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铿锵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熙逐鹿天下的初步势力,已经有了雏形,只需再拿下江东,便可建立与曹操,袁绍等各大集团角力的完整版图。

    全熙在历阳的声势浩大,也令其他各地的豪强震动不已。甚至曹操和袁绍在知道如今全熙已经能够聚集这么大的兵力时,都选择了暂停战事,以便做更长远的战略方针。

    荆州的刘表是最紧张的,徐州的吕布,寿春的袁术,都败于全熙之手。而他刘表,已经成了全熙身边的头号目标,说不定全熙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他了。

    刘表一面加强自身力量,一面派使者分赴各处要塞关口,让麾下部将做好严防措施,以免全熙的大军会侵袭而至。

    也就在此时,逃亡老巢汝南的袁术,兵败后,抑郁成疾,终于再也熬不下去,一命呜呼了。

    袁术一死,他手下的众将臣也作鸟兽散。据说以张勋和闫象为首的袁术老臣,纷纷离开汝南,重新回到了寿春。而像雷薄,陈兰,杨奉都后来加入的人,则或投奔他处,或落草为寇,或不知去向。曾经风光无限的仲氏皇帝,就这么草草的收场了。

    袁术的亡故,获利最大的是许昌的曹操,他顺势将汝南等地收入囊中,真正的将整个豫州都变成了自己的后花园。

    此事也触动全熙要加紧步伐进行对江东的收服,在做好万全之备后,全熙率领众将领及接近十万的水陆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发秣陵城。

第277章 建业() 
再说此时的江东,自从全熙剿灭曲阿一带的活死人后,曾经肆虐江东的活死人灾祸便偃旗息鼓了。不过可能是活死人带来的震慑力太过恐怖,江东各方势力也没有再蠢蠢欲动,而是各自稳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江东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在东汉末年,还属于偏远蛮荒之地,越往南便越人烟稀少。除了吴郡,会稽,丹杨,豫章等郡城,其余乡野僻壤大多被山越各部族占据。

    而丹杨郡此刻已经在全熙的手中,自从征讨占据秣陵的三股流民团伙后,在张纮等人的主持下,已经将丹杨郡内大部分的县都收归己有。另外,吴郡北部的曲阿周边一带,也在刘繇和太史慈的掌控中。所以全熙算是已经掌握了江东最富饶的北方地区,只需以此为基地,逐步向南扩张,迟早能够将整个扬州纳入自己的版图。

    而且别忘记,在钱塘县,全熙还有自己本家的一方势力,这也算是插在整个江东心脏处的一把利刃。

    历史上,孙策进击江东,便是先拿下秣陵,曲阿一线。在谋取吴郡和会稽时,就是先绕道夺取钱塘。一旦拿下钱塘,吴郡和会稽便失去了互相勾连的渠道。然后从背后突袭吴郡,迅速击溃吴郡太守许贡。随后从钱塘急渡钱塘江,直接杀到了会稽老巢,令王朗猝不及防,很快便败退。

    拿下吴郡和会稽这两大郡后,在向西攻取新都,宛城,豫章等地。

    全熙觉得孙策的这套江东路线还是极为成功的,自己便也在心中打着算盘,如何复制这次江东之旅。

    ……

    “主公,终于把你盼来了。某很惭愧,主公在寿春,沛县等地艰苦征伐,而我等却在后方无所事事。幸好主公凯旋归来,也是到了我们替主公你分忧解难的时候了。”全熙的大军抵达秣陵,一直主持秣陵政务的张纮带领从属出城相迎。

    “子纲公此言差矣,秣陵历经磨难,百业待兴,正需要公这样的饱学之士方可治理。事实上,子纲公也没有令人失望,如今这秣陵城走上了正轨,迟早会重现昔日的盛况!”如果说江北能够迅速的全面发展,靠的是陆骏的老辣能干,那么江东能够从一片废墟中重建,靠的便是张纮的本事。

    “这秣陵城,本就是龙兴之地,乃是建功立业的绝佳所在,主公将这样的重任交于我,也是对某的信任,某又如何能不尽心尽力呢!”自己的功绩虽然不显山露水,但是却是最难能可贵的,张纮自然也希望被人认可。而全熙的知人善任和谦逊有礼,特别是那些默默的付出被他记在心里,令张纮十分满意。

    “我听说秣陵本名金陵,昔日始皇帝因忌惮此地虎踞龙盘,便故意将其改名为秣陵。这秣陵二字,似乎并不能展现这座古城的气质。”秦始皇想要泄了金陵城的王者之气,全熙有意再恢复这座城池的气场。

    “还有这等典故?却是不知真伪。不过这秣陵二字,确实有贬低之嫌。既然主公有意以此处为根基,汇聚四方之气运建功立业,不如便将这秣陵二字改为建业如何?”有文化的人,拍起马屁来也这么有智慧,不过这也说明张纮并不是那种顽固守旧之人。

    “建业,建功立业!好名字,子纲公,从今日起,便依你之见,将这秣陵改为建业。往后这建业城便是丹杨郡的治所,还烦请子纲公领这丹杨太守之职!”将秣陵改为建业,顺应时代的变迁,又是张纮提出来的,全熙自然也就顺水推舟了。

    “谢主公信任,紘必鞠躬尽瘁,不负所托!”张纮也没想到全熙不但如此爽快的便听从自己的意见,还直接将丹杨一郡交于自己,心中自然是欢喜异常。

    随后,留守建业的孙静,孙辅以及赵呆子赵昱,白老贼和阚仝都一一出来与全熙相见。全熙自然也赞许了他们对重建建业城做出的贡献。特别是赵昱,本身的才能也很出众,对全熙死心塌地后,确实给张纮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张纮也在全熙面前特别夸奖了他。

    而随着建业城成为丹杨郡的治所,相应的这些建业城中的属官,也都随之水涨船高。

    “主公,可有听闻过彭城张子布之盛名?”张纮与随全熙一同南下的众人纷纷见礼后,又来到全熙面前,有些压抑不住激动的说道。

    “哦?可是替徐州刺史陶谦写悼文的张昭张子布!”一听到张昭的名字,全熙也是心脏狂跳,张昭可是东吴第一人,如果能够得到他的辅佐,至少偏安江东一地是绰绰有余了。

    “正是此张子布,此人文采智略,均强于我甚多,主公如能得其辅佐,必然如虎添翼,犹如太祖皇帝得张子房啊!”张纮不仅才能卓越,而且气度宽广。能够如此夸赞一个可能会取代自己地位的人,这需要很广阔的胸襟。

    “子纲公说笑了,那张子布固然出众,不过子纲公同样是吾之子房啊!”全熙哈哈大笑道,心中极为舒坦。

    “主公过誉了,紘不敢当。那张子布此刻就在建业城,主公只需与之相见,便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子布公果真就在建业城?”虽然已经猜到了,但是全熙还是兴奋不已。

    ……

    张昭比张纮小几岁,年少时便有才名。后来陶谦知道了他的名声,便想请他入仕,可是被张昭拒绝了。陶谦便认为他轻视自己,找碴子将他囚禁,后几经周折,张昭才逃脱牢狱。而那时正值黄巾作乱,徐州一地乃是重灾区,张昭便带领家小,逃离彭城,躲避到了江东。

    至于他为什么会出现在建业,又与张纮相识,其中过程就不细表了。

    不过张昭在后世的名声似乎并不好,究其原因,应该有两个可能。第一,演义中以蜀汉为正统,而对东吴的描写,则有失偏颇。特别是诸葛亮曾经舌战群儒,而对手中的首席便是张昭,这让人感觉张昭也不过尔尔。

    另外一个可能,便是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时,张昭为首的文臣是主降派,这样的立场自然不受待见。可是实际上,按当时的情形,孙吴在牌面上并无和曹操一战的实力,曹操还占着汉室正统的道德高点,表面上臣服曹操,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不过全熙并不受这些影响,他知道张昭此人是有绝对的才能的,孙权集团能够坚持半个多世纪,张昭当属首功。

    所以入驻建业城的当天,全熙便不顾一大堆子事,便让张纮带着自己去张昭的住所求见这位有辅国之才的名士。

第278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张昭的住所十分简陋,家中除了他自己,便是年迈的老母亲和正值青年的儿子。连一个侍奉老母的仆从都没有见到。不过正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只看墙上挂着的数副墨宝,便知此间主人非同一般。张昭少年时便专攻隶书,其书法和才名,在整个北方士族圈都有不小的名气。

    张昭看见张纮来了,抬了下头,打了声招呼,便又自顾自的坐在自家院子的树底下读起书来。倒是从屋中匆忙走出一青年,替张纮和全熙搬来椅子,又沏上茶水,口中不停地说着怠慢之类的谦辞。

    全熙没想到张昭是个如此耿直的臭脾气,不过一般这样的人,都敢于直言,乃是忠良之人。所以全熙对有些歉意的张纮摆摆手,笑着坐在那张矮小的板凳上,打量起张昭这个人来。

    按理说,张昭比张纮年轻几岁,可是却长得有些清瘦老相,头发凌乱且有些花白,但是盯着书本的两只眼睛中,射出深邃而又犀利的光芒。

    再看张昭手中捧着的书,乃是儒家经典,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春秋左氏传》。相传张昭年少时便跟随白侯子安学习《春秋左传》,看来此事不假。

    张昭只顾自己看书,连询问全熙身份的兴趣都没有,而全熙似乎也毫不在意,就坐在那低头沉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张纮一见两个人这副模样,干脆起身,进入屋内,去拜见张昭的老母亲了。

    “嘭!”忽然,张昭将手中的书籍狠狠的砸在地上,口中还骂骂咧咧的。

    “整日读你又有何用?能替我挣来高官厚禄?能替我养家糊口?还是能替百姓解决忧患?还是能够保国家长治久安?什么都做不了,就算将你看透了,又有什么用呢!”

    全熙先是吓了一跳,没想到这老头脾气那么大。不过听着张昭口中的骂声,便知道这张子布这是唱哪一出了,心中不由得觉得有趣。

    听到院中的变故,张纮和那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