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吕歇尔对这个战略设计点点头,这是现在他们能做出的最好选择。比亚韦斯托克的六万德军的压力会非常重,他们将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而且冬天已经来临,气温将会成为子弹和炮火之后士兵们最可怕的敌人。这场阻击战将会是极为残酷的,布吕歇尔已经做好了重大损失的准备。但只要德军在东线彻底挡住了俄军和普军的脚步,那么在不到一个月之后,大唐陆军第三师将会作为生力军加入战斗,如果那个时候布吕歇尔也解决了奥地利人,那么就可以会同唐军一起反攻普鲁士人和俄罗斯人。

    “那么,我们也需要加快行军,要给行军中的奥地利人一个苦头吃,我们从一开始就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精气神对敌人发动猛攻。这个时候,我们无法指望我们的盟友,无法指望我们的武器和火力,所有的革命同志们,必须以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与我们的敌人做殊死的搏斗”布吕歇尔的语气铿锵,脸色严峻。

    指挥部中的所有人亦然,他们都知道,这场战争关系到德国的未来,只有取得胜利,德国才能在未来崛起,他们的国际主义革命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704 华沙会战(二):无畏的骑兵() 
藏青色的军装,一顶防寒帽,腰里挎着一把军刀,背上是一支中等长度的骑枪,胯下一匹汉诺威马,这就是德国骑兵的典型配置。德军完全靠唐军的装备接济,就算是他们的军装,实际上也全部产自大唐,缺少资金的德军不会给他们的步兵或者骑兵配备唐军一样的钢盔,所以骑兵们都是步兵的八角帽的,显然德国人对于唐人的审美十分不敢恭维,但是也不能否认,这些八角帽制作成本很低,而且也很实用。如果是冬天的话,骑兵们就会戴着实际就是雷锋帽的防寒帽。相对于步兵来说,德军骑兵的待遇还是要略好一点。

    天气越来越冷,战马们有的时候也会冻得打哆嗦,但是骑兵们却不能歇息,这个时候是战争的关键时刻,德军骑兵在不断地游弋着刺探敌情,迟钝的后勤尚未把棉衣发给这些德国小伙子们,所以他们在秋风中有些瑟瑟发抖。

    骑兵队长看着几个年轻士兵的样子一阵皱眉,叫道:“你们几个,给我看上去像男人一点,不要给我丢人。”

    骑兵们很怕自己的队长,这位队长在之前是一个黑森骑兵,被俘虏之后“解放”成了一名德军军官,他手下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新兵,很多人的骑术也是初学乍练。

    “队长,山坡那边,好像有动静!”一个骑兵喊道。

    骑兵队长连忙拿起脖子上挂着的望远镜看去,果然,山坡上溜溜地下来了一群骑兵,从装扮上看无疑是奥地利的轻骑兵。

    “奥地利人!”骑兵队长叫道。

    对面大约是四十多个奥地利的轻骑兵,他们的战马是来自毛色统一为棕红的特兰西瓦尼亚马,看上去极为雄壮。在整个欧洲,奥地利的轻骑兵被认为是最出色的骑兵之一,其中处于奥地利帝国之下的匈牙利人,从军的第一选择永远是骑兵,他们被认为是天生的骑士。这些奥地利轻骑兵勇敢而无畏,富有战斗精神和充满活力,即便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也敢于发动冲锋,并最终将敌人击败。

    当然这些奥地利骑兵也有自己的毛病,他们的勇气似乎是过了头,曾经出现过4个奥地利轻骑兵冲击40名法国骑兵的事情,奥地利中尉喝止了这些愚蠢的家伙,而骑兵中士反而回复,他们没有在冲锋之前还要点一遍敌人的数量习惯。同样,因为数量比较少,奥地利的骑兵也不擅长进行集团作战,更多是小股小股的活动。

    此时的德军骑兵实际上是一个排,仅有三十六人,他们的任务就是在附近进行侦察,发现敌情。德军骑兵队长的面容有些严峻,奥地利人的马比他们的耐力更好,也就是说他们不想打也逃不掉,所以只能跟这群奥地利的轻骑兵打一阵。

    显然,对面的奥地利人也是这么想的,看到德国人,他们兴奋地抽出马刀,从山坡上冲了下来。奥地利轻骑兵没打算用他们差劲的卡宾枪对付德国人,他们直接就是挥舞着手中的马刀,准备狠狠地刺入德国人的马队之中。

    德国骑兵却不是这么想的,骑兵队长立即命令德国骑兵们举起了他们手中的骑枪,这实际上来源于另一位面中的m1卡宾枪,之前也是大唐骑兵部队的标配,陆陆续续生产了数万支,后来sks和ak们取代了m1成为大唐骑兵的标配,这些卡宾枪又大量地支援到了德国来。

    德国骑兵们的射击姿势很特别,他们一只脚踩着马镫,另一只脚则踩在马鞍上,取得平衡之后,朝着敌人射击。如果是大唐骑兵,大都会练就一手骑射的绝活。但是此时大部分欧洲骑兵都不会在战马高速行进中开枪,因为他们的枪没有这么高的准头。

    德国骑兵们噼里啪啦地放出一排子弹,在数百米的距离上,他们尽可能地将枪膛中的所有子弹全部打出来,奥地利人显然没有预料到德国骑兵的半自动步枪火力,六七名奥地利人从马上摔了下来。

    而这个时候,骑兵队长一拉缰绳,抽出腰间马刀,高喝一声:“冲锋,德意志万岁!”

    毫无疑问,单从骑兵的作战素质上来说,德国人不如奥地利人,但是当他们双目中闪烁着噬人的光芒,义无反顾地冲向奥地利人的时候,仍旧是气势如虹。

    两拨骑兵狠狠地撞在了一起,技艺娴熟的奥地利人已经砍翻了几个德国骑兵,而骑兵队长也一矮身躲过一个奥地利轻骑兵的马刀,一刀砍在了他的马脖子上,将这匹马当即砍倒。

    接下来是连续冲锋,虽然骑兵们只有几十个,但是他们的血性和狠劲都是惊人的。连续三次冲锋之后,奥地利人惊讶的发现,面前这些甚至不怎么出色的骑兵,居然在浑身是血和伤,甚至还有人被砍掉了胳膊的情况下,呐喊着继续朝他们攻击。

    骑兵队长已经杀红了眼,他的人已经被斩落马下超过一半,他自己也身上负伤,不过他是绝对不甘心就这样失败的,当再次接近敌人的时候,他猛地一拨马头,让自己的马撞在了对方的马身上,那一瞬间,他用力地跳向了敌人,将敌人从马背上扑了下去,他的马刀太长,在这个搏斗中根本用不上,所以他就用牙齿,狠狠地咬在了这个奥地利骑兵的脖子上,撕下了一块血肉。

    接下来,那些德国骑兵也学他们的队长,即便不是每个人都能扑到对手,但是当浑身是血如同野兽一般的敌人,疯狂地向自己杀来,奥地利人也慌了。一个悍不畏死的德国骑兵,故意冲进了数个敌人的马匹中间,不顾对方落下来的马刀,毅然引爆了手中的手雷,一下子就炸死了四个奥地利人。

    “疯子,他们都是疯子!”极为罕见地,奥地利人崩溃了,即便他们实际上杀掉了更多的德国人,但是这群德国骑兵都像是地狱里爬出的恶魔一样,他们可能会被杀死,但是却一定会拖上几个垫背。。

705 华沙会战(三):三面合围() 
奥地利司令本德尔面容严峻,奥军在一开始的推进速度很快,从斯洛伐克出兵,奥地利人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但是随着越接近华沙,奥军所面对的压力就越来越大了。他所派出去的骑兵斥候,在这几天损失都很大,显然德国人和波兰人也同时在派遣大量的骑兵侦察战场的情况。逃回来的奥地利骑兵的惨状让本德尔有些难以置信,在他想来,奥地利的骑兵们向来都是最骄傲和顽强的士兵,没有想到他们却像是见了鬼一样,很多人甚至失魂落魄,显然是战后创伤。

    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们的敌人给了他们难以挥散的梦魇!

    这让本德尔觉得很棘手,奥军是唯一从南方赶往战场的三国联军,也就是说,他不得不在这时候独抗德国人。德国人显然已经设好了天罗地网等着奥军钻过来,本德尔不欲同德军硬抗,所以他选择在维斯瓦河畔的瓦尔卡暂时停住进军的脚步,等俄军和普军赶来再展开进一步的行动。

    德军不好对付,这是欧洲军队的一个共识。本德尔在奥军之中不算是最资深的,另一位陆军统帅克勒法伊特在之前对德国人的战争中就被打得一败涂地,这一次不被奥皇信任,所以换上了本德尔。克勒法伊特实际上也没有闲着,这位将军正在奥地利组织兵力,阻挡拿破仑等人从巴伐利亚威胁奥地利的军事企图。

    只是本德尔虽然打算不继续进军了,但是德军却不会退,布吕歇尔在不知道本德尔实际上已经停下脚步的时候,就下令德军发动攻势。本德尔根本想不到德国人的速度如此之快,布吕歇尔命令德军一部强行军,跨越上百公里,出现在了奥军的后路,截断了奥军向南后撤的可能轨迹。同时正面集合了德军多大六个师多达九万多人的兵力,猛攻奥军的正面。同时科希丘什科带领的波兰人民革命军则迂回到了奥军的左侧,对奥军大体上形成了一个三面合围的状态。

    这并不能怪本德尔太过大意,他根据情报只判断德军的主力还距离自己有段距离,附近出现的基本上只是德国人的侦察骑兵。而且他还进行了一定的防御部署,确保自己的阵势稳定平衡。

    可是德国人的速度有些让他出乎意料,南下的德军在一个小时之内就突破了奥军左翼镇守部队的防御,并且义无反顾地继续向南,最后向后一插,使得奥军的后路彻底被截断。而这支南下部队的空档,很快又被波兰人民革命军给补上,使得本德尔发现自己居然出人意料地就被包围了。

    虽然奥军的武器装备更新很多,但是军官将领们的指挥思想还是偏老一套的。要是本德尔打出这么一套部署,他至少需要半个周的时间,可是德国人居然短短的两天内,就把奥地利人圈在了自己的包围圈中,让本德尔大惊失色。

    在本德尔还在惊恐自己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