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强国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起潜的驻地在山海关,作为监军他初来咋到按说应该找机会见一见主要的部将,起码总兵、参将一级的应该见一见面,巡视一下防地。

    在山海关一带尚可,锦州、大小凌河他是绝对不敢去的,虽然清国的军队已经撤了,也立宪了,言和了,没有了战争的危险。但是,祖大寿是何人?朝廷都奈何不得。祖大寿宣布辽东拥护基本法,执行宪政,朝廷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深管。高起濳说是监军,但是说到底不过是个太监、宦官,在听话的将领面前可以趾高气扬,面对不怎么听话的祖大寿,他可是没有底气,搞不好祖大寿能要了他的命!

    宁远城是不是可以去呢?高起濳考虑一下觉得还可以去。宁远是祖大寿的老家,祖家的家眷亲属都在宁远,但是祖大寿本人常驻锦州、大凌河,宁远也是祖大寿的势力范围,当地的驻军是祖大寿的部将张弘谟,据说张弘谟待人和善,脾气好。

    十二月初五,高起濳带着一队亲兵就来到了宁远城,名曰视察军务。

    祖大寿是一个不听招呼的人,高起濳名义上是他的上司,以高起濳的脾气秉性,定然容不得祖大寿,此来是否有拉拢张弘谟,或者是寻找机会占据宁远,挤压祖大寿的势力和地盘呢?总之来者不善。

    开始时高起濳还是加着小心的,见了张弘谟并没有颐指气使的态度,又是检查账册又是巡视军营,很像视察部队的样子。

    在宁远城中高起濳看到了一个高高的木塔,觉得有些奇怪,就带人走了过去。

    这里就是国防军设立的有线电报联络处。国防军广泛的使用着光通信,光通信有其便捷的优势,外出行动的部队,在很大的范围之内,只要带着一盏通信灯,就可以随时保持联系。因此,作为通信联络的枢纽,自然要建一个高高的木塔,来作为光通信的中心。高起濳完全不懂得这些通信知识,当然是看着奇怪了。

    陪同的张弘谟赶紧解释,这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建立的联络地点,京城的电报预计明年正月开通,到那时,这个联络处就可以随时保持与京城的联系了。高起濳听了更是晕乎,完全摸不着头脑。

    于是就入内查看,一到大门,就看到了岗哨士兵完全不同的军服和枪械。站岗的士兵手持的是新式火铳,本来国防军是不使用这种火铳的,为了与大明官军的接触中平淡一些,不过分张扬,所以部队中都有一些新式火铳,像这种岗哨就派上了用场。

    作为大明的上层人物,高起濳还是知道国防军的,也知道他们很强悍,亲眼目睹国防军士兵,这还是头一遭,因此也是看着新鲜。因为不是上战场,岗哨穿的是绿色军服,不是花皮。国防军的礼节规矩是:国防军内部全部是举手礼或者持枪礼。对外,要按大明的规矩行跪拜礼。

    张弘谟是本地的长官,他们是认识的,由他陪同而来的官员必定官阶更高,所以站岗的士兵一手持枪,行单腿下跪的跪拜礼,迎接长官,同时向内部通报。

    联络处的头头是一个排长,听说有官员到了,赶紧整顿内部,集合队伍,并跑到门前迎接。

    除了军装不同,礼节上一如大明的军营,没有什么两样。他们也不会执行国防军的报告制度。

    按国防军的军纪,要上前敬礼,报告自己的部队番号和职务,对于大明的官员这个礼节就免了。不过他们的军服上都有标志,仔细看还是一目了然的,他们隶属于第四师(辽宁)第一团第32营。

    高起濳对于这些士兵是不屑一顾的,不回礼、不说话、也没有任何表示,抬腿就往里走。张弘谟紧跟在后面,排长也赶紧起身跟着,大明的官员多数都是这么傲慢,他们也习惯了。

    到了内部,高起濳一看,什么也不懂,完全看不明白,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没办法,问吧!

    “你刚才说这是什么地方?”他问张弘谟。

    张弘谟心中来气,刚才已经告诉你了,你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进来干吗?好玩啊?

    心中有气,脸上还得陪着笑,说道:“这是为了与京城朝廷通消息,设立的联络处,现在京城的通信设施尚未建成,所以暂时没有使用。”

    “什么,什么?与京城通消息?怎么通?”

    说话是公鸭嗓,典型的太监腔调。

    这个问题张弘谟就没有办法回答了,他倒是知道电报,因为觉华岛就有,为了军粮他还用过,向大沽口询问军粮何时到达。但是怎么通过去的,他就说不上来了。于是只好把国防军的排长推到了前边,让他解释。

    对于什么都不懂的太监,的确很难解释,于是排长说道:“京城的通信没有建好,还不能通信,但是到大沽口码头是可以通信的,我们和大沽口试着通信一次,大人您在旁边看着,可以吗?”

    排长不认识他,也没有见过太监,所以也不认识太监的服装,因此就不能贸然的就喊公公,只能称呼大人。

    “好。”

    于是,通信兵们开始开动机器,调试设备。由于有线电报开始使用载波电路,发报机有一部分电子管设备,所以驱动的动力就不是手摇发电机了,而是轻便小型的蒸汽轮机。由于这个通信点尚未正式工作,业务量少,所以每日是定时开机,现在的机器都是关闭状态,要重新开动,蒸汽机的开动是需要时间的。

    在等待的时间里,排长书写了一份实验电文交给张弘谟验看,上面写着:“大沽口天气如何?实验电文。宁远联络处。”

    高起濳拿过来看了看,拿起笔来重写了一句:

    “询问高养性,何时回京?”

    明朝的大太监多数不是文盲,读书写字都没有问题。

    他看着使用的纸张和写字的笔,与常见的完全不同,今天到处都是新奇的事。

    排长说道:“大人,这电报只是到大沽口码头,这个叫高养性的人在何处?”

    高起潜怒喝:“放肆!高公公的名讳也是你随便称呼的吗?”

    至于吗?一个太监而已,还什么名讳?笑话!

    排长赶紧低头,不做声了。心里话说,我知道他是谁?不问明白了,电报送给谁?

    “高公公就在大沽口码头的仓库,正在查验税粮。”旁边的随从赶紧解释。

    高养性是司礼监的太监,是崇祯派出去督察各地仓库的太监之一,他现在正在大沽口仓库验收税粮。在山海关还有一个太监张国元,负责核查兵饷。

    崇祯即位以来,第一件事就是铲除飞扬跋扈的太监魏忠贤,剪除其党羽。魏忠贤是大明一朝数的上的祸国殃民、罪恶深重的太监,号称九千岁,在全国到处建生祠,已经严重到威胁皇权,甚至威胁到皇帝生命的地步。打掉这个集团实属不易,是崇祯即位以来的第一个辉煌战绩。按道理说崇祯应该痛恨宦官干政才是,那想到,没有几年,崇祯同志就重蹈覆辙了,再次大量的派出太监到军队,边关、六部衙门等要害部门干预政务、军务。仅仅宁远到大沽口这么小的范围之内就有三个重权在握的太监。

    在西北围剿乱民的官军中,每一个总兵身边都有一个太监做监军。

    最过分的就是:司礼监太监张彝宪被任命为户部、工部二部的总理,监视中央政府的财政,这是对户工二部官员的极大不信任。

    张彝宪小人得志,跋扈得很,他的恶行太多了,几千字也写不完,所以一概从略,只举出一个例子:崇祯七年,在崇祯的支持下,规定:地方官员进京觐见皇帝,必须先到张彝宪那里递手本(述职报告)。就是说,不管多大的官,哪怕是都督、巡抚,到了京城,都要先见他的面,在大堂上给他叩头!真是史无前例!

    被张彝宪罢免的官员从尚书到侍郎到普通的办事员那就太多了。

    ………第255章完………

第256章:太监不得干政() 
崇祯五年十二月初五,在宁远城内国防军设立的联络处,关宁边军的监军、御马监掌印太监高起濳,发电报给大沽口的高养性,以测试观看电报的通信能力。电报的内容是:

    “询问高养性,何时回京?”

    通信排长照此写出电文:“大沽口,仓库,高公公收。何时回京?发电人:关宁监军高。”

    这个电文写的没有问题,高起濳点了点头。电报机已经开机,于是就滴滴答答的发了出去。

    看着这些忙碌的身影,他还是什么也看不懂,等待电报回复的时间,他又到院子里转了转,实际上他是在想心事。

    这里到大沽口有六七百里,八百里加急快骑传驿也要一天,往返要两天,还不知道要跑死几匹马?这个通信有那么快吗?这不是成了神?

    其实电报通信大明很多人都知道,特别是朝堂上的大臣都知道这回事。高起濳这等人,平时的心思都用到歪道上了,你就是告诉他,他也是左耳听右耳就冒出去了,那里会上心思?今天要不是闲来无事,加上好奇,他也不会关心这种事。

    正想着心事,那个排长递过来一张纸,说是回电。

    他拿过来一看,大吃一惊,这个通信是真的!

    回电的内容是:“高公公收。公事未了哪能回京城。公公的寿礼已经派人送出,不日即到。大沽口仓库,高。”

    派出的太监哪有回京城的日期?皇上不下令召回,他就得老老实实的在那呆着。年关临近,他们没有家,在那里过年都一样,自然提不到回京的事情。还有寿礼,外人谁知道自己的生辰?他高起濳还没有到魏忠贤那个份上,他的生日别人很少知道,所以这个电报的确是高养性写的,通信的快捷是真的。

    这么好的东西。。。。。。他开始动了歪心思。可是国防军也不是好招惹的。怎么办?

    逼着国防军迁移联络处?

    于是他问道:“联络处仅此一处吗?山海关为什么不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