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银河纪之起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非战场虽然距离英伦三岛数千公里,但是那边的局势变化却直接影响到了英伦三岛战场。

    当阿瑞斯玛帝国才在英伦三岛登陆的时候,他们也在北非战场上发动了一次策应性质的进攻,而结果是导致华夏的空军不得不分兵去支持北非国家,而不能够把有限的兵力全都用在国内的战场上!

    接下来,阿瑞斯玛帝国休整了一个月,作为主力部队的第1装甲大队,第3步兵大队都得到了补充,并且储备了可以持续作战两个月的弹药物资。

    这次,阿瑞斯玛帝国发动的进攻势不可挡,虽然非洲联盟已经动员了二十多个大队的兵力来阻挡阿瑞斯玛帝国进攻,但是收效甚微。

    战争并不是人数占优就有优势的!

    仅仅3天,阿瑞斯玛帝国就打到了的黎波里城外,并且用一次漂亮的迂回包围,迫使防御的黎波里的军队出城与阿瑞斯玛军决战。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近二十个大队的士兵被阿瑞斯玛帝国击溃在了北非的沙漠里面,并且输得非常惨,指挥作战的非洲联盟陆军上将德罗巴阵亡,而给他陪葬的是十多万非洲联盟最优秀的军人!

    的黎波里防御战的失败,虽然主要原因是阿瑞斯玛帝国强大的进攻力量是非洲联盟军队所无法抵抗的,尤其是指挥北非军队的还是号称装甲兵将军的赫尔曼?巴尔克,但是德罗巴上将的错误判断,对自身实力的盲目自信,还有错误的战场安排,这都是重要原因!

    的黎波里沦陷之后,当地的抵抗就没有停止过,但是当他们刚刚在班加西组织起一支新的部队的时候,阿瑞斯玛帝国的突击部队就出现在了班加西的外围。

    所有人根本就没有想到阿瑞斯玛帝国的行动会有这么迅速,从的黎波里到班加西,需要跨越上千公里的距离,而此时,距离的黎波里战役结束还不到3天的时间!

    显然,非洲联盟的人犯下了严重轻敌的错误,他们或许忘记了巴尔克可是阿瑞斯玛帝国最优秀的装甲部队将军,拥有强大机动能力的他们在3天之内前进1000公里也不算是什么离奇的事情吧?

    虽然这支新组建的军队有20多万人,但是其战斗力却很差,在很多人眼里,这些才学会使用步枪的军人,哪还算得上是军人呢?

    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20多万军人没有能够坚持住一天,班加西就落入了阿瑞斯玛帝国的控制之中!

    从阿瑞斯玛帝国重新发动进攻,到他们前进到埃及外围的时候,时间仅仅过去了12天!

    而此时,埃及方面也才完成了战争动员,并且组织起军队在边境线上防御,其中一部分军队其实已经进入了利比亚内,开始协助兄弟进行抵抗了。

    但是,这一支新组建的部队也不比其他非洲联盟的军队高明多少,他们采用的在边界地区顽强抵抗的战术根本就不可能带来胜利!

    在当时的情况下,非洲联盟更应该注重纵深防御,做好战争在国内进行的思想准备工作,同时进行全面战争动员,争取内线作战,而不是把自己最宝贵的正规军用到外线抵抗中去,这不但无法阻止阿瑞斯玛帝国的进攻,恐怕还真是阿瑞斯玛帝国所希望的战斗方式吧!

    阿瑞斯玛帝国军队在埃及外围的防线上停留了一周的时间,等待后方的部队跟上来,同时也能够让进攻部队得到短暂的休整。

    当然,更主要的是,阿瑞斯玛军此时需要吸收前面的战果,等到占领区的局势稳定之后,他们向埃及进攻的障碍就少了很多!

    北非地区的情况与英伦三岛完全不一样,战争爆发之前,非洲联盟刚刚经受过一次重创,还仅仅算得上是一个资源出产国,国家主要的收入是依靠国内的资源,以及旅游业,其工业基础非常的薄弱,可以说,非洲联盟是全世界最贫穷弱小的国家。

    北非地区的人口大部分都集在北面的海岸线一带,其主要的城市也在这里。

    所以,阿瑞斯玛帝国要控制北非相当地容易,只需要在几个大城市建立起政权,然后就足以牵制住整个北非了!

    而非洲联盟人本身的抵抗意志也不能够与欧联邦人甚至是英格兰人相提并论,所以,阿瑞斯玛帝国控制北非的行动并不艰难!

    当阿瑞斯玛帝国的援助到达,而北非暂时性的骚动也逐渐平息下去之后,阿瑞斯玛帝国就继续开始向东进攻了。

    此时,在前面担任进攻先锋的仍然是第1装甲大队与第3步兵大队。

    而在埃及那边虽然已经集结了12个大队的巨大兵力,同时位数不多的非洲联盟空军也全面出动,可以说,不管是在地面上,还是在空中,非洲联盟军队都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这种兵力上的优势,并没有能够变成战斗实力上的优势!

    当阿瑞斯玛帝国的进攻一开始之后,在埃及所建立的防线就变得异常的脆弱了!

    如果从实力上来讲,其实非洲联盟的军队不一定会输掉防御战,问题几乎全出在他们军队保守的战术思想上!

    数十年来,非洲联盟的部队一支都处于高度的权力斗争当中,军方的将领在接受新的战术思想的时候显得非常的保守,根本就无法正视新的战术思想带来的巨大变化

    可以说,非洲联盟的将领在指挥防御战的时候,只一味的追求在防线上阻挡阿瑞斯玛帝国的进攻,但是却没有认识到,被动的防御并不能带来胜利,反而会是失败的开始。

    在进攻占据有主动权的时代,即使是防御也要进行主动的防御,而不是完全被动的防御。

    这一次的世界大战打了这么多年,战争双方都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任何一个战场上,华夏和阿瑞斯玛帝国的军队都不会只进行被动的防御,而会主动出击,寻找一切机会打击进攻的一方,变被动为主动!

    但是,非洲联盟的将领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然认为凭借兵力上的优势,他们完全可以在战线上阻挡住阿瑞斯玛帝国前进的步伐!

    结果,就是12个大队的军队几乎被阿瑞斯玛帝国全部包围,并且一口气全部消灭掉!

    在利比亚高原,围绕着马特鲁港进行的一个月的战斗中,阿瑞斯玛帝国通过迅速的机动,针对敌人军队防御弱点的猛烈进攻,以及成功的把进攻的主动权发挥到及至的战术,最终把12个大队的正规部队击溃,如果不是埃及战区最高指挥官阵亡,最后阶段的指挥权落到了一位年轻的将领手里的话,那么恐怕最后参与的2万多军队都无法逃出来!

    这是一次力量对比悬殊,战斗结果同样惊人的战斗!

    在战役开始之前,全世界的军事家几乎都认为非洲联盟的军队能够利用他们的优势兵力在这里完成阻挡阿瑞斯玛帝国的军队进攻的任务。

    而结果,太出人意料了,当然,由此产生的后果是谁也无法承受的!

    当非洲联盟的委员们还在向别的国家元首吹嘘着他们的军队将在前线获得一次伟大胜利的时候,阿瑞斯玛帝国已经顺利的歼灭了埃及西部军团,并且把锋线推进到了阿莱曼!

    当阿瑞斯玛帝国的轰炸机出现在了开罗上空的时候,非洲联盟人顿时陷入了恐慌之中,没有一点点思想准备!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非洲联盟战斗力最强大的部队全都在利比亚高原,以及马特鲁港被消灭了,而能够在尼罗河河谷进行防御的几乎都是二线部队,空军虽然在最后时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此时阿瑞斯玛帝国空军已经加大了投入,很快就夺取了埃及的制空权。

    再也没有任何力量阻止阿瑞斯玛军进入尼罗河河畔了,此时,更没有人能够指望非洲联盟能够守住苏伊士运河。

    悲观,绝望的情绪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占据了所有非洲联盟人的心里。

    原本士气高昂的士兵也迅速的崩溃了。

    一座座城市几乎是毫无抵抗的就向阿瑞斯玛帝国敞开了大门,一支支军团先后被歼灭!

    埃及,这个曾经被寄予了厚望的非洲联盟北首都,没有能够坚持到两个月,就倒在了阿瑞斯玛帝国的铁蹄之下!

第449章三国联军() 
阿瑞斯玛帝国在占领了苏伊士运河以西部分地区的时候,做了一次长时间的休整。

    此时苏伊士运河已经关闭了。

    伊蒂娜共和国国防军在运河的东岸,阿瑞斯玛军在运河的西岸对峙着,谁也没有想过要渡过运河,向对手发动进攻!

    而此时,欧联邦正在全力部署欧洲大陆的防御,华夏正在准备着反攻,所有人都几乎没有时间来注意北非战场的事情。

    而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利比亚与埃及等地区迅速沦陷,阿瑞斯玛帝国的先锋抵达了苏伊士运河,切断了这条对欧联邦来讲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海上咽喉。

    而很快,欧联邦和华夏方面也认识到,如果让阿瑞斯玛帝国继续前进的话,那么两国在伊蒂娜共和国的重要利益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甚至是灾难性的打击,而只要丢掉了中东地区,那么欧联邦就只有退缩到高加索地区,华夏也将会失去重要的战略缓冲,而整个战场上的局势将变得对两国相当不利!

    很快,华夏方面开始行动了,华夏军方向西奈半岛派遣了由三个大队组成的一支部队,暂时编为了中东派遣第一集团军!

    而这支部队其实也全是由二级部队组成的,该集团军的所有部队都没有实战经验,全是才组建的部队。

    同样的,负责指挥该集团军的鲁驰中将也仅仅在乌苏里省的战场上指挥过2个月的战斗,然后就被从少将的位置上提拔了上来,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指挥大规模部队作战的经验!

    按照华夏的计划,是希望用这个集团军来和伊蒂娜共和国以及欧联邦的军队,在西奈半岛抵抗阿瑞斯玛帝国的进攻,当然,这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毕竟阿瑞斯玛帝国可以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