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争哲学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用虚实之变。
  战场上军事力量也处在不断的虚实变化之中。敌之虚实变化,既可能是由敌方的情况变化和自觉的运用而至,也可能是由我方的调动而造成,而后者更具重要意义。为对付敌之虚实之变,于乘敌之隙、击敌之虚时,必须及时、快速,一般讲、乘隙击虚经过的距离越近、用的时间越短,就越有成功的把握。有时,乘隙击虚的机会只有短暂的时间,打早了,打不中要害;打晚了,变为啃硬骨头。(三)虚与实的辩证运用
  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决定着它们的用法。对虚与实的研究和利用,其宗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对敌要避实击虚,二是使敌不知我之虚实,核心问题是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敌以不意的攻击,善者为兵,敌若据虚。
  现象和本质对立统一的原理为虚实之用的哲学根据。认识事物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是事物根本性质,深藏于事物之内,人们无法用眼看到,而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决定了人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可能的,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艰巨任务,因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并不是直接合一,与本质比较起来,现象既是个别的、片面的、表面的东西,而且又是多变的、易逝的,不稳定的东西,并且在现象中既有正面直接表现事物本质的真象,又有从反面以歪曲的形式表现事物本质的假象。客观性和人为性,现象表现本质的复杂性,为人们在战争中弄假隐真制造假象提供了可能性。战争的偶然性、流动性和不确实性,既给人们的认识带来了困难,也为人们施计用谋提供了条件。虽然战情稍纵即逝,双方互为保密,深入观察难上难,但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东西反映到人们头脑中来,逐步形成了认识的规律、程序和方法。如果反其道而用之、在相反中求相成,常可造成敌人的错觉和不意。这是由于人们的认识活动受到心理过程和认识习惯的制约,在思维过程中常常出现形而上学的“直线惯性运动”,先入为主、习以为常、常见不疑的经验习惯性,经常导致人们失误,感性直观性易使人们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学会辩证思维,突破形式逻辑框框,进行跳跃性的不规则思维,广泛的联想思维和反向思维。灵活地变换虚实,反常规而行动。
  1.实而虚之
  我本具有优势或实力较强,却示以虚形,故意逼真地卖出破绽、诱敌上钩。其表现多种多样。
  隐真示假,以有显无,这在战役伪装和兵力兵器集结时常用。既防而示之不防,攻而装作不攻,设置种种虚假的间隙地带,引敌打伏击。以强示弱,以众示寡,纵骄敌人,进而胜之,如马陵之战。以智示愚,以盈示怯,能示之不能,使敌放松警惕,把自己那些肤浅的谋略看成是高人一筹的,不注意深谋,我从而以谋制敌,如韩信用兵中的“背水之战”。
  以上列举的实而虚之的方法,常常与虚而实之交互运用。
  2.虚而实之
  虚而实之是实而虚之的反用,通常为弱对强所采用,目的是牵制或威慑敌方。没实力虚张声势;力量不足显示力量有余,不打算采取行动,故意装出要行动样子,以虚假情况蒙骗敌人,但不能弄假到底,要由虚变实,或实而虚之配合运用。
  虚而实之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以无示有、以弱示强、以假示真、设假目标、设疑兵、佯攻等。虚而实之的关键是掩虚掩得住,示实示得象。虞诩“增灶”胜羌军的以弱胜强法、檀遵济田沙冒充粮食的以无示有法,南宋将领毕再遇“悬羊击鼓”的以退示进法等均为虚而实之的巧妙运用。
  3.实而实之
  实而实之是利用人们的思维惯性和心理变化特征来惑敌受骗的计谋,实而实之,敌人反以为虚,人们总是认为,敌人口中无真言,敌之真实情况是隐藏着的。当敌人上过以虚示实的当以后,他就可能把示实看成虚的。
  以实示实,是以巧妙的方法有意暴露自己的作战意图和情况,使对方形成“以假示真”的错觉,越是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意图告诉敌人,敌人越是把它看作是一种欺骗和讹诈。刘伯承在七亘村的“重叠设伏”,诸葛亮的智算华容道正是实而实之的成功运用。4.虚而虚之
  由于实可以示虚,这一方法用多了,就成为军事上的常识。平庸之辈往往把它教条化,认为凡是示虚,必定是实的,另外还有一些人懂得一些兵书,并且生性多疑谨慎,对待这些人,就不能简单地套用以虚示实的方法,而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以虚示虚的方法。例如,防御者对于那些难丢难设的地域,有利于设疑兵的地形等处,均可据情用以虚示虚。当然虚而虚之是迫不得已情况下临时对付敌人的一种计谋,运用要适度。
  5.虚而再虚,尔后用实战争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再地用虚和假,久而久之,敌之就麻痹了,对这种虚假不再注意,这时,突然用实,也可以达到出其不意之效。如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假伞兵”,上甘岭战役的掷响动之物等。“行兵之要,不外奇正”。
  6.实而再实,尔后用虚战争中若一而再尔三地用实,容易被敌觉察,这时如果虚之,在敌没来得及转变思维之际,以冷不防使敌上当。
  7.避实击虚避实击虚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战法。谱不可以尽奕之变,法不可以尽战之奇。古今中外,凡是出奇制胜,以弱胜强者,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避实击虚的原则。为什么避实击虚能够克敌制胜呢?这是由于:虚弱之处好打,“攻占之法,从易者始”,“攻坚则轫,乘瑕则神”,“声前掩后”,虚与实是互相依赖,二者相互结合成一个柔中有刚的体系,把敌人虚弱的地方打下来了,实处就失去了稳定平衡,也孤立了,实处也就变得虚弱了,整个体系也就动摇了。相反,若攻实处时难以立刻得手,则虚弱之处就可戒备,可以与实处相互支援,保持了稳定性,因而虚处也就变实了。
  要避实击虚,必须首先知敌之虚实。要知敌之虚实,直接手段是侦察,而掩盖已方虚实的主要手段是伪装。侦察与伪装作为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也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侦察需要有伪装,有时伪装也能起到侦察的作用。在有些军事活动中,既有侦察的作用,又有伪装的作用,孙子就主张五间(即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并用。当然,用间要科学,否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或用间以成功,或凭间以倾败。”(《唐李问对·卷中》同任何事物一样,欺骗与诡许也都具有两面性,用得成功,可使敌自投罗网,但用得不成功,就会伤害自己。“将计就计”足以道出诡诈、伪装。欺骗活动尽管是一种有诱惑力的武器,却也像一把剑能两面伤人。侦察无论采用什么样方法必须虚实并用来探敌虚实,诡诈、欺骗要伪装巧妙,无形可窥、无隙可击,更重要的是,还要能料到敌人是否能信以为真。在侦察与反侦察、诡诈与反诡诈的斗争中,莫重于秘。在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中,注意区分敌自己造成的无备和不意及由我主动给敌造成的错觉,要充分利用后者,以争取更大主动。要攻其空隙,避强击弱,避众击寡。二、集与散
  集与散即战争中军力的集中与分散是驾驭战争中的重要课题,它既包括军力集中与分散的使用,又包括军力集中与分散的过程。这两个方面都是在一定时空里进行的,且在敌对双方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一)战争中军力的集中与分散
  1.战争中军力的集中
  集中军力,就是根据作战意图将分散配置或行动的兵力兵器调集到一个方向或地区。从性质上说,有“集中军力使用”与“集中军力过程”,其中,集中军力使用是核心,集中军力的过程是为集中军力使用服务的,要集中军力使用,就必须首先把军力集中起来,从分散到集中需要一个过程。从范围上说,有战略上的集中、战役上的集中和战斗上的集中。但是,无论什么性质与什么范围上集中,都表现为一定时空的集中,这就出现了空间的军力集中与“时间上的军力的集中”。
  集中军力的实质,就是要在某一时空改变敌我力量对比,造成合理的对敌优势,从而战胜敌人。这是由于,拥有的军力和实际起作用(使用)的军力不是一回事。正确地运用集中军力的方法可使敌对双方实际使用的力量的强弱,兵员的众寡,武器装备的优劣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合理的分散使用军力,即使拥有的军力比敌方多,实际起作用的军力反而会比敌人少。战场上对决定胜负真正起作用的是实际使用的军力,而不是所拥有的力量。
  对于力量强方说,若能合理集中军力使用,就会强上加强;如果平分军力或过度地分散军力使用,就会将全局上的强变成局部上的弱,虽然拥有的军力是强和优势,而具体使用起来就会变成弱和劣势。
  对于力量弱方说,若分散使用军力,将会弱上加弱,如能集中使用军力,就会使全局上的弱变为局部上的强,虽然所拥有的军力是弱和劣势,但实际使用起来就会变成局部的强和优势。集中军力使用的实质和特点,决定了它的意义和作用。首先,可通过在局部上改变敌我力量对比来改变敌我形势。这表现在:战争开始时,强方攻势凶猛,弱方被迫退却,但当弱方集中优势军力之后,就可在局部改变退却形势,取得几个局部胜利后,还可改变全局形势;可改变攻守态势,原来防方集中优势军力于局部,把全局防御变为局部进攻、积小胜为大胜进而逐步达到全局上攻守形势的改变;可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