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良种田纪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明知道这所有一切的背后,全都脱不了清露和秦怀恩的影子,却依然如此,完全对得起清露和秦怀恩那句,“皇这人不错”的夸赞。

    虽说这些报来的折子内容大同小异,到京的时差也完全是因地理位置所造成的,可这其,还是有公叔瑾想忽略都忽略不了的不同之处。

    东北和西北的折子,简直是如出一辙,它们不仅统计出了今年该缴税的田产数量,还细心的核算了今后几年即将新增的田产数量,用漂亮的图表统计了出来,看得人一目了然、赏心悦目,当然了,最重要的是那可谓骇人的数量。

    “王府小厮啊,希望学堂啊,果然不同凡响!”公叔瑾实心实意地夸赞道,他已从初次见识时的惊,到了现在的习惯,以至于将“清露有大才”的理念深深地刻入到了心,再也无法抹去,更重要的是,如今这些人,正在为朝廷效力,为他所用。

    距清露在双岭村开办学堂,已过去了近十年,受过教育的孩子,最大的已年近三十,早已娶妻生子,他们或是远去西北在军任职,或是留在秦家村,为建设东北大粮仓添砖加瓦,还有些人,已成了秀才、举人、进士……学会了一技之长在家里种田、经商的,更是难以计数,连当年最小的睿儿和樱子,过了这个年,也有十三岁了,这不,正在为朝廷办差嘛!

    而只要学堂在一天,这样的人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讲,是清露、秦怀恩和公叔睿的势力,在朝堂正逐渐地渗透。

    这难怪对四皇子是否能成事,清露的态度会那般超然,实在是做为整个朝廷的“山大王”他们是有这个底气的!

    此外,在西北和东北的折子,还出现了一个让公叔瑾既熟悉又陌生的称谓:“积分田”。

    公叔瑾原本以为,秦怀恩以往在西北弄出来的大量积分田,已经全部分完了,西北和东北新增的这些,爱银子的清露会全部划归到自己的名下,哪怕是十年之后,西北新建的城池交朝廷了,开荒所得的田产清露也会留下,毕竟,当初“合同”那么写的!

    尤其是秦怀恩现在已经是勋贵了,有千顷的免税额度,主要是现在军的积分制,和已完全“退休”的秦怀恩没什么关系了。

    却没想到,无论是东北还是西北,清露依旧在不遗余力地开荒种田,并且除了二百顷外,其他的全部算成了积分田。

    要知道,这二百顷是包括双岭村、秦家村和燕京郊外庄子在内的,秦怀恩名下所有田产了,哦,对了,连公叔瑾御赐给清露的那个别院的几十亩田产,也不曾落下啊,着实不多。

    对此,清露对睿儿是这么解释的,“这种田啊,真是不怎么赚银子,家里人够吃够用行了呗,若不是为了在特殊情况下,出手稳定市场,连这两百顷,我都不打算留的!”这还是秦怀恩重生的优势要消失了,对未来她要以稳妥为主,若不然,她觉得有个五、六顷合千多亩田,够过日子的也行了!

    睿儿十分认同清露的观点,尤其是随着年龄渐长,他也开始开马场做生意了之后,更是对田产的出息不甚满意,想当初是因为王府的收入除了俸禄、赏赐是田产,他才怎么算怎么都觉得养不起家来着,好吧,主要是他被清露养得生活水准着实高了一些。

    “姨母,不然我也把那些祖父原本赏赐给父王的祭田,交还给族里吧!”睿儿说,“别说我名下的田产已经超过了千顷,算是没超过,我留下这些田产也没什么用,我也想像师傅和姨母这样,教导我的子孙后辈,让他们自食其力!”虽然是还没影子的事,说得却十分认真。

    这个说的是顺帝在位时,公叔宁诈死那段时间里的所得,而公叔家族有非常多的公共田产,叫做“祭田”,实际是整个朝廷的储备田产。

    睿儿的做法让公叔瑾非常感动,主要是这个时机掌握得太好了,产生了榜样示范作用。

    公叔瑾给睿儿留下了千顷免税田,俱是顺帝早年赏赐和先皇后的陪嫁,其他的则划归成了族的公共祭田,还让人将此事记录在册,想来这个功绩,以后也是有大用的。

    清露和睿儿都很满意,觉得捐出去的那些田产很值得。

    本书来自

第970章 节 免费赠送的计策() 


    不过,自己名下的积分田,清露可不打算白白送给朝廷,但价格也不高是了,远远低于市价,算的是当初开荒的成本价。

    此外,清露还说,假如朝廷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来,那么继续留在她手管理,只要开荒成功后再免税十年,这些田产可以划归到朝廷的名下了,对朝廷来说,还是相当划算的。

    了解到这种情况,公叔瑾当即决定,对积分田采用了全资购买的方式,并且每亩多出了一两银子,这样的话,清露还能多少赚一点。

    不仅如此,朝廷还出银子,全面接手了清露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的“积分田”投资,使得清露的投资压力骤降,眼见着便又“富裕”起来了。

    要知道,时至今日,秦家村一直是在滚动投资开荒,并没什么收入的,只是积攒下了这些田产。

    而西北从明年建成一、两座城池后,要开始大笔投入开荒了,新收复地区的那些荒地可不像以往和现在的这些田地,绝大部分都是空了三年两载的熟田,那些地可都荒芜了好多年了。

    西北的气候还特别糟糕,在开荒的同时必须投资水利设施,那是相当费银子的,算今后全能赚回来,那也需要时间不是。

    这样,赶在过年之前,一箱子一箱子的金锭子,又被送到了王府清露手,公叔瑾美其名曰“投其所好”,连银票都没给,心则暗藏着博美人一笑的目的。

    清露笑得相当到位,却不是领了公叔瑾的人情,而是拍打着秦怀恩的肩头说,“哈哈哈,看来你做为‘山大王’的势力还是蛮大的啊!”最关键的是,在认识到了这一点后,公叔瑾依旧信任他们,那么她要做的事,能一帆风顺了。

    秦怀恩满脸宠溺地看着清露,摇头轻笑,“你呀,你呀,在去年给潘小四的信把财物和军权都说得那么明白了,连露城军这十年的军费都交去了,别说是皇了,恐怕是个人不会好意思把这些田产留在咱们手里的!”要不不要,要不购买,总之是要弄得清清楚楚的才好,尤其是卸了秦怀恩的兵权又让清露在西北建城之后。

    “是啊,是啊,”清露听了连连点头,脸的笑意更浓,“我交积分田时是这么打算的,咱自家亏不着,乡亲们还得好处了,将士们也有实惠,朝廷全面采用积分制后,这些田产还节省军费了,往后咱们也用不着投资、管理了。”一点被点破小心思的羞愧都木有啊!

    秦怀恩算是发现了,以往清露最喜欢的是秦大川家的银子,现在秦大川被清露琢磨得儿女都死绝了,手一个大钱不见,只剩下没饿死的份了,连受牵连的林胜德,都把他自己个给买了,将清露当初卖给他官位的银子早还了,使得清露实在没什么可琢磨的了,这不,清露又改为琢磨朝廷的银子了,而只要朝廷的银子不够了,清露会“引导”公叔瑾去赚!

    好吧,在秦怀恩的心里,清露的这个爱好是个很大的优点,值得鼓励!

    这个新年,整个京城都过得乱纷纷的,事情倒是没什么事情,只是人心不那么安稳,想来全朝都是一样的。

    这种种情绪,有百姓们对朝廷的感恩戴德,有即将踏仕途的仕子们的热血沸腾,有立功官员对官途顺畅的满怀希望,也有很多人拼却性命和官位的背水一战,还有见风使舵者没完没了的小算计和谋划……

    王府也不安稳,原因却和旁人完全不同——清露又开始折腾了。

    “哎呀呀,我这个可也是为朝廷办差啊,总得对得起皇给我的那些金锭子,不是吗?”清露眉飞色舞地“解释”着,怎么听怎么都是满满的强词夺理的意味,“我的这条计策,没跟皇说,因为它是免费的啊,看着吧,回头皇一准儿还得赏我!”

    清露当初给四皇子,准确地说是给朝廷,共出了三条计策:稳定武将,用减少农税和演戏宣传来“购买”百姓的支持,以及用煽动仕子来打压臣。

    而现在清露免费赠送的这一条,不是别的,是:搬家!

    要说搬家这事儿吧,自从原旱灾时,朝廷明确说即将往北平迁都开始,有人在做了,到了前年秋天朝廷开始赏赐、出售北平内城的土地后,达到了一个高|潮。

    毕竟,要建宅子的话,得用的下人是必须得先搬一些过去的,生意人也需要扩大门面,还有那些为了赚银子的工匠和穷苦百姓们——哪里好活到哪里去呗,反正都是乡里乡亲组团去的,相互间也有个照应。

    这样的情形一直延续至今,总之是,迁都没结束,这样的人口迁移和搬家大潮,不会停止。

    在这样的背景下,清露的举动还能如此引人注目,实在是她的手笔太大了——她把王府给拆了!

    当然了,不可能全都拆完,这御赐的宅子和院子,别说朝廷不会收回,往后睿儿乃至秦家这一家老小,有事没事儿还得回来住住,是朝廷想着收回再赏赐别人,那也不能弄得不像样子啊!

    所谓的拆啊,是把所有暂时用不的金贵摆设、家俱布料、库房的储存、一些特别贵重的建筑材料等等拆下来运走。

    是这些,清露也解释得非常清楚,“家里有银子也要节省不是,那皇为了建宫殿,还把金砖都拆下来运走了呢,咱们王府也得有样学样啊!”

    众人听了,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便立即开始行动了。

    只是,清露学得很显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公叔宁的这个宅子啊,可不是新建的,而是人家公叔家经过数代人积累、修建后留下来的,等到公叔瑾登基后,出于补偿的心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