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强国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峪关城中的蒙古守军也知道有明军到来,因为昨天蒙古人的探马就遭遇了明军。

    西路支队将如何攻取嘉峪关?且听下回分解。

    ………第409章完………

第410章:攻克嘉峪关() 
崇祯九年五月二十二日,第十师的三团和独立第五骑兵团组成的西路支队从外侧三面包围了嘉峪关。

    嘉峪关的西门是正门,前后两个箭楼,明显的就是瓮城,嘉峪关城池的南侧还有一道圆弧形的外城,外城的东面、南面、西面各有一个城门。这段外城的作用就是防止入侵的敌军绕过嘉峪关城池进入河西走廊。嘉峪关和它的外城都有护城河,但是这里已经属于戈壁滩的地貌了,严重的干旱缺水是这里的常态,所以护城河都是干枯的,一滴水也没有。嘉峪关就是大明帝国的西大门,防御完全是向西的。

    嘉峪关的箭楼很漂亮,朱万化曾指示西路支队,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护箭楼,不要毁坏了。这个嘱咐是必要的,不是人人都有保护文物古迹的思想的。

    西路支队正是从嘉峪关之外向嘉峪关进攻的,因此嘉峪关的主要关隘全部是阻碍他们进攻的障碍。目前的西路支队分为三个部分,北部有五团两个营,距离嘉峪关二十里左右,他们不需要向嘉峪关靠近了,就地展开。他们所起的作用是截断沙漠边沿到嘉峪关(包括长城)之间的空隙地带。河西走廊中的准格尔人如果越过长城,在长城外与沙漠之间存在一个狭窄难行的通道,敌军是可以从这里逃跑的。

    同样的道理,位于南侧的三团两个营也是就地展开,截断嘉峪关外城到祁连山中间的狭窄通道。

    攻击嘉峪关的任务就由五团、三团各一个营来完成。攻克嘉峪关之后,西路支队的这个态势就完全封堵了河西走廊的西部出口,想逃跑的敌军只有进入巴丹吉林沙漠了。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是极难通过的,就是过去了,祁连山的南侧就是青海的海北地区,那里已经是国防军的天下,纵然没有正规部队,几个散兵游勇也不是武警部队的对手。

    五月二十二日上午,攻击嘉峪关的战斗打响了。

    怎么攻城呢?破门而入是不行的,因为西门的前后箭楼就说明它有瓮城。重炮击毁城墙是一个办法,但是嘉峪关的城墙高大坚固,需要长时间的炮轰。另外,攻克嘉峪关之后西路支队还要据守此地,以阻断准格尔的援兵。假如城墙损毁严重,在戈壁滩的环境里,周围几十里都没有居民的地方,缺少建筑材料,修复城池就比较困难。

    针对嘉峪关城池很小这一特点,阚文明和欧阳衮商议,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向城内炮击。

    几十米见方的一个城,城内能有多大的地方?城内的房屋是扛不住炮轰的,何况绝大部分都是士兵居住的简易建筑,并且半数以上都是帐篷。用迫击炮覆盖式的炮击,对城内守军将是灾难性的,巴掌大的一个城无处躲无处藏。

    一般情况下国防军攻城是不会扎云梯爬城墙的,但是这一次例外了,他们扎了一个云梯,准备爬城墙。只扎了一个云梯太少了,但是很无奈,周围光秃秃的大地和山坡,找一颗树都难,这一个云梯也是费尽了心机四处寻找材料。最好的材料是工兵手中有十几根一丈长的角钢,把临时营的长矛枪杆都拿来用上了,这才凑了一架云梯。

    阚文明命令仔细的检查云梯,只有这么一架,绝对不许出纰漏,工兵排长亲自动手,一点一点的查,一定要坚固可靠。

    阚文明心想,以后要提一条建议,工兵还是需要准备云梯的材料,作战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国防军攻城也难免要爬云梯。

    为了防止准格尔人的骑兵突然出击,四辆重机枪战车封堵了西门。外城的南门同样被三团的轻机枪和火炮封锁。准格尔人向西突围几乎是不可能的。

    各部准备就绪,观测气球也升起来了,炮击就开始了。

    “轰!轰!”

    开始的几发属于试射,炮弹稀疏,随后炮弹就密集起来,并且夹杂了一定数量的燃烧弹,嘉峪关城内猛烈的爆炸的同时也起火了。城里的帐篷、建筑中的木料、桌椅家具、衣服被褥都成了燃烧之物,城中的大火顿时就燃烧起来了。但是炮击依然没有停止,在观测气球的指挥下,普通炮弹、燃烧弹还在不停的打进去,弹丸之地的城池立刻成了人间地狱。

    炮击中也兼顾到了即将爬城的地点,那是城墙的北侧面(北侧没有城门),这一部分城头距离箭楼最远,炮弹把这一处城墙猛击了三遍。

    不知道城内有多少守军,不管多少,估计伤亡很大。由于督军大人的命令,炮击都躲开了嘉峪关的三个箭楼,箭楼也是藏兵之所,那里的敌军就会残留下来。

    炮击还在进行之中,担任爬城任务的小队出发了。

    这个小队的组成是:爬城的一个排士兵,他们全部装备了喷子、手榴弹,头戴钢盔,还配备了两挺轻机枪。一个工兵班负责运输、树立梯子。还有负责掩护的一个排,他们有三门掷弹筒、两支狙击步枪,一挺轻机枪。

    火力掩护的一个排率先出击,他们距离城墙100米处就停了下来,建立阵地,掷弹筒就开始炮击这一段城头。

    工兵们抬着梯子冲到城墙下,云梯树立起来了,还好云梯高度够了,超过了城头一尺。

    因为箭楼没有遭到炮击,其中必有守军,云梯距离箭楼四五十米,嘉峪关城池太小,这里已经是到城楼最远的距离了。

    果然,箭楼中的敌军发现了爬城的进攻小队,箭矢就射了过来,四五十米已经是弓箭的极限距离,大部分箭矢射程不够纷纷落地,射到位置的也是软弱无力。狙击步枪、轻机枪立即向箭楼开火,箭矢顿时就减少了,估计敌方弓箭手有了伤亡。

    爬城的士兵动作很快,三丈高的城墙相当于四五层楼房的高度,动作快的一分钟多一点就能上去。

    直到梯子上的士兵接近了顶部,掷弹筒的射击才停止,82迫击炮对城内的炮击也停止了,这是为了避免误伤。应该说掷弹筒的掩护是最有效的,城头的这个位置上是不可能有活着的敌军士兵了。掷弹筒就是小型的迫击炮,它是曲线抛射,炮弹是垂直落下的,躲在城墙上女儿墙后面也免不了被炮击。

    国防军用云梯登城的一套战术动作已经把最大的危险都排除了,参与攻击的士兵伤亡率是极低的,登城的过程中只有两人轻伤(箭伤),可以说代价轻微。

    登上城墙的士兵不经意间看到了城里的惨状,从火光和烟雾中隐约可以看到:房屋已经没有完整的了,倒塌的建筑中混杂着不知是人体还是马匹的零碎肢体,还有色彩斑斓旗帜、衣服、被褥、家具等等,一片混乱。

    但是他们没有时间看这些景致了,因为距离他们最近的西门前箭楼内冲出来数十人,也可能有一百多人的蒙古鞑子,烟雾缭绕看不太清,他们多数手中拿的是蒙古弯刀,也有拿着火铳、三眼铳的,居然还有举着手榴弹的,他们“嗷!嗷!”叫着冲过来,喊声就像骑马冲锋一样,他们的身后有穿着整齐光鲜的人在指手画脚的指挥着,明显就是军官头领。这批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人高马大,各个都是壮汉。长期骑马使得他们跑起来有明显的罗圈腿,但是奔跑的速度不慢。

    国防军的一方还在陆续的登城,已经上来的有三十人左右了(一个排40人),战士们手中的喷子装的全部是散弹,散弹的射程也有七十米,但是有三四十米之内才有杀伤力,危机的情况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有好几只喷子已经开火了。蒙古人显然有受伤的,因为有人摔倒了,有的一瘸一拐的步履蹒跚减速了,这就是距离远打击力度不够,喷子的打击一般是不致命的。

    对于箭楼内蒙古人的反击,位于城墙下面的,负责掩护的一个排是看不到的,他们的视线被城墙外侧的女儿墙挡住了,他们正在跑向云梯准备登上城墙支援。

    气球上的观察员是能看到的,他可以指挥炮兵支援,但是双方只有四五十米的距离,82迫击炮弹的爆炸半径就是20米,炮击容易造成误伤,因此,他不敢让炮兵开炮。

    少顷城墙上国防军士兵的手榴弹成群的投掷出去了,顿时爆炸声一片,冲在前面的鞑子倒下了一批。但是蒙古鞑子的手榴弹也甩了过来,国防军的士兵们紧急的卧倒,或寻找隐蔽物,即便如此也是有死伤。

    更多的蒙古鞑子冲上来,他们现在是拼命了。在喷子、手榴弹的多重打击之下,还是有冲上来的,终于短兵相接了。喷子不能上刺刀,只能看机会开枪。

    最危急的时刻,两挺轻机枪上来了。

    登上城头的士兵占领了这个突破口的局部,担任掩护任务的一个排士兵也登着云梯上来了。

    两挺轻机枪解决了大问题,他们立即截断后面赶来的成群的蒙古鞑子,人群密集,机枪像秋风扫落叶一般将密集的鞑子后队扫倒一片。前面的混战中喷子是占上风的,只要没有了后续的鞑子,前面的很快就被消灭干净了。

    后面机灵的鞑子赶紧缩回了箭楼,一场危急过去了。突击登城的士兵阵亡四人,重伤两人,轻伤十几人,伤亡接近半数。

    战后审讯俘虏才知道,蒙古鞑子兵后面的那个指挥者就是巴图尔,这批鞑子中至少有一半是巴图尔的亲兵卫队,难怪各个高大健壮。巴图尔居于河西走廊后方的嘉峪关城中,按他们的思维这里是安全的,他们想不到国防军出奇兵袭击嘉峪关。即便今天他发现有人攻城,巴图尔也不认为自己居于城中有什么危险。一旦城池守不住,他还可以从东门逃跑。敌军兵临城下,他是到箭楼来观察敌情的,国防军炮击嘉峪关,按照督军大人的命令唯独没有炮击箭楼,让巴图尔躲过了一劫。现在巴图尔知道危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