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刷盘子还是读书(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力更生的道路。
民族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之路是那么艰辛坎坷。日本赶上了殖民时代的末班车,可以对外征战掠夺。中国只能依靠全民族的节衣缩食,默默奉献,构筑民族奋飞的翅膀。1964年原子弹实验成功,67年氢弹实验成功,标志着中国迈进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71年核潜艇下水和导弹驱逐舰实战配备,中国成为世界大三角的一极。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国成功突破了国际封锁。
1963…65年(契约年),中国绕过美国的阻拦,从西方国家(含日本)导入31个基础项目,主要是石油化学、制刚设备、化纤、船舶等。1972…1974年(契约年),基干项目从日本导入79、美国28、英国41、西德4、法国8、荷兰瑞士意大利各1,共170项。从卫星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到化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门类广泛。这次技术引进的水准、门类广泛程度远超过前两次技术引进。
中国的技术积累走的是一学、二用、三赶、四超的自力更生之路,自我技术力迅速提高。学习MIG21,仿制改进成了自己的J7系列,并大量出口,还派生出了J8。学习B707,研制了自己的大型客机Y10。各种工业生产设备也很快从引进到仿制,再到改进提高。中国的第一几乎都诞生在这个年代。
从6、70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曲线,可以清晰体会到基干产业逐步成型磨合跳动的脉搏,如图7。
图7 6、70年代实质成长率和投资率
中国经济是年轻的经济,与衰老期的经济不同,回复力非常快。经济停滞是由于政治斗争,而不是经济构造上引起的。67、68年激烈武斗,使这两年连续减少,后续两年迅速回复,76年打倒四人帮时也是同样。这种后退与美国的大恐慌和中国大跃进时期不同,不是由于经济构造引起的后退,中国的基干产业正迅速成长。66年到78年,实质成长率6。6%。按照一般的分类基准,0…3%低成长,3…6%正常成长,6…9%高成长,9%以上超高度成长。文革期平均6。6%,属于高度成长。并没有经济大混乱,濒临崩溃。
一般很难实现GNP中超过30%的蓄积率。日本经济60年代固定资本形成率超过30%,实现了高度成长。中国65年前虽然有超过30%蓄积率的年份,但没有持续,70年到80年连续11年强蓄积体制。这种强蓄积构造是80年代超高度成长的基础。这种构造被注入大量外资,达成了改革开放年率10%以上的成长。
到70年代末,中国已经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以独立设计生产现代工业的几乎所有门类的产品。天上有卫星、大型喷气客机,地上有汽车火车,海里有万吨轮核潜艇,此外计算机、微电子、家电……,应有尽有。中国在短短20余年的时间里,从只能仿制汉阳造,一跃成为科技先进国家,走完了日本近百年的知识和技术积累之路,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扫除了文盲。在民族即将奋飞的前夜,1975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70年代末的中国就像欲展翅高飞的雄鹰,但是……
第十节 雄鹰折翼蓄积构造的大转换
第十节 雄鹰折翼蓄积构造的大转换
1945年日本战败,国民经济崩溃,提出的口号是〃国も企業も家計も赤字〃,号召国民团结起来,节衣缩食,为民族的未来去拼搏奋斗。而中国,据说文革期的国民经济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提出的却是〃先富论〃。
民族的知识和技术蓄积的道路是艰辛漫长的,人民节衣缩食,承受了巨大的牺牲。改革开放使这种蓄积构造迅速向消费构造转换,使生活短时间得到了极大改善。
1979年开始,连年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收购价格。以粮食为例,1978年的粮食收购价格以100为基准,85年的粮食收购价格为202,而同期的物价指数为128。财政倾斜,化肥大规模使用,再加上包产到户使积极性提高,使粮食大幅度增产。
在城市,工资分配率急剧上升,工资分配率是工资占附加值(工资总额、利润、税金)的比重,如图8。
图8 工资分配率的变化
毛泽东时代由于蓄积构造,工资分配率约21%。80年代有三次大幅度提高,一次是80、81年增加到25%,二次是86、87年达到30%,89年以后增加到40…48%,如果算上福利开支,会超过50%。作为对比,日本高度成长期的工资分配率稳定在35…40%之间。中国89年后远高于日本。
80年代,急速由蓄积构造向消费构造转换,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收入急剧增加,各种耐久消费品的需求急增,中国一夜之间向大消费社会突进,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改革开放能够极大改善生活,发展经济,成为共识。
但是,皆大欢喜的背后却是另一番景象。生产力并没有得到实质增长,由于不顾一切向消费倾斜,政府财政出现巨额赤字,不能负担基础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已经起步的项目能砍则砍。国防科研一停就近20年,大型喷气客机、微电子……,凡是不能立即产生效益的项目纷纷下马。天真地想象〃市场换技术〃,能够和西方建立〃和平典范〃,重走〃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清末民国的发展道路。
政府财政枯竭,对国营企业实行拨改贷,自负盈亏,作为〃企业国家〃的政府职能瘫痪。再加上工资分配率急升,企业没有能力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搞技改找死,不搞技改等死〃。89年开始效益急剧下降,随着改革推进,效益越来越低下,如图9。
图9 国营企业的资金利税率的变化
作为政府主要财源的国营企业效益急剧低下,政府没有财力承担教育、医疗、养老、住宅等福利,使毛泽东时代的〃准中产阶级〃的社会构造崩溃,贫富和地区差距急剧扩大。准中产阶级社会构造的崩溃使购买力急剧弱化,进一步使企业效益下降。
国内蓄积构造的瓦解,只能依靠外资,于是积极引进外资,外资在固定资产中的比重急速上升,如图10。
图10 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粗固定资本中外资比例
作为对比,台湾经济是由于美国援助和60年代中期以后外国资本的直接投资推动发展的,63年进入高度成长期,到74年约13年间,66年除外,粗固定投资8%至11。5%外资依存。大陆86年外资4。4%以上,96年到达12%。如果不算外资,蓄积率93年以后不足25%。现在形成了恶性循环,引进外资,使更多的企业破产,更多的人失业,政府更加没钱,需要引进更多的外资。
在农村,由于人民公社解体,使水利、植树、造地等公益事业停顿,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陷于停滞。农村的中小学校建设和教育费,合作医疗费等都陷于停顿,农村的蓄积构造瓦解。人民公社制度抑制农民的消费,从而抑制都市劳动者工资的蓄积成长经济,由于农村自然发生的市场经济使政府的压制消费策略崩溃,向城市波及,再加上企业内部分配构造改变,演变成了依靠外资才能实现高度成长的经济。
支持中国经济的有三大支柱:自我技术力、市场、大量廉价高素质的劳动力。
中国向消费社会突入时没有像日本一样,用消费对外敲诈技术,消费带着产业链成熟,迫不及待地大量引入外国制品,使自己的产业链崩溃,自我技术趋于消亡。到今天,天上飞的是外国飞机,地上跑的是洋车,地铁是国外的,高速铁道也准备引进外国的新干线,重新提出〃国船国造〃的口号。自鸣得意的家电、手机业,里面的芯片及关键部件是进口的。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基干产业技术力停滞不前,生产设备和基干部品依靠进口。自我技术力趋向消亡。
准中产阶级社会瓦解,贫富和地区差距急剧扩大,市场结构成金字塔形。高端有高级消费志向,倾向消费外国制品。底边低收入者由于失去教育、医疗、住宅等保障,购买力急降。国内市场低迷,外贸依存。
劳动力无限供应,工资提高缓慢。中国的工资并不低,还有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只是中国劳动力素质高,普遍受过初中等教育。改革使中国劳动力的积极性高涨,在流水线上象机器一样每天干十多个小时,即没有岗位培训,也没有闲暇时光,微薄的收入也不能负担子女教育。高素质劳动力也趋向枯竭。
中国现在的GDP增长,只有数字意义。作为资源贫乏的国家,大量的资源却被加工后出口,国民并没有实际消费,且利润大多属于外资。换来的花花绿绿的纸片,或压箱底或奢侈消费,丝毫没有想到提高和改善民族的知识和技术。因为根据经济学理论,消费才是〃价值〃,才有效益,知识和技术的积累纯粹是浪费,效益低下。名义工资上升,但被各种必须的开支盘剥走,也没有落实到实物。这一切都算成GDP增长。随着GDP迅速增长,人民却不能求学、求医、求职,养老金也不知在何处。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向底层急落,出卖资源和劳动力;民族在流血。
作为对比,日本从55年开始约20年间超过9%的增长,技术立国,人均GDP赶上发达国家。而中国自1978年开始约20年间超过9%的增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人均GDP不足1000US,翻两翻。日本1980年的人均GDP不足1万US,经过约20年2…3%的低速增长,2000年时人均GDP超过3万US,也翻了两翻。长期的汇率变化,反映了一个国家技术力的变化。
1997年,中国之所以能够避免亚洲金融危机,主要靠政府强大的控制力和公信力。但现在,政府的财力进一步弱体化,控制力低下,污职和贫富分化使政府公信力下降。如果再爆发类似的危机……
第十一节 民族责任和牛顿三定理
第十一节 民族责任和牛顿三定理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走的是知识和技术蓄积的道路,人民的生活其实比较贫困。45年战败,国民经济崩溃,但日本人节衣缩食支持民族知识和技术的再造。55年消费生活恢复到战前水平(当然是低水平的),但有完整的工业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