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对于重庆方面不断的动作,被中央紧急召回北平的杨震却是并不以为意。眼下这个时候重庆不会大打出手的,他们没有愚蠢到已经到了这个节骨眼在外战还未结束,大量的侵略者还驻扎在国土上的时候首先发起内战。政治上首先处于不利地位,而且恐怕美国首先就会翻脸。

    尽管现在得到大量美械的他们,腰杆子很硬、底气也很充足。但这个时候的擦枪走火,只不过最多试探而已。所以主席询问如果重庆方面先动手怎么办,杨震干净利落的只回答一句那就给他们打回去。看看是他们的美械装备硬是,还是我们的拳头硬。

    对于杨震的这个很强硬的态度,主席只是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与他谈了很长时间的东北今后发展,以及针对整个东北实际上是朝鲜战场上的形势,杨震下一步的战略构思和想法。

    在眼下接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后,主持东北全局工作并负责军区全面工作,还要负责对外谈判,以及主持某些秘密项目研发。被压的实在有些不堪重负的杨震,再三请求中央给自己加派人手,分担一些工作的要求之下。

    主席经过慎重的考虑,最终决定将原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调任东北军区第二政委,兼任新成立的东北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书记,专门负责一些尖端武器研究工作,而军区第一政委由杨震兼任。

    中央这番调整后,杨震身兼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第一政委。身兼东北党政军三职,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尽管在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调任东北后,杨震再三要求第一政委和第一书记职务,改为由自己这位老首长担任。但主席的态度很明确,告诉杨震这个决定不会改变。

    不过中央虽说满足了杨震的需要,帮他卸了一部分担子。但在老总的要求之下,中央将协助林总指挥抗联主力部队进关的王光宇,留了下来担任军委副参谋长。军区代政委李延平也被调离,改任晋察冀军区政委。

    突然被调走老搭档和一员大将,让杨震多少有些被搞的措手不及。但老总提出了加强中央指挥力量建设的要求,杨震虽说有些不情愿但也只能放人。而且中央提出调李延平去晋察冀军区工作的理由,也让杨震无法拒绝。抗联调入关的部队,主要都部署在晋察冀军区的辖区。调李延平到晋察冀军区工作,有利于保持部队的稳定。

    老搭档和大将的被调走,尽管杨震也知道不可能在一起工作一辈子。这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依旧感觉到相当的失落。

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斗角() 
当然有些话,胡碧华没有说出口,也不能说出口。在如今进剿皖南新四军部队的各个师之中,除了那些不被信任的杂牌将领之外。恐怕被这位司令长官当成背黑锅的首选,曾经在他手中吃过一个闷亏的七十九师恐怕依旧还是首选。

    牛栏岭一战时候,因为南昌会战,前后两任师长,都可以说是死在这位集团军总司令手中。而对这位集团军司令长官恨之入骨的七十九师在行动之中拖拖沓沓,虽的确因为远道而来人困马乏这不假。但要说其动作迟缓的原因中其他的意思一点没有,那也不可能。

    如果三战区在将七十九师配属给其他部队,参加对皖南新四军的围剿,自然不会出现任何差错。作为服从性能极好的中央军,虽是杂牌部队改编来的,但已经彻底的中央军化的七十九师自然不会不卖力。但是却偏偏将七十九师配属给了老冤家指挥。

    南昌反击战,已经升任军长的老师长阵亡,时任师长只不过对其指挥能力有些质疑,又被下属牵连,就被这位总司令贪功诿过的逮捕枪毙。新师长倒也罢了,他虽是由七十九师副师长提拔起来的,但毕竟前后相加到任不过一年。

    但对于在南昌会战之中战死的老师长,七十九师中下层官兵的感情可就不一样了。老师长担任师长多年,为人宽和。即不贪污军饷也不吃兵血,对待部下极为宽厚,在七十九师之中深孚众望。时任二十六军军长的七十九师老师长在战死后,七十九师全军戴孝。很多官兵,哭的泣不成声。

    老师长阵亡在南昌会战之中,很多中下层的官兵都认为当时已经身为军长,手下足有六个师之众,本不应该上一线指挥的老师长的死是被那位总司令逼死的。所以在七十九师中下层官兵之中,很是有一部分人与那位总司令结下了仇。

    至于新师长的死,别人不了解情况。但作为那场损失惨重战役参与者的七十九师官兵,可谓是了解甚深。新师长的枉死,除了为部下背了一个黑锅之外,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不过对其在当时甚至显得有些愚蠢的战术安排不满意,提了一些意见而已。

    否则那里会出现那位战场脱逃的团长屁事没有,追究失利责任的时候连一根汗毛都没有动。而师长却莫名其妙的却被以贻误战机、贪生怕死的罪名逮捕,送往重庆枪决。甚至就连战区的几位高参想方设法都没有保住。

    听说那位集团军总司令在功败垂成的南昌反击战后,曾经让心腹携带了大批的金条、烟土、古董,去重庆专门送礼。一场伤亡惨重的败仗,他这个直接指挥者什么事情都没有,军委会高举的板子始终没有落下来。

    而七十九师却阵亡了一个深受爱戴的老师长,冤死了一个师长不说,还要背着一个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罪名。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七十九师上下对这位总司令可谓恨到了骨头里面。牛栏岭一战,出工不出力的表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对于这一点,胡碧华明白,那位久居官场,绝对不是一个白丁的上官总司令心里应该是清楚的。在此次进剿师老无功的情况之下,以那位总司令的为人和性格,找一个替罪羊以向重庆交待是必然的。

    他可不是那种能为下属担过的人,在他的心中,官位和荣华富贵比什么都重要。对于他这个杂牌将领来说,没有了兵权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一点,想必曾经坐过多年冷板凳的他比什么都清楚。

    要知道三战区虽然地处与日军对峙最前沿,但这里距离上海、南京都相当的近。南京倒也罢了,但是上海是什么地方?虽说在日军的严密控制之下,但到现在依旧是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的中心。上海的租界里面,依旧是达官贵人享受的首选之地。

    在三战区每年仅仅查扣的那些公开、半公开走私所没收的货物,就给前线的各个高级将领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更不要说这些将领利用职权私下,甚至是公开的走私所带来的极为丰厚的利润。

    现在谁都知道,前线的日子要比重庆和大后方好过的多。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兵权和位置。对于这些将领来说要是丢了官职,就什么都没有了。而在新仇旧怨加在一起的情况之下,这个替罪羊恐怕非七十九师莫属了。

    这个道理,自己清楚,恐怕那位眼下正在泾县县城养伤的师长也清楚。否则他从马上摔下来受伤的时机,怎么会那么的巧合?偏偏就在七十九师接到全力向东,进入旌德山区清剿之后?因为他也清楚,因为积怨太深他的部下对那位总司令的命令绝对不会坚决执行。估计还是会得过且过。

    先前有突破牛栏岭一线后的贻误战机,再加上如果此次进剿不利,恐怕两顶大帽子扣下来,谁也受不了。如果逼的太紧,弄不好又会引起兵变。而一旦引起兵变,后果并不比前两项好到那里去。

    在权衡利弊之后,这个家伙干脆给自己弄了点伤,找一个地方养病去了。索性来了一个眼不见心为净。而副师长,作为师长的老同学,多年在政工生涯之中打滚,更是老狐狸一头。自七十九师调至皖南参战以来,根本就不往前线来,以催促给养为名,躲在旌德县城不回来。丢下自己这个参谋长,在这里坐蜡。

    不过好在这两位也没有做的太绝,临走的时候下了一道命令。自己这个参谋长只负责按照集总命令协调作战,作战则三个团直接归属已经赶过来的五十军军长直接指挥。实际上是将自己放到了一个高级传令官的位置上,这也避免将自己放在火上烤的命运。

    实际上有些话是参加过三战区作战会议的胡碧华更不能说的。七十九师上下因一场南昌会战,先后两任师长一战死,一被冤杀而与那位总司令结怨的事情,不仅双方心知肚明,就连战区和重庆军委会也同样了如指掌。

    否则也不会在南昌会战结束后,将其调出二十九军,脱离三十二集团军的建制,改为隶属二十五军。只不过此次皖南进剿新四军,出于对杂牌部队不信任,加上战区中央军嫡系部队有限。所以才将二十五军又调回了三十二集团军建制。

    可惜这个道理,师部的几个长官明白,可这位号称土木系后起干将的新秀却是明显显得不明白。好赖大家都是中央军系统的,有些话不能说的太明白,但是略微点拨一下胡碧华还是该做的。

    只是王永树对于他的点拨,并不太以为然。却是坚持要调集蔡家桥一线的守军追击,并枪毙巡逻队的一个带队连长,以及在被突破点担任警戒哨的两个班长以示警告。看着坚持固执己见的王永树,胡碧华只能摇头。自己该说都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至于该怎么做,能不能听进去,就看他自己的了。

    他是团长,要枪毙自己的部下。自己这个不过是师长幕僚长的师参谋长,还真不好去阻拦他。不过这件事情做完了之后他最好保佑,这件事情处理完了,今后到了战场之上别让人打黑枪。

    打自己长官黑枪的事情,新兵自然是不敢,也做不出来。至于那些老兵油子可就是两回事了,他们可不管那些。这些人到了战场之上既能让你死的莫名其妙,又让人查不出来的办法有的是。

    不过胡碧华却是小看了这个团长。多年的官场打熬过来,他精明的很,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