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率领汉军一口气向东狂奔出三十余里之后,才完全从火山脚下逃离,满身灰尘,蓬头垢面的吴起这才勒马带缰,回头眺望依然磅礴喷发的象牙山,心有余悸。

    早在三年之前,刘辩就亲自编撰了《西方地理》,除了把大航海图临摹了近百张颁发给各军团主将之外,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后世知识编撰了一本《西方地理》,其中重点介绍了沙漠、死海、火山、原始森林等地理常识,所以吴起及麾下的将士在火山爆发的瞬间马上意识到了危险,并以最快的速度逃离战场,才避免了更大的伤亡。

    但即便如此,汉军的伤亡依旧远超吴起的估计,而第一次目睹汹涌喷发的火山,许多汉军将士被吓得惊魂未定,甚至嚎啕大哭起来,以为这是天神发怒,降祸人间。

    吴起亲自给负伤的士卒包扎伤口,嘘寒问暖,甚至用嘴替一些将士清理伤口的淤血,更是让汉卒热泪盈眶,感激涕零,一个个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表情。

    “没事,没事,这是火山爆发,从地下喷出来的岩浆,不是天神发怒,不必害怕!”

    吴起笑容满面的给一个十五岁的贵霜裔士兵包扎伤口,并抚摸着对方的脑袋安慰他不要害怕,最终引得更多的贵霜士兵对吴起奉若神明,纷纷攥拳高唿:“有元帅带领我们,一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就算是天神我们也不怕!”

    吴起寻找了一处空旷地带,下令竖起帅旗,聚拢惊魂未定的三军将士。这一战虽然未打败仗,但人荒马乱,溃不成军,却比吃了败仗还要惨重。

    一杆高达五丈的帅旗在骄阳之下竖起,死里逃生的汉军将士陆续聚拢了过来,何元庆、冉闵、苏烈、高长恭、高宠、岳云、田单、张、姜松、薛戟、黄飞虎、章邯等人陆续归来,除了田单、张被岩石砸伤之外,其他人并无大碍,最多只是一些磕磕碰碰的皮肉伤。

    “回来了就好啊!”

    吴起亲自接应众将,执手嘘寒问暖,当得知严成方、狄雷俱都死在马援锤下之时不由得连声叹息,痛心不已,下令建造一座招魂台为死在象牙山脚下的将士们招魂,助他们早登极乐,再世为人。

    “为何不见延嗣将军?”

    忙碌了半天之后,吴起方才发现没有看到杨七郎的身影,而从象牙山脚下归来的汉军已经越来越稀疏,这让吴起顿时产生不祥之感。

    杨七郎从交州之时就在吴起麾下效力,因为作战勇勐,悍不畏死,因此吴起对他格外器重,平日里以贤侄称唿。更何况按照刘辩来论的话,彼此还是亲戚,吴起当下急忙命黄飞虎带领五千人返回寻找杨七郎,看看是迷失了方向还是出了意外?

    黄飞虎得了命令正待动身,只见七八个士卒连抬带背的弄了一个虚弱不堪的将军回来,急忙上前查看,不是杨七郎却又是何人?

    黄飞虎急忙上前把杨七郎接了下来,背在自己的身上,并派人通知吴起前来查看,并且大声召唤医匠过来救人。

    吴起得知杨七郎归来,急忙风风火火的赶了过来,询问几个士卒道:“延嗣将军伤势如何?被敌将打伤了,还是被岩石砸伤了。”

    几个士卒拱手禀报道:“启禀元帅,我等第一次遇见杨将军的时候他正朝火山脚下冲锋,并没有跟随大军撤退。”

    吴起、黄飞虎等人俱都熟悉杨七郎不要命的性格,听了士卒所言俱都摇头叹息:“唉……七郎这不要命的性格啊,真是永远都改变不了,火山喷发的岩浆犹如天降骤雨,别人逃跑都来不及,他却偏偏要向里面冲锋。”

    士卒继续禀报道:“我们第二次遇见七郎将军的时候已经逃出了落石密集区,七郎将军背部负了伤,从马上栽了下来昏迷了过去,我们这才把七将军抬了回来。”

    有死里逃生的汉卒补充道:“小人最后逃了出来,我亲眼看见杨将军冒着石雨杀了几个番将,好像里面还有一个叫做耿的家伙。”

    “论武艺,在我们大汉帝国中肯定数不到七郎,但若论不怕死,还得推七郎和再兴这杨氏双雄啊!”吴起手抚佩剑连声感慨,下令医匠紧急救援杨七郎。

    在三四个医匠的齐心协力之下,脱去杨七郎满是鲜血的战袍,卸去破损的甲胄,只见杨七郎的背部几乎被岩石烫熟,黑漆漆一大片,让人不忍卒睹。

    在医匠的精心救治下,杨七郎悠悠苏醒了过来,刚睁开眼就攥拳高唿:“扶我起来,我还能战,我还能杀敌!”

    吴起用手轻抚杨七郎的额头,安抚道:“好了、好了,七郎稍安勿躁,你都伤成这样了,竟然还想着杀敌。我军接下来很快就要反攻安息帝国都城泰西封以及巴比伦都城华沙,日后有的是敌人让你杀!”

    吴起聚拢了一天一夜的将士,经过清点之后,确认折损了将近十万人马,其中死于战争的大约在四万左右,剩下的几乎全都是死于火山喷发的岩石。

    而经过沿途斥候的观察,西方联军只有刘秀、马援带着两万多罗马军逃了出去,剩下的十八万将士要么死在汉军刀下,要么葬身于火山脚下,要么做了汉军的俘虏。而亚山大率领的安息联军更惨,除了五千余人侥幸逃生之外,其他的十四万多将士,包括亚山大在内,无一逃脱。

    亚山大的死亡让吴起喜出望外,而刘秀的死里逃生又让人遗憾,吴起下令全军向东返回莎车城修养一段时间,然后联合岳飞直捣泰西封,剿灭安息帝国的残余势力。

    经此一战之后,安息帝国元气大损,整个国内的兵力已经不足二十万,有能力的将帅更是屈指可数,想来灭亡安息指日可待。

    岳飞接到吴起的书信之后回书一封,让吴起在莎车城稍作休整,同时调冉闵、高宠、岳云、高长恭四将返回助阵,马不停的直捣泰西封,不给安息人喘息的机会,要以雷霆之势扫荡安息帝国。(。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一千五百八十 五将争功() 
转眼间进入了七月,距离何太后辞世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天气日渐凉爽,修养生息了一个多月的各路汉军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向曹魏发起总攻,一举平定河北。

    汉魏之间以千里黄河为分界线,五支汉军分布在黄河南岸,即将对曹魏同时展开进攻,为了统一调度,刘辩再次带着文鸯抵达青州坐镇,总揽全局。

    千里黄河,湍流不息,蜿蜒曲折,犹如长龙一般将北方大地一分为二,泾渭分明。

    黄河以北除了徐晃军团控制的河东、平阳二郡之外,绝大部分依然还在唐魏控制之下,而整个黄河以南则全部都是刘辩的领土。四分五裂了二十年的汉帝国彻底统一了黄河以南的广袤土地,并开疆拓土,远征海外。

    “驰檄各军团主将,准备对曹魏发动进攻,力争半年之内灭亡曹魏!”刘辩亲笔发布檄文,下达了对曹魏总攻的命令。

    千里黄河之上分布着汉帝国的五大兵团,总兵力在百万左右,随着刘辩一声令下,陆地上旌旗招展,人喊马嘶;水面上战舰穿梭,桅帆林立,声势浩大。

    自东向西来看,最东面的李靖军团麾下二十五万人马,屯兵漯阴县境内,与黄河北岸的李牧隔河对峙,休战的这一个月一直在搜集船只,做好过河的准备。

    李靖接到刘辩的檄文之后立即展示给麾下诸将:“诸位将士,太后的丧期已过,陛下已经抵达临淄坐镇,并诏令我等克日渡河攻魏,力争年底踏平曹魏。”

    李靖话音刚落,分立两旁的马超、黄忠、花木兰、鱼俱罗、高昂、关胜、秦良玉、陈登、彭越、尉迟恭等武将一起抱拳唱喏:“吾等谨遵陛下圣旨,以元帅马首是瞻,早日渡过黄河,平定魏国!”

    李靖自箭壶中拔出令箭,命黄忠、鱼俱罗、尉迟恭三员大将为先锋,明日率三万精锐乘坐战船渡过黄河,攻占彼岸,掩护大军渡河。

    又命马超、秦良玉、高昂率两万骑兵向东走一百多里进入蓼城境内,哪里有青州刺史萧何提前安排的五百条走舸在岸边等候。而且对岸没有唐军把守,马超抵达河边之后渡过黄河,然后顺着沿海北上直取阳信,攻下关隘之后再掉头回来进攻唐军的背部,与主力大军对李牧前后夹攻。

    剩下的诸将则与李靖拔营待令,只等先锋部队在彼岸站稳脚跟之后便陆续渡过黄河,继而重兵勐攻李牧大营,与马超率领的骑兵前后夹攻,力争歼灭这十五万唐军。

    只要灭了李牧的十五万唐军,则河北门户大开,李靖军团既可以向西直捣邺城,也可以北上攻取南皮,踏平幽州,直捣辽东。

    “呵呵……诸葛孔明、徐公明、关云长都盯着邺城呢,咱们还是断了再破邺城的念头,一路北上攻破辽东,摧毁李唐朝廷才是最佳选择。”李靖莞尔一笑,为下一步的战略定了基调。

    一时间马蹄声隆隆,人声鼎沸,众将各自依计行事,点起兵马执行李靖的命令去了。

    就在李靖调兵遣将之时,屯兵东阿的关羽也召集众将共商渡河之策。

    议事厅内关羽居中高坐,新并入的魏延因为资老、职位高特设了偏座,而龙且、关平、关铃、周仓、郭淮、魏无忌,以及新从军的关兴、张苞等两员小将则分立两旁。

    考虑到关羽性格高傲,有时候容易刚愎自用,而对面又是曹操、韩信、杨素、李牧等超级统帅,因此刘辩一纸调令把陈宫这个功勋从诸葛亮麾下调到了东阿,让他为关羽统率的十五万大军出谋划策。

    关羽扫了众将一眼,手抚三尺长髯,朗声道:“诸位将校,若非太后驾崩,需要守丧一月,说不定此刻我军已经击破了邺城,直捣燕赵大地。李靖对面有李牧,诸葛亮对面有杨素,徐晃、徐达对面有曹仁,而我们对面有什么?”

    众将无不哂笑:“听说对面的阳平县里驻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