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良种田纪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秦怀恩在建城时,清露不由轻笑,越发笃定了秦怀恩的目的,使得痛苦的思念,变成了充满希望和幸福的,清露的心情又怎么可能不好呢?!

    悠悠的琴声流水般从公叔宁的指尖流泻而出,他带着淡淡的笑意露翩然舞动的身影,只觉得岁月如此静好。

    经过了几个月的调养后,公叔宁的身体又恢复到了他被鸠杀后的最佳状态,有清露的朝夕相伴和用心爱护他对秦怀恩的嫉妒也得以平复,就像他曾说的那样,只要清露陪着他走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他不介意这一点点的瑕疵,愿意为清露未来的幸福,提前铺就坦途,这是他对清露爱的方式。

    睿儿站在公叔宁身边,像模像样地吹着箫,这只玉箫还是清露在第一次去吉安县血拼时买下的,其中饱含着对睿儿的期望和对公叔宁的回忆。

    只可惜,公叔宁患病后体弱,即便是现在,抚琴还行,吹箫的话,气力却难以为继。

    今年正月睿儿生辰时,公叔宁把这柄箫做为生辰贺礼,送给了睿儿。

    睿儿当时乐坏了,更让他高兴的是,公叔宁竟然亲自教他吹奏,无形中使得他和公叔宁越发亲近起来。

    “呜——”睿儿一不小心吹跑了一个音儿,起舞中的清露立时夸张地倒地公叔宁好端端的曲子也弹不下去了,三个人索性嘻嘻哈哈地笑作一团,好一派融洽欢乐的气氛,连窗外的皑皑白雪似乎都染上了一层暖意。

    因为还处出于顺帝的丧期,所以今年过年,放烟火和唱戏都改在了村里的场院上,而不是在山上。

    清露不仅出了费用,还让人用家里的材料去那里搭了暖棚,反正护卫们已不进山打猎了,一到冬天闲得很。

    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烟火晚会结束后,这些人还是如往年一样,上山来磕头拜年,寿公公说,“幸亏准备了赏钱和扁食,老奴瞧着,这人可比去年多了三倍都不止啊!”脸上是止不住的笑容。

    民风淳朴啊,发自内心的爱戴和恭敬啊,无论是换做是谁,都会感到享受吧,寿公公心里觉得,这样的日子如果能一直过下去的话,不回京城也没什么的,等回头寻个机会,把他的几房妻妾接来,再收养几个瞧得上眼儿的孩子,他这辈子也算是完满了。

    清露更开心,双岭村越兴旺,秦怀恩的后备力量就越足,而今年来这么多的人,想来其中有很多跟随秦怀恩的兵士们的家眷,表达感激之情才来的。

    清露的是,在秦家村,类似的场景也在发生着,经过一年的开荒,秦家村不仅吸引了很多的人来落户,还有了可播种的免税良田,想着越来越好的日子,和那些从西北不断传来的好消息,众人觉得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而秦怀恩的威望和力量也在无声地增长着。

    韩狗子太高兴了,一不小心便又醉倒了,岳杏儿抱着他们的长子,一边喂奶,一边没好气地踹了韩狗子一脚,换来韩狗子一阵“嘿嘿”地傻笑。

    从岳杏儿那张珠圆玉润红光满面的脸上知道她这个月子坐得非常好,身体更是好得很,喜欢孩子的她,一定会子嗣繁盛。

    韩狗子喷着酒气地喃喃地念叨了一句,“也不知道秦爷什么时候能回来啊,我还是觉得跟着秦爷,日子过得才畅快!”这种略带憾然的感觉,是成为整府漕帮头目的财势,也无法弥补的。

    本书来自  html/30/30103/iml

626。第626章 一条宝贵的运输线() 
岳杏儿先是抬头小岭村的方向,又遥望了一下西北,幽幽地发出了一声叹息,真是两个让人揪心的人呐!

    而韩狗子已响起了响亮的鼾声,岳杏儿将同样睡着了的儿子,交给了小丫鬟,躺在韩狗子身边时想,“会有办法的,像秦爷和太太那样神仙一样的人,一定会有办法团聚的,这不,连我们的日子都过得这么好了,他们没道理不好的,只不过是时机未到罢了!”

    李长顺在大年夜依旧忙碌,伙计们都把年夜饭摆好了,他还不见人影儿,云袖怒了,将怀里的孩子塞给了婆子,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喊,“有什么活儿,非得这一天干完啊?!”中气十足。请大家!更新最快的

    云袖原本就是个泼辣的性子,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功力自然见长。

    李长顺好脾气地应着,“行,行……”却到底还是把手中的活儿干完了,才走过来对云袖解释,“这是多么的差事啊!你以往可曾想过,有一天我们能开这么大的铺子?哪能不把活儿干好!回头再给山上丢人!”

    云袖掐了他一把,但没再说什么,因为她明白李长顺现在的心情,觉得李长顺说的是对的,而且她太了解李长顺的性格了,那绝对是言出必行的人。

    李长顺错过了秦怀恩后,心里非常遗憾,养成了注意观察来往行人的习惯,反正他一个拉脚儿的车夫,这么做也挺方便的。

    没过几个月,他的熟人们就纷涌而来了,先是去京城给秦怀恩送银票的药童。

    药童给李长顺带来了很多的消息,“秦爷在京城考武状元,我家先生和姑娘不放心我送些东西过去,村子里的事儿,姑娘都帮你办好了,你们不用害怕,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想留下就留下,想回乡的话,也没问题!”还说了说村子里的人参加恩科的事,“说不定等过阵子,你那些好兄弟们,就都成了官老爷呢!”李长顺在双岭村时,人缘儿是相当好的,主要是他人品好。

    药童走了,李长顺除了对清露和刘秀芬她们感恩戴德外,心思也活了,他本是个乡下汉子,到了城里后他各种不适应,要说最拿手的,那还是种地,就因为云袖才不敢回乡的,现在不禁又起了思乡之情。

    云袖却不同意,她喜欢城里的生活,况且,她又不缺银子,李长顺也算有差事,她不想回去!

    那时云袖都快生了,李长顺明知自己说的是对的,也不太敢和云袖较劲,就把这件事给放下了。

    没过多久,果然如药童所说,双岭村的武举人们来了,他们要去京城赶考。

    李长顺很热情,那真是尽心地招待啊,村里人也不和他客气,但多少还是有点儿不好意思的,谁让李长顺怎么都不肯收银子呢?

    “你不如开个客栈吧,往后咱们这些老乡,去京城一准儿是常来常往的,少不了!”走的时候,刘铁柱这样说。

    他和刘石头本是兄弟,早就被带得满脑子都是生意经,而这时他还不知道他们往后要去西北,却知道,那些武生和没有功名的人,都想奔着秦怀恩去,自然是少不了找歇脚儿的地方,那么又何必不帮一把自家人呢?!

    李长顺还没怎么样,云袖可是高兴坏了,连忙说这个主意好,但李长顺有些发愁,别说他们重来没做过生意,就是这松江府城没根儿没派的,生意可不是那么好做的,再说,他们手头的银子也不够啊!

    正巧这时云袖生了,李长顺索性什么都不干了,一边照顾着云袖和儿子,一边到处寻找着好的地方儿——就算他不喜生活在城里,他还是很想回报清露的,也非常愿意和双岭村的人相处。

    秦怀恩在京城一听刘铁柱提起李长顺的事儿,当时就拍板儿决定,一定要让李长顺将这家客栈兼货场开起来,哪怕此时他并没想到,清露会给他运东西,却已有了从秦家村往西北运粮的计划。

    从舆图上果小岭村是起点,塞坎城是终点,那么李长顺所在的松江府城就是中点,它一边连接着松江水路,是其向南向西的尽头,一边连接着一直往西的陆路,可比京城方便太多了。

    正好秦怀恩手里头有清露刚送来的银子,立刻派那些已不需要参加京城会试的兄弟们送了过去,还托松江漕帮关照李长顺,务必让李长顺的店开得够大够好且平安。

    李长顺和云袖乐坏了,要知道,他们最愿意替秦怀恩和清露当差了,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会不尽力呢?再说,这事儿对他们也好啊!

    李长顺立刻把他的两位兄长嫂子和侄子啥的,全都叫来了,这回他也不想家了,就打算大干上一场了。

    李长顺的客栈实际是在城边儿上,靠近码头和官道,地方极为宽敞,交通便利,还在漕帮的势力范围内,可以说,漕帮人的眼光绝对是极好的。

    李长顺觉得自己的速度就够快了,可店铺还没弄完,就爆满了,原来给秦怀恩送东西的双岭村人和三位东家到了,这些人从京城的家信中知道了这么个地方,怎么可能不来呢?!

    “大!必须得大啊!”曲少东家给李长顺一通指点,“我们这是探路的,往后呢,就常来常往了,货物绝对不是小数目,人也都是熟人儿,还有车马,必须置办起来,放心吧,闲不着!什么?购置车马,得了,这事儿回头我安排!缺人?回头我给弄两个得力的管事来,你先用着!”赵郭两位东家也纷纷帮忙,借了人手儿。

    李长顺还有个问题,“那啥,曲少东家,您说我这个客栈该叫啥名字?!”

    曲少东家想了想说,“就叫‘秦状元’人都知道,这儿的东家是谁,好找!也告诉旁人,咱是有靠山的!”那时秦怀恩刚刚得了状元,曲少东家就从漕帮口中接到了消息,不仅是他,就连那些双岭村的人,都正是豪气冲天的时候!

    本书来自  html/30/30103/iml

627。第627章 思念和需要的不同之处() 
就这样,做人极为有责任感的李长顺,很快就成了秦怀恩手下最忙碌的存在,客栈也就罢了,时好时坏,因位置好,散客也还是不少的,但因太大,就总是住不满,反正无论是秦怀恩还是李长顺都不指着这一块儿出太多的银子。

    可货栈就不行了,那是一年到头,就没有歇着的时候,这不,李长顺大年夜还在仔细查验着即将运往露城的木材。

    过几天顶风冒雪地出发,正好能赶在开春时运到,就是到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