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符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之前李东将自己的手机号码报给刘明明,然后说:“老弟,出院后若是想跟我干就来华京找我,到时给我打电话。”

    “嗯嗯。”刘明明连连点头,并迅速拨打李东的手机,一响便关,说:“老大,那是我的电话,出院后我一定会来华京找您。”李东点了点头。

    从医院出来时间已过十二点,不想让父母担心,李东急匆匆的赶回酒店,没想到父母早已入睡且睡的正酣,一点都不像以前那样牵挂自己,让他忽然有种不适应之感,但随即一想,该是两老今日坐车劳顿以及晚餐喝了酒的缘故。

    由此也让李东猛然间意识到,随着年纪渐长,父母的身体也随之衰老,若在得奇遇之前他只能听天由命,而现在的他又怎会任由天命为之呢?

    随即李东画了两道“强身符”,接着从窗户潜入父母房间在他俩身上施法,在父母的身体健康面前,李东已然忽略了这一偷偷摸摸的行为是对两老的不尊重,而且他还要将这一行为发扬下去,用在爷爷奶奶、小姨夫妇等亲人身上呢。

    第二天一早李东一家搭便车回老家,此时的李家寨热闹非凡,全村乡亲们都行动了起来,为李云峰、李云月两家人认祖归宗之事忙活着,皆因都是同宗,认祖归宗之事可不单单是李东一家之事了,关乎整个李氏宗族。

    九点多钟李志忠把李东叫过来说:“小东,按照行程你大伯他们会在十一点左右抵达进山入口处,你去接应他们,免得他们迷路了。”

    李东早已从父亲那里获悉大伯他们是开着私家车来的,一共五辆,都是轿车,但李家寨地处深山,从进山入口到李家寨的两公里多点路程都是弯弯绕绕的山路。

    虽然路宽可允许一辆小轿车通行,但路面却坑坑洼洼、凹凸不平,而且落差很大,不仅行进速度还不如步行,而且百分百会“搁浅”,所以大伯他们必须走路进来了。

    李东一边走一边想:虽然这段山路可以体现大伯他们对祖宗和祖地的尊敬,但尊敬最好还是得放在心里,反倒是这山路不仅让乡亲们出行困难,而且还严重制约着李家寨经济的发展,看来必须修条像样的路了。

    想到这里李东就开始构思着修路和发展李家寨经济的宏伟蓝图,不知不觉来到了山口,正巧看见五辆高档轿车抵达并欲驶入进山入口,估摸着就是大伯他们的车子,李东立刻将他们拦下。

    很快就有一老一少两男子从打头的百万豪车中下来走向李东,见老者的相貌与奶奶有几分相似,李东料定他便是自己的大伯了,于是上前几步相迎并喊大伯,接着便自我介绍。

    老者忽然激动起来,紧紧地抓住李东的双手说:“小东,原来是你,我听你爸说过你,好样的,你是我们李家的骄傲,考上了全国无数不多的重点大学之一华京医大,比你的哥哥姐姐们强多了。”

    李东谦虚了几句便望向一旁的年轻男子问李云峰道:“大伯,不知这位是大哥还是三哥?”

    没等李云峰介绍,该男子便伸出右手笑说:“四弟,我叫李江,是你三哥,我们兄弟终于见面了。”

    李东伸手与之相握说欢迎回家,与此同时李云峰回身喊其他人下车,很快便从五辆车上下来了十几人,老、中青、少儿皆有,不用多说便是大伯和姑妈两家三代人了,其中两个年幼的孩童还由大人们抱着呢。

    在他们走过来的时候李东也主动上前,李云峰和李江跟上为其介绍每一位家人,当介绍到姑妈李云月的时候,她激动的不仅紧紧地抱住了李东,而且还哽咽的眼泪直流且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只能一个劲的说好。

    与大家逐一见礼后李东有些不好意思的将山路难行情况说了下,或许是大伯和姑妈两家人长期在城里生活,对于山区道路情况已经不甚熟悉了吧,他们无所谓的说步行就步行。

    几位堂哥堂姐、表哥表姐、姐夫们还说山区的空气就是清新,是天然氧吧,行走其间绝对能舒缓紧张的神经,放松心情,这不正是现在的城里人热衷的休闲方式吗?

    李东非常赞同他们的说法,然后请他们收拾一下行装弃车入山,两家人立刻行动,将行装从车中一一取出。

    一见大包小包有十几个,而且其中有一半的分量还有些重,李东立刻按手喊道:“等等等等,大家先把行李放下吧。”

第70章 路难行() 
闻言,大伙儿放下行李望向李东,他连忙解释说:“是这样的,山路不仅凹凸不平行走艰难,而且还得翻过两座山头呢,你们带上这些行李绝对坚持不下,还是我打电话回李家寨叫人过来帮忙搬运吧。”说完就掏出手机要拨打。

    李江立刻抬臂阻止,说:“四弟别打了,这点路、这点东西还用得着麻烦人家,你也忒小看我们了吧。”

    “三哥,我没有小看你们的意思,而是山路确实难走啊。”

    “你刚才是说只有两公里多点的山路吧?”

    “嗯。”

    “也就是两千多米而已嘛,平时我们健步走就得走上三、四千米呢,没事,我们有这体力的。”李江拍着胸脯说。

    李东还想劝说,但其他人也附和李江,他只好作罢了,接着挑了一只最重的行李背上,再又要去提上两只,却被几位长辈阻止,李东又得任由他们了,然后打头领着他们进山。

    走了二十几分钟后两家人就品尝到了在山路上行走有多难多累了,不说背着行李的李江等青年人吧,就是两手空空的长辈和儿童也走的双腿酸痛不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忽闻姑父万山向前头的李东喊道:“小东,先歇一会吧。”说完便就地坐了下来。

    当李东驻足回望时两家人老老少少全都坐在了山路边的草丛上,遂笑问轻捶着小腿的李江:“三哥,现在你该相信我的话了吧?”

    李江苦笑问道:“三弟,还有多远?”

    李东刚说目前才走了全程的五分之一,几位堂姐、表姐和嫂子就集体惊呼一声“天哪”,李东呵呵一笑,说:“看来我还是打电话叫人来帮忙吧。”此时就没人阻止了。

    等李东打完电话,姑父万山皱着眉头问道:“小东,你们当地的政府怎么就不给修条像样的路呢?”

    “姑父,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吧,一是地方财政吃紧,没有那么多钱给我们村修一条好点的路,二是这里面也就只有我们李家寨一个村子,人口不多,也没发现像样的资源,或许政府认为专门修条路不划算吧。”

    “什么叫不划算,村村通是国策,真是乱弹琴。”万山怒道,他虽退休了,但官威犹在啊。

    李东指着山路说:“姑父,这山路就是整修过的,虽没有铺水泥或柏油,但刚修好那几年倒也平整,也能通通轿车,只不过后来就不管不问了,或许在一些官员认为这样就可以了吧。”

    “这就是典型的敷衍了事,甚至是不作为,必须给予这些官员批评警告。”万山很是愤慨。

    表姐万梓燕连忙走过来提醒老父,说:“爸,您别激动,要记得您都已经退休了啊,而且这不是白沙市啊。”

    白沙市是鄂州省邻省湘州省省会,既是万山工作的地方,也是李云峰兄妹俩被拐卖到并生活了五十多年、生儿育女的城市。

    闻言,万山恍然醒悟,但还是耿耿于怀,他虽是李家的姑爷,却没有血缘关系,也可以说是“外人”,而外人尚且对这条李家寨连接外界的唯一道路如此关心,那么身为李家人的李云峰一家又怎能无视之呢?

    李江经商,家境富裕,率先说若是当地政府确实没有修缮这条山路的打算,那么他愿意拿出十万块钱来起带头作用集资修路。

    万山当即举双手赞同,不仅说他和老伴会拿出十万块积蓄来,而且还要求儿女两家也出些力,万梓燕夫妻俩也经商,而且生意做的比李江还大,夫妻俩一合计说他们出资二十万,表弟万梓雄夫妻俩则因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积蓄不多而出两万表示一下心意。

    李云峰哪能再落后了,扬起右臂大声说:“我也会拿出十万块,哦不,十五万块钱来。”

    一旁的大伯母王家惠伸手拉了拉老伴,李云峰瞪了她一眼,喝道:“拉我干什么,难道你不愿意吗?”

    众人一愣并望向王家惠,让她脸上无光,一脸气恼的质问道:“李云峰,你哪只耳朵听见我说不愿意了?”

    “那,那你拉我干嘛?”李云峰愕然问道。

    “我的意思是这事暂时别急,等到了李家寨后与爸妈以及乡亲们好好合计一下再决定也不迟啊。”

    李云峰感觉还是有哪儿不对劲,皱眉欲问,但这时大堂哥李海上前一步说:“爸,老妈说的有道理,等回去大家坐在一起群策群力不是更好吗?”他的老婆和堂姐李瑶夫妻俩也在旁相劝,李云峰只好点头说行。

    休息了十来分钟众人继续赶路,走走停停半个多小时后遇上了前来接应的乡亲们,等李东介绍过后,这些乡亲很主动的帮忙拿行李,之后的行进速度随之加快,不到正午一点便抵达了李家寨村口。

    忽然,一连串鞭炮声响起,在山窝窝里经久回荡,另有乡亲们那“欢迎回家”、“终于回来了”、“回来就好”的声音此起彼伏,再加之亲人们那有力的握手或拥抱,让大伯和姑妈两家人很快就沉沦在了血缘亲情之中。。。。。。

    最后,还是在李东的提醒下,众人才一起前往村中宗祠聚餐,菜肴酒水早已准备好,是村中各家拼凑起来的,尽出自认为最好的东西,俗话说靠山吃山,于是乎满桌子尽是山珍野味。

    亲人重逢有无数的话要说,有太多的事儿要了解,都想一股脑儿的说清楚,所以话匣子一打开就犹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一顿午饭延续到傍晚,最后干脆晚饭就连着吃了。

    饭后,大伯和姑妈两家的年轻人和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