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刷盘子还是读书(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精神,数理化才演变成了科学,一旦科学精神丢了,再神奇的也没有用。譬如研究永动机的诸多〃大师〃,之所以被看作骗子和巫师,并不是因为永动机违反热力学的定律,事实上,科学精神是鼓励破坏规则的,也不是因为他们论述不巧妙,论文不精彩,关键在于,没有任何〃大师〃敢于拿出一个真正的永动机受别人检验,对于这种无法重复,更无法检验的理论,只能斥为骗术。
主流经济学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治大国若烹小鲜〃,什么结果都对。小鲜是什么,烹法是什么,如何判断是否烹好了,各人的领悟理解五花八门。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干脆不烹了,就这么吃吧。这是没有可检验和可证伪的论断,自然就不是科学的论断。想起一个相声,说是找算命先生询问兄弟几人,算命先生回答:〃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到底兄弟几人,只能去领悟,什么结果都对。这是不具有检验性的论断,自然就不是科学论断了。如果回答〃兄弟3人〃,就是科学论断。因为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掰手指头数出来,是3人就是对的,不是就是错的。这就是科学理论的可检验和可证伪性,符合科学精神〃可重复,可检验〃。实际上算命先生对个人,其实也没有太大危害,但对国家民族呢?整个中国的经济学界难道是算命先生?
科学精神不能保证理论的正确性,许多曾经是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最终被证伪,或没有经受住时间考验,但它依然是科学理论,它的创立者依然是科学家,或多或少对科学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因为他们按科学精神行事。比如牛顿的力学理论,最终被证明只是相对论的一种近似描述,但这并不妨碍把牛顿的理论作为科学理论,牛顿本人也被作为伟大的科学家被载入史册。
绕了一大圈,该回到经济学了。经济学是科学还是神学?
第五节 从工学看经济学
第五节 从工学看经济学
我对经济学是外行,工学出身。虽然工学门类繁多,但在江湖混得久了,觉得工学的各门类其实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如何运用科学精神改造客观世界。工学是科学的分支,提到科学,许多人马上会联想到纯洁高尚无暇……(略去各种赞美词汇若干),本人是科学的信徒,所以暂不打算立刻打击这种美好的幻想,但无论如何,这种想法在工学中绝对不成立。因为工学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分配,黑暗无比,骗子、强盗和恶棍满目皆是。我身处其中,骗海泛舟,历经无数风雨,对这一点有深刻体会。至于我自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然不免也是骗子、强盗和恶棍。所以我在强国论坛登场时,也是以数字游戏门邪派面目出现的。
从事工学的人虽然是骗子、强盗和恶棍,但也有可爱的地方,即行恶之前会预先声明。不管怎么说,比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要可爱多了。鉴于工学的定位,工学与经济学有天然联系。都是人类获取利益的工具,如何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在我看来,经济学不过是工学的一个分支,既然属于工学,自然也是科学了。读者可能会说,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其实工学也研究人,否则既无法让顾客接受自己的产品,更无法一面装成天使一面残酷宰杀客户或竞争对手。当然,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非常巨大(人类社会),很难重复研究和做实验,其实工学也有类似情况,比方说三峡工程,气象工程,也很难重复和实验。不管怎么说,我认为经济学应该是科学。
我把经济学当科学,但用科学精神却完全读不通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著述。所以,在《刷盘子读书》一章中,有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论断。这个论断只是假说,但大家大可读下去,自行评价这个论断的正确程度。另外,在我参与一场〃海龟〃vs〃土鳖〃的论战后,发现自己的论断有问题,即他们不是小学文化程度。是什么呢?
论坛是论战的地方。论战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纯粹是信仰的争吵,信仰是不讲道理的,罗卜白菜各有所好,争不出结果,这类论战我根本不看。另一类是基于事实数字逻辑的,比如说两个人争论一辆汽车的好坏,甲可以拿出一堆事实数字逻辑说好,乙可以拿出另一堆事实数字逻辑说坏,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但最后谁也说不服谁,不了了之。这类论战我喜欢观看,但不出手,因为可以获得一些资料,对自己也有帮助,兼听则明嘛。如果出手就一剑封喉或打断脊梁,论战就停了,我也获得不了资料了。
我把工学戏称为〃数字游戏门〃。在数字游戏门看来,原始的事实数据逻辑,不管怎么准确,都是垃圾。往往是自己找到的事实数据逻辑,越权威越准确,对自己的伤害越大,都可能作为呈堂证供。不是有那句台词吗:〃律师不来,我什么都不会说。〃
有人说,论战不是讲事实摆道理吗?那只是讲良心良知的人干的事。数字游戏门是不讲良心良知的,所以不讲事实和道理。最好自己什么事实数据逻辑都不出,全由对手提供。实在不行,必须提供时,要做技术处理,做好防守和抵赖准备。那么,数字游戏门依仗的是什么呢?是〃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精神,当然是它的可操作版本〃是否有标准,能否贯彻标准〃,即数字游戏门玩弄的实际不是事实数据逻辑,而是检验标准 论战的目的是说服观众,而不是对手,观众接收了自己的检验标准,则不战而胜,对手提供的精准的事实数据逻辑全是呈堂证供。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说推销汽车,你的对手不断吹嘘自己的产品速度如何快,突然间客户接受了你的检验标准,认为速度越快越危险,优点立刻变成缺点,自然就卖不出去了。所以,数字游戏门收拾非同道中人,一骗一准,来两个杀一双。数字游戏门同道的决战,是争夺标准的战斗,而不是辩论事实数据逻辑。建立标准的一方是胜利者,另一方也不完全是失败者,因为自己提供的事实数据逻辑是被处理过的,不会做为呈堂证供。
数字游戏门出手,首先审查对手有没有检验标准,也就是整个论述的脊梁,如果没有,就说明是菜鸟一只,他提供的所有事实数据逻辑都是自己的大菜。如果有脊梁,则审查对手提供的事实数据逻辑能不能贯彻这个检验标准,如果不能贯彻标准,也是菜鸟,一出手就可以打断脊梁。如果既有检验标准,又能够贯彻检验标准,那就是数字游戏门同道,则需要靠真正的功力去较量。
第六节 科学神学的论战
第六节 科学神学的论战
又离题万里一通,读者不知绕糊涂没有。总算要谈到经济学了。自从《刷盘子读书》系列在强国论坛首发以来,被好事者四处转贴,好评如潮,恶语相向的也不少,影响力是我从未想到的。其中,有位好事者,与我一样也在日本,不过他是经济学科班出身,算准〃海龟〃,我只是外行,将《刷盘子读书》转贴到太傻论坛bbs。taisha
我是外行,缺资料缺训练缺自信,不能去讲事实数据逻辑。自然要把战斗引向信仰层面,要用我的神去压倒对手的神。我对自己的神有自信,不管怎么说,大家都口口声声相信科学。一上来首先打神主牌,不过是个〃小鬼〃,即〃是否有标准,能否贯彻标准〃。〃大鬼〃,即〃可重复,可检验〃先暂时扣下不发。
构思很清楚,如果对手认识〃小鬼〃,下面就引导对手进入自己的标准,不战而胜。如果不认识,则想办法激出对手的神主牌,然后用我的〃大鬼〃镇压。这是数字游戏门出手的不二法门。结果很令人意外,对手竟然不认识〃小鬼〃,一阵窃喜之后,却是深深的悲哀,一个在中国获得经济学博士的人,竟然不知道科学精神! 
我加紧催动〃小鬼〃去逼宫,力图把他的神主牌逼下来。终于神主牌下来了,虽然是个〃小鬼〃,不堪一击,但我却觉得很悲哀。原文太长,大意是说XXX之流的主流经济学家如何权威,如何公认,还是中国的国师。发表论文的经济学杂志如何权威,那些美国的经济学家是如何泰斗,非我等业余爱好者所能动摇。还说就象物理学的牛顿爱因斯坦不能动摇一样。且说我与他根本就不是一个讨论层次。中国的经济学界培养的博士竟然搞偶像崇拜,几乎让我晕倒。我在国内教授工学时,首先给学生灌输的就是科学没有权威,只有一个神科学精神,〃可重复,可检验〃。别的可以不学,这个是必须灌输的,鼓励学生在信仰科学精神的前提下离经叛道,挑战和蔑视权威。
游戏应该结束了,我干脆说出:〃如果是我的学生,早就不讲道理了,拍桌子打板凳打将出去。〃这是气话,也是实话,竟然胆敢藐视科学精神。终于他的〃大鬼〃下来了。说他的思维方式是:〃而我只有一个标准: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来自非经验世界的部分,逻辑必须是严格的;来自经验世界的部分,数字必须是真实的。这是我唯一相信的标准。〃结果出来了,但我还没有死心,继续循循善诱地解释〃是否有标准,能否贯彻标准〃,道理说得直白浅显,就差直接说出〃可重复、可检验〃科学精神,但得到的答复是不理解,不懂,还说有语法错误。连带着一些看客起哄,说如果自己的老师象这样的思维方式,他会笑死了,幸好教授的是日本学生。
论战该结束了,不同的信仰之间的争执是没有结果的,谁胜利了呢,不知道。信仰之间其实是没有高低对错之分,信科学的也可以信上帝,信科学的不比信上帝的更高贵,反之也一样。只是在工业时代,唯有科学这个信仰可以带来现实的财富与力量。但讨论结果却沉重打击了我对中国的希望中国的经济学是神学,进行的教育是神学教育,他们却是中国的指导者!历史翻过了一百多年,又回到了义和团用血肉之躯去拼钢铁,用巫术对抗科学的时代!。读者可以看看被这位经济学博士崇拜的偶像XXX是个什么角色。我原来在国内时没有仔细读他的论述,现在一下子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