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强国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少人会反对、反抗?恐怕坚定的支持者是极少数。

    朱万化遇到的就是这种局面,一旦控制不好就会进入混乱的漩涡,一旦跌入这个漩涡就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转出来。按历史的经验,至少要乱上一百年!

    不要以为国防军的军事力量强大,就可以为所欲为,政治是极其复杂的,联省本身、国防军本身就不能分裂吗?就算是落后的大明朝廷不也是获得了火炮的利器吗?企图逐鹿中原的英雄豪杰遍地都是,这就是时势造英雄之说,只要有合适的土壤英雄豪杰就会生根发芽,谁能保证他们不能获得先进的装备?

    所以在新旧交替的时期,保持稳健是极其关键的,慢一点总可以达到目标,欲速则不达,一旦造成混乱局面,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就是朱大典表述的全部含义。

    也有一种说法,叫做“不乱不治,大乱大治。”

    这个说法没有错,可是政治家口中的一个“乱”字是什么代价?有人算过账吗?

    就说中国的近代史吧,所有人都知道新中国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的,中国今日的富强实在是来之不易,可是这个“一穷二白”是怎么来的?

    清朝末年,清政府极度的腐败,即便如此,当时中国的财富依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当时的中国是农业国,可是中国的工业可以造大型的轮船、造铁甲舰,花银子买来的舰队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七。可以造枪、造炮、机关枪也可以生产。直到财力即将耗尽的抗日战争前夕,东北、山西、上海、还是可以制造坦克装甲车的,甚至飞机制造也没有落后。中国造的火炮口径都在120毫米以上。

    真是痛心啊!如果中国不自乱,何来的一穷二白?到五六十年代仿才造出汽车,有什么可骄傲的,还说是中国造的第一辆汽车!

    这就是朱万化所顾虑的,中国不能乱!国家富强靠什么?民间、社会的财富才是国家的根本,没有银子什么事也办不成!

    ………第484章完………

第485章:机缘巧合() 
国防军的情报是准确的,北京城的确有了迫击炮。坐探们侦查到的三门炮只是一部分,实际上用于城防的就有九门炮,并且这还不是全部的火炮,其他的地方还有。

    朱万化的猜测也不错,主持此事的的确是北京的官员,他是宣大边军都师杨嗣昌。不过现在已经有更多的朝廷官员介入了,已经不只是他一个人在独立支撑了,户部尚书侯恂和兵部尚书张凤翼也加入了进来。

    杨嗣昌早在宣大边关时就经常住在延庆主持此事,边军从宣大撤兵后,杨嗣昌更是常驻延庆。侯恂和张凤翼是崇祯南迁后留在北京的。研制火炮一事后来也得到了崇祯皇帝的批准,并为此拨付了银两支持军火工厂。

    最先有研制火炮想法的是杨嗣昌,那还是崇祯八年,那一年成立了联省衙门,朱万化就任了督军,朝廷的倾退之势已经显露了出来。忠于皇帝的大臣们有了危机感,强军的想法首先在军中出现,国防军的火炮厉害,我们就不能有吗?这是很自然的想法。但是,大明的大臣们对于现代的工业技术一窍不通,他们无从下手。

    杨嗣昌早在崇祯四年时到过济南,那时的济南已经有了几家工厂,其中就有一个作为示范的比较全面的机械加工厂,这个工厂名义上是生产铁锹这种万能的工具,实际上是给中原的人们做一个示范,告诉他们现代的工业是个什么样子。杨嗣昌好奇,也去看过这个工厂内部的情况,因此也是略知皮毛,这也是杨嗣昌萌生制造火炮的最初原因。

    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边关一直很平静,没有战事,甚至蒙古人一有机会,就向杨嗣昌示好,意思是生怕杨嗣昌出兵打他们。杨嗣昌哪有心思平定蒙古啊?不过得了闲,有的是时间想闲事,这也是杨嗣昌萌生制造火炮的一个有利的条件。

    且不说杨嗣昌政治主张正确与否(杨嗣昌是攘外必先安内理论的创立者),作为明末的杰出人物,他思想敏捷,组织实干的能力也很强,只要他想干,在加上合适的机遇,定然会有所作为。

    一个偶然的机会促成了杨嗣昌开始认真的,实实在在的筹备起来。

    那是由于他的一个幕僚带来了一位工匠,此工匠略通文墨,他出身于京城里破落的士绅家庭,幼年读过书,没有功名。曾经在安东被造船厂雇佣,在造船厂干了两年多,由于读过书,人又聪明,渐渐的显露出才干。但是社会是复杂的,不知为何,他受到了排挤,不但不能升职加薪,反而成了苦力中的一员。这种事情就不用解释了,在公司、工厂里混饭的都明白,不会“来事儿”的人吃不开,特别是当你还有点小本事,小聪明的时候,就更加的倒霉。他少年时做过阔少爷,读过书,有办事能力,因此也就有一股傲气,他周围都是没文化的苦力,自然就有虎落平阳的感觉。为此他愤然辞工而去,回到了家乡——北京城。

    这件事的过程有点戏剧性,完全是个机缘巧合。

    此人名叫林祥,家道中落,正应了那句俗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穷困潦倒的林祥继承了祖上的一套小宅子,两进的院子加一个跨院,三个院子十几间房。这个年代人口并不密集,这点家产也算不了什么,卖掉也不值几个钱,再说一家人总要居住生活。于是那个独立的小跨院就租出去,得几个租金补贴家用。可巧,租房子的是杨嗣昌的一位幕僚师爷,南方人,家眷也跟来了。但是家眷随军就不方便了,于是就租房安置在北京城里,这位师爷一两个月总要回来一趟。

    这位师爷也姓林,林师爷进出自己的家是要走林祥家的大门的。大门处是个门厅,过了门厅就是前院,正前方是林祥家的内宅,右手过一个小门就是林师爷租住的跨院,跨院里正房五间厢房两间,有个小院子,也是蛮宽敞的。

    这一次林师爷回来见到了家主林祥,简单的寒暄招呼之后,林师爷多问了一句:“东家,我在你家住了二年了,怎么还是头一回见到你呢?”

    林祥说道:“哎!一言难尽啊!家境不好,出去混生活,在外面也没混好,这不是回来了吗?千好万好也不如家里好啊!”

    林祥坐在门厅里的小板凳上,正在忙着手里的伙计,他是边干活边说话。

    他手中的活计可是不一般,立刻吸引了林师爷的目光。其实东西也简单,就是家里常用的擀面轴,难能可贵的是各个的油光崭亮,圆滚规整,林祥正在打捆往褡裢里边装。林师爷看着这么精致的东西忍不住拿起一个观看,这一看更是吃惊,溜圆的擀面轴丝毫没有刀削斧剁的痕迹,像是天然而成。平平常常的家用工具竟然像是艺术品。

    林祥也很开朗,自家的房客也不是外人,据说还是个师爷,也是有文墨的。他把褡裢背上肩膀,说道:“林先生喜欢就拿去用吧,自家做的东西不值什么、回头见,我出去了。”

    “东家,你这是去哪儿?”

    林祥苦笑:“我没有别的本事,就靠卖擀面轴得几个钱补贴家用,林先生见笑了!”

    这一下林师爷来了精神,他一把抓住房东,说道:“东家老弟,你别忙走,我不会耽搁你的功夫,你这褡裢里有多少?我包下了,也省了你到处叫卖。价钱好说,你一口价,要多少是多少!”

    林祥愣住了,这是怎么话说的?他要这么多擀面轴有何用?但是话到这个份上他实在是不能走了,发下褡裢说道:“先生请到屋里坐,有话慢慢说,这东西一个就够用,用不着破费买那么多。”

    “屋里热,咱们做院里吧?”林师爷说道,时间是崇祯八年的七月,秋老虎的天气还是很热的。

    两人在院子的大树下,坐着板凳就聊了起来。

    林师爷是有心之人,岂能没事闲聊,其原因还在于他的雇主杨嗣昌。杨嗣昌心中所想之事,他当师爷的能不知道吗?他在杨嗣昌的幕府里成天聊的就是如何造军火。这位房东说了,他自己做擀面轴出去卖,那么房东就是一位手艺高超的工匠,其中的奥妙对于办工厂来说定然有所补益,最低限度此人可以充当工匠,这个机会他能放过吗?

    林师爷关心的就是制造方法,这个擀面轴是怎么做出来的?但是手艺人靠手艺吃饭,自己的绝活岂能告诉外人?这个道理林师爷也是知道的,所以问话就要讲究,不能让人家为难。

    可巧这二位都姓林,也算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吧,林师爷开始攀亲套近乎,他说道:“按说我们也都是老林家的本家了,我叫你一声老弟可好?”

    林祥道:“那我可是高攀了,林老兄有何事?但说无妨。”

    话不过三句,林祥又露出了书生味道,他读过书,无功名,算不上知识分子,说话却是文绉绉的。

    “这擀面轴什么价?老弟别多心,你一家人靠这个过日子,我不能白要,我也是看着好,送给亲朋好友,谁家都得用擀面轴。所以这个银子我必须给,老弟你若不要,我没法做人。”

    “老兄太实诚了,这都是小东西,不值钱,小的一分银,两尺长的二分银,大的三分银。哎!我也没有别的本事,靠这个糊口吧!”

    “一天能卖多少?”

    “大小算在一起,每天有三十根左右吧,得五六钱银子,混日子吧!”

    五六钱银子折合人民币两三百元,一个月就是七八千元人民币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够用了。

    “这都过午了(下午)才出去,你早点出去不是多卖点吗?”

    “让老兄见笑了,我这是一个人的营生,早上起来开始做,下午出去卖,半天只能做三十个,下午就卖光。”

    林师爷已经问明白了,他的这个生产效率不低,一个时辰(两小时)至少做十个,绝对高效率!最低限度他是一个高明的工匠,这就是他要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