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整个根据地内实行的都是计划和半计划经济,整个根据地内的高中毕业生也一向是按照统一计划,按照分数线使用的,所有的高中生以及初级师道学校毕业生,都要统一参加高考,按照分数线的标准來统一分配使用。

    每年的高中毕业生,军事学校招收多少、选派留学的多少、在根据地内升学的多少,部队可以招兵的多少,都是有着严格计划的,所有的分配指标,都是由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根据毕业生的数量,统一根据分数线研究的,至于大学生分配,那是由书记办公会决定的。

    今年的计划在七月份就已经分配完成,现在额外调剂三百名高中毕业生,多少有些为难,好在新区的伪满国高毕业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足,虽说这些人还洠в辛腥敕峙浼苹谴痈飨刂刑舫鋈偃耍棺阍械陌凑占苹У氖浚故菦'有问睿摹

    这三百名调剂给航空兵的今年高中毕业生,原本都是准备调剂组建交通学院的,结果被一纸命令全部调到了航空兵,气的原本就不同意在学生之中招兵,现在又被东北局委派组建培养急需铁路人才交通学院的郭邴勋老父亲,找到正在收拾行装,准备离任的李主任那里大吵了一顿。

    也许是在四川待的时间多了一些,这位性格越老越辣的老人,态度很坚决的告诉李主任,要么把他被征集去当兵的学生调回來,要么他收拾行李马上就返回四川,别说别人,就连儿子他都不想再见了。

    最终还是总指挥亲自出面,苦口婆心了大半夜工作,以及亲口保证从新区的伪满通辽国高和师道学校的毕业生之中,调剂五百人给他,才总算做通了老人的工作,让老人留在了东北工作。

    李延平想办法调剂给航空兵的这三百高中毕业生,尽管提出了不少的要求,但是确实已经是最大的努力了,年初的时候,熊大缜为了多要一些国高毕业生培养作为技术工人,还被杨震指着鼻子狠批了一通。

    而军区今年分配给航空兵,可以从高中毕业生和师道学校毕业生之中招收入伍的新兵指标,也不过才一百七十人,就这么一点数量,还是考虑到他们那里技术密集型的特殊情况,而给予了特殊的照顾。

    装甲兵那里才给了一百不说,中间还被装备部给截胡了十五个人,气的陈翰章在通辽前线发电报给熊大缜,两个人你來我往在电报上吵了整整大半个月,甚至连高禹民这个政治部主任也跟着倒霉,被老战友陈翰章在电报上狠狠的给骂了一顿。

    尽管因为杨震的这道命令闹出了不少的风波,但好赖按照杨震的要求,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去英国学习的队伍吗,是七拼八凑的组建了起來,只不过这些人只是一个初步的选择,至于真正能挑出多少來,还需要经过政审之后才能确定。

    这是李延平给航空兵要來这三百名高中毕业生之后,唯一的要求,用李延平借用杨震的话來说,去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干部、战士,必须要政治合格,军事过硬才可以,百分之一百的可靠性都不行,要百分之二百才行。

    被抽调出來的这些干部和战士,一边在等着政治审查之余,一边在突击学习英语,而那调拨來的三百名刚刚穿上军装,兴奋劲还洠в泄ィ乖诤湍切┙趟茄坝⒂锏姆胍黄鹜换餮凹际酰煜ず娇毡淖氨负驼绞酢

    只是现在将航空兵搞的鸡飞狗跳,有些拔苗助长,一股脑的只想着把英国人的先进经验学习到手,至于对日进行战略轰炸的轰炸机來源,压根就洠в卸杂⒐吮Ф啻笙M故墙饕南M旁诿拦松砩系难钫鸹共恢馈

    他一直惦记的这三种,原本以为只能空垂涎三尺,但现在已经沦落到自己还得向美国人要饭,根本就洠в杏嗔Υ罅吭约旱挠⒐耍峤馊终铰院湔ɑ兴固亓趾湔ɑ嵩诎肽曛蟠罅康脑沽

    在日本人连续攻占马來亚、新加坡、缅甸,并将刺刀已经顶到印度胸口上之后,在东南亚战场上面临越來越大的压力,尤其是日军随时有大局进攻印度可能性的英国人,比美国人更加急迫需要抗联缓解其在战场上的压力。

    一贯是压力越大,动力也就越大的英国人出手,在刚一开始的时候,甚至比美国人还要大方,第一批就给了一百二十架斯特林轰炸机,还有一百架飓风战斗机,一百六十架布伦海姆轻型轰炸机,七十架惠灵顿中型轰炸机。

    而且随着美国人的参战,日本人攻进印度、澳大利亚,并在印度和澳大利亚控制了相当一部分领土,并与英澳军形成长期对峙,谁也奈何不了谁,英国人援助抗联的力度,也越來越大,虽说都是其淘汰的装备,但是对付日本人是足够了。

    飓风战斗机、斯特林战略轰炸机、惠灵顿中型轰炸机,布伦海姆轻型轰炸机,十字军巡洋坦克、盟约者巡洋坦克,马尔蒂达二和瓦伦丁步兵坦克,数量虽说比不上美国货,质量上也和美国货有些差距。

    英国人甚至用自己的这些二手货鼓动美国人,很是替换了一部分美国人原本援助给抗联的,性能比他们自己制造坦克要优良的m四中型坦克,m三轻型坦克,以及各种战斗机和轰炸机。

    但不管怎么说,在时间上却是比美援还先到位,而且在整个四二年,数量也一直超过美国人,虽说英国的援助以飞机为主,地面的装备数量并不多,只有千余辆英国制造的坦克,但那些重轰炸机,对于抗联來说真的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而英国人援助斯特林重轰炸机,虽说性能上与美制重轰炸机还有些差距,其英制计量和计算单位,也给抗联在使用上,带來了不少的麻烦,至少加仑和磅这种英制计量单位,对于抗联來说还是很陌生的。

    而且这种大型四发轰炸机,因为自身整体结构的原因并不适合改装特种飞机,尤其是无法投掷一些特制炸弹和大吨位的炸弹,除了拆除掉载弹仓之后改为滑翔机牵引机之外,平时只能单纯的作为轰炸机使用,用途远洠в忻乐坪湔ɑ敲吹墓惴骸

    却是抗联在对日轰炸使用的几种轰炸机之中,第一批大批量抵达抗联的轰炸机群,在最终的装备数量上虽然不如美制b二十四轰炸机,但是也占据了抗联战略轰炸机群的三分之一。

    在美制轰炸机大批量抵达之前,这些先行抵达的斯特林轰炸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承担了对日轰炸的主力,直到四三年年底,美国人援助的大量b二十四轰炸机到位之前,因为数量上的原因,一直是承担抗联对日轰炸的主力轰炸机。

    即便是美制轰炸机大量的到位,但是这些数量充足的英制重轰炸机,也洠в邢袼橇粼谟⒐就恋耐槟茄蛔攵撸蚴浅涞苯塘坊蚴浅涞被杌R怯朊乐坪湔ɑ煌晌沽匀蘸湔ǖ闹髁Γ

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 
尤其是这种英制斯特林轰炸机,虽说有这样和那样的毛病。在英军之中,因为涌现了性能更好的轰炸机,所以服役的时间相当的短。在性能更加优秀,航程更远、载弹量更大的兰开斯特轰炸机大批服役之后便迅速的转入二线。

    但是在抗联之中,却因为其机体的坚固性,是所有战略轰炸机之中最好的一种,抗弹性也是最佳的一种。而始终承担着对整个日本本土,日军防空力量最集中的东京地区,以及主要军工产地大阪炮工厂的轰炸。

    这种英制重型轰炸机,别看有这样和那样的毛病。其飞行高度,是抗联几种轰炸机之中最低的。大航程的载弹量,也是抗联所有参与对日轰炸的几种轰炸机之中最少的一个。比不上b二十四,也比不上b十七两种轰炸机。

    但不算只参加了几次空袭,便因为执行对日轰炸任务,在大航程的情况之下载弹量只有不到一吨,自卫火力太差。在英制轰炸机抵达之后,便退居二线的伊尔四轰炸机之外,抗联几种参与对日轰炸的轰炸机之中损失最小的一种。在整个对日轰炸过程之中战损的数量,反倒是没有训练之中坠毁的多。

    当然英国人提供的这种轰炸机,并不是第一批到达抗联的战略轰炸机。美国人在珍珠港事变之后,利用日军还没有对东南亚动手的最后时机。在第一时间匆忙将其原本驻扎在菲律宾,经过荷属东印度群岛撤往东北的b十七轰炸机,才是抗联得到的第一种战略轰炸机。

    整个四二年之中,美国人也断断续续给了一百多架b十七轰炸机。但数量上,与英国人到四三年中惠特利与斯特林、惠灵顿三种轰炸机,达到七百多架的数量相比,还是无法相提并论。美援的轰炸机,直到四三年下半年才开始大量的到位。英国人的大方,让抗联在美援大批抵达之前,缓解了装备上的压力。

    不过英国人虽然实现了承诺,在苏联方面同意放行之后,立即将抗联选拔出来的人员全部接走。但是没有按照杨震预想的,选拔多少人就走多少人。飞行员和导航技术人员,倒是按照抗联选定的数量走的。但是其余的空勤人员和地勤人员,却是一共也只去了五百人。

    不过英国人虽然实现了承诺,在苏联方面同意放行之后,立即将抗联选拔出来的人员全部接走。但是没有按照杨震预想的,选拔多少人就走多少人。飞行员和导航技术人员,倒是按照抗联选定的数量走的。但是其余的空勤人员和地勤人员,却是一共也只去了五百人。

    学习的位置也并不在他们最早承诺的英国本土,而是改在了先是在远离其本土的英属印度的卡拉奇。后随着日本人攻入印度,形势变得很微妙之后,又迁到了已经被英国和苏联人控制的伊拉克的巴格达机场。

    因为教练机的数量有限,所有被选拔出来的飞行员,只能换班驾驶飞机取得英制飞机的驾驶经验。但英国人抽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