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迎春的后宫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清醒后,喝完水听着皇上的唠叨,到底是比刚刚醒来那会轻松多了,迎春面带微笑的给皇上端水,道,“皇上,口渴了吧?喝点水润润嗓子。”

    皇上终于是意识到自己说了说了一大串的话,不过他也不在意,仔细打量迎春的神色,发现比刚刚醒来时好了太多,心中稍慰,见迎春端着水,又怕人累着了,赶紧的接过来喝了一口,迎春病中都不忘记给他端水,他舍不得不喝。

    见皇上终于停了下来,迎春才缓缓的说道,“是臣妾的身子不争气,不过听皇上您说以后要带臣妾四处走走看看,臣妾就恨不得立马将身体调养的壮壮的。”

    “也不用着急,慢慢来,须知欲速则不达。”皇上又说道,他就怕迎春起了心思后追求速度,反而给身体留下隐患。

    “先好好调养一年半载,然后在养上三五年,你的身体也就能大好了。”皇上说道。

    “好,又要劳烦皇上了。”迎春说道。她的身子哪怕是由御医主治,但肯定离不开皇上,就像那一次,说是太医主持调养身体,但真正拿主意的,却还是皇上。

    “谁让你的身子不争气呢!”还是没有丝毫抱怨的说道。

    迎春轻轻的笑了,听说因为爱情的结合,相处的久了后会变成亲情,如今她与皇上之间不是爱情,也不似亲情,但这份情谊、这封温馨刚刚好,既不冷情也不逾越。

    从这一天开始,迎春彻底的过上了窝在凤藻宫中吃药、养病的日子,只是病情反反复复的,虽然有所好转但却一直不见好,到底是刚出月子便遭遇大事彻底的伤了身子,要想恢复如初不容易。

    因着迎春的病情,皇上这些天上完早朝便会抱着奏折来凤藻宫,边监督迎春喝药边处理政事,倒是鼎儿和睆儿,被迎春彻底的隔离开了,小孩子身子弱,被她传染了就不好了。

    这一日,皇上看迎春吃完药,突然说道,“朕无法时时刻刻陪着你,你又不喜欢宫中后妃们来侍疾,不如朕召荣国府的姑娘们入宫来侍疾吧?朕记的你与她们很是要好,多年不见,你定也是想念她们的。”

    “不要。”迎春连忙阻止。

    见皇上眼神疑惑,迎春解释道,“你才刚刚立太子,还不足半月,我就病倒了,传出去与鼎儿不利。”

    身处于某些位置上,她不得不多思多想。

    “谁敢!朕立的太子谁敢胡言乱语。”皇上立马反驳道。

    “总归是有些不吉利,况且,有皇上你的陪伴胜过其他人陪伴百倍千倍,臣妾已经足够开心了。”迎春安抚道。

    想要她们入宫来陪伴吗?自然是想的。

    皇上见迎春病中还想着太子和太子的位置而顾忌重重,皱了皱眉头,有些吃醋,但想着迎春在病中,也不好计较,便说道,“你放心,朕亲自立的太子,名正言顺,谁也不敢妄言,不过你既然不愿意让她们入宫侍疾,怕人闲话太子,那就说你想念家中姐妹,接她们入宫相见吧!”

    迎春认真的看了看皇上的神色,见皇上没有其他的想法,她这才说道。“臣妾多谢皇上好意,不过不用了,臣妾如今病中,她们就是来了,臣妾也没有精力与她们说话,皇上疼惜臣妾,不如等臣妾病好了多给臣妾个召见她的机会。”

    又不是没有伺候的宫人,何苦在这个档口将贾家的姑娘们卷入进来呢,平白招人闲话还坏了姑娘们的名声。

    她已经是皇后了,不管是宫中还是宫外,涉及到内宫的风言风语又怎么可能瞒得住她呢?皇上登基后便未曾选秀过,这导致皇上的后宫稀少的打破了历来皇上后妃数量的记录,尤其是现在,宫中活着的后妃们就只有三位,她,贤妃,静美人。

    静美人从入宫开始就不得皇上的心,从未侍寝过;贤妃又是待罪之身,也已失宠;就连她如今也是病病歪歪的,皇上的后宫竟然到了无人可以侍寝的地步,这在很多人眼中便都是机会,而且这个时候若是不通过选秀送女孩入宫,非议也会少很多。

    前几天,贤妃的娘家人入宫后试探着问贤妃,可要送同族女孩子入宫,用的理由便是贤妃想念家中姐妹,接家中姐妹入宫陪伴一二,但话是如此说,实际上为什么入宫大家心知肚明,不过是想要不通过选秀直接走捷径入宫,陪伴姐姐是虚,爬上龙床才是真的,就如当初的吕氏想要借腹生子时,用的理由同样是这个,然后同族妹妹便入宫了,再之后,这吕家妹妹,便成了现在的静美人。

    后宫妃嫔若是想要荐美,多是用这个方法,所以皇上一说让贾家的妹妹入宫陪伴她,她便想到了这上面来,但既然她能想到这上边,那旁的人更会往这上面想,她们也许会猜,是不是她因为生育后颜色不在、或者是势单力薄,所以想要荐家中姐妹入宫固宠。

    女孩子的声名最是重要,若是牵扯上宫中,那更是无人敢娶,贾家的妹妹们正当婚嫁的年龄,没得坏了她们的声名。

    见迎春执意不肯,皇上也不再强求,迎春还以为皇上打消了这个主意,也没再多做关注,谁知,并没有,最后,贾家的妹妹们,终是在年末时踏入了后宫。

曹若兰() 
这一日;正是腊月十八;风和日丽;天气晴朗;也是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早朝结束后;皇上很有兴致的邀请各位大臣与大臣家中年轻有为的子弟入宫品宫中的腊八粥;也就是参加腊八宴。

    往年的腊八宴,皇上通传只召重臣们,今年是皇上首次让各大臣家中有为青年一块入宫用腊八粥。通常;皇上的一句话,下面的人要思量解读好几遍,这次不用解读;众大臣们便都想;皇上大概是求贤若渴,想要见见这些未来年轻人;看一看里面有没有什么可堪大用之人;也好早日培养起来吧!

    众大臣们很是兴奋;人活一辈子;尤其是到了他们这种年龄和地位的人;首要的便是家中子嗣能不能有出息;是否能让家族继续昌盛下去,更甚至更进一步,因此;他们也格外重视家中子嗣的培养。

    而今;皇上要召见他们,那就是有了在圣上面前露脸的机会,若是能得到皇上的认可,那就不用再苦苦的熬资历,从此以后青云直上,海阔天空;再次之,那怕是这次不能惊艳了皇上让皇上惜才,可只要在皇上面前露个脸,挂上号,这以后的路,相比于其他同等条件的人,总归是要容易更多。

    官场上,虽说是凭才、德往上爬,但靠山,圣心这些同样重要,尤其是圣心,就如这天下,有才德的人多了去了,可能成为一二品大员,靠的可不仅仅是才与德。

    于是,早朝结束后,众大臣连忙出宫携带上家族重点培养的年轻人,再次入宫。

    腊八宴,就算是皇家举办的,也离不开腊八粥,更离不开众大臣对皇上的恭维与相互之间的歌功颂德。

    给众大臣赐下腊八粥之后,皇上突然说要考教一下各家族年轻一辈的才学,众人对视一眼,道终于来了,是英雄还是狗熊,就看在皇上面前如何表现了。

    饮宴,自然离不了作诗,皇上道,既是隆冬时节,那就请众人以“隆冬”为题,做一首诗。

    皇上嘴角挂着一丝笑意,他既然说了要考教才学,那自是希望能从中挑出些可堪大用的人,所以,那些没有才学偏还押他会让众人以“腊八”为题作诗的人,便不用默写了,临场发挥,才能看出这人有没有才智。

    虽说做诗好的人不代表他为官、治理地方的才能,但却可以从所做的诗词中看出一个人的心性,有的人天性忧国忧民,有的人天真不知世事,而那些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又心系百姓的人,才是最为珍贵的。

    一碗腊八粥下肚,上好的宣纸便被发了下去,宫人道开始之后,众少年人便开始写,有文如泉涌、笔下如有神的,有沉默思考的,也有那抓耳挠腮就是想不出该怎么写的。

    一盏茶的功夫,宫人们道结束,然后将发下来的纸筏又受了上去,因为宴请的人最少也是三四以上官员,又因为还有不适龄或是不在京城的,这宴中所坐少年人,也不过是三十来人,三十来张纸罢了。

    皇上也不细读,一页一页的翻过去,有那让人惊喜的诗词,自然会多看几眼后抽出来放到另一侧,如此,三十来张纸看完之后,皇上抽出来了五人的诗词,点名嘉奖并赐下赏赐。

    当然,要想知道一个人能不能堪用,并不能只看作诗,于是,皇上又挑了一道当下的时政题,隆冬时节,天降大雪,有百姓房屋被压塌,更有百姓差点被冻死,该如何作为呢?

    皇上这道题一出,众人瞬间变明白了皇上的出先前一道题的意思,皇上这是忧心天下百姓冬日如何度过,这才以隆冬时节为诗,靠一靠众人能不能明白皇上之忧,若是由隆冬联想到天下百姓过冬的问题,忧国忧民一下,自然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众人瞬间将目光集中到左侧靠后的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人身上了,这少年穿着简朴,五官端正,眼神清明,但他刚刚就在皇上赞赏的那五位才子中,且他的题能得皇上赞赏,就是因为他所做的诗词中,由隆冬联想到了京城中穷苦百姓挨饿受冷,就像是知道了皇上所忧似的。

    而更让人惊异的人,哪怕此刻皇上真正的心意暴露,那少年知道了自己所答的题完全合了皇上的心意,这会也不骄不躁的坐着,仿若没有发现他那首诗合了皇上心意似的,这心性,若是入了官场,前途不可限量啊,而这,就让人惊异了!

    皇上新出的这道题,不像之前需要写到纸上呈上来,而是请众人有了想法之后当场讲出来,这不但靠的为政,也考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胆量。

    先是一个一身锦服的十七八少年示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还算言之有物,皇上嘉奖之后,便是第二个人回答,第三个,便是作诗拔了头筹的那位简朴的少年。

    只见皇上示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