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扩张之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铁路并不是好修的,尤其是在这个条件十分简陋的时代,想想后世经常以十年计算的那些铁路,便可以知道铁路究竟有多不好修。

    而迪兰铁路,暂且不谈别的,但是以千计算的长度,就可以想象这条铁路究竟有多不好修了。

    然而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严绍居然就能把迪兰铁路修到从兰州一直修到距离迪化,也就是乌鲁木齐只有数百公里的位置上,这即便是在后世也是很难想象的,哪怕是开金手指,这个手指似乎也有些开的过大了些…

    可实际上,在詹天佑的努力下,这条铁路的进展却是非常神速。

    并且为了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把铁路修好,詹天佑甚至是一边修,一边对地形进行勘探。有些时候甚至地形还没勘探完呢,后面的铁路就已经修到了。

    然而能以这么快的速度修成铁路,其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自从迪兰铁路的项目上马之后,这条铁路便超过了国内正在进行的所有铁路项目,成为所有铁路项目当中最重要的一点。这一点在中国与协约国达成协议之后更是如此,而为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修好铁路,詹天佑不但是一边勘探地形一边修,甚至是全天候24小时不间歇的修筑。

    整个施工队,也被分为了三批,分别进行着三个时间段的修筑工作。

    如此全天候不歇息的情况下,才能有如此巨大的进度。

    然而…

    在这个时代,修铁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全天候的话,许多时候甚至就连在漆黑的夜晚,也需要挑着灯光去修。若是在别的地方也没什么,但要是在一些险要的地方——————这三年下来,因为修铁路而死掉的工人数量已经超过千人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美国的太平洋铁路和当时修铁路的华工,当时美国人压根就没把华工当人看,不但工作劳累,而且吃的东西也是最次的。

    这里呢…

    为了能尽快的把铁路修好,严绍提供的全都是最好的,最好的工资,最好的补给,三餐更是顿顿有肉,若不是条件不允许,严绍甚至还打算给每个帐篷都配备一个空调。再加上詹天佑本来就是一个很宽厚的人,也不可能会克扣工人的伙食,可想而知这些工人的条件究竟有多好。

    劳累是劳累,可是营养不良绝对与他们无缘,何况和同时期的其他铁路工人相比。虽然是全天候,但每天只有八个小时的工作其实也并不是特别的劳累…

    既然不是伙食还有过劳的问题,那么之所以会导致这么大的死亡数字。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进行一些较危险地段的修筑工作时,因为太赶进度,导致大量死亡事件的发生…

    三年下来,虽然有詹天佑的监督,其本身也在想法设法的保证工人的安全,可是伤亡数字还是很容易的就突破了千人大关…

    当然。詹天佑也不是没想过把工程进度放缓,可问题是这个工程的监督者并非只有一个,为了确保进度。同时也是为了确保詹天佑不会为了体恤工人而减慢监督的速度,严绍自己也拍了监督过来,既是监督着工程的进度,同时也是在监督着詹天佑…

    同时在一次詹天佑回京的时候。严绍曾经私底下见过他。并且非常明确的告诉詹天佑。

    他必须要按照最快速度来完成工程,哪怕伤亡再怎么大,当然,他也可以选择辞职,以示抗议,不过严绍很轻易便可以找到他的接替者,而且是那种可以为了工程进度完全不爱惜人命的那种…

    和前清时期不同,这时的中国在财政上虽然并不宽裕。却可以同时支持多个铁路项目,也因此培养出了许多的铁路工程师。其中不乏一些比较优秀的人才,这些都可以作詹天佑的接替者存在,所以就像严绍说的,即便詹天佑选择了辞职,严绍也可以很轻易的找到能接替他的人…

    而且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会缺少野心勃勃的人,那些为了自己的野心可以牺牲其他人利益的人…

    迪兰铁路的伤亡在詹天佑看来或许很残酷,但是在其他人看来,只要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便算不得什么…

    而这些人的能力或许不如詹天佑,但只要不爱惜工人的性命,工程进度未必会比詹天佑的慢。

    当然,严绍是绝对不想换掉詹天佑的,毕竟若不是为了更大的计划,他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随意的牺牲工人的性命。所以如果能保证工程进度,严绍当然更希望由詹天佑这样负责人的人来领导。

    所以为了能确保詹天佑继续这项工程,严绍才会说了上述的话,并且告诉詹天佑,若是他选择了辞职,那么等到新的工程师上任之后,若是出现了超过过去的庞大伤亡,这些人的死,完全是因为詹天佑…

    君子可欺以其方(君子可欺之以方),春秋时期,有人给郑国大夫子产送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子产舍不得杀了吃,就叫人把鱼放到池里去养。管池人偷偷把鱼煮吃了,然后告诉子产鱼开始不灵活,慢慢地游动,最后一溜烟游走了。子产高兴地说得其所哉,管池人欺以其方,心里偷着乐。

    这个典故和这句话在严绍看来,就是君子是很好骗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其特点来欺骗对方。

    詹天佑是君子吗?至少在这个人心不古的年代应该算是的,起码在严绍看来内阁的那些个部长里面再没有一个比詹天佑更单纯的了,所以为了确保詹天佑会继续铁路工程,严绍便告诉了他这番话。

    因为他离职?所以多出来的伤亡应该算是他的过错?这句话的确是有些道理,但其中最大的过错恐怕是在严绍身上。

    只不过看起来詹天佑似乎很认可这句话,所以尽管心底对严绍非常的不满,可实际上詹天佑却一直担任着兰心铁路总工程师的职位,并一直维持到了现在。

    只是…

    尽管严绍告诉过詹天佑,这次的铁路计划与国家利益有关,可是对严绍草菅人命的做法,詹天佑却根本无法认同,严绍原本在他眼里有为青年的形象,也逐渐变了样子,到现在,只要谈起严绍,詹天佑便会冷起脸来。

    对此卡特琳娜曾经多次提过,并觉得可以替代他的人很多,完全可以换一个,即便严绍非要他修铁路,等到铁路竣工之后也可以给他一些教训——————可以让詹天佑记上一辈子的教训。

    不过严绍却拒绝了卡特琳娜的提议,因为他压根就不在意这些,他更不在意詹天佑对自己的态度。他唯一在意的,就只有铁路工程的进度,在他看来。只要铁路能在18年前后修完,那么便什么都好说。

    何况…

    尽管是严绍下达的命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觉得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上千人的性命是件正确的事,所以他并不觉得詹天佑说错了什么,因为他的确是个草菅人命的家伙…

    不过…

    虽说如此,严绍却不打算暂停工程,因为严绍自己很清楚。若是他暂停了工程,又或者是因为爱惜工人性命减慢进度,导致最终铁路没能通车的话。即便不再有人送命能让他松一口气,将来他也一定会后悔的…

    因为,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时机了…

    ————————————————————

    听到詹天佑对严绍出言不逊,那个年轻人的脸上露出讶异的神情。

    在他们这辈人的心里。严绍已经成为了‘偶像’乃至‘神’一般的人物。毕竟这一代的人都记得几年前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而如今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所以绝大部分的国人都已经把严绍视作是希望…

    若是换了一个人敢用这种口气谈严绍,恐怕他早就已经怒斥出声,可是换成是詹天佑…

    暂且不提在外界的人看来,詹天佑与严绍本来关系就很密切,他自己其实对詹天佑也是很尊敬的。毕竟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詹天佑在这个时代的国人当中都是一等一的水平…

    所以最后别无他法。那个年轻人只好来个装聋作哑,只当自己刚才什么都没听见。

    至于詹天佑。虽然口中对严绍出言不逊,但他最终还是认真的将电报看完。因为他记得很清楚,当初回京的之后,严绍在对他威胁了一番之后也曾经对他推心置腹的谈了一些其他的话…

    并且正色的告诉他,或许他现在无法理解严绍的做法,但等再过三五年,他便能清楚严绍这么做的真正目的,也会清楚这上千人的牺牲是值得的,甚至是必要的…

    当初因为太过气愤,所以詹天佑虽然没有辞职,而且还继续了计划,但是却也没细想严绍的话,可是后来詹天佑却忍不住仔细的想了想,觉得严绍的话里必定有他的深意…

    然而詹天佑无论怎么想,都不觉得有什么事情能让他觉得牺牲上千人是值得的,甚至是必要的…

    毕竟在詹天佑看来,上千人的性命可是无价的…

    “或许我是真的无法理解他吧…”深深的叹了口气,詹天佑摇了摇头,但他还是准备了一封回给严绍的电报,并在电报上给出了一个较为粗略的时间,既,若是继续按照眼下的标准来进行,铁路必定能在1918年前后通车…

    将电报的内容弄好之后,詹天佑将纸张交给了那个年轻人,让他到通讯处去把电报发给严绍。

    那个年轻人对严绍的崇拜绝对是发自真心,只是一直都很遗憾没有能与偶像亲自接触的机会,如今居然能领到这么一个重要的工作,那个年轻人顿时一脸激动的从詹天佑的手里接过了纸张,而后拍着胸脯对詹天佑保证一定能把纸张送到电报处。

    看着年轻人激动的表情,詹天佑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因为他很清楚,眼下在施工队内有不少年轻人对严绍都怀有这样的清楚,对此他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若是在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