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小宠后初养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妙烟有些尴尬,她觉得叶芊似乎是在与自己针锋相对,自己说高档酒楼才好,叶芊非要说街头面饼很香,她心中不高兴,却不敢反驳回去。赵书瑶笑道:“王妃娘娘想必说的是我们这里特产的一种面饼,里面放了炒香的荏子,叫做荏饼,刚刚烘出来的时候,饼皮焦黄,面饼暄软,里面是一层一层的,中间夹着荏子,味道特别香。”她也只在小时候吃过,毕竟是知府千金,怎么可能吃这些街头的小吃呢。

    昨天闻到味道的时候,叶芊就已经动心了,现在听她这么一形容,更加想吃了,琢磨着什么时候得去大街上买来尝尝,嗯,还得是热气腾腾刚烘出来的才行。

    赵书瑶一直偷偷观察着叶芊,见她粉红的小嘴巴抿了两下,显然是想吃那荏饼了。原来这位高高在上的小王妃是个爱吃的,而且并不讲究什么珍馐佳肴,连这园子里的莲蓬都喜欢,还有那荏饼,虽然闻起来味道很好,其实是街头小吃罢了,一文钱一个,平民百姓都吃得起。发现了这一点,赵书瑶顿时觉得,这小王妃还是很可爱的,毕竟年纪还小,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趾高气昂,自觉是京都来的高贵王妃,看不起篷叶这个荒远之地。“下次我给王妃娘娘送些过来,虽说不值钱,尝个新鲜罢了。”

    叶芊摇摇头,“不用,我要自己去买。”她要去吃热乎乎暄腾腾的,赵书瑶派人买了再送过来,就不新鲜了,再说,真要派人去买,她自己也可以派人,何必非要劳烦别人呢。

    柳妙烟觉得赵书瑶想拍马屁却被拒绝了,颇有些幸灾乐祸,赵书瑶却面色如常,笑着帮叶芊剥起了莲蓬,她发现叶芊虽然喜欢,却不擅长剥,想来是平时行动都有丫鬟婆子簇拥着,常常被人服侍,很少自己动手。

    “王妃娘娘这件大袖衣真是好看,我在篷叶还没见过这种样子呢,想必是京都最新的款式吧?”赵书瑶一边帮叶芊剥着莲子,一边随意闲聊。

    叶芊想了想,“也不是最新的,这种样子很常见的。”她其实不是很在意衣服的样子,这件好像是豫王帮她准备的,想必是霓裳阁的普通样式吧。

    来的四五位姑娘里面,赵书瑶年龄最大,父亲又是知府,除了柳妙烟,其她几位姑娘都和她关系不错,也附和着讨论起衣服首饰来。叶芊有自己喜爱的风格,却不是很精通这些,说了几句就闭了嘴。

    赵书瑶看叶芊不是很感兴趣,话锋一转,又说起了篷叶的各种特色吃食,有延庆楼的高档酒菜,也有街头巷尾的平价小吃,叶芊听得很是高兴,大大的杏眼亮晶晶的,恨不得拿支笔记下来。她生怕自己忘记了哪样好吃的,听到特别想尝试的,就用眼角去看跟着的白珍,白珍无奈地点点头,示意姑娘自己已经记住了。

    可惜赵书瑶自己是知府千金,对街头小吃知道的也不多,大多都是延庆楼有什么好吃的,和京都的天香楼也差不了多少。于是众人在赵书瑶的引领下,又开始说自家府中的厨子有什么特别的拿手菜,尤其是那种不常见却味道独特的,叶芊听得很是心动,赵书瑶趁机邀请叶芊去自己家做客,让厨子给她献艺。

    叶芊轻轻摇头,“这一路过来,我也乏了,得好好歇上一阵再说。”听豫王的意思,赵知府是肯定要降职的,她现在去赵知府家里可不合适,再说,她还没看清楚众人的心性,也不清楚豫王的具体计划,不能冒冒然地跑到某个官员家做客。

    被拒绝了,赵书瑶也不以为意,笑着说起了篷叶的风俗习惯。

    几位姑娘陪着叶芊说说笑笑,男客那边却是气氛微妙。

    张王李三家乡绅颇有些瞧不起这位京都来的纨绔皇子,这篷叶虽然说是他的封地,但谁不知道,皇子们最容易出事,哪个皇上登基前没杀几个兄弟,这个皇子年纪最小,性子最跋扈,估计是活不到新皇登基的。再说,就算活下来了又怎么,他又不会在篷叶常住,最多明年过了春分,为皇上祈福过后,也就离开了,往后也不会再来了。

    豫王岂能看不出这些人在想什么,不过,他不打算现在就收拾他们。

072() 
这次王府宴会之后;一则流言悄悄地在篷叶有头有脸的人之间传开了;说是豫王对赵知府不满;想要换掉他;而取代他的人;就从当地有名的乡绅张王李三家的当家人中选取一位。

    “哈哈。”张老爷大笑;“王兄、李兄;这是豫王的一计,咱们可不能上当啊。”

    王老爷、李老爷笑着拱手,“张兄放心;这么浅显的离间计,谁能看不出来。咱们可是多年的交情,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被离间了。别说那知府的位子不过是个诱饵;就算是真的;咱们兄弟也不会自相残杀的。”

    二人走后,张老爷想了想;终究不放心;唤了心腹之人过来;吩咐去盯紧王家和李家;看看是否会有异动。他没想到的是;王老爷和李老爷也做了同样的安排;三家的关系顿时微妙起来,其乐融融之下是暗藏的紧张和防备。

    不管别人是怎么看的,赵知府却知道自己这个位子怕是坐到头了;只是不知豫王会如何处置自己;若只是罢官倒也罢了,要是寻个由头把自己入狱可就糟了。想到这里,赵知府不由得忧心忡忡,这些年治理篷叶,他颇为费心,虽然斗不过张王李三家,也收拾了不少地痞恶棍,惹了很多人,要是自己入狱,那妻子和女儿该如何是好,到时候,那些和自己结了仇的地痞找上门来,她们母女哪里还有活路?

    赵书瑶见父亲整日里长吁短叹,暗自着急,那个流言她也听到了,其实在流言传开之前,父亲就已经有了这个担心,现在看来,这事是肯定的了。她有些为父亲不平,在篷叶这个地方,真正勤勤恳恳办事的人不多,父亲可是顶着那些富豪乡绅的压力为百姓办事的,她敢说,在篷叶这个官场,比父亲更尽职尽责的人根本就没有,可豫王一来,就要把父亲拉下马。

    赵书瑶不仅为父亲不值,也为篷叶的百姓不值。那张王李三家沆瀣一气,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要是让他们掌了权,篷叶的百姓就再也见不到天日了。赵书瑶心中很是不满,豫王只是来篷叶一趟,过来明年春分就走了,他倒是无所谓,轻巧地把知府给换了,到时候,他回到京都继续当他的逍遥皇子,可留给篷叶百姓的却是苦难。

    该怎么办呢,怎么才能阻止豫王呢?

    赵书瑶冥思苦想,豫王这么不负责任地把父亲换掉,显然是个纨绔,想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肯定是行不通的,只能另想办法。她想到了叶芊,叶芊还那么小就深得豫王宠爱,那豫王是不是比较看重男女之情呢?要是自己也能得到豫王的喜爱的话,那就可以替父亲求情了。

    她思来想去,只有这个办法可以帮助父亲和篷叶的百姓了,赵书瑶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设法接近豫王。只是,她从未见过他,不知他生得是什么模样,就算见到了恐怕也不认识,而且,也不知道在哪里才能和豫王单独见面。

    她不敢去问父亲,偷偷问了侍女,那天豫王是骑着马进城的,很多人都见到了豫王的样子,侍女说是豫王“俊美得不像真人”,赵书瑶顿时好奇起来,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皇子,倒生得很是漂亮?

    十几天之后,就是秋分。

    豫王选在了篷叶城外的太清观举行法事,篷叶的大小官员随行,赵书瑶也偷偷地跟来了。

    不知为何,豫王做法事的地方并没有戒备森严,赵书瑶藏在一颗大树后面,远远地看着那高高的法台,法台下面一众人等跪得整整齐齐,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子,身穿绛红色亲王服,双手捧着灵符,举步上了台阶。

    他身如青竹一般,挺拔俊逸,步子不疾不徐,气度华贵。等看清他的脸,赵书瑶惊呆了,她长这么大,都没见过如此好看的人,他长眉凤目,鼻梁挺直,面如冠玉,俊美无俦。赵书瑶突然觉得自己白读了那么多的书,此时此刻,竟然不知如何形容他的俊美,果然像自己的侍女所说,“俊美得不像真人”。

    赵书瑶的一颗心飘飘荡荡,不知着落在何处。此前她还想着,就算豫王肥头大耳像只猪,她也要为了父亲和篷叶百姓献身,此时见了豫王的真容,她突然有些自惭,这样俊美高贵的人,就算自己主动靠近,他能看上自己吗?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大树,一会儿心头滚烫,一会儿又忐忑不安,一会儿是豪情壮志,一会儿是激动羞涩。

    正值神思不属之际,猛听得身后有人问道:“赵姑娘在这里做什么?”

    赵书瑶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才发现是叶芊,她仰着头看自己,白嫩的小脸圆鼓鼓的,大大的杏眼中满是好奇。

    “没、没什么,我是想来看、看热闹的。”赵书瑶定了定神,“我从未见过这种千里祈福,所以有些好奇,就想偷偷来看看。”

    她虽然故作镇定,但是脸上的红晕尚未散去,眼神躲闪,带着还未遮掩好的羞涩和紧张,叶芊心中起疑,却不好明着问她,笑道:“我也是来看热闹的。”说完,她光明正大地站在了树荫下,遥遥望着法台上的萧言风,绿翡站在她身后,警惕地盯了一眼赵书瑶。

    叶芊倒不是偷着来的,她和萧言风一起过来的,这种场合虽然不好明着上前,但是远远观看却可以。

    赵书瑶藏在树后,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颇为尴尬。叶芊在那里坦坦荡荡地站着,她却在树后躲躲藏藏,显得行为猥琐,待要站出来吧,似乎又没那底气。要是掉头离开,又好像是做贼心虚,再说,她还想再看两眼那法台上高贵俊美的皇子。

    叶芊心思敏感,很快就察觉了她的窘迫,扭头问道:“赵姑娘常来这太清观吗?”

    “常来的。”赵书瑶借着和叶芊说话,自然地站到了她的身侧偏后一点的位置,摆脱了树后的难堪,赵书瑶松了一口气,既惊讶叶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