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强国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卿家,在这里修路通车的工程不难,但是修路工程,维护道路有一个大的难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谢鹏举想了一会,摇摇头,说道:“王爷,臣愚钝,还请王爷指点。”

    朱万化说道:“那就是水,是饮用水。现在道路的沿途都有了交通点,那里都有水井,过往的车队也可以获得饮水。但是,如果展开修路的工程,少说几百人,多说上千上万人,那几口水井就不够了。粮食、蔬菜都可以运输,饮用水如果要运输可就麻烦了。所以说,修路工程开始之前,先要解决水源,这就是工程的难点。如何解决呢?谢卿家你看这里。”

    朱万化指点着地图,继续说道:“这条河叫做尼罗河,距离这里很近,尼罗河从长度上说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了,比我国的长江还要长。到了这里已经是入海口了,它的水量是充沛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凿水渠,引来尼罗河的水,沿途供给我们的交通线,这是解决大量水源的唯一办法。只要有了水,不光是饮用水,多余的还可以浇灌土地,使得道路周围生长草木植被,这里的环境就慢慢的改善了。

    我这里有一条建议的引水渠路线图,是按地图上是地势画的,不见得对,你们可以参考勘察。”

    朱万化所给出的水渠路线就是现代的“伊斯梅利亚”运河的线路,它是向苏伊士运河供水的。这是成功的运河线路,当然不会有问题。

    但是,朱万化要修的运河,只能叫做引水渠,仅仅一个渠道,水渠小,流量小,工程量当然也就小的多。

    朱万化还提示道:“我们在这里的占领地除了塞得港之外,全部缺少水源,因此,这条引水渠修好之后,要考虑向其他的地点供水。但是,不是所有的地点都可以自动的流淌过去的,有的位置,就要考虑用水泵提高水位,这种泵站可能需要多处,有的线路可能需要修成管道方式的暗渠。所以说,我们得到的水付出了很高的成本,这里的水如此重要、短缺,付出代价,能够解决水源就是很大的成绩了。否则,我们无法在此立足。

    从水源的角度说,我们也必须与埃及王国打交道,争取把它收为属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战争结束之后,与埃及建立友好关系是第一重要的,有了友好的关系才可以修建引水渠。

    我们各处居民点的分布,实际上就是水源的分布。西奈半岛的南端是难得的山区,要设法修建水库,哪怕很小的水库也要修建,取得饮用水是最重要的。”

    。。。。。。

    纪元2191年,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初九,朱万化离开了苏伊士城,圆满地结束了这次巡视考察,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奥斯曼人还是来了,在朱万化离开后的十一月二十四日清晨,奥斯曼人的舰队到达了塞得港附近的海面上。

    国防军初到中东地区,信息还不灵,没能提前获得情报,因此显得突然。

    送走了督军大人,谢鹏举不敢怠慢,他立即来到塞得港,指挥那里的防御。因此,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到达时,塞得港的防务还是完善的,准备也很充分。

    与国防军一方的预测有些出入,奥斯曼人没有选择其他地点登陆,而是大队的舰船直接开到了塞得港外的海面,准备强攻。朱万化和谢鹏举都过高的估计了奥斯曼人,他们没有使用任何迂回包抄的谋略,而是直截了当的打上门来。也许他们没有把一两千人的中国军队当回事。

    现在国防军在苏伊士地区有两个团五千多人,塞得港的前线地带有四千人,塞得港这个局部有两千多人。奥斯曼人的情报还是半年以前的,那时到达塞得港的国防军只有一千多人。

    谢鹏举等军官在城墙上用望远镜观察,奥斯曼人的战舰黑压压的一片,不好清点数目,据观察哨报告,估计大小战船八十艘左右,最多应该不会过百。大型战舰容易清点,总数三十四艘,双船楼的无敌战舰有八艘,有一些大型船只明显是商船,应该是运送兵源的。这样估算下来,能够登岸作战的陆军应该在三千到六千人的水平,算上水手估计是万人左右,也算得上是一支庞大的远征军了。

    塞得港在大海的南侧,奥斯曼帝国的舰队位于正北偏东,这是舰队行驶过来的方向。

    塞得港的东侧有一条河流,它的河道就是现代运河河道的位置,国防军有限的海军力量就在这个河道形成的小海湾之中,它们是八艘快艇,其中五艘是鱼雷艇,三艘是炮艇,还有两艘不大的武装海船,其余的就是平时巡逻用的小木船了。这个小海湾里还有快艇的装配维修小船坞,里边有两艘正在组装的快艇,如果敌军在晚来几天,这两艘快艇就可以参战了。

    敌军已经到了家门口,有限的力量也要出击,不能被堵在海湾之中,谢鹏举命令他们马上出港,向偏西侧航行,就是躲开敌舰队的锋芒。

    如果现在不出港,等到战斗开始,双方展开激烈的炮战,那时快艇出击,正好在自己火炮的前方,这就影响战斗进程了。快艇在外面的海面上,可以选择敌军的侧后方向进攻,与陆地形成夹击之势。这都是战斗指挥员的学问,我们就不深究了。

    八艘快艇加两艘大一点的武装木船一共十艘船只,鱼贯而出,在庞大的敌舰队面前他们显得太渺小了。唯有那两艘武装木船,船体大,还有很多风帆,就显得大一点,但是,今天他们担负的是辅助任务:为快艇携带弹药,也就是弹药补给船。因为快艇太小,携带弹药不多,鱼雷艇每艘有两个鱼雷发射管,带六枚鱼雷。激烈的大海战就不够用了。

    快艇的速度是很快的,但是现在行驶的很慢,第一他们要照顾到行动缓慢的木船,第二,不能暴露快速的优势,要麻痹敌军。现在敌舰队还在十几里之外,敌军的大炮还是打不过来的,缓慢航行也无所谓。

    在大规模的舰队面前,这十艘船太小了,即便敌军看到了也不会注意,他们会以为是逃命的小渔船。

    双方摆开了战场,大战一触即发,究竟战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575章完………

第576章:塞得港大海战() 
十一月二十四日清晨,奥斯曼人的舰队到达了塞得港附近的海面上。冬季少雨,万里无云,温带的气候也不寒冷,是适于作战的好天气。

    早上七点多,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列出两路纵队,沿着倾斜的方向,向塞得港驶来,他们的进攻开始了。

    斜向的纵队便于进攻和炮击,因为古战船的大炮在甲板下的舱室中,侧船舷开窗,那就是炮口,斜向行驶,行进中随时可以开炮。

    带风帆的战舰从远处望去,风帆那一部分显得特别的大,船身反而不显眼了。奥斯曼历史悠久,它的国旗、军旗也是多次变化。现在的国旗是大红色的,正中有一个绿色的椭圆图形,圆中一横列三个黄色的新月。他们的军旗也是大红色的,旗子末端呈尖头型,图案是黄色,中间两把弯刀(由此可见他们的骑兵厉害),上下两排新月。

    军旗、国旗、号令旗和其他的旗帜在战舰上飘扬,威风凛凛。舰船扯满了风帆,排列整齐的军舰威风八面,也显得他们的海军训练有素。

    谢鹏举端着望远镜观察,慢慢的也看出了门道:前边的一个纵列八艘战舰都是双船楼的,被称作无敌战舰的大型舰只。这种船火炮多,搭载兵员多,兼顾炮战和跳帮作战,当然也可以用于登陆,登陆时需要小船配合,运载士兵上岸。如果在码头上登陆,就免去了小船摆渡的过程。这八艘战舰摆在前边,就是准备登陆的,每只船300人,士兵总数在2500左右。

    后面的一列是六艘船,中间的四艘全部是商船,明显是搭载登陆部队的。这四艘船又有两千多人。

    作为指挥官的谢鹏举已经知道奥斯曼人是有些莽撞了,这显然是孤注一掷,连试探都没有。能够顺利登陆尚可,攻击一旦受挫,连挽救的余地都没有。也可能他们过于狂妄了,以为只要大军登陆,奥斯曼帝国的勇士无敌!假如小规模试探的话,如果败了,会影响士气。也许他们认为中国人没有海军舰船,他们攻击受挫还可以从容的后退,只要离开岸边的火力攻击即可。

    “报告!司令官大人,陆战一团一营刘营长来电话,已经接过来了。”

    谢鹏举拿起电话,说道:“我是谢鹏举,请讲。”

    “司令官大人,一团一营营长刘十三请示:敌舰队已经进入火炮射程,下官请示何时开炮?”

    “放近一点,先头的敌舰距离岸边两三里的距离再开炮。注意观察指挥部的号炮:三发绿色信号为开炮命令!”

    “是!大人,刘十三遵命。”

    刘十三的一营刚好位于塞得港的东侧,是最接近敌舰队的位置。

    西洋火炮最大的射程有五里(2500米),一般火炮只有三里,所以他们理想的炮击距离应该是两三里。塞得港城池距离海边的码头还有半里地,敌舰若炮击城池,就要开到距离码头两里的位置才能开炮,掩护他们的步兵登陆。

    到了这个距离,敌舰队就全部在国防军的火炮射程之内了,可以全面的打击他们。

    奥斯曼人的军队逐渐接近城池,双方还都没有开炮,战场上一片沉寂,这是大战之前的寂静,安静的令人压抑,国防军的士兵、指挥官们都紧张到了极点,心里素质差得可能就要抓狂了。

    国防军防守的城池也极有特点,奥斯曼人可能没见过。城墙还是原来的菱堡城墙,原来的彩旗招展不见了,旗帜太少了,只有城门上,伊斯兰风格的尖顶上有一面五星红旗,除此之外再也看不到旗帜了。城墙上偶尔有人影闪动,基本看不到人,像是没有设防的城池,这种诡异的现象可能会令他们紧张。他们那里会想到,打击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