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强国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务,就要方便用户办理,这个地点就不方便了,要从新选址。

    选址就要研究一下京城的格局,借此机会胡侃一点北京的格局方面常识。

    京城的格局是,除了皇宫之外被分为三大块。明清两代,五六百年的历史中都是这个格局。

    外城,也可以称之为南城的区域,就是后世崇文、宣武两区的范围,这里是贫民区,有大片的农田和村庄,还有依附城市的贫苦市民。富人极少,都是商人,集中在正阳门外、崇文门外的城门周边,这两个城门是南来客商的进城之路,特别是崇文门,它早晨开放的最早,晚上关闭的最晚,距离运河码头最近,官府对客商收税的税卡就设在崇文门,因此崇文门外也就最繁华。商人在封建社会里地位不高,“士农工商”他们排在最后,虽然不属于下九流,也差不多,只是有钱而已。

    正阳门(就是前门)以北是内城,内城居中被皇宫和皇家禁地占了一长条,把内城一分为二,皇家的禁地是绝对禁止通行的。由于中南海在西侧,那里是皇家的花园,皇帝经常在这里办公,所以,以六部衙门为代表的朝廷主要机构就集中到了西部,西长安街上的六部口就是六部衙门所在地,六部衙门的大围墙至今还残留一段,在西长安街上可以看到。特别是到了清代,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都在西北边,因此,为了方便,朝廷的大员,王公贵族就向西部集中。西城就自然形成了京城的政治中心,进而也就是文化的中心。历史悠久的北京师范大学、男四中等都在西城,这是有根据的。

    到了现代,北京发展的首要方向就是西北部,向外扩张的特别迅速,他与历史上的这个格局不无关系。

    在内城,明清两代,东西城之间的交通几乎是断绝的,就是因为中间的皇家禁地,能通行的只有天安门前的长安大街。北面到钟鼓楼一带才能通行,在大明的时候钟鼓楼一带就太偏僻了。所以东西长安街是京城最繁华的主要通道,这一特点延续到了现代。不过,明代的长安街可不是现代长安街那么宽阔,现代的长安街是拆毁了几条街道合并在一起才有那么宽,天安门前的广场也是没有的,那里都是民居商铺,街道纵横,也是繁华所在。

    相对西城而言,东城的达官贵人比较少,但是这里毕竟是内城,天子脚下,于是有地位的富人就聚集在这里,因此东城的特点就是富有,都是家财万贯的主。后世的王府井商业区享誉全国就与此有关。经商的富人多居住于东城也与崇文门有关,崇文门基本上可以认为是通商的大门。

    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论,个别情况总是有的,比如贡院就在东城,孔庙、雍王府也在东城。

    知道这个格局,京城的邮政所新地址就等于选好了,就是长安街上六部衙门的对面,也就是后世电报大楼的位置,毫无疑问,这个位置是首选。

    得知这一情况,朱万化不由得动了心思,现在朱家有钢材有水泥,何不在京城建一个类似于后世电报大楼的建筑?想到这里他提笔画出了电报大楼的外形,正准备招呼机要处的纪养斋,突然想起一事,立刻就气馁了,把画稿团了团丢进废纸篓。再想一想,有捡起来,重新展平,充分地表现出他的犹豫。

    气馁何来,犹豫又在何处呢?

    这个位置到南海(就是中南海)的围墙不足300米,南海围墙不过三四米高,只要建筑超过三层,站在楼上窗前,南海内景一览无余!偷窥皇家园林该当何罪?这不是自讨苦吃吗?但是,心中的思念情结又挥之不去,电报大楼可是长安街上的标志建筑,其突出的地位保持了几十年。因此他犹豫再三。

    最后他终于重画一图,形状还是那个形状,但是只有两层。中间起一个方形不太高的钟楼,正面装一个大钟表,钟楼顶部立起一根旗杆,准备悬挂大明的国旗——日月旗,这个旗杆兼做避雷针。完全是电报大楼的样子。看一看就是缩小版的电报大楼,心中很满意。

    两层建筑加上一个钟楼在这个时代也算是高层建筑了,很突出了,很显眼了,完全可以成为地标。

    钟楼本来应该四面都是钟表,技术上不难,但是朝东的钟表必然是一个窗口,稍有缝隙就可以窥视南海,这个毛病不能犯。所以只是南面有钟表盘面,连二楼朝东的窗户都不能有,朱万化历来是加小心的,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拿着这个图他就去了钟表厂,首先设计出钟表,才能定整体建筑的结构。

    他告诉京城方面,邮政所的建筑要等待台湾的设计图纸。无线电报依旧留在外城,那个高高的天线在内城不合适。

    电报大楼(应该是电报小楼)提前300多年,即将诞生了!

    。。。。。。

    就在长江舰队和独立团攻占宜昌的时候,十一月二十二日朱万雄得到报告,南海舰队的金瓯巡逻舰艇与西班牙的一个船队打了一场遭遇战,俘虏了这个西班牙的船队,击沉一艘战舰,击伤一艘战舰。

    事关重大,这份电报是采用加密编码发送的,报告发送给朱万雄。所以朱万雄来到大哥家里,紧急商议此事。

    朱万化感到事情有些突然,自从郑芝龙到达金瓯,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中南半岛的形势一直很平稳,没有什么事端。无论是荷兰还是西班牙,在南洋一带没有人向国防海军挑战,为何会突然发生这种事端呢?

    事关重大!重大在何处呢?这件事还要仔细的说一说。

    为了对郑芝龙提供支援,南海舰队总是保持着从海南岛到中南半岛南端这一海域的巡逻警戒。在金兰湾到金瓯的沿海地区,一般是一艘护卫舰加一艘辅助的小型舰艇担任巡逻任务。这一次,就是护卫舰和半潜艇母船搭档的巡逻队。选择护卫舰领队,是因为护卫舰以上才安装无线电报,巡逻船队需要随时保持联络。

    西班牙在美州有殖民地,就是现在的美国西部地区、拉丁美洲、南美洲的北部,那里盛产白银,还有他们当做白银的白金,就是金属铂,朱家通过贸易,从他们手里捞了不少白金。

    西班牙的船队从欧洲到美州西海岸,乘着季风每年一个往返。中间站就是吕宋(菲律宾),现在是冬季的季风,南亚和印度洋上都是东北风,正是从东向西航行的黄金季节。这个西班牙船队就是途径吕宋返回欧洲的。他们的船上满载着白银和从吕宋岛上购买的大明的货物,如瓷器、茶叶、丝绸、玻璃、镜子等,南洋的货物,如香料、木料、玉石等。

    一般的情况下,他们会沿着南洋诸岛前往马六甲海峡,极少沿着中南半岛到马六甲这条航线。这个年代的航海要依靠大陆、海岛做参照物航海的,虽然南洋诸岛的航线远一点,却是传统航线。

    现在的荷兰人、西班牙人都知道大明海军的厉害,没人敢招惹,估计这个船队没有这个知识,或者是不相信,于是就闯到大明的地盘上来了。

    金瓯的富庶让他们看红了眼,以为都是好欺负的落后土著人,打几发炮弹就可以征服一片陆地的地方,于是开着船就闯进了湄公河的河口。

    郑家的巡哨船立即报警。

    郑家、朱家是合作关系,所以郑家可以利用国防军的通信系统,特别是军事方面。

    国防军在金瓯设立了一个无线电报联络处,在金瓯这个三角地区的三个沿海地点上建设了高高的木塔,他们与金瓯的联络处保持着灯光通信的联系。郑家的巡逻船队发现紧急情况,就可以按照规定发射信号弹通知联络塔。这个报警系统是金瓯安全的保证。

    所以,得到报警的国防海军的巡逻船队就快速赶来,同时上报金兰湾基地,要求增援。他们到达现场时郑家与西班牙舰队已经交火。

    ………第251章完………

第252章:半潜艇显威() 
国防海军的巡逻船队赶到湄公河的河口时,郑家与西班牙舰队已经交火了。

    郑家是巡哨的小船,只有火铳,当然要吃亏,已经被打沉了三艘,其余的正在向河道深处逃跑,两艘追击的西班牙军舰就被国防海军的两艘舰艇堵在了河口之中。

    一艘护卫舰对付西班牙人的两艘军舰也是可以的,但是半潜艇首次得到实战的机会比较难的,也想检验一下它的战斗力,于是母船中的两艘半潜艇就下水了。

    半潜艇的航速不快,船只主体潜入水下的半潜状态时,航速只有八节,速度不快。但是风帆动力的舰船在并不宽阔的河口中水道速度也慢了很多,因为风帆频繁调整就会极大的影响它的速度和灵活性。时间不长,两艘半潜艇在护卫舰的掩护下就接近了敌船,西班牙人没见过这个东西,水面上就是一个大烟筒,目标很小,这是船吗?它自动的不断的前进,速度还很快。不管怎么说,它没有善意,于是就开炮向半潜艇射击,炮弹打得水柱冲天,就是打不着,它太小了,并且移动速度也不慢,自然很难命中。两艘半潜艇对准了一条敌方战舰从两个方向接近夹击,双方的距离很快从2000米缩短的1000米之内,鱼雷的最大攻击距离是1000米,为了准确击中目标,半潜艇继续向前。

    西洋战舰的火炮都是集中在侧面的,所以它就用侧面对着两艘半潜艇,打出密集的炮弹。炮弹太多了,终于有一发炮弹打到了半潜艇的烟筒。半潜艇的装甲很厚,有20毫米,炮弹击中钢板声音很大,咣当一声,虽然炮弹打不坏烟筒,可是毕竟船体太小,这一冲击使半潜艇激烈地晃动起来,艇内的乘员如果不小心,也可能会因撞击而受伤。

    直到600米左右,才开始瞄准,鱼雷的瞄准是靠控制舰艇方向,因为它的发射管是固定在船体上的。敌方的船体巨大,而且是横向面对着半潜艇,目标大,容易命中。

    “机房注意,稳住速度!鱼雷一发,准备!”艇长不断的通过喊话管道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