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摆设门神就行,谁也不会真的把自己当大爷,郭大路能邀请他们走个场子,就已经算是对得起他们了。
“人来的不少啊!”
郭大路与田忠池刚一走到台上,掌声顿时就响了起来,两人一连鞠躬几次后,掌声方才渐渐平息。
“办这个园子,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让一些传统曲艺节目的继承人有一个施展自己所长的地方,给他们一口饭吃,也想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一下咱们华夏流传的一些传统的节目,告诉大家,剧场相声与电视相声到底有什么区别,还有一些古老的曲目,对你们来说看着非常新奇,但是它们可是一点都不新,有的都已经传承好几百年了,只是很少有机会与大家见面罢了!”
郭大路站在台上,对台下嘉宾们笑道:“别的曲目咱先不说,单说相声,相声自从祖师爷穷不怕朱绍文开始,到了现在,也有一百来年了,在这期间,名家辈出,带给了很多人快乐,但是现在却半死不活……”
他在一边说,田忠池便在一旁捧,两人一唱一和,不知不觉的便把观众带入了进去,这开场第一个节目《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就这么开始了。
其实在异世界里,郭小胖的这个段子主要是抨击相声同行的不作为以及相声的门槛过低,很多人都往里扎混饭吃,嘲讽的是没有童子功的相声演员,认为是他们带坏了整个相声圈子。
可是这个段子要是让郭大路照本宣科的这么一说,那他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因为他也不是从小就学曲艺的,也是从别的行业里一头扎进了相声大队里的“外行人”,所以这个段子要是一字不改的说出来,郭大路第一个就要受到抨击。
于是郭大路把这段子给改了一下,改成了热爱与不热爱,适合与不适合,最后的相声童子功也着重点了出来,把相声门槛低的事情也说了出来,最后说到了自己:“其实相声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真难,同样是说话,我要做到你们花钱听我说话,你们琢磨琢磨,这难度有多大?”
他嘿嘿笑道:“相声这个行业,就如同戏曲武术等曲目,其实也需要童子功,当然,极个别的天才除外,好比我,不用童子功,照样说相声……”
台下顿时嘘声一片,下面的人很多都是圈子里的,但也照样被节目带动,与台上两人互动起来。
郭大路与田忠池将这个段子说完之后,台下哄笑声与掌声响了好长时间方才停歇,两人下场之后,接下来便是其余的曲艺界人员的表演,有表演大鼓的,有表演快板的,有表演评书的,有表演双簧的,还有表演京剧小唱的,郭大路的徒弟张佩玉也特意来捧老师的场子,在台上亮了一嗓子。
这个开幕式从早上十点,一直到晚上八点,期间郭大路与田忠池两人返场四次,其余的演员也有返场一两次的,等八点结束的时候,所有人都意犹未尽,演员们虽然累的不轻,但是精神上却极为兴奋,观众们却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剧场相声,都感到新奇和有趣,出场后,还互相谈论自己的感受。
别的不说,只看这些人在园子里的状态,郭大路就知道这青云社估计真的要一炮而红,成为曲艺演员们青云直上的跳板了。
第九百七十一章 回响()
“我到现在为止,才真正的知道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相声!”
在青云社开社之后的第二天,便有演艺界的很多明星大腕与各大导演们纷纷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在青云社的所见所闻所想。
作为郭大路忠实的走狗之一的马成特意在自己的微博上把青云社吹捧了一番“在郭爷之前,我一直以为相声就是电视上表演的十来分钟的节目,直到郭爷开始说相声之后,我才知道原来相声还分剧场相声和电视相声,而剧场相声才是真正接地气的相声啊。”
“原来相声里的说学逗唱,真正的唱词是太平歌词,而其余的唱都是学唱,并不是本门的唱功,原来相声也有童子功一说,只是门槛太低,才给了无能之人可乘之机,而且据说厨子转行的居多,当然,郭爷说他是屠夫转的行……”
马成在微博上啰啰嗦嗦的写了一大堆,最后将青云社的外部照片发在了微博下面“这应该是华夏近几十年来,第一座曲艺社,郭爷说能进入这个曲艺社的演员们都有平步青云的机会,因此叫做青云社,青云社的班主只能是郭爷,也必须是郭爷。嗯,欢迎大家前去天桥小街里为郭爷捧场!”
他是天禧影视的总经理,都这么吹捧郭大路,其余的天禧影视内部的签约艺人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给郭大路捧红的一群演员,像是张冉、花若彤、黄靖、宋倩、宋青云等人,纷纷在各自的微博上为郭大路新开的青云社吹嘘拍马,尤其是郭大路的师弟师妹们,更是将马屁拍的山响,将青云社形容成了华夏传统文化最后的坚守阵地,良心社团。
“想要欣赏相声,欣赏传统的正宗的曲艺表演,请大家去郭爷开设的青云社,只有在这里,才能让人真正的感受到了传统曲艺节目的惊人魅力!”
“今天第一次在剧场听相声,也是第一次听传统的曲艺节目,一些地方戏曲我之前都没有听说过,今天却见识到了,有些艺人的表演真的令人叹为观止,郭爷这个青云社,确实有开办的必要!”
“双簧、单弦、快板、评书、京剧、相声、所有的曲艺节目,在郭爷的青云社内都能看的到,几十年都没有这么全活的曲艺社团了,希望青云社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
而相比这些演艺界人士的夸赞,郭大路在自己的微博上却只有寥寥几句话“最近开办了一个曲艺社,有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瞅一眼,提醒大家一下,门票可是不便宜,最低两百,包间最少一千,诸位量力而行!”
张冉、花若彤等人的粉丝虽然不少,但是与郭大路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了,可以这么说,单只是郭大路自己的粉丝,就是华夏国内所有演员粉丝的总和!
他现在在微博上专门把青云社提了一句,全国上下自然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前来京城支持这个刚开办的曲艺社,至于门票?对于这些铁粉们来说,这点钱算的了什么,还不够来回的飞机票钱呢!
其实郭大路的粉丝应该花钱最少的一批人了,喜欢郭大路的人多是多,不过却极为分散,有喜欢郭大路小说的,有喜欢他的电影的,也有喜欢他的电视剧,更有喜欢他的暴脾气的,因为郭大路没有举办过什么演唱会,也没有特意举办过什么见面会,因此郭大路的这些粉丝花钱最多的地方也就是购买郭大路的正版小说,以及去小说网站对他的作品进行打赏,还有就是去电影院里观看郭大路的电影作品,除此之外,基本上再也没有花钱的地方了。
不像别的明星粉丝,为了爱豆花费十几万几十万的都有,上百万的也屡见不鲜,简直都成了神经病。
对于这些天南海北前来支持青云社的粉丝们,郭大路极其不赞成,特意在微博上对大家进行了劝阻“只是一个曲艺社而已,有时间有空同时也有钱的情况下,不妨来这里小聚一会儿,看一下演出,至于千里迢迢特意来京观看的话,那就不至于了,我这节目演的再好,你们也没有必要浪费自己的正常时间与金钱,却只为了看一场演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劝自己粉丝不要太支持自己的人,估计郭大路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后可能也不会有了,但是他的劝阻其实也起不了多大作用,青云社官网上的门票基本上每周都会卖空,天南地北的观众齐聚京师,就为了来青云社观看一场演出。
郭大路想了想,发现这也不是个办法,粉丝们精神可嘉,但行为并不可取,为了支持青云社别把自己的工作什么的都给耽误了,当下将瑞虎网的负责人喊了过来,吩咐道“这样吧,这几天我会在青云社多表演一点相声节目,你们多派几个摄影师在现场拍摄下来,把这些作品发布到网上,嗯,免费发布,任何人都能观看,但是你们只能发布我的段子,其他演员的作品,不得允许不许拍摄。”
那瑞虎网的负责人对曲艺这个行业还是有几分了解的,闻言道“把您的作品在网上发布?郭爷,您这一发布,那可就没有新鲜感了,到时候您要是表演同一个段子,那可就没人看了!”
可以说,华夏相声的衰微,有一大部分原因得归结到电视收音机上,之前没有电视的时候,传播速度慢,有些相声艺人凭借三四个段子足够吃一辈子的,但是后来因为传播工具的变化,信息传播的快速化,只会三五个段子的相声艺人就没活路了,只能多创作才行,可是想要创作一个好的相声段子,哪那么容易?
特别是学习相声的艺人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这就限制了相声的发展与创新,因此在新时代之后,相声演员们的生存就出现了大问题,很多人都对现代的传播工具深恶痛绝,觉得就是因为这种信息化的发展,扼杀了相声。
这瑞虎网的总经理也是一个明白人,对曲艺界的事情也是门清,因此见郭大路要把自己剧场里的段子在网上发布,顿时就不淡定了“郭爷,别的相声演员唯恐自己的拿手节目被人知道,您怎么反其道而行之啊?您要是把这些段子都传到网上去的话,那您以后吃什么啊?”
“他们不敢上传,那是他们废物!”
郭大路道“相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更时代接轨,必须时刻进行调整,否则有些段子也会不合时宜,发出去让观众看就是了,反正每次表演都会做一下调整,不怕他们看,就怕没人看!”
。
第九百七十二章 不管三七二十一()
瑞虎网的负责人其实也知道郭大路不指着青云社吃饭,但是他担心的是,要是把青云社里的相声段子,尤其是郭大路的相声段子传到网上去,那观众们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