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扩张之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教仁说的却是国内的事情,刚开始严绍离开的时候,国内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这些年来严绍在国内的威望太高,积威甚深,即便是他已经离开了,也根本不敢有什么人敢造次。

    可是等到他离开的时间久了之后,情况便有些不同了。

    过去国社党一党独大,国内的其他党派,包括宋教仁所领导的国民党在内都只能说是苟延残喘,在国社党的身影下瑟瑟发抖。如此情况,国内自然会有许多人深感不满。

    何况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的就是商业利益…

    像是免除农业税,亦或者是取消‘包税’这种制度什么的,到了如今其实已经根本不算是个事了。毕竟现如今的中国已经渐渐的摆脱了原来的那种旧有的经济体系,转而加速进入工业化。再加上前段时间欧战的刺激,基本上只要是愿意把钱投入到工商业上的,很少会有赔钱的。

    再加上雨石银行这些年来,一直都在提供贷款,帮助国内那些愿意办实业的实业家们提供起步用的资金。如此一来,还有几个人会怀念原来的那种事情。

    至于包税什么的,和办工厂,把产品往外国出口相比,显然也只能算是无法看入眼的小打小闹而已。

    在经济上真正让他们不满的,是如今雨石集团在国内的地位。

    尽管如今雨石银行基本上已经很少涉足于轻工业或者是与民生有关的项目,而仅仅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汽车、飞机、造船、钢铁、机械制造、军火和其他的一些,比方说运动产品、奢侈品亦或者是可口可乐和吉列这样的民用产品等行业方面,再或者就是堪称暴利的金融业。

    但是在汽车业等行业的巨额利润,却令不少人为之眼红。

    就好象飞机一样,在欧战期间,协约国曾经和雨石集团签订过协议。由国社政府提供‘射击协调器’技术。而协约国则负责每年都从雨石银行进口一定数量的战斗机,另外协约国每生产一架战斗机,都要向雨石集团提供一定数额的专利费用。

    说实在的,飞机这东西在这一时期所带来的盈利。根本就没办法和汽车业比。没错。一架飞机的售价的确是高达几万银元,而一辆汽车最多也不过才一两千而已。但架不住量多啊…

    汽车方面,如今雨石集团的汽车销量早早就已经突破了一百万辆。如果算上包括福特、劳斯莱斯等如今已经成为雨石集团旗下分公司的品牌,全球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汽车,都是由雨石集团销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在雨石集团收购了其他汽车品牌之后,就没有什么新的品牌诞生了,只不过…

    面对雨石集团如今在汽车业的霸主地位,那些新生的涉车公司根本无法进行挑战,久而久之的,那些人也就绝望了。跟着绝望的不只是这些人,也包括了各国政府…

    对自己国家的汽车市场被其他国家汽车占领的局面。并不是没有人感到反感,只是在雨石集团已经统一全球汽车市场之后,他们已经很难找到反制措施。并不是说没办法反制,像是禁止进口。亦或者是提高关税等等,乃至反垄断等等措施,其实都能拿的出来。问题是即便是限制了雨石集团的进入,他们又从哪里找来能够填补这片空白的汽车公司?要知道如今雨石集团可以是已经把全球所有稍具规模的汽车公司都给收购了,还残存的要么就是没什么规模,要么就是和手工作坊差不多。他们毕竟不能为了限制雨石集团,就弄得自己国家连车都没的开了吧?最终他们也只能放任雨石集团的发展。

    而这也成为了雨石集团除了配件订单之外,又一个避免被封杀的措施。

    现如今,雨石集团基本上已经垄断了轿车、卡车乃至拖拉机等各种车辆的市场,甚至包括了一些工程车辆和军用车辆——————至少现如今协约国所使用的军用汽车,95以上都是由雨石集团提供的,就算是那5,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战前就已经存在的…

    由此,雨石集团不但给国社政府带来了大笔的财政收入,同时也给严绍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严绍之所以敢把帝国大厦推倒重建,底气也在这里,毕竟在垄断了全球汽车市场之后,严绍的收入早已超过了一亿英镑这个数字。

    而这,也是其他人最眼红的。

    没有什么事情是能永远都保密的,严绍的收入当然也是如此。尤其是在‘西进战略’的过程中,严绍随随便便就捐出了一亿英镑之后。再加上雨石集团几乎从来都没有偷税漏税过,外界很容易就能算出雨石集团的收益…

    原本严绍涉足汽车业的时候,中国当时别说汽车品牌了,就连一辆自行制造的汽车都没有。可是如今,随着工业的逐步发展,不少眼红这种巨额利润的人都很想跟着一起进去捞上一笔。

    而这个时候,几乎已经垄断了全球汽车市场的雨石集团,也就成为了拦在所有人中间的一块绊脚石…

    ————————————————————

    面对如日中天的雨石集团,或许在其他行业,雨石集团还有许多的竞争者存在,但是在汽车业上,他的确是没有哪怕是一个竞争者了。

    这不单单只是因为严绍所垄断的流水装配线专利,更是因为如今雨石集团在全球内的垄断地位。可以说,除非严绍自己作死,不然即便严绍开放了流水装配线的专利,恐怕雨石集团在全球内也找不到哪怕一个竞争对手…

    原因无他,彼此的级数相差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如果一家公司完全彻底的垄断了一个行业,是很容易会影响到这个行业的发展的。毕竟如果没有竞争的话,这个行业很容易就会不思进取,这一点单看历史上的福特公司就可以看得出来。

    在历史上,福特公司曾经拥有过与雨石集团相似的地位。

    可是最终,福特公司却被另一家汽车公司给击败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福特傲慢自大,不思进取,满心的以为他的t型车已经足以满足客户们的需求。而根本没有想过要开发新的车辆。

    最终。在t形车投入市场十多年之后,他被另一个品牌的汽车给超越了。

    当然。这到也没什么,顶多不过就是一个不思进取的品牌被另一个品牌给取代了。可是如今雨石集团的情况可就严重的多了,毕竟前者也就是一个品牌取代了另一个落后的品牌,可现在的雨石集团若是不思进取的话。恐怕…

    恐怕甚至会影响到全球的汽车技术进步,毕竟在已经垄断了全球汽车市场之后,如今的雨石集团已经没有任何的外来竞争者,也没有任何的外来威胁,若是不思进取的话,恐怕全球的汽车技术都要受到影响。

    对此,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严绍还没怎么在意。可是时间长了,他也便反应了过来。

    只是当初的时候,他光想着如何巩固雨石集团在汽车业的地位,别的却没考虑过。到了如今。也只能想些汽车的措施补救,而其中的一个措施就是采取竞争机制。

    万幸的是,尽管雨石集团已经垄断了全球汽车也,但是这个品牌却没有。那些被收购的公司,基本上都在使用原来的品牌继续生产和设计汽车,而且在拥有了严绍所开放的流水装配线技术之后,这些公司的情况反而要比原来好上一些——————尽管现在即便他们的情况好转,赚到的钱也都是给严绍的…

    而这些公司的存在,则是确保雨石集团内部竞争。

    为了确保集团内的竞争,严绍特意给这些公司设定了一个新的竞争机制。这个竞争机制很简单,就是每年盈利数额能够达到前五名的汽车公司,当年该公司的收益,便会有一部分分摊到汽车公司所有员工的身上。

    自然,从第一名到第五名总是要有些区别的,所以第一名是10,第二名是8,第三名是6,第四名是4,第五名是2。。。

    之所以要列出前五名,而非头一名,是因为这时的雨石集团维持着自己的霸主地位,如果只是第一的话,好疑问,雨石集团将不会拥有任何的对手,如此一来,设置这个竞争机制也就没有意义,反过来讲,如今雨石集团所掌握的汽车品牌怕是有三十四个那么多,列出前五名的话,似乎也就简单多了。

    毕竟就算没了第一,剩下的也可以继续竞争后面的四名…

    而之所以会选择分发给所有员工,而不是管理者,则是为了激发所有人的进取心。毕竟管理者之间,总会有些联系的,万一彼此之间互相有些勾结…

    没错,这的确是生意场,但是在整个汽车市场都已经成为雨石集团自家一个人的游戏之后,一切就很难说了…

    至于不是用销量,而是用盈利还说话…

    若是销量的话,单纯的降低价格,这样很容易就能弄出一个漂亮的销量出来,可是盈利上恐怕就有些难看了。反观盈利,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作假的了…

    不得不说,这种竞争机制的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因此至少是在现阶段,这种竞争使得汽车技术的进步一直处于一种良性循环上面。同样,在失去了最大的王牌流水装配线技术之后,雨石汽车公司为了避免被后面的那些公司给超过,也不得不咬紧牙关…

    至于其他的公司…

    虽说在看了看雨石集团的那个市场占有率时,绝大部分人都有些举妄。但是想想当年被雨石打压的耻辱,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种公平较量的机会,又有几个人会不想一雪前耻呢?

    认真的讲,他们当初之所以会失败,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不如严绍。更确切的说是因为理念的关系,毕竟当时人们最需要的是一种廉价且好用的汽车,而不是那种一两千美元乃至三四千美元一辆的奢侈品,那可不是寻常人能够享受得起的。

    而当时拥有这种理念的,就只有严绍和福特两个人。

    不过随后严绍便通过流水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