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扩张之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需要的各种物资,但是现在看来,这个目的恐怕是无法达成了…”

    “所以我国希望能够寻找到第二个可以向俄国大量输送物资的通道,这也是我这次会来中国的原因…”

    “贵国的意思是?”严绍有些奇怪的问,站在他的身后,陆瑛和大月熏的脸上也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我国政府希望,贵国能够加大对中东铁路的建设力度,同时修筑一条从兰州到迪化的铁路,并且与俄国的中亚铁路连接在一起,如果能同时有包括西伯利亚铁路在内的两条铁路,相信即便无法满足俄国对物资的需求,也能大大缓解目前俄国对物资的紧缺状况…”

    “修一条从兰州到迪化的铁路,然后和俄国人的中亚铁路连接?”

    听到彼得斯的话,严绍皱了皱眉。

    “没错。”彼得斯点了点头。“据闻贵国的铁路目前已经从西安修到了兰州,只要能修到迪化,而后在与俄国的中亚铁路连接,俄国就等于又有了一条物资输送线,而只要俄国对物资紧缺的情况能够得到缓解,这场战争协约国的胜算便能提高许多…”

    说到这里。彼得斯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因为会做出这样的决议,纯粹是因为英国人也清楚加利波利战役已经失败了,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所以才会想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加大对俄国物资的输送。

    “但是……………兰州与迪化的距离很远,期间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资,而且需要的时间也非常的长,暂且不提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是否能支撑这么大的一个铁路工程,即便是修好了,恐怕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到那时说不定战争已经结束,又或者是俄国已经撑不住了也说不定…”

    话虽如此,但是在严绍的眼睛里却闪过一丝狡黠。因为早在年初的时候,不要说西安到兰州的铁路线路已经通车。甚至早就已经修到了武威,现在交通部和詹天佑那边,正在把铁路往酒泉修,并且据说距离酒泉已经不超过一百公里,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修到酒泉。

    而只要往酒泉的铁路通车。接下来便可以更进一步,直接往迪化去了。

    只不过为了不刺激俄国人,同时也不让俄国人有机会捣乱,所以对这条消息国社政府一直都是秘而不发。而俄国人呢,也因为正在进行的欧战疲于奔命,根本没工夫去管这些,至于英国人就更简单了。新疆可不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在那里的人手少的可怜,如果严绍不希望他们知道,他们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说实在的,这么大的工程,按理来说应该是无法隐瞒太久的。

    能隐瞒到现在。还要归功于发生在欧洲的战事。

    这场战争不但牵扯了俄国的绝大部分精力,就连英国人也是如此。

    和这些相比,发生在远东的一点铁路工程,他们根本就没兴趣知道。

    他们更不清楚,眼下在进行的铁路工程。名叫‘迪兰铁路工程’。这条铁路工程的本来目的就是要修一条从兰州到迪化的铁路。

    而现在,因为隐瞒的关系,英国人居然求上门来了。严绍本能的感觉到,自己可以从中赚取足够多得利益…

    ————————————————————

    “时间的话,不必担心…”彼得斯摇头道。“至少根据我的了解,铁路的修筑速度最快一天可以修出一公里多得距离来,兰州距离迪化虽然遥远,但也只有一千多公里,而只要贵国能够全力以赴,一年的时间修完这条铁路并非没有可能,而且据我所知,铁路史上最快的修筑记录,就是由贵国的铁路工人创下的,我相信贵国一定还能再次创下一个新的世界记录…”

    话是这么说,但是彼得斯也清楚,这个全力以赴恐怕是非同一般的全力以赴。

    非要说的话,就是全天候不休息,每时每刻都要把时间用在铁路上的那种。

    至于那个世界记录,这个彼得斯还真没说瞎话,因为当时中国的工人的确曾经创造过这么一个记录,只不过不是在中国,而是在美国。

    历史上美国在修筑太平洋铁路的时候,在中央太平洋铁路与东段的联合太平洋铁路连接贯通前的最后阶段,华工接受爱尔兰劳工的挑战展开筑路竞赛,西段华工最终创造了12小时铺轨10英里200英尺(约合16。41公里)的世界纪录。

    在新疆的铁路之所以能修的这么快,几乎快要到酒泉了,就是因为当时工人再用类似的速度修筑铁路。几乎全天候无休,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铁路上。

    这么做,修筑的成本肯定会很高,而且还发生了不少事故,使得政府内部对这个项目有着很深的非议,然而在严绍的坚持下,这个项目还是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至于时间和成本…”见严绍还在那里听着,彼得斯笑着开口道。“如果铁路能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修好………一年的时间,尽管俄国人现在的处境困难了些,但是相信俄国人还是能坚持的,而成本的话………这条铁路对贵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把铁路修成,相信对贵国在新疆的统治会有很大的好处,即便贵国政府在这条铁路上多花费了一些金钱,也是值得的,而且如果可以,我国政府也可以承担其中的一部分作用…”

    说到这里,彼得斯又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只不过………相信总统先生也清楚,为了这场战争,我国政府已经花费很多,我国政府恐怕无法提供太多的帮助,所以其中的绝大部分恐怕还需要由贵国自行解决…”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是寻常的铁路也就算了,问题是这条铁路实在是太长了些。如果真的要投资这么一条铁路,那么花费绝对不会是一个小数目,眼下英国已经承担了大笔的费用,自然不愿意在这上面承担更多的花费…

    然而听了彼得斯的话,严绍却在心里冷笑了一下。

    这条铁路,他是一定会修的,但是钱,他也一定要从英国人的口袋里掏出来。

    修铁路花钱,这个谁不清楚,好不容易有一个冤大头冒出来,严绍怎么可能不好好利用一下。

第五百三十六章 铁路() 
修铁路从来都是一个十分费钱的工程,为了维持目前正在进行着的‘迪兰铁路’,国社政府已经花了不知道多少钱。再算上其他几个同时正在进行的铁路工程,这段时间来国社政府在铁路建设上的支出多得惊人。

    如果不是前段时间雨石银行对国社政府提供了那一亿英镑的银行贷款,恐怕国社政府早就坚持不下去了。但即便是这样,在政府内部对于如此大的铁路工程建设依然是有着很深的非议。在政府内部的许多人看来,铁路固然是要修的,但总要一步一步的来。

    眼下国社政府的财政状况并不是很好,可是用钱的地方却不少。

    那些铁路工程,完全可以先修一些比较重要的路段,至于像迪兰铁路这样的大工程………实话实说,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相对于那些繁华省份的路段,其实新疆路段并不是特别重要。

    甚至可以说,至少在这一时期,即便是在新疆修铁路,主要的用途也是再边防出现问题时,国内的部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运往新疆,避免领土沦陷,亦或者是战争爆发之后的后勤问题…

    问题是现在俄国深陷欧洲的战争泥沼当中,根据特事局从俄国得到的情报来看,在东线战场俄国的损失非常严重,即便战争获胜,没有十年的时间恐怕也没法恢复过来。而以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十年之后,不,不需要十年,哪怕只是五年之后也不必再担心俄国的威胁。

    如此一来,迪兰铁路虽然要修,但只需要慢慢修就可以,根本没必要这么着急,弄的太过急切了。反而对政府的财政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尤其是想要修完整个迪兰铁路,其所需要耗费的资金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历史上的京张铁路共耗银693。5万两,比原来的预算节省了28。8万两。

    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最初。也就是铁路还不是詹天佑负责的时候,清廷开始得知估价是500多万两,这个数字是英国人金达提供的。金达从唐胥铁路任总工程司开始,一直在中国从事铁路修造工作,和清政府很多重臣及袁世凯的关系很好,京张铁路他曾私自测量过。

    不知金达是别有用心还是无意将机车车辆等费用没有估算在内。詹天佑实地勘测后提出预算 729多万两,是购地、工程、电线、购料和机车车辆等全部费用。后来金达自己也承认,自己的确是出现了错误,袁世凯奏折中将詹天佑的勘测报告一并报上。两个预算相差近 200万两。

    根据詹天佑的认真估算,包括测量经费等项、地亩土方开山挖洞等项、修建桥梁水沟等项、钢轨枕木等项、站房工厂等项、电线等项、转运材料等项共7项。预算共需572。9万多两。

    至于剩下的那一部分,机车车辆购置估约113万多两,4年内员司薪水杂费43。2多万两。

    这其中机车和薪水等费用无法比较容易的分摊在其中,所以这里只计算铁路本身的修建成本。

    京张铁路全长201公里,而詹天佑提供的预算则是572。9万两。

    把白银换算成银元之后。每公里铁路的平均造价为4万银元上下,而考虑到这个时代的铁路造价主要需要考虑的是施工地形是否复杂。所以把铁路的成本估算为5万元还是比较不错的。至于机车等预算,这个事真的不好估算,还是另外估算比较好,反正机车的数量虽然与铁路的长度有关,但也与往返两地的频繁度有关。

    要是目的地没多少人的话,自然也就不需要太多的机车。

    新疆虽然很大。但是人口数量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多。通常而言,并不需要太多的机车便可以满足两地的需求。不过严绍对新疆另有一种目的,所以需求较大,自然也就不好分摊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