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良种田纪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这些人离开后,秦怀恩才有些迟疑地对清露说,“露露,等到狩猎队成了之后,我就要像以往那样,每次进山都要几天才能回来了。”方才他们只说到如何收拾山,很容易让清露产生误会,而这只不过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而已。

274。第274章 亲手为你织就幸福() 
果然,清露很是意外,“什么?我还以为你往后只在自家山头打猎就行了。”但她很快咬了咬嘴唇,做出了决定,“好,你去吧,我在家好好地等你回来。”强压下心中的不舍,绽放出明媚的笑容。

    其实清露很想说,“咱家不缺银子了,还马上就要有那么多的收入,我宁可不去血拼,也不想让你离开我。”可当她想起秦怀恩月光下的矫健身姿,这样的挽留就怎么都说不出口了。

    男人,有男人的梦想和爱好,也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她不能自己就把山中的猛虎硬生生地拘成家中的,她不能太自私,更不舍得秦怀恩不快乐。

    不久之后,清露才发现,原来她想错了,对秦怀恩来说,此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守护着清露她开心快乐,秦怀恩组织狩猎队是赚银子供清露花销不假,但他自己每次进山都要耽搁几天,可不是这个,而是给清露准备一份新年礼物。

    从第二天开始,山上的大院就热闹了起来,前院每天从天不亮开始就有呼喝之声,是秦怀恩带着他的狩猎队在习武,再接下来这些汉子们就是一整天地忙碌不休,经常能听到他们发出的喝彩声和兴奋的大笑。

    其实自打清露成亲后,他们家的院子就一直挺热闹的。

    清露这个人很招人,且不说那些走了没多久的绣娘和她生意上的伙伴儿,就是村里的女人和孩子,清露也鼓励她们经常来串门,每次都热情招待,再加上睿儿那个大大的玩具室,他们家都快成了幼儿园和聊天室了,一天到晚地不断人。

    清露这么做是有目的的,她总觉得她这个外乡人初来乍到的,没什么“人脉”,可以说,当初在秦家时的孤立无援,给她留下了惨痛的教训。而社交这种事儿,她是丝毫不指望秦怀恩能帮忙的。

    还有睿儿。清露可不想让睿儿在深宅大院中孤伶伶地长大,不会干活,不通人情世故,那样的话,好孩子都得长歪了。

    当然了,清露也是挑人的,有那品性不好的,她就会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结果,清露的做法让小岭村整个村的风气都因此一变,无论男人女人还是孩子,个个都变得知礼懂理起来。

    再者,清露这么做也是打探消息,她不想成为耳目闭塞的人,至少要做到这村里的大事小情都瞒不过她。

    不影响自己的个人生活,清露接待客人也是有一定之规的,除了必要的人外,她极少亲自待客,都是由刘寡妇和刘秀芬来招待的,栓子娘若是有了空闲,也会来做做针线聊聊天。

    这么做的效果相当明显,旁人还罢了,刘寡妇和睿儿眼见着就比以往开朗多了,睿儿更加懂事,刘寡妇经常挂满笑容的脸,则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

    此时,清露走到内院的正堂里,当着人的面儿大声宣布,“我,要开始做女红了!”

    几声低低浅浅压抑的笑声响了起来,刘寡妇先是摇了摇头,然后才说,“是啊,太太,我琢磨着,你最起码该给爷绣个荷包,现下动手,估计年前能做起来吧。”说得很是底气不足,她自然了,那些亵裤到底是谁的手笔。

    “那多没意思。”清露一点都没不好意思,反倒极为有信心地说,“我要做,就做你们谁都没见过的稀罕物,到时候,你们就!对了,你们谁会纺线啊,可得帮帮我!”

    女人们不笑了,很是好奇地围了上来,问清露要做什么,清露也很快找到了她要找的人。

    清露早就发现了,羊毛在这个寒冷的地区已被广泛使用了,比如他们家的毛毡,就是用羊毛制成的,当然了,价格可不便宜,比丝绸贵多了。

    清露虽然不会做针线,但她会织毛衣,本来她是懒得做这些小活儿的,可现在不一样了,秦怀恩要山上了,还是得到贵重的冬皮在寒冷的冬季上山,她一定得为他做点什么。

    清露很快得到了她想要的毛线,和带点弹性的木制织针,甚至有人还帮她为毛线染了颜色。

    用了一个多月的功夫儿,清露亲手为秦怀恩织了一套毛衣毛裤,秦怀恩捧着这些东西,只觉得上面满满都是幸福的味道。

    毛衣毛裤的保暖性能自然是不及棉裤和棉袄的,可它有个特别的优势,就是弹力大,可以紧贴在身上穿在棉衣的里面,保暖的效果自然就上来了。

    清露的作品不仅帮她洗刷了“手笨”的坏名声,还给她带来了女人们发自内心的崇拜,家里的女人们都很快地学会了这种技艺,在这其中,大家最莫过于五指手套了。

    “这个东西太好了!”不止一个女人这么赞叹道,“爷们儿要是戴着这东西开弓射箭,那得多方便啊!”

    这个时代用的都是手笼,穷人家连手笼都没有,就直接抄手儿,所以一般棉袄的袖口都比较宽松,但这样活动时就很不方便了,还容易灌雪灌风。

    清露却不太满意,她觉得这样的手套还是太薄了,便又“发明”了两指的棉手套,平时可以把手放在棉手套中,拿出来射箭和干活时,还有一层羊毛五指手套的保护。

    只是,羊毛太贵了,毛线更贵——清露求人家纺线是付工钱的,别说毛衣毛裤了,村里的绝大多数人家就算只织一副手套也承担不起,有那聪明的就直接用粗布制成了五指手套,只是,没有弹力的东西,戴起来效果很不好,也就是聊胜于无。

    清露想了想她们用更细的针织粗棉线,这下效果好多了,介于粗布和毛线之间,很多人家都能用得起了,当然了,得女人们手够巧。

    忙忙碌碌中,日子过得很快,这一天,漫天的雪花又一次飘落了下来,这天距秦怀义回秦家收粮和清露结束收粮都已过了二十多天,粮价上涨也是差不多同样长的时间,尽管九月已过完了,可下这么大的雪,在往年来讲还是很罕见的。

275。第275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这雪也太大了,一准是能站下啊!”

    “站下?这雪一停就得上大冻!”

    “才十月初四啊,今年这冬来得也太早了吧,我估摸着得比去年早了半个月!”

    “幸好今年日子好过,家里的东西都预备了,要不然,这冬可就难熬了。    。dt  。”

    女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清露听了这些话,心里也是一惊,一个劲儿地追问栓子,“那铁盔拿回来了没有?”她猜想着,等这场雪一停,秦怀恩就要上山了。

    秦怀恩也是这么打算的,但他没走成,因为秦大川又起幺蛾子了。

    落雪的这一天,昨晚享受太多的秦大川起得很晚,他外飘落的雪花儿,心中有暗暗的喜悦,这还真是老天爷给他送来的上好借口啊!

    岳杏儿去灶房给秦大川端早晌饭时,刘婆子抓紧机会说,“劳烦帮老婆子问问老爷,今儿能不能去磨房,面缸里的面不多了。”现在的秦大川可是很难见着人的,但家里的磨房钥匙却在他的手上。

    岳杏儿回到内间时,发现秦大川正盯着已做好半个来月的矮榻发愣,心中暗叫不好,连忙把刘婆子要问的话说了。

    秦大川听了,叹了口气,心知想做的事儿得延后了,不过,他应该很快就能回来,到时正好借着“劳累”的引子岳杏儿多侍候几次,秦大川这么想着,吃完了早晌饭就带着老许出门儿了,并没让刘婆子去自家磨房磨面,因为家里已经没有麦粒了。

    这一天岳杏儿过得很舒坦,因为秦大川过了掌灯时分还没回来,到家时已过了一更天了。在岳杏儿的记忆中,自从她到了秦家,秦大川还没出去过这么长的时间,而她也没过过这么消停的日子。

    秦大川这一天过得糟糕透了,只能用狼狈来形容,至于他心里的滋味儿,更是难以描述。

    秦大川先是顶着大雪去了周围的两三个村子,连一粒粮食都没买到,人家还劝他,“秦老爷还是去镇上和县城,别说咱这周围的村子,就是隔壁几个县的村子里,都不可能有余粮卖的。”

    直到这时,秦大川才意识到,清露收粮的手笔有多么大。

    清露收粮的事儿,秦大川是知道的,和山上常来常往的秦秀娥早就告诉他了,当时秦大川还冷笑着教育秦秀娥,“过日子,田地是根本,再有银子,家无一亩地,那也是不行的,他们不收粮难道等着活活饿死?!”

    秦秀娥天真地问,“有银子不是一样吗?大嫂收的那些粮食,我家几年都吃不完!”就算她年龄小,也没见天可心里也是大致有数的。

    秦秀娥说得随意,秦大川却被堵得难受,只好立刻丢开了这个话题。

    直到现在,秦大川才明白,清露收那么多的粮食是为什么——镇上的粮食涨价了,县城里的也一样。

    原本五文钱一斤的高粱米涨到了六文钱,十文钱一斤的细面涨到了十一文,陈麦面则要十二文一斤。

    表面,每样只不过是涨了一文钱,但实际上陈麦面是涨了两文,要知道,以往细面都是十文钱一斤,只不过是陈麦面卖得好,商家也会把这个做为和宣传的噱头,新麦面就算不降价,也会根据数量多少给抹点儿零头或是给个添头,把十文钱的价格找补回来些。

    而作为地主的秦大川心里还有另外一笔帐:高粱去壳变成高粱米,只掉一成的重量,满打满算连三文钱都不值,麦子磨面充其量也就掉两成,合六文钱都算高的了。

    秦大川卖掉的可都是陈麦啊,也就是说,他整整亏了一半儿!

    那么清露又赚了多少呢?同样是进价的一半儿!

    秦大川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粮铺子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