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良种田纪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胜利”又有什么意义?!

    这种想法,可能挺没见识的,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终其一生都参不透的灵透。

    “好!”睿儿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那我还用去找皇伯父去说说吗?”马上又自己否定了,“不能这么出尔反尔的,总之不管皇伯父怎么处理,我都接着就是了,平心静气地接着!”

    清露点头,“行!”的确,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他们既然闹腾了,就要承受一切的后果。

    却没想到,有些后果,他们真心承受不了,不是身体和利益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睿儿入宫的当晚,二三两位皇子府,就被查抄了,说查抄并不准确,贵重的东西一样都没动,包括两位皇子在内的人,却抓了不少,还有一些信件之类的。

    因为当时只说是这些人被皇上叫到宫中问话,知道此事的人并不慌张,就连这两位皇子本人和他们各自的母妃,也是一样的,像对这两位皇子不太的睿儿和清露,干脆就不知道这件事儿。

    第二天一早,睿儿倒是知道了,后来清露也知道了,但这时候,早朝已经开始了,他们能做的只是等消息而已,完全想到,这次早朝成一场极为严苛的审判。

    大臣们倒是一到了宫中就发现了与往日的不同之处,因为今天参加早朝的人中,竟然有公叔家的族长和一些够分量的宗亲,这简直太奇怪了,等看到跪在殿中的两位皇子时,有些聪明人,已大致猜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只是他们只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果。

    早朝开始后,最先被带上来问话的,是两位皇子府中的下人们,经过一夜的审问,他们已全招了,深知这一回皇上不会善了,只求活命,况且,这里面还有公叔瑾提前埋伏下的眼线,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其他人招起来更是无比流畅。

    其实,知道具体的下人并不多,这次的事儿,两位皇子做得也算是隐秘了,又岂知,他们毕竟年龄小,每一个到二十岁的,种种手段在老道的公叔瑾眼中根本就不够看的。

    主要是,三皇子本来出身低微,这才做什么事都把二皇子当枪使,想要从中渔利,二皇子呢,受到的教导有限,丁家倒台后,实力又大减,能用的人极少,所以没有实力的两个人,失败是注定的,就连睿儿小厮都能查出来的事儿,公叔瑾又岂会不知?!

    连他们收买人的银票,和谁联系,私下里如何商议的计策,为什么这么做,下人们都当面说了出来。

    说实话,对很多有实力的大臣们来说,这件事挺没意思的,因为段位太低了,更多的人则是不理解,这种家丑,皇上不是应该关起门儿来,私下里处理吗?现在弄成这样,多丢人呐!

    直到公叔瑾命宗族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宣读公叔家族的族规,以及两位皇子的罪状时,才有人感到大事不好!

    要知道,出于争权夺利的心理,算计亲生兄弟,抹黑堂兄弟和嫡亲婶子,乃至整个家族的名誉这种事儿,在的大宗族中,都是极大的罪名,是该打杀的!

    尽管,越是大宗族中各种争权的手段越龌龊,但那是没人管,或是该管的人不想管没能力管,真要按律执行的话,绝对罪无可恕!

    现在公叔瑾这样,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公叔瑾要用重典了,那么这两个皇子的下场可就堪忧了!

    但这可能吗?两个亲生儿子啊,这么一点小事儿?就算到了此时,说实话,有些人也是不相信的,包括在一旁看着的四皇子,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经过了这一次的事儿,本就失势的二三两位皇子想在翻过身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四皇子紧紧地咬着牙,才控制住自己的脸上没带上笑意,完全想不到,他这个时候出于兄弟之情,该为两位哥哥去求情。

    两位待罪的皇子,同样心存侥幸,他们先是喊冤,公叔瑾神色平静地给他们申诉的机会,直到他们自己都说得都前言不搭后语,到了最后又相互攀咬起来,公叔瑾这才命人堵上了他们的嘴。

    公叔瑾的声音中带着浓重的疲惫和悲哀,“今日|朕家事在朝堂上评判,就是想问众卿一句,朕处事可有不公之处?免得日后,有人私下里评论。”这个话,非常重人很容易想起公叔瑾以往曾有过的“刻薄寡恩”之名,说前仇旧恨一起算账,也不为过。

    以至于,整个朝廷静得连呼吸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一时间,没一个人敢上前求情的,公叔瑾简直不知道自己该高兴,还是该失望,高兴的是,自己的威势日重,失望的是,原来这世间胆敢出于兄弟感情冒生死大险的人,古往今来,只有他已失去的那一个!

    就在这时,听到消息的懿皇妃和莲嫔感到了,她们分别是两位待罪皇子的生母,只听莲嫔的这个封,就不难想见她是一位何等样的美人,当年又是如何受宠爱的,也是啊,若不是受宠爱到一定程度,她的儿子,又怎么排行第三,仅仅在皇后和懿皇妃之后呢?!

    只可惜,以色侍人永远是不长久,尤其是遇到公叔瑾这么一个冷情的人,那些宠爱注定犹如过往云烟,长久不了的,不然的话,她们母子也不会后来生活得这般惨淡和小心翼翼了。

    两位娘娘,此时什么都顾不得了,披发跣足,跪倒在朝堂上,哀哀哭求,公叔瑾对她们依旧和颜悦色,先问,“你们可知,他们犯了什么错?”

    。。。

第880章 冷情是从何而来() 
到了这个时候,公叔瑾的神情依然没有过份激动的表现,有些人以为这是公叔瑾始终留有余地,事情会出现转机,可后来大家才想明白,原来这其实是因为公叔瑾早已做了决定,这个决定甚至不是在今天早上做的,而是在昨天晚上去抓两位皇子时就已经做出了!

    公叔瑾等两位娘娘哭得差不多了,才问,“你们可知他们犯了何罪?”两个女子齐齐一顿,甚至还相互对视了一眼,稍有点脑子的人,就不难猜测得出,其实这两个人对自家儿子做了什么事儿,心里是一清二楚的。

    也是,像散布出身流言这种事儿,绝对是常见的内宅后|宫手段。

    但公叔瑾就能对她们两人的小动作视而不见,还命人将两位皇子犯下的罪行重新说了一遍。

    经过这一小段时间的冷静,懿皇妃已想出了对策,或者说,她就是带着对策来的,“臣妾自知管教不利,才让二殿下犯下如此大错,可不管如何,皇上总应念在血脉亲情的份上儿,宽恕一二,想来无论是四殿下还是康乐王,都不忍因此事,看着嫡亲兄弟丧命的!”

    是的,道理和律法讲不通,懿皇妃就开始讲情了,因为“法理不外乎人情”,这个切入点还是挺聪明且准确的,而且,她还做了道德绑架,把四皇子和公叔睿,全都拖了进来,毕竟,在这件事中,两个受害人还安然无恙,而二三两位皇子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从感情的角度来讲,的确是量刑过重了。

    但除了公叔瑾,谁都没发现,直到到了这个时候,懿皇妃依旧把四皇子当成了主要受害者,只有需要求情时,才把公叔睿也捎带了进来。

    公叔瑾无力的闭了下眼睛,他到今天才发现,这世间似乎无人不知他的居心:看,人人都知道,两位康乐王身上的所谓“恩宠”,其实不过如此,一旦遇到更的人,比如自己的亲生儿子啥的,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至于这父子两个曾经为皇上乃至整个朝廷付出了多少,是没人会在这个时候想起来的。

    昨天下晌遭遇了公叔睿的“冷淡”后,公叔瑾想了很久,他记得,这孩子以前对自己不是这样的,别说刚入京那阵子,就连前年,也就是去救灾的头一年,睿儿还亲亲热热地左一口“皇伯父”右一口“皇伯父”地叫着,怎么猛然间,就变成了这样子呢?!

    公叔瑾仔细地回想,才发现,原来,这种变化早就发生了,只不过是他没注意到而已。

    睿儿第一次赈灾回来,朝廷还很热情地表示了庆祝,尽管朝廷能给他的赏赐,对他的身家来说微乎其微,但毕竟脸面上的事儿是做到了。

    可能就是因为受到了这种自认为公正的对待,在第二年去赈灾之前,睿儿还是豪情万丈的,对公叔瑾的感情也非常亲密,现在想来,那是因为公叔瑾答应了睿儿的很多“条件”,调拨平价粮啊,昭告天下已决定迁都燕京啊……

    现在想来,公叔瑾做这些事,不过是睿儿办差顺利罢了,而睿儿办差是朝廷啊,朝廷这么做,是自己帮自己,睿儿本人,包括他身后的清露又能得到什么呢?银子吗?人家缺吗?名声吗?上一次的赈灾中,睿儿就已经有了。

    结果,第二年睿儿赈灾回来,明明做了比第一年还要多的事儿,解决了朝廷更大的麻烦,但所受到的褒奖却直线下降,宫中的赏赐很少,没有迎接和赐宴,公叔瑾只不过是勉励了几句而已,就连朝臣们的奉承,似乎都少了很多。

    公叔瑾明白,问题还是出在他这里——他这个从中得力最大的皇上,都觉得睿儿这样的表现和付出是应该,那么旁人又岂会不这样想?!

    可就是这样,睿儿还是没表现出来太多的不满,直到今年,赈灾尚未结束,仅仅是刚刚开始,睿儿就“私自”跑回来了。

    当时公叔瑾是发了好一顿脾气的,“你姨母怀孕生孩子,和你有什么关系?难道王府中就没有御医和稳婆了吗?为什么要你回来带表弟,王府的下人都死绝了吗?你也不小了,应该分得清,孰轻孰重,朕告诉你,公叔睿,满天下没有不为朝廷办差,只是顾着这些小事的道理!”

    完全不听睿儿已经将差事安排好了,师傅要去西北驻守,必须安抚好姨母,否则师傅不会安心等等的解释。

    确切地说,就算是睿儿的这些理由很充分,公叔瑾也不会相信就是了,一个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