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队长这时候也说道:“你们也都注意一下哈,别东摸走个东西,西摸走个玩意的,实在不好看,大家拿战利品是为个纪念,搞得太过就不好了。”

    王涛也认同二队长的说法,他指了指这宫室,笑道:“看见没,那落地钟是咱们大唐产的,窗口的玻璃摆件也是,其实也没有什么多少值得在意的东西。”

    甭管众人有着怎样的心思,收战利品这事儿不能过界,不然好

    事儿变成了坏事,反而赔了自己的荣誉和前程。像是随后拿走一个小鼻烟壶这样还算不得什么,但是这一帮子人要是把养心殿席卷了,回头肯定上级一定把他们约谈,狠狠地给个处分。还是去摸尸体身上的随身物最为靠谱,至少这样没人会管。

    大家各怀想法地睡了一夜,周俊宝反而觉得这龙床相当不舒服,而且床铺上都是一股腐朽的老人味道,让他很不适应。他觉得,还是自己在洛杉矶的家里,那套又大又宽敞的席梦思更舒服。

    第二天清晨,大伙儿收拾了东西,准备出宫了。二队长又叫住了大家:“怎么说咱们也算是完成了一个大任务。虽然青史留名可能办不到了,但人这一辈子能做几次这样的大事儿?同志们在一起闯了一回天关。都是缘分,咱们就在这养心殿跟前,照一张合影吧。”

    他的提议自然受到了大家的赞同,三十几个小伙子站成三排,每个都挺得笔直,看上去倍儿精神。

    当时光荏苒百年。这张只是黑白的照片已经泛起微黄。但是照片上每一位战士的笑容却仍旧灿烂,他们的英勇和功勋在那一刻被永恒记录。照片的背面有一句题词,上书“长缨在手,苍龙得缚”,下题“赠友俊宝,兄王涛”

    在这1879年天津市老城区的旧楼中,杨宗毅似乎记忆重回。在他小的时候,家中似乎也有这样一张照片,背面是同一句诗。只不过后半句是“赠弟有光,兄王涛”。那时年幼的杨宗毅并不知道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此刻,真相才揭开。

    他没想到。自己跟这面前的茧居族还有这么一番渊源,更为英雄的子孙如此落魄感到无奈和惋惜。而此时,随杨宗毅一同日记的周建,似乎也沉浸在了高祖周俊宝的传奇事迹中,一时什么话也都没说出来。

    然后,杨宗毅问他道:“……这些,你还卖吗?”

    刹那间。周建那张油乎乎的脸上突然通红,嘴巴蠕动着:“我……”

    杨宗毅叹了口气,他并没有打算将自己的先人同样参加过这次行动的事情说出来,而是说道:“我知道周先生你打算卖这些东西,肯定是经济有困难的,但是你现在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些遗物,是你高祖传下来的,对你的意义重大,我认为是十倍百倍于一串数字的。你是英雄的子孙,英雄应该得到敬重,如果可能,我想我可以借给你一笔钱,五千、八千,或者一万,周先生完全可以出去找到一份工作,自食其力,至于利息,就算了,你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将钱还给我。”

    周建已然变得惊愕,他问:“真的可以这么做吗?你不是拍卖行的人吗?”

    杨宗毅眨了眨眼睛,其中带着当年那个喜欢偷奸耍滑的陆战队士兵的那种狡黠,他道:“物主不想要出售自己的藏品了,拍卖行又能怎样呢?”

    周建也看出了杨宗毅想要帮助自己,他点点头,站起来对杨宗毅鞠了一躬,道:“谢谢您了。”

    杨宗毅从公文包中取出了支票本,写上了一万元,落款不是公司的名字和账号,而是自己的。大唐建国百年来,唐元几乎就没怎么通胀过,本世纪上半叶倒是有比较大的波动,不过国家进行了一轮货币改革,重新稳定了唐元的币值,使得唐元的购买力,与刚建国时比,并没有缩水多少。这一万元,几乎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是工薪阶层一年的总收入了。

    杨宗毅拍了拍年轻的周建的肩膀,道:“你是国家英雄的后裔,不要让你的祖宗蒙羞。”

    周建还是颇为尴尬的,毕竟他今天走到这个地步,基本上是自作自受,好吃懒做,又缺乏动力。而今天,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的高祖周俊宝过过更艰难的生活,当初的他只是一个吃不饱饭,出来到南洋闯荡的小工,可是后来,他成为了英雄,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便他的名字从来没有被提及,但无疑他的高祖是锻造这个庞大国家最初基石的那一批人。

    留下若有所思的周建,杨宗毅告辞而去。虽然没有做成这笔生意,但是杨宗毅却仍旧格外开心。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曾祖曾经建立过如此的功绩。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白领,看到那些巨富曾经羡慕嫉妒恨,感觉社会上还是存在各种的不公平。但是,此刻他又觉得这个国家是如此的美好。因为这是他的曾祖用生命创造的国度,在此他的家人世代安居乐业。

    也许从此刻,他也找到了,这个国家值得为其奋斗和维护的理由。(。)

245 京中人心(上)() 
当清晨的第一道光辉洒在京城时,并没有给这城市带来一点清爽和新意,原本此时便该有早起的家人们开始洒扫,小贩开始沿街叫卖富有北方特色的早点,不过对于今天的四九城居民来说,他们仍旧处在恐慌之中。顶,

    很多人甚至昨夜一宿未眠,此刻的眼球中布满了血丝。零星的枪炮声响了一夜,倒是全城并没有燃起什么大火,毕竟一旦火势蔓延可能威胁城内民居,就被唐军给控制了火势。唐军可是准备了专门用于扑火的干粉和抽水泵,白司令的交代很清楚,他们是来解放的,不是来毁灭的。

    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唐军就是来毁灭的。

    肃亲王府,尽管祖宗豪格当年跟多尔衮那是龙争虎斗,不过后来这一支中并没有什么特别成大器的人物。现在这一位肃亲王还是去年刚刚承袭的,名叫永锡。

    昨晚肃亲王府的包衣,亲眼见了唐军机械化步兵将前锋营打得屁滚尿流,回报永锡之后,永锡吓得亡魂大冒,所以在唐军上门之后,根本没有进行任何抵抗。这位堂堂王爷,居然将外衣脱掉,只着内衣,反绑双手,跪地求饶。

    虽然他的举动让唐军的士兵十分讶异,不过这个合作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唐军留了一个班的战士镇守他的王府,一名军官还亲自解了他绑手的绳索,让他稍安勿躁,在府内等候。

    可是越是等候,越是让永锡担惊受怕,他在自己的王府中一切行动都没有受到限制。此时已经是大早上。他坐在堂中一个劲儿地踱步。而他的福晋则在旁边不住地念经,可见家中人还都是很焦灼的。

    一个包衣奴才滚进来,打扑袖子跟永锡行了个大礼,永锡立马抓起来他问道:“怎么样,那些唐人说什么了吗”

    包衣也是脸上蜡黄,他道:“回王爷的话,这些唐人实在油盐不进啊,这进了王府之后。先是收了咱们王府中所有的刀枪武器,然后将能战的护卫们和奴才们都锁在了厢房里,其他人倒是不阻碍走动。唐人的士卒就抱着枪站在外面,奴才看了,这唐人恐怕都是铁打的啊,愣是立在那儿两三个时辰都不带动一动的。奴才想要套几句话出来,命人做了早膳给那唐人送去,谁知那草头兵居然理都不理,奴才想要出街去看看,还被他一枪给打回来了。不是奴才见机得快,连忙告饶。恐怕这枪子儿就打过来了。”

    永锡听后也是心中震动:“这唐人,居然如此厉害,这昨天还好好的,居然一夜之间就攻占了京师,现在也不知道宫里如何。我瞧着唐军,不仅是枪炮犀利,这兵也是个顶个的精锐,若是我大清的兵丁,镇守咱家王府,说不得就是上下其手四处搜刮了,可这些兵丁连财物都不看一眼,更没有滋扰家中女眷,站在那儿像是松树似的,动也不动一下,就这令行禁止的本领,我瞧也就是太祖爷当年那八旗精锐才比得过吧。”

    包衣奴才扯了句场面话:“咱们满清八旗,骑射无敌于天下,虽然一时失利,早晚还是要将这唐人击败的。”

    永锡面色灰白,苦笑一声,摇头道:“我瞧是不成啦就算是当年太祖爷多尔衮麾下的八旗精锐,何时见过如此厉害的枪炮那前锋营火器营,哪个不是咱京中的健儿精锐,还不是让唐人随手就收拾了。这唐人火枪大炮随便那么一放,凡胎的八旗和绿营哪里抵得过这大清的江山,怕是要完了”

    此时,永锡的福晋听了这话,也是泪水涟涟,起身道:“王爷,若是大清不保,咱们王府上下又该如何。这唐人能放咱们一条活路吗”

    永锡脸色更差:“当年咱八旗入关的时候,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不知道杀了几百万的汉人,这唐人虽然风俗打扮上已经脱了古时的汉人,但归根究底上还是汉人的。我瞧着那些兵,虽然没有加害咱们,但一个个眼光都凶着呢就怕他们要报复当年的杀戮,将咱们这些无辜人祭旗。”

    他虽然嘴里说无辜,但是实际上他自己也知道,平白地占着万里河山,又在夺了汉人的心气,将他们也都变作了金钱鼠尾,花着压榨汉人得来的铁杆庄稼,他们都是那血的历史中的受益者,绝对提不上无辜的。

    就在这时,原本看守王府的一众唐军士兵涌了进来,此时喝道:“去将王府中的人都给我带过来,一个都不能少,现在进行统计,全都要上名簿。”

    永锡吓了一跳,眼泪都要掉下来,道:“军爷,这将王府的人都唤过来,可是要送咱们都上路吗”

    那唐军士兵看了堂堂一个王爷居然如此没有样子,心中鄙夷,但也说道:“你多想了,咱们要杀你们,昨晚就杀了,何必现在费这个功夫。”

    永锡一听不是要杀人,放下心来,连忙道:“好的,好的,我这就让奴才们聚过来。”

    不消多时,一群王府中的男女都聚过来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