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作出的安排。

    这名使者实际上是一个日本人。名叫原田庆三,在大和兵团的兵团政治部任职,军衔是上校。跟大部分的大和兵团中服役的日本人不同。那些人很多就是为了有个好出路,通过当兵拿军饷,同时获得社会尊重。但是原田庆三除了一名大和兵团政委身份以外,同时还是一名大唐国革日本分部的成员,在心底里是认同大唐的,同时也是一个坚定的国际主义者。

    随着大唐的宣传,国际主义者数量的增长也是越来越多。在大唐的国际主义者其实有一种跟这个时代比较相合的特征,那就是所谓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感。这种情结其实在另一位面中的美国也有类似的体现,也就是昭昭天命。即美国的扩张和发展是上帝的旨意,这也给美国的拓张增加了一层精神上的支持。

    而大唐的国际主义者们也同样有着这样一种昭昭天命式的精神。在他们的眼中,世界上其他的君主制、封建制度。乃至是已经进行了改革的资本主义制度,都是落后的,而且是终将被淘汰的。只有大唐式的国际主义,才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答案。而为了实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国际主义者要有不惜奉献和牺牲的精神,把自己的有限一生投入到无限的革命事业中,投入到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中。

    无疑,已经入党多年的原田庆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出身于中层武士家庭,受过相对良好的教育,后来又来到大唐本土接受大唐教育,高度认可大唐的理念,等回到日本之后,已经跟传统的日本人大不相同。

    萨摩藩的家臣在自己其后的回忆录中,曾经这样记录原田庆三:他孤身单人的来到京都城,却像是身后带着十万大军一样,腰板挺得很直,就算鞠躬的时候,似乎都像是一把出窍的太刀一样锋锐,而让人难以直视。他的自信让我们自惭形秽,也同时明白,这场胜利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获得的了。

    在撂下话之后,原田庆三也不离开京都,就在京都城内静候萨长同盟和天皇朝廷的回复。而此时,曾经是倒幕大功臣的林子平来到了原田庆三的身边。

    “原田君,冒昧前来,是想要求教,大唐究竟想要干什么?”林子平已然颓唐,开门见山的问出。

    原田庆三回头望了一眼林子平,然后露出了笑容,他的表情很丰富,不像是一个神华内敛的日本人,反而更像是坦承的唐人,他道:“日本,我们的故乡,已经陈腐了几千年了,这里没有丝毫的希望,人们过着差劲的生活,而武士公卿们也都愚蠢得可笑。应该是到变革的时候了,这是一个能够让日本改变,让人们幸福的机会。”

    林子平似乎咂摸出了什么味道,惊讶道:“……大唐难道是要吞并整个日本?”。

550 放弃抵抗() 
原田庆三道:“在东方的诸国中,莫不是汲取了中华文明的营养而成长的,无论是朝鲜、越南还是日本,文化的根底都深植于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也是东方文明的母文明和核心文明。*xshuotxt/而大唐,也正是中华文明的最佳代表。看我们日本,其实也不是唐风宋俗影响下而成就的。只是终究,日本人的格局还是太小,看不到世界,更是狭隘,若是自己这样折腾下去,万世万年都不能再有什么建树了。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只有日本紧紧地跟在大唐的身边,成为大唐这个伟大国家的一部分,才能够分享到最伟大的荣光!”

    林子平瞪着大眼盯着似乎有些狂热的原田庆三,叫道:“你这个疯子,这是什么鬼话?难道连国格也都不要了,甘心去做唐人的奴隶吗?”

    原田庆三嗤笑道:“奴隶?真是可笑,在日本的平民们,见到武士们头都抬不起来,更是被武士公卿们压迫和剥削,武士的上面还有大名们、幕府和朝廷,吃不饱穿不暖,腰板也挺不直,到底谁是真正的奴隶呢?在大唐,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都有奋斗和享受的权利,而在日本有什么,只有一滩死水和烂泥罢了。”

    说到这里原田庆三也没有兴趣继续跟林子平扯下去了,他知道林子平这家伙也根本做不了什么主,而真正能够决定事情的,还是萨长同盟的两位大名。

    时间并不在萨长同盟的一方,因为唐军靠着假道灭虢这一招,在数日内就全面控制了幕府的关东地区,并将数万幕府军击败缴械,将军本人和一些重要大名也都被唐军控制住,而且初时唐军还只是大和兵团一个旅五千人的兵力,但随后唐军不仅在京都外围增兵,而且还将海军舰队拉到了濑户内海,在大阪的外围进行封锁,萨长同盟的海军不敢轻动,都躲在港口中不敢出航。

    虽然唐军的实际兵力不多,但是战力强劲,倒幕军一接触唐军,往往就是遭遇到摧枯拉朽地攻势和反击,所以哪怕是一千人的唐军部队,倒幕军都感觉像是有一万人那么多。

    实际倒幕军的实力也并不差,尤其是装备了数千新式火枪,拥有上百门火炮的新军部队,也按照比较新的组织模式编练起来,但是在战场上的灵活性还是比有着丰富经验的唐军差一些。再加上火力比较悬殊,所以虽然倒幕军有心拼一拼,但也没有太多办法。唐军先使用火炮跟倒幕军对轰,倒幕军的火炮性能和数量都要差一些,在布置炮兵阵地上更不如唐军有经验,很快就会被打懵,然后唐军就分成几股力量,冲击倒幕军的阵地,将倒幕军分割包围。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战术,屡试不爽,倒幕军怎么打就是怎么输。

    倒幕军也曾尝试使用骑兵冲锋之类的战术,可是无论是大和兵团还是德意志兵团,现在都已经装备上了一定数量的机枪,倒幕军的骑兵规模也不算大,冲锋的时候要遭遇唐军的小口径火炮和机枪的连环火力,基本上冲不到跟前就挂了。

    在战场上的连连失败,也让萨长同盟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是无法击败唐军的,唐军要求他们投降,其实某些角度来看也算是一种缓兵之计,因为从各种痕迹可以察觉到,唐军正在调兵遣将,如果萨长同盟的倒幕派拒绝了唐军的劝降,那么唐军就会对萨长发动最后的攻势。根据情报显示,就连九州岛海域,萨摩藩的地盘上,唐军的舰队也出现在外围,似乎随时准备对萨摩藩的老家发动进攻,这也让萨长同盟更加的恐慌。

    尽管进行了一番挣扎,但无济于事。最终萨长同盟现实地选择了向唐军投降,驻扎在京都和大阪的倒幕军放下武器,成群结队的出城向唐军投降。自然也有比较个别的武士因为无法忍受投降的屈辱而剖腹,唐人对此没有什么的感触,爱剖就剖去吧。

    至于光格天皇其实也有些松了一口气,虽然唐人没有说明白如何处置他,但是条件中也写明白了,不会对光格天皇的人身安全进行伤害,不会对日本皇室的尊严进行羞辱。倒幕运动的失败,使得光格天皇也不做他想,能够苟全一条性命已经是赚到。

    萨摩藩和长州藩还想着争取一下自己的权益,比如保留各藩领地,甚至愿意用削减石高或者是藩主下台这样的方式来挽回,但是奈何大唐并不是幕府,也不会维持一个原本的幕府体制,任由强藩存在于日本的土地上。

    唐军直接甩出了一个72小时通牒,要求萨长同盟倒幕军无条件向唐军投降,72小时之后如果唐军没有得到肯定答复,将会对萨长同盟倒幕军进行毁灭性打击,而且萨摩藩、长州藩以及天皇等人的结局,大唐方面不做任何的保证。

    萨摩藩和长州藩知道,如果选择体面地投降,那么至少两家的一些利益还能够得到保全,原田庆三也表示,在未来大唐主导的日本格局之中,岛津氏和毛利氏都会有一席之地,其藩的一些财产,经过大唐相关方面的认证审查,也能够保留。

    而天皇的个人安全被保证,一部分财产权也能够给予,不过天皇将不被允许参与政治,而且唐人之后将会把天皇及皇室亲族分批转移到夏威夷、南美等地,避免他们被利用影响大唐对日本的控制。

    终于,在10年6月29日,萨长同盟倒幕军全面向大唐投降,大唐以光格天皇和将军德川家齐的名义,向全日本的大名们发布通告,要求他们放弃抵抗,前往江户,参与大唐召开的日本政权改革会议。

    几乎大部分的大名都明智地选择了妥协,少数不服的大名也在短期内被唐军消灭。至7月底,大唐已经基本消灭所有不服从的大名及其军队。八月一日,光格天皇在京都退位,幕府正式将政权转移至大唐手中。

551 武士处理() 
同一日,大唐在江户正式成立东瀛海外领,并原本的奥羽海外领入东瀛海外领,下辖奥羽省、关东省、关西省、四国省和九州省。oM而北海道岛仍旧属于固威海外领,算是根本上跟日本划清界限了。

    新海外领成立的条件还是非常好的,由于大唐的军事行动,已经基本上瓦解了幕府和各大名对各地方的统治。而作为日本主要战斗力量武士们,大部分因为参与战争已经被唐军给控制了。而基层日本的社会组织,也因为武士阶层遭到了唐军的沉重打击,而濒临瓦解。

    大唐东瀛海外领成立之后,立即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新法条和政策。基本上东瀛海外领的一系列框架和政策,都是承袭之前奥羽海外领的。奥羽海外领成立多年,已经彻底在领地上除掉了原本的封建制度,原本的武士阶层也要么加入了大和兵团从军,要么就成为了政府公务员,也有从商或者务农的。

    大唐其实在各海外领推行的,都是这种废除封建制度,同时推行更周密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的模式。一些地区可能社会情况更加落后一些,那么难度就低,而像日本这样的国家,封建制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想要进行改革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由于大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