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马行空四部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道二年(1166),知吉州,入為起居舍人。

    乾道三年(1167),迁起居郎,拜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

    乾道六年(1170),知赣州。

    淳熙二年(1175),知婺州,兴修水利 。特迁敷阁待制。

    淳熙三年(1176)建议许浦开河三十六里,梅里筑二大堰;又建议建造多桨底平船,召募濒海富商入船予爵,招善操舟者以补水军。同年以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

    淳熙四年(1177),拜翰林学士。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

    绍熙二年,上章告老,进龙图阁学士。寻以端明殿学士致仕。

    宋寧宗嘉泰二年(1202)卒。年八十。赠光禄大夫,諡敏。

    洪迈著作包括《容斋随笔》五集、《夷坚志》、《四朝国史记》、《钦宗纪》等。编有《万首唐人绝句》。

    《容斋随笔》和北宋沉括《梦溪笔谈》齐名,《梦溪笔谈》以科学技术见长,《容斋随笔》则长於史料和考据,被公认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读之书。淳熙十四年八月,此书受到宋孝宗亲自讚赏。

    洪迈在《容斋随笔》卷首开宗明义:「余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先后,无復全次,故目之曰随笔。」

    《容斋随笔》包括: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

    《容斋随笔》 卷一至卷十六,成於南宋淳熙七年(1180)。

    《容斋续笔》 卷一至卷十六,成於南宋绍熙二年(1193)。

    《容斋三笔》 卷一至卷十六。成於南宋庆元二年(1196)。

    《容斋四笔》 卷一至卷十六,成於南宋庆元三年(1197)。

    《容斋五笔》 卷一至卷十,共135则;未完成。

    共5笔,74卷,共1220则,每则有标题,不分类。《容斋随笔》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大致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评论,例如《战国自取灭亡》、《周汉存国》、《曹操杀杨修》、《曹操用人》。

    史料纪录:《汉唐封禪》、《汉二帝治盗》、《汉唐置邮》、《买马牧马》、《宫室土木》。

    史料、典章、物產考察:《三省长官》、《汉官名》。

    专著评介:《糖霜谱》、《赵德甫金石录》、《册府元龟》、《鬼谷子书》、《战国策》

    字:《杜诗用字》、《诗词改字》、《司字作入声》、《公羊用迭语》、《字结尾》、《国初古》。

    动植物 :《唐重牡丹》、《挲罗树》、《飞禽畜菜茄色不同》、《兔葵燕麦》、《苦藚菜》。

    医药 :《伏龙肝》、《雷公炮灸论》。

    诗词纪录; 如《连昌宫词》、《青龙寺诗》、《丹青引》、《李长吉诗》、《东坡罗浮诗》、《老杜寒山诗》。

    佛经: 《金刚经四句偈语》、《多心经偈》、《七极微尘》、《八种经典》。

    天、歷算、星相: 《月双闰双》、《占测天星》、《天七政》。

    兵法、军制:《三衙军制》、《露布》、《兵家贵於预备》、《将帅当专》

    风俗:《饶州风俗》、《天庆著节》、《河伯娶妇》、《双生子》、《岁旦饮酒》、《姑舅為婚》

    物:《笀亭侯印》、《紫极观松》、《古錞於》

    地理:《舆地道里误》

    鲁迅在《病后杂谈之餘》一中指出,清代刻删除宋明刻中不利於清朝的内容。

    魔侠守护者之一魔侠─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卒於宋哲宗元祐元年九月一日,享笀66岁。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学家、史学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歷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专心编纂《资治通鉴》,用功刻苦、勤奋。用他自己话说是:「日力不足,继之以夜。」

    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諫院,他立志编撰《通鉴》,作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

    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僕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遗著有《司马正公集》《稽古录》等,还有诸多名著被眾人所流传。

    司马光的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属翰林学士院),在藏书阁担任皇帝的顾问,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於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铮屎睢埂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一位婢女用热汤蘀他将胡核去皮,他姐姐问他是谁做的,司马光回答是自己剥皮的,父亲责备他小孩子怎麼可以说谎,司马光自此便不再说谎。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他小时候和一群小朋友一起玩时,一个小孩子不小心掉进水缸裡,其他小孩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情急生智,搬起一块大石头,砸破水缸,救了小孩的故事。

    在当时的东京(今开封)、洛阳一带就有人把这个故事画成《小儿击瓮图》广為流传。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著冷静,机智勇敢,传為千古佳话。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甲科,在华州(今河南郑县)担任地方官。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

第四十九章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初任奉礼郎、大理评事一类小官,后经枢密副使庞籍的推荐,入京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至和元年(1054),随庞籍到了并州(今山西)為官,改并州通判。

    从嘉二年(1057)庞籍因事获罪,司马光引咎离开并州。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同知諫院。嘉佑六年(1061)迁起居舍人同知諫院。

    司马光立志编撰《通鉴》,作為统治者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通鉴》八卷上进宋英宗,英宗命设局续修,并供给费用,增补人员。

    宋神宗以其书「有鉴於往事,以资於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為之序。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

    神宗命他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熙寧三年(1070),自请离京,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任西京留守御史臺,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书成后,司马光官升為资政殿学士。

    元丰八年(1085)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僕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罢黜新党,尽废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元祐元年九月,司马光执政一年半,即与世长辞,享笀68岁,「京师人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灵柩送往夏县时,「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家家掛象,饭食必祝」。宋哲宗将之葬於高陵。

    死后追赠太师、温国公,諡正,赐碑「忠清粹德」。

    遗著有《潜虚》、《均韵指掌》、《类编》、《传家集》、《翰林诗草》、《注古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通鑑目录》、《通鑑考异》、《通鑑举要歷》、《稽古录》(《歷年图》、《歷代君臣事迹》和《百官公卿表》)、《切韵指掌图》、《司马正公集》等等37种。

    司马光在政治上是标準的守旧派,他几度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他认為刑法新建的国家使用轻典,混乱的国家使用重典。这是世轻世重,不是改变法律。

    所谓「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司马光与王安石,就竭诚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

    王安石主要是围绕著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

    司马光则认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於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来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因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

    王安石新法大都切中实弊,反对新法的人,面对实际的政治问题,通常并无任何卓见。他们反对的理由包括「新法扰民」及「祖宗之法不可废」,却又提不出什麼更好的改革方法。

    例如司马光批评王安石变法的理由之一是南人不可当政。他上奏宋神宗曰:「闽人狭险,楚人轻易,今二相皆闽人,二参政皆楚人,必将援引乡党之士,充塞朝廷,风俗何以更得淳厚?」

    宋神宗熙寧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