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展迅速的德国人仅用四天时间就占领了维也纳,仓皇失措的弗朗茨一世在攻城前一天乘飞机打算逃亡俄罗斯,但是他的飞机在刚起飞二十分钟后,就被德国空军给击落了。弗朗茨一世和其亲属的全尸都没有找回来。

    奥地利崩溃的速度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毕竟奥地利还是一个拥有十多万常备军队,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欧洲强国,可是在新贵德国面前居然如此的不堪一击,让欧洲很多国家都震惊,并对德国充满了惊叹和恐惧的双重情绪。

    只有大唐方面对此并不惊讶,奥地利烂到什么地步他们清楚,德军也确实很强,大唐军事学界不断有警示之声,认为单纯从作战素质的角度,德军已经是不亚于唐军的强大力量了,十分值得大唐警惕。

    事实上,德国发动这场兼并战争之前,就已经通知过大唐了。大唐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对态度,大唐更清楚在德国面前,奥地利不可能能存在下去了。但这并不代表大唐对德国的行为是默许的。德国也算是卖了一个乖,再三保证绝不会侵入捷克、斯洛伐克、丹麦,或者跟周围的法国、意大利和波兰等国进行战争。

    奥地利倒下了,一个大德意志出现了。匈牙利独立了,而塞尔维亚也趁着这个机会相继夺取了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巴尔干除了大唐所有的达尔马提亚,已经尽数落入了塞尔维亚人手中。

    接下来,奥布雷诺维奇自称南斯拉夫国王,并宣称将打造一个纯洁的斯拉夫国家,开始在国内大规模地清洗绿教势力和居民。一阵血雨腥风在巴尔干展开,而英法德俄等国乐见此事,南斯拉夫王国成为了他们新的拉拢对象。。

871 俄土再战() 
完蛋的除了奥地利帝国以外,还有土耳其。

    塞尔维亚跟奥地利反目成仇,明明对土耳其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夺回巴尔干地区,但是土耳其是真心没有力量了。土耳其国内此起彼伏的起义已经消耗了太多土耳其的力量,土耳其贵族仍旧希望用封建制度掌控国家,可是逐渐兴起的资产阶级以及对于国家不满的下层民众们,屡屡地用暴力来对抗苏丹政府。土耳其的军队会发生倒戈去支持起义军,原本前一天和善恭顺的市民也有可能将刀子插入总督官员的肚皮。

    在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在加紧工业化的时候,土耳其却因为内忧外患进一步在衰落着。1798年多国讨伐土耳其之后,土耳其本国的工业能力提升有限,甚至gdp在之后还有几年是负增长的情况。土耳其屡屡跟自己东部边界的库尔德斯坦发生边境摩擦,库尔德斯坦虽然是一个新独立的小国,人口也不算多,但是背靠大唐,能够直接从大唐天方海外领获得大唐支援的各种武器装备,有唐人的教官指导,所以对土耳其威胁巨大。

    巴尔干战争可以说是耗干了土耳其最后一滴血,在土耳其不得不撤出巴尔干的时候,土耳其军中发生了哗变,一些中下级军官站出来,开始大规模搜捕贵族,并进行血腥的夺权。

    这个好时机被俄罗斯人看在眼里了。上次的欧战,沙俄是最凄惨的输家之一,十多万军队的惨败让沙俄认清了自己与大唐的差距,甚至还爽快地将远东地区完全割让给了大唐成立了大唐的东瀚海省。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继位之后,采取了更加四平八稳的国家政策,中心思想只有四个字,富国强兵。这位沙皇拿出皇室的大部分资产来,聘请来自大唐和欧洲的优秀人才,开办工厂。他还要求每一个贵族拿出自己的钱财来投资工业,农奴制也最终被完全废止。这一系列的举措自然引发了反对,不过亚历山大一世得到了军队中一群打算奋发图强的中青年的将领的支持,对反对者进行了血腥地血洗,被搞死的贵族的家产被分给追随沙皇的人,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噤如寒蝉,老老实实地听从沙皇的命令。

    在这种条件下,沙俄的工业提升也很快,尽管相比西欧国家还是差一些,但怎么都强过土耳其了。

    土耳其败于巴尔干,并且陷身内战,让亚历山大一世忍不住动手。俄罗斯和土耳其的世仇,亚历山大一世要在这时候进行一个彻底的了断。

    亚历山大一世集结了近30万俄军,这也是远超过上一次的动员,几乎是俄国能够发动的全部兵力了,俄罗斯之所以这么大胆,还是看准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俄罗斯不仅自己出兵,而且还拉上了刚刚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国和罗马尼亚王国,他们的目标也是很大——将土耳其人赶出欧洲。

    俄军取道罗马尼亚,跟罗马尼亚军队一起攻入保加利亚,保加利亚贵族也起兵响应,本来就防守空虚的土耳其不堪一击。俄军的推进速度不如德国人,但是也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从罗马尼亚一路杀到了马里查河河畔。

    土军节节败退,土耳其苏丹想要跟俄罗斯议和,但是亚历山大一世怎么会愿意跟土耳其媾和,沙俄一方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就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亚历山大一世的愿景已经变成了攻克伊斯坦布尔,恢复君士坦丁堡之名。

    这对于整个斯拉夫民族和东正教来说,都可以说的历史性的,所以沙俄的军事行动,得到了广泛的斯拉夫民族和东正教势力的支持。

    在另一位面的历史中,第十次俄土战争俄罗斯也具备机会一路杀到伊斯坦布尔,但是英国人冒着不惜跟俄罗斯决裂的风险,将地中海舰队开到了马尔马拉海,阻止俄罗斯的军事行动。那场战争中,俄罗斯人已经背负了十万死伤,大量的物资和军费的消耗,可俄罗斯人不得不就此打住。

    而在这一位面里,英国人管不到这里了。尽管英国仍旧比俄罗斯强大,在地中海也有直布罗陀、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等基地,可英国的话语权并不是世界第一。并且从利益角度出发,英国现在不用搞什么欧洲平衡,英国最大的敌人的大唐,任何一个强大起来的欧洲国家几乎都是大唐的天然敌人,所以英国反而希望俄罗斯能够进一步扩张,以挑战大唐在欧洲的地位,并给英国创造更好的战略环境和机会。

    至于大唐,俄罗斯根本不觉得大唐会在这个时间点插手。虽然几年前大唐刚刚干掉了美国。但是加上之前统一的华夏,大唐有太广阔太优越的领土去开发,对于国际上的其他问题的兴趣已经衰落到了历史低点。兴趣是一方面,能力则是另一方面。大唐是具备摧毁欧洲任何一支国家军队的实力,但大唐为什么要帮土耳其对付俄罗斯呢。

    欧洲国家一直认为大唐是不嘴上提的反绿国家,对于土耳其没有好感,那么俄罗斯对土耳其动手,大唐并不应该会干涉。

    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下,俄军一路奏凯,土耳其军本身战斗*就不强,加上本国内部的太多破事,所以被俄军摧毁得非常快。

    俄军也是装备有飞机坦克的现代军队,反观土耳其,自1798年之后,一共只英国和德国进口过总数七十多台坦克,甚至还分开装备在不同部队。俄军也没什么空军,但至少有个侦察力量,这也让俄军在战场上比土军占据更多的情报优势,可以打得更主动。

    即便是土军把守的要塞,俄军也出动大炮和飞机轰炸,效率比起以往提高不少。在新时代的战争中,攻击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以往战争中防守可以凭借的地利和要塞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弱。。

872 伊斯坦布尔危机() 
俄军攻破了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徒劳地集结了八万军队企图阻挡俄军,但是在俄军规模更壮盛的陆军之前,土军败得很彻底。双方是采用决战的方式,俄军集中了一千多门大炮猛轰土军的阵线,土军动摇之后,又动用坦克冲击,土军缺少足够的反坦克武器,火炮的性能和数量也处于弱势,最终八万土军两万多被歼灭,其余大部分逃散和被俘。

    亚历山大一世甚至喊出了为拜占庭复仇的口号,要为东正教雪耻。

    攻入伊斯坦布尔的俄军都变成了兴奋而残忍的盗匪,他们结伴成群冲入土耳其人的家中,将男人杀死,将女人拖出来施暴,甚至连孩子也没有放过。土耳其的首都积攒下几个世纪的财富都在这场大劫掠中变成了俄罗斯人的战利品,甚至俄罗斯人还禁止罗马尼亚军队和保加利亚军队进城跟他们一同分享。

    俄罗斯士兵不仅杀人放火抢东西,还在捣毁一切异教存在,诸如寺院和典籍都不放过,统统毁灭掉。这场破坏行动甚至还波及到了非突厥族裔的其他土耳其人,比如居住在这里的希腊人和保加利亚人,俄罗斯士兵不管他们到底信仰什么,是什么民族的,无差别地进行屠杀和抢掠。

    沙俄的暴行震惊了世界,特别是在大唐主导各国签署国际公约之后,这种屠杀和******的罪行是被严格禁止的。俄罗斯人公然违反国际法,不仅大唐愤怒了,连欧洲几个国家也装模作样地谴责俄罗斯。虽然俄罗斯也算是基督势力,杀得也是土耳其人,但行径怎么都不好看,即便内心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站在道德立场上是必须谴责的。

    毕竟时代不一样了,可是也正是因为时代变化太快,新闻媒体发展已经让更多的平民接触到世界上的事情,而传统思想影响下的政客和当权者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大唐原本是不打算管巴尔干的问题的,但没想到土耳其和奥地利垮得这么快,白南也十分意外。奥地利直接被德国给吞并,土耳其丢了南斯拉夫之后甚至还被俄罗斯杀到了伊斯坦布尔。大唐是不介意土耳其被俄罗斯吊打,但是大唐不希望看到俄罗斯占据伊斯坦布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从此能够自由地从黑海进入地中海,这对于大唐的整体欧洲防务是一个重大影响。

    于是,大唐总统白南在北京发表严厉的讲话,他说道:“……我们绝不容许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仍旧存在如此黑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