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良种田纪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一些不用可惜的贵重摆设外,王府原本的其他东西,包括周转的现银,全都封存,从明天开始,我来养王府!”清露将账本一丢,对人说。

    除了秦怀恩和睿儿,众人齐齐一愣,但想想秦怀恩的收入,似乎是也能养得起,尤其是寿公公,他可是知道,直到现在,双岭村和秦家村还在不断地给清露送银子呢,哦,对了,还有秦状元货栈,那个现在可是相当赚银子的。

    关键问题是,秦怀恩会愿意吗?

    秦怀恩对此无感,别说家里的支出一向是清露说了算,就算是睿儿,他也觉得就该他养活来着,不管睿儿是不是王爷。

    睿儿却对此很有感想,“姨母,我要求涨月例银子!”他现在花销很大,而姨母有的是银子,他花起来毫无压力——不管称呼是什么,在睿儿的心里,清露就是他的娘亲,在亲娘面前,他是一点顾忌都没有的。

    。。。

第796章 金手指回来的感觉() 
清露立即表示,“没问题,你说说要多少,只要是恰当合理的就行,”财大气粗地说,“咱家有的是银子!”

    这个吧,真不是清露惯孩子,主要是睿儿这孩子,从小被秦怀恩给教坏了,根本就不会花银子,花银子是后来到了京城,尤其是露城家眷来之后,睿儿才学会的新技能。

    “嗯嗯,”睿儿听了连连点头,“等我回去算算,报给姨母。”他院子里的账目是有贴身大厮专门管着的。

    寿喜两位公公对视了一眼,心想,既然主子们都没啥说的,他们这当下人的自然也就不说什么了。

    这时寿公公提出了一个问题,“秋收已过,今天这秋粮,夫人看该如何处理啊?”前阵子府中全都忙公叔宁的丧事了,这件事没人过问。

    王府的田产着实不少,不算菜地和暖棚,良田足有近两千顷,还有些庄子里的果园和山林什么的,应该是算是王府的支柱产业了,尽管收入的现银看起来不多吧,但胜在平稳。

    而且清露还很会做生意,自打露城家眷进京后,他们的米粮和蔬菜什么的,王府就全都包了,当然了,是要按照市价给银子的,不过,能有人按照合理的价格给她们每天送到府中,并且保证新鲜和质量,就方便了很多,此外还有柴禾和果子什么的,真的是合则两利的事儿。

    但粮食是无论如何都吃不完的。

    清露想也没想,“除了该留存的,那自然是要卖的啊!”

    秦怀恩听了清露这话,忽然在桌子底下轻轻拽了拽她的袖子。

    清露会意。

    这时寿公公已接下来说,“可是今天这粮价却低得厉害啊!”他也知道该卖来着,就是觉得有点儿心疼,经过了在双岭村的生活后,他对农事和平民百姓的生活,也有了不同的感受。

    清露打了个哈欠,慢悠悠地站起身来,“我先出去转一圈儿哈!”自打怀孕后,她时不时地犯困,坐下来议事也不能太长时间,近来还有点尿频,这都是正常现象,大家很是理解。

    秦怀恩跟着清露一道出了门,在廊下胡乱地逛着,清露简短地道,“说。”方才秦怀恩一定是想到了什么,而且是和粮食有关的,只是不好说出口,所以她才找借口出来。

    秦怀恩侧耳听了听,发现周围没有其他人,便道,“中原明年有旱灾,”伸出三根手指,“大旱三年!”

    清露瞪大了眼睛,“面积大吗?”她明白秦怀恩为啥不让她卖粮了。

    秦怀恩摇头道,“不知。”那时他整日里待在秦家,又有前身的无偿供养,对这些事一点都不了解,“不过,好像是米价翻番了。”偶尔地听秦大川念叨过一句,因为这是问前身要银子的理由之一。

    “我心里有数了。”清露点头,整个江南的出产可不少,米价涨了这么多,想来是受灾的面积不小。

    清露去净房转了一圈儿回来,还没等开口,一旁的顾谢已经劝道,“夫人,这米贱伤农啊!”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在王府长史做久了,顾谢早就养成了有事儿大家,尤其是带着清露一道商量的好习惯,无论是国事还是家事,似乎自从有了清露后,这国事和家事总能联系起来似的,所以今天的王府交接他也在。

    清露面无表情,“都伤农了?那得贱到什么程度啊?”她还没想好这件事怎么处理,但不管怎么说,就算是银子不赚了,也不能表现出未卜先知的异样来就是了,她还没忘了公叔宁在世时,她害怕穿越身份曝光的患得患失,而现在,又加上了一个重生的秦怀恩,说话做事更要小心谨慎了。

    寿公公因这阵子正想着卖粮,对粮价十分了解,“比正常年份低了三成,比去年低了五成。”去年江南闹了水灾,辐射面积也不小,以至于给西北军粮的供应都出现了问题,若是没有东北粮商们的出手,西南的联合供应,以及前年秋天秦怀恩自己准备的百万斤土豆,露城不可能建得如此顺利。

    今年江南风调雨顺,但粮食到现在才掉价,是因为夏收时,大家都忙着补仓来着。

    “耶!”清露双眼发亮,“这个价格可有赚头了,”看向睿儿,“你去漕帮打听打听呗,水运的费用到底是多少?”贩卖到西北,这似乎是个不错的借口。

    顾谢点头微笑,“夫人这个法子甚好。”可以抑制粮价的下跌了,再说,现在粮食之所以跌得这么厉害,也和去年秋天,以及今年春末的西北军饷中不包括粮食有关,清露这也算是自己惹下的“麻烦”,自己解决了。

    睿儿有点担忧,“姨母,那西北的粮食会不会掉价,不管怎么说,东北和西南的粮食,运费总是比江南少着大半儿就是了,速度也要快上一倍。”这两方面的粮食供应商,也都是自己人啊!

    清露很是欣慰,“啊呀,我们睿儿也会赚银子了!”看来她这么久的教导成果很显著,遮掩道,“你先去问问看呐,我们回来算算,对了,”看向秦怀恩,“西北不是说还要增兵吗?”

    秦怀恩心知,西北就算是增兵,人口的总量也未必会增加多少,而清露也不是真心想把粮食卖到西北去,便果断点头,“是,皇上已经准了,还有,西北的粮食不怕多,也不会掉价,”顿了顿,还是说了实话,“可以和异族人换马匹。铁器,赚头很大!”

    “哦——”众人听了秦怀恩的话,齐齐点头。

    清露很高兴,这种强强联手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一锤定音道,“都听见了吧,”对寿公公说,“咱们的粮食不卖了,不仅不卖,从明天开始还要收,粮仓不够了,就多建!”还提醒睿儿,“告诉你的那些朋友,别好像咱们吃独食似的,显得不大方。”

    睿儿的朋友八成以上是露城子弟,这么多的人一道收粮,想来粮食的价格很快就会稳中有升的。

    。。。

第797章 王府中的新生活() 
睿儿是个比清露还大方的家伙儿,对清露的提议一点都没打折扣地执行了,嚷嚷得恨不得人都知道。

    而露城家眷在赚银子这方面,对清露的盲目崇拜比对秦怀恩更甚,连问都不问,就直接跟风了,再加上那些始终盯着露城家眷高收入的“聪明人”,京城及附近地区,很快便掀起了收粮的热潮,并且四下蔓延开来,就连农人本身,如果不是实在缺银子,都会在手头存足够的粮食。

    寿公公倒是还有点儿不明白的地方,“夫人,那咱们这粮仓到底建多少,粮食又买多少呢?”他是具体干活的人,对此必须有了个详细的规划。

    清露轻拍了一下额头,人常言,“一孕傻三年”看来她的症状也出现了,不过没关系,她现在要银子有银子,要人有人,不仅金手指回来了,还有诸多的参谋帮她,干什么都没压力,就是这场大旱灾带来的利益,她都乎,心里本着做善事的想法儿才行动的,当然了,能顺便赚点儿银子就更好了。

    清露拿出了她盛银票的小盒子,“就按照两百万两银子来,你们自己算,采购的粮食和明年夏收的粮食总得有地方放就是了。”这是个偷懒的算法儿,“还有就是如果粮价又上涨到正常水准了,咱们也不和旁人抢就是了。”她想做好事来着,可不能变成瞎闹腾,就算公叔瑾不给她记功,但总不能让人记恨就是了。

    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就算他们出身都不低,这么大的手笔,还是吓了他们一跳,江南米价本来就便宜,况且,粮食中还包括更便宜的粗粮和杂粮,再加上他们自己田地的出息,这些粮食足够养活百万人口一年的了。

    顾谢听得连连点头,他觉得,清露就是个大善人,然后又将这种看法传递给了王府中很多人,这就使得清露和秦怀恩的“美名”广泛传扬开来。

    清露却不以为意,直接把手中盛银票的小盒子往寿公公面前一推,“把这些银票都换成金锭子吧,放在银庄月月收火耗太亏了,还有,这两个月大家伙儿都累得不轻,除了正常月例外,再多发两个月的月例吧,官员的俸禄也是如此。”新官上任三把火,她刚开始当家理事,也要弄出点动静来才是。

    寿公公连忙接过盒子点数,随后惊讶,“这……这也太多了。”

    这些银子,有五百多万两了,其中包括双岭村秦家村秦家庄秦状元货栈的收入清露卖曲子的银子露城家眷们商铺的干股……当然了,最多大头还是秦怀恩从西北带回来的那些,以及最近这阵子西北源源不断送过来的,也就难怪清露花起来这么大方了。

    而等到他们去银庄去兑换时,感觉便更加令人震撼了,一车车的金子啊,就这么大喇喇地往王府里没完没了地运,两三个银庄都被直接搬空了。

    看着那一箱子一箱子的金锭子被搬进库房中,睿儿感叹道,“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做金库!”

    清露点头,“嗯,你好好跟你师傅学着点儿,等往后就得你赚银子养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