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他的骄傲很快就被打落了。

    当奥地利的骑兵开始冲击的时候,战壕中的机枪开始嘶吼了起来,德伯尔恩防线中德军的火力虽然相比易北河防线要弱了一些,甚至新补充进来的士兵还有大量使用老式武器的,但是仍旧装备了相当数量的机枪。至少一个排一挺机枪这样的程度,德军还是可以维持地,当两千多名奥地利骑兵开始冲锋的时候,堑壕机枪放出了枪林弹雨。

    就算是胸甲骑兵的甲胄,也显然挡不住金属子弹的。战马和士兵的血肉之躯。更是无法在这样强大的火力中幸免。加上士兵们也都在胸墙中端着步枪开火,密集的子弹很快血洗了奥地利人的骑兵部队。大片大片的奥地利骑兵从马背上栽下来。就算是以勇气著称的骑兵,在面对这样的战斗时。也出现了迟疑。

    奥地利人在接受了新武器革命之后,虽然也全面换装了新式火枪,但是机枪的使用比较少,特别是他们的敌人土耳其或者是波兰,都没有装备大量的自动武器,以至于他们的骑兵即便是面对敌人的步枪,也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可是奥地利人根本就没有预料到战争变成了如今的样子,机枪一扫射,骑兵彻底被扫入了历史的故纸堆。

    唐军也有为数不少的骑兵,但是大唐的骑兵从来不会用于阵地的攻坚战,机动、骚扰、侦察才是骑兵现在的本职工作,面对机枪和火炮组成的火力网,骑兵的生存力实在是太低。

    只有极少数的骑兵幸运地冲到了战壕的近前,不过这也只不过是把德军的靶子给放大了一些,只有极为零星的骑兵接近战壕,但什么作用也没有起到。

    看着这一幕发生的荷亨洛赫亲王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那一瞬间,德军无谓地打出了海量的子弹,也许几十上百发子弹中才有一颗能够取得战果,大部分子弹都被浪费了了,可是就这样不讲理的火力,却直接将奥地利的骑兵给全军覆灭了。

    而没有多久,德军将榴弹炮连六门火炮给调动到了后面的预备战壕附近,开始炮击奥军的炮兵,这些操纵榴弹炮的可都是经验足够的老兵,立即将奥军的炮兵打得苦不堪言,最后炮兵们甚至不得不放弃火炮装备,赶紧后撤。

    荷亨洛赫亲王在无奈之下,只能将部队后撤,解除交战状态。看着奥军退去,战壕中的德军士兵大为兴奋。然而德军的指挥官却只能苦笑,正常情况下,在挫败敌人进攻之后,完全可以发动一场反击,炮火什么的也都到位了,而且奥军是仓促作战,没有什么防御工事。可现在为了求稳,德军是不会将这些士兵带出战壕的。。

582 莱比锡战役 十四() 
德尔伯恩防线上出现了比较尴尬的场面,荷亨洛赫亲王所率领的奥军人多势众,但是几乎在整条防线的任何一点都无法形成突破,旧式军队在集结和准备的时段中花费的时间太长,而德军又拥有组织当地人力和各种buff全开,所以在比较短期的时间内就已经构筑好了一条比较完备的防线。但同时又由于德军的新兵较多,尚未足够能战,所出于稳妥,德军的指挥官又不好派德军越过自己的战壕去逆袭奥军。

    这就导致了德军和奥军在防线两侧开始僵持。

    荷亨洛赫亲王的胆子比卡尔一世更加的小,第一次作战的失败,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骑兵,荷亨洛赫亲王就暂时停止了攻势。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人见过这种火力规模的战斗,德军大量的机枪,密集的火力,封锁住了防线,使得奥军难以突破。

    这个局面让联盟中两个君主,利奥波德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都极为不满,可是两位君主也没有办法,因为前线将领是为了避免太大的损失而做出的僵持决定。普鲁士和奥地利实际都是各怀鬼胎,尽管两国的关系出现缓和,不再视对方为主要对手,但却都不希望自己实力削弱而对方相对变强。于是在普鲁士兵败易北河,损失过万之后,普鲁士人不愿意火中取栗;而奥地利人在德尔伯恩进展不利的时候,同样不想用自己士兵的生命去打开局面,然后让普鲁士人顺便占便宜。

    德意志的内战之中,普鲁士和奥地利虽然都有丢失自己的领土,但在这次的战争中,损失最大的是西德意志的诸侯们,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损失并不是不可承受的。当然最应该忧虑的是如果放任德意志国革这样搞下去,那么未来普鲁士和奥地利才会危险。

    联军一方已经知道如何去打这场战争,可是没人愿意真的用大面积的伤亡去换取胜利,而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力量的均势是保持普鲁士和奥地利现在和平的一大原因,有一方在战争中损失过大,那么战后和平不会延续,强的那一方将会对弱的一方动手,毕竟统一德意志是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国共同的野望。

    只是此时的僵持对于德意志共和国来说,利大于弊。马恩斯刚刚与大唐方面签订了贷款的协议,大量的唐元在大唐直接被消费,变成了各种物资,主要是武器装备,然后是机器设备。上亿规模的采购,对于大唐的经济必然是一股正面刺激,这也是白南采用这种方式的主要原因。一场德意志的内战,大唐虽然没有自己出兵,用借钱的方式,前头赚了利息,后头又将这笔钱的大部分留在了国内,给国内的厂商带来了订单。

    甚至连唐军也趁机清空自己的库存。退役下来的老式武器,除了装备各特设兵团的,还留存不少。一次性向德国出口了数万支s1步枪,以及上千门的火炮,再加上不计其数的弹药,使得唐军将原本的库存消耗的差不多了。而盈利可以直接用来大规模制造唐军的现役装备,这又是十分划算的一件事。

    大批的库存武器,被直接装上船,漂洋过海经过一到两周的时间从大唐东海岸抵达德意志港口汉堡,然后又来到了德军士兵的手里,整个过程所花的时间其实并不长,在一个多月内就基本完成了。两国的国革展现了很强的行动力和组织能力,利用僵持的这段时间,德军不断增强着自己。

    装备上德军不仅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且还解决了弹药不足的问题,而且在人员规模上德军进一步的扩大了。广大革命群众踊跃参军,再加上德军组建成功“解放”了一批原本诸侯的投降军队,使得德军在人数上的劣势逐渐被找回。

    德军不仅将四个师的兵力都逐渐提升到了1。5万人,而且还又相继组建了两个师,其军力提升到了十万人的规模。尽管很多新兵的战斗力没有保障,而且一些部队装备也比较差,但是仅从这个人数规模来看,德军已经够得上欧洲陆军强国的称号了。

    进入十二月之后,普军和奥军在战场上都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士兵们希望回家过圣诞节,而冬天的低温和各种不利条件也影响了联军的作战斗志。

    普军和奥军为了交代,又连续尝试了几次在不同方向,突破德军的防线,都遭到了挫败,跟联军不同,德军仍旧有着很强的作战意志和精神,而且时间使得一部分德军成熟起来了,加上军官阶层拥有来自大唐军事训练的高素质,德意志防线的固若金汤,让普鲁士人和奥地利人感到绝望。

    这个时候,德军统帅布吕歇尔捕捉到了新的战机,德军的大幅增强,让他看到了取胜的希望。普奥联军的失利和冬天的来临让符腾堡和巴伐利亚的进军根本没有成行,甚至也没开到德国的边界上。

    布吕歇尔判定符腾堡和巴伐利亚方面的怯战,将新组建的第五师和第六师全部加强在了南部,配合第四师,在临近圣诞节的时候发动了“圣诞攻势”。

    普鲁士和奥地利根本就预想不到叛军居然还有力量发动战略上的反击。德军三个师超过四万人的兵力,分兵两路,一路攻占了维尔茨堡,一路攻占了莱茵河畔的斯派尔。德军的行动极为突然,大为出乎联军的意料,而这些地方的小诸侯也没有丝毫办法,当地支持国际主义的革命群众对德军的军事行动进行了有力的支持,从破坏到袭击,使得诸侯军队吃尽了苦头。

    在一周之内,德军推进上百公里,一路已经彻底覆灭安斯巴赫,另一路已经攻入符腾堡公国境内,南德意志诸侯全面告急,在12年的第一天,德军歼灭了符腾堡军的主力,成功夺取符腾堡重镇斯图加特。

583 莱比锡战役 十五() 
。看

    而在莱比锡的前线,受南北两次胜利的鼓舞,加上兵力逐渐充足,德军开始策动新的反击。首先是南线德尔伯恩防线上的德军,突然将炮兵压前,对相持的奥军进行炮击。奥军不得不向后撤退一段距离。而德军立即跃过战壕发动攻势。在火力的碾压之下,荷亨洛赫亲王选择以一部波西米亚军团进行断后,而奥军主力继续向后撤退。

    但是德军很快就歼灭了迎面的波西米亚人,整场战斗最终演变成了溃逃战。荷亨洛赫亲王虽然勉力维持奥军的有序撤离,但是德军速度非常快。一些奥军也进行了比较激烈的反抗,给德军带来的不少损失,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局面。

    荷亨洛赫亲王带领的奥地利军团在德尔伯恩防线上出现全面溃败,两万奥军被歼,特别是匈牙利和波西米亚人,在吃到败仗之后大多数选择了投降。荷亨洛赫亲王最终只率领两万人逃到了开姆尼茨。

    然而德军在一天后也抵达了开姆尼茨,荷亨洛赫亲王甚至连据城而守的勇气都失去了,因为德军排出了大批重炮。显然开姆尼茨的城防是阻挡不住的。荷亨洛赫亲王最终提出交出开姆尼茨,然后他带领奥军无危险撤走的条件。布吕歇尔在经过考虑之后,同意了荷亨洛赫亲王的条件。荷亨洛赫也最终得以保全了两万名奥军士兵。

    不过萨克森人的运气显然就没有这么好了。布吕歇尔指挥德军第二师沿着易北河西岸而下,夺取了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彻底肃清了易北河西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