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通的民众还不知道,胡发奎正在酝酿战争的扩大化,这个提案实际已经在大唐国革中得到了认可和通过,很快就会被提交国会,再经由胡发奎签字后,就会成为实际的战争法案。在这份正在酝酿的战争法案之中,大唐将进入二级战时状态,全军工企业开始以满负荷进行军事装备的生产,各种物资也是有限保证军用。而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胡发奎准备将唐军扩张到560万人的巨大规模,并且调派三百万人前往欧洲作战。欧洲人想拼规模,大唐在比人数这一点上,自然是不可能输的。。

921 工业狂潮() 
没有争议地,唐军的作战实力要远超欧洲同行。这也是为什么大唐在面临欧洲敌对的情况下,仅部署相对少的部队在欧洲,因为足以应付局势了。整个世界的发展有些******了,数十年前,欧洲国家的常备军只有数万人,有超过十万的常备陆军,基本上就是穷兵黩武了。可是几十年之后,科技发展了,经济发展了,人口也膨胀了,如波兰这样的国家,都保有二三十万的常备军。

    实际上,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没有预期跟大唐进行一场全面战争,这毕竟是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可当战争真的爆发,以德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迟疑立即进入了全面动员的状态,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这么做,根本没法在大唐面前取得胜利。

    在法德等国在压榨自己的人口极限的潜力,适龄潜在兵役者招募三分之一的程度在准备战争的时候,不得不说就连一心鼓动战争的胡发奎自己都有些害怕了。所以,史无前例地,胡发奎敦促大唐国革通过了战争法案。多达五百六十万人的庞大军队,将会是有史以来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军队。仅陆军就占四百多万人,编为了二百多个师。师以上就是集团军和方面军了,属于临时的编制,集团军编号,方面军则按照战场定名。

    海空军方面同样扩张到一个令人咋舌的规模,海军规模大一些,总员额计划达到106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倒是海军陆战队的编制,不过舰队也扩充很大。空军则是同样,将在现有基础上将机队的规模翻一番还不止,总规模在77万人。

    一个关键问题在于,现代战争必须靠精密先进的战争兵器,而这些兵器不是说扩充就能扩充的。但大唐本身拥有庞大的工业能力,东亚和北美相结合的工业制造力,是举世未见的,更是前无古人的。

    在二级战时状态下,所有的军工企业将满负荷运转,所有配套相关企业,也将被调动起来,满足军事需求。虽然好像力度不是很大,但考虑到大唐本身的体量,这个程度已经是极为吓人了。

    摆在胡发奎总统桌前的估算显示,大唐在这个状态下,每年能够达到20000辆以上的坦克产量,各型装甲作战车辆年产可以达到十万辆。空军的战机,即便是精密如第二代喷气战机飞豹,每年年产可以达到8000架以上,各种各样的飞机加起来,大唐每年可以生产六万架军用飞机。海军舰船方面,大唐已经完成了82000吨的湖北级航空母舰的生产,接下来就是生产十万吨满载排水量的超级航母珈州级了。航母的建造速度不可能太快,从分段建造到最终完成舾装试航服役,再怎么缩短也只能是三年时间完成。不过其他舰艇的建造速度就快得多了。同样现在还是图纸状态的刘仁轨级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已经达到9100吨,而且装备了大唐研制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共96单元。这型舰艇将成为未来大唐的舰队中仅次于航空母舰的主力舰,而其年建造数量可以达到18艘。更不要提还有潜航排水量七千多吨的大唐新一代的攻击核潜艇弗吉尼亚级,也会以高达每年20艘的速度建造。

    由此就可以看出,大唐到底这些年间铺下了多么庞大的军工建造的摊子。毫不客气地说,仅仅是二级战时状态的生产能力,大唐已经数倍于另一位面中二战时期的美国了。更不用提,大唐生产的装备基本上都是冷战中后期的技术水平了,可比生产二战技术水平的武器难度大得多。

    仅以能够生产大型导弹驱逐舰的造船厂来说,在华夏有五个造船厂具备这个能力,在北美则有六个船厂,平均每个船厂有超过十个船台可以用来生产大型主战舰艇,所缺乏的可能主要就是人力了。毕竟培训能够生产战舰的技术工人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其他的企业也是类似,都不会在战争初期就达到其满载的生产能力,需要有一个加速期。

    大唐的举国体制之下,这样的大型工厂就像是细胞分裂复制一样,从当初一个然后迅速复制成了一群,他们可能高度相似,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都具备很强的能力,能够满足国家和军队的需求。而这种能力则是欧洲国家绝对不具备的。

    要生产出五百多万人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唐的现有武器,最多能够装备三百万人左右,而且这些装备里还不都是最先进的。比如大唐空军封存了大量的活塞式战斗机,山寨…11和山寨p…51,加上海军的山寨地狱猫,总数都在万数以上,但是这对于空军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即便这些战机的性能要由于欧洲喷火,但优势相对较小,可能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大唐空军解封的武器都是当初故意生产的余额,装备部队。

    装备这批封存武器的部队,大都是原本就是军人的预备役,他们拿到武器之后能够立即形成战斗力,可以快速地支援到欧洲战场上去。当然也有一部分留下来协助训练新士兵,大唐不打算让菜鸟们愣头愣脑地就上战场送死,所有的新兵基础训练半年完成,后面再有半年的加强训练。也就是说,他们有一年的从军经验之后,才能够真正上战场打仗。再加上之前招兵和其他工作,可能时间更长一些。

    而在这段时间之内,大唐显然不会什么也不做。大唐国防部已经抽调在华夏和北美地区的唐军,前往欧洲作战了。大唐将在第一期计划中,部署60万陆军和陆战队在荷兰和比利时,30万军队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50万军队在乌克兰,20万军队在色雷斯,20万军队在北非。

    这势必会极大抽空其他地区的唐军部队,不过大唐能够相对快速地将上百万的预备役转化成即战力,所以也不会特别困难。。

922 大征兵() 
当《战争法案》真正向公众宣布的时候,不出意料地引发了轩然大波。其实稍有见识的人已经预料到了这个情况的必然性,欧洲连续几个国家都开展全面动员,如果他们的动员都能够落实下来,那么大唐很可能面对的是欧洲一个六百万以上,甚至一千万规模的兵力。欧洲为了战胜在压榨自己的每一分潜力,显然大唐作为领先者并不必要这样做,但是为了能够正常的竞争,大唐显然不可能仍部署几十万部队跟欧洲数百万大军对抗。哪怕唐军训练更好、武器更好,战争拼人数仍旧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

    如果大唐不想打输,那么扩军是正常的现象。所以很多人在之前就已经在预言,或者进行消息的预热了。

    反对者自然是有的,但是更多的唐人习惯于遵循国家的意志,战争正义性的宣传也比较到位,加上年轻热血的其他因素,还是有非常多的人响应并支持的。

    从科技、国土面积、人口等各方面,欧洲都落于下风,没有人会认为大唐存在输的可能性。尤其在人口一方面,在欧洲宣布全面动员的时候,很多唐人都对此大为嘲笑。唐人人口增长的速度是惊人的,跟国家鼓励分不开,但更多是因为生活条件允许,又缺少威胁,所以大唐的婴儿潮现象几乎延续了三十年。

    在进入1810年之后,北美已开发地区的自然增长率才开始降低,但由移民的关系,北美的自然增长率仍旧十分的高。整个大唐北美地区的总人口在1815年底的统计中,已经达到9351万人,不过考虑到庞大的面积,人口密度还是嫌低。至于华夏地区,作为主要的人口输出地,每年上百万人离开家乡前往新家园,但这里的人口增长仍旧迅速,1815年底人口统计显示,华夏地区的总人口为6。27亿人。也就是说,大唐全国的华人人口加起来有七亿多人。

    而大唐还有庞大的海外领,人口相对较多的比如日本,人口已经超过四千万,北印度海外领人口也有五千万之众,暹罗、缅甸等、巽他等地人口也都破千万,所以大唐总人口超过8亿人,占据这个世界的七成到八成左右。

    欧洲多少人口?这么多国家加起来,也就是刚刚一亿多一点。但人失心疯起来,是不能跟其理论的。

    大唐进行全国范围的征兵,是部分直辖省和海外领的,所有大唐国民都有不可推卸的义务为国而战。由于这次的征兵规模太过巨大,所以国防部采用志愿役和义务兵役相结合的方式。志愿参战的人不足的话,那么就在适龄青年中征募一批。

    不得不说,唐人的精神觉悟还是可以的。尤其是现在的大唐年轻人,都是成长在大唐教育环境中的一代,为公利服务,为人民献身本就是他们从小被灌输的东西,所以相当多的年轻人自愿前往征兵站,希望参战。

    不过大唐征兵工作也是十分谨慎的,个人品行不端的不收,在校学生不收,被审核认定从事其他工作更有价值的不收。比如,一位搞理论物理学的年轻学者,如果出现在征兵站,一定会被拒绝的。而无业青年即使自己不去报名,很有可能收到入役通知书。

    作为人口的绝大多数,华人地区自然是征兵的重点地区,但实际很多其他海外领同样拥有参军参战的热情,比如日本海外领。

    年轻的木匠学徒小泽慎吾怀揣着母亲做的梅子饭团,有些忐忑也有些激动地来到征兵站。他家住在爱知县的乡下,前往城里的征兵站,需要跋涉很久的距离。小村子的长途车不经常有,小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