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良种田纪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房子就有一个好处,四面全是空地,若是开荒出来,在这里建个村子,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这村子的规模还小不了,真要建成了估计都能赶上双岭村大了。

    沈田一听秦怀恩的话,也笑了,“秦爷,只要您愿意出这笔银子,这事儿一准儿成了,也只有您有这眼界儿,有这实力,到时候,咱们这村子就叫‘秦家村’……”脸上的兴奋和激动,简直要喷出来一样。

    沈田明白,只要有了田地,就不怕没人来,毕竟,大家不管选择住在哪里,都是过上好日子,若不然,他们的祖辈,也不会背井离乡来到这里的。

    “你这小子,倒是个会算计的。”秦怀恩也很高兴,有了开荒种地这件事,那些留下来的人就有了营生,哪怕他明年开春离开了,也能过上安安稳稳的好日子,和他一路同行的人,便无后顾之忧。

    沈田秦怀恩的脸色,“我这不也是没办法嘛,”又想起一件事来,“秦爷,你也不比我大多少啊!”沈田今年也二十岁了,去年刚娶的媳妇儿,“怎么说起话来,这么老气横秋的?”

    这个问题,秦怀恩无法回答,正常计算的话,他今年不过才二十三岁,尤其是经过清露的教导,细心养护皮肤后,面容也就是十**岁的样子。

    可若是将前世的经历也算上,他都年过半百了,心境自然不同,言谈之间不由自主地就带了出来,这也是秦怀恩总是沉默寡言的原因,他跟身边的这些人没什么共同语言,更怕一个不留神显示出什么奇异之处来。

    只有清露,无论他怎样,似乎都是正常的他永远能够那般放松,仔细算来,在他历经两世的生命中,他们耳鬓厮磨的日子,还不到两年,却让他觉得那样的幸福值得他付出生生世世。

    秦怀恩狠狠地闭了一下眼睛,有些事儿有些人不能想,只要一想,他就容易发疯,恨不得什么都不做了,立刻赶到清露身边,带她离开,天高地阔,这世间总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秦怀恩再睁开眼睛时,面容已恢复了平静,又面前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肥沃土地,不,他不能那样的,清露这一世拥有完满的幸福,他现在必须像个真正的男人那样,打起精神来,努力做事儿。

    “这得有多少亩地啊——”秦怀恩轻声感叹道。

    沈田咽了口唾沫,他不知道自己方才说错了什么,秦怀恩那一瞬间的悲哀,还是让他若有所感,见秦怀恩将话题又绕回到了开荒,不由松了一口气,在心中暗暗决定,往后在秦怀恩面前再不乱讲话了。

    “我是这么想的,秦爷,”沈田小心翼翼地说,“咱们这些人,家里有良田的不多,能开出一亩来,也是好的,现在有了秦爷那句话,能开出来多少算多少呗!”说来说去,这件事还得恩的投入和召力。

    秦怀恩点了点头,没说话,心里已盘算开了。

    开荒投入还是挺高的,主要问题在于,本朝律例,开荒不免税。

    开荒和平常的种地可不一样,不仅在头一年要付出几倍的辛苦,最主要的是在头几年,荒地的收成还很低,哪怕是肥沃的荒地吧,也比不上中等田。

    尤其是东北地区,农耕期很短,这么说吧,明天开春开始开荒的话,当年地里肯定什么都不产,从三月到**月间就是白忙活啊,还几乎没有农闲的时间。

    等到第二年,好了,官府来量田定税了,就算收成不好,也还是按照肥沃程度来制定田地的等级收税,赔钱是一定的,第三年的话,才能持平或者略有盈余。

    这样一连三年的投入,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投得起的,不是有那么句话吗,“别耽误穷人的功夫”,因为穷人的功夫儿是用来赚全家人的口粮的,别说三年了,就是一年没有收入,也能饿死几口子,去年的灾年就是最好的例子。

    哪怕是有钱人,也没必要费这个劲儿,有这三年的投入,都够花银子买地了,何必费这个功夫儿呢?!

    所以沈田才说,只有秦怀恩才有这个眼界和实力。

    其实沈田也是有私心的,就像决定追随秦怀恩的人一样,沈田也坚信跟着秦怀恩一定会有好日子过,只不过沈田采取了和旁人不太一样的做法,他打算用这种方式将秦怀恩留下来。

    沈田成功过了,尽管最后的结果,和他想像的有些出入,但秦家村还是建立了起来,并且发展得十分蓬勃,并给了秦怀恩很多帮助,最终达到了清露所说的“双赢”的效果。

    对于开荒,以往秦怀恩并没在这方面儿多想,更不会去算计这样是不是划算,一个是这种事儿离他比较遥远,一个是很多事约定俗成之后,就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了惯性,没人会去想它合理不合理。

    本书来自  html/30/30103/iml

第552章 被拒绝的山窜子() 
还是清露,一听说这个规矩后,不由大叫起来,“什么,什么,开荒不免税,那还有谁去开荒?!这绝对不合理!”后来想了想说,“也难怪,本朝原本就是从以往的大楚过来的,他们并不缺粮食,根本看不上东北这一季的收成,自然想不到这一点,等到缺粮食的时候,自然有人会想到了。”

    “楚”是合并的五国中的一国,从这个名字来看,就不难想像到他们原本地处江南的鱼米之乡,实际情况的确是这样的,京城就是在江南,即便是五国合并了,也一直没迁都,先帝是楚的第六代帝王,却是现在“大楚”朝的开国皇帝。

    秦怀恩当时听了这话,只是点点头,那时他们刚买完秦家的地,土地已经够用了,尤其是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山上,并不需要什么。

    但过了一会儿后,清露又说,“我现在总算知道,那些人家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连成片的上等田了,原来并不是他们来得早运气好,而是因为他们是免税的啊!”

    在灾年来临前的那个秋天,清露曾到处收粮,发现很多大地主有大片大片的良田,回来后没事儿就念叨,“他们都哪儿弄来的这么些好地?”但没人能回答出她的问题,直到她自己找到了答案。

    清露说到这里时,秦怀恩也反应了过来,有功名或者做官的人,土地是免税的,在开荒的过程中,投入不大,并不比买地多花银子,但一旦开荒成功了,成片的土地便于,还是比买零散地块有很多优势的,估计这就是所谓的“大户人家做派”吧。

    直到现在,秦怀恩又发现了开荒的一个好处——方便组建自己的势力。

    尤其是这个关口,秦怀恩明白,很快,他名下的土地也要免税了,又怎么能不因沈田的“误打误撞”而开心呢?

    问题也是有一些的,开荒毕竟是一笔投入,而且还不知道会来多少人,开荒的面积到底有多大,这就意味着,秦怀恩至少要养活这些人一年。

    “什么?秦爷,你要进山采参?”山窜子瞪大眼睛看着秦怀恩,有些难以置信。

    “这算什么?”大头走过来摇头晃脑地说,“不仅采参,秦爷还会打猎,想当初秦爷组建的狩猎队,两天就能赚几千两银子,”对秦怀恩赔笑道,“是不是,秦爷?”

    大头是韩狗子手下的小弟,不是秦怀恩来了之后现招的那些,而是一直在韩狗子身边儿,跟了韩狗子十多年了,绝对地忠心耿耿。

    大头第一次见到秦怀恩,是在府城酒楼中,韩狗子遇险,秦怀恩救了韩狗子。

    当时大头也是奄奄一息了,幸亏秦怀恩的出现,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才让大头能有逃命的机会,可以说,秦怀恩也在无意中救了大头的性命。

    从那之后,大头就对秦怀恩念念不忘,后来岳杏儿来了,听说岳杏儿和秦怀恩“有关系”,大头便没事儿就让岳杏儿讲讲秦怀恩的事儿,可以说,大头是这些人中最了解秦怀恩的一个。

    秦怀恩看了大头一眼,“你怎么来了?”

    秦怀恩对韩狗子交待得很清楚,韩狗子可以为他重新招一批小弟,因为韩狗子招的人基本上都是没拖累的,可以和他一道去京城西北……

    而且做为地头蛇,韩狗子对这些人知根知底,能让秦怀恩少操心,但秦怀恩坚决不要韩狗子得用的人——他没那么不讲究。

    “嘻嘻,”大头笑呵呵地说,“韩爷说让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我干啥我就干啥,水里火里我都去得的!”他明白秦怀恩为啥这么问。

    “切——”山窜子撇了撇嘴,“说得好听,也不知道是谁,一听说要跟着秦爷了,那乐得在地上直蹦!”随着跟随秦怀恩的人越来越多,山窜子已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大头不以为意,冲着山窜子做鬼脸儿,他们在一起相处了两个多月了,又都是跑江湖的年轻人,早就熟不拘礼了。

    山窜子已转头对秦怀恩说,“秦爷,旁的地方我不敢说,若说进山,那别人不用带,说什么您也得带上我,我‘山窜子’这个绰可不是平白无故来的。”做为采参人的后代,山窜子不仅自幼在附近山中长大,还时常跟着祖父和父亲进深山,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绰,以至于大家都将他的本名给忘记了。

    一旁山窜子娘听了这话,脸色一变,张了张嘴,到底还是没说出什么反驳的话来,她早就听说了这次跑排的经过,她是个懂得知恩图报的妇人,知道什么事该让儿子去做,什么事儿不该,况且,她看了一眼这气派的大房子,穿戴整齐吃得饱饱的孩子们,心知好日子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得来的,与其让山窜子跟着旁人,她宁愿让山窜子跟着秦怀恩。

    秦怀恩不动声色地将山窜子娘的反应尽收眼底,心知这回山窜子是跟着自己的事儿是能定下来了。

    秦怀恩拍了拍山窜子的头说,“这回不用了,等到人到齐了,打猎的时候你再跟着吧,放心,有用着你的时候。”若不是看上山窜子这点子能耐,秦怀恩还不至于将今年冬天的落脚点,放在山窜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