿而已,今个儿是端午节,我们姐妹本来就该早一些过来给您请安的。只是不知四妹去了哪里,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来。”

    “四妹也真是的,都这个时辰了还没见着她的影儿,许是贪睡起晚了。”宁锦娆幸灾乐祸地说道。

    闻言,宁锦云扭过头,微微瞪了一眼宁锦娆,她听得出来宁锦娆是刻意在祖母面前多说闲话,来责怪宁锦瑶不懂礼数。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宁锦云替四妹说了话,:“四妹没有贪睡,相反,她比我们谁起的都要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她就过来给祖母请安了,然后她就赶着时间去蕙兰堂跟元娘子学琴去了。三妹,你没有搞清楚情况,可不能胡乱说话。”

    “这”宁锦娆被噎住了,她翻了个白眼,使小性子般地哼道,:“我哪知道这么多,再说了,大过节的还要学琴,她也太奇怪了。”

    “不是奇怪,是勤奋才对。”宁锦云淡淡地叹道,:“三妹,你也应该多向四妹学习,有这些胡乱猜忌的功夫,还不如多学点真本事。”她刻意缓和了语气,听起来有些语重心长的意味。

    毕竟,祖母还在这里,她也不能和宁锦娆太过针尖对麦芒,一旦当着祖母的面吵了起来,那祖母定要怪她们不懂事了。

    听到她的话后,宁老太太笑着点头,赞同道,:“云儿说得对,瑶儿的确是在早一些的时候来过了。娆儿,你也该多学学你的堂妹瑶儿,如今,你们俩都在跟着元娘子学琴,可我听说你常常告假不去,但瑶儿却是风雨无阻,很少偷懒,你说你这么不用心怎么会学好琴艺呢?”

    宁锦娆不免心中一紧,顿时紧张地攥紧了拳头,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