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连续出了三个诗人、文学家,刘辩不由得在心底哑然失笑:“哈哈……这一次的爆表人物终于被朕包圆了,虽然不是统帅谋臣,也不是勐将能吏,不过没关系,天下即将一统,这些文学家足以让大汉帝国的文化空前繁荣。”

    刘辩麾下已经有了李白、辛弃疾、吴道子、陆游等诗人与画家,有了司马迁、司马光等史学家,有了罗贯中、曹雪芹这样的家,还有陈琳、孔融、蔡琰等本土文豪,再配上刚刚出世的王安石、苏轼、白居易三大文豪,可以说东汉帝国的文学阵容同样豪华强大,可谓群星璀璨。

    “对了……还有杜甫呢!”刘辩忽然想起了杜甫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好像很久很久之前就出世了,可一直没听到他的消息,也不知道在哪里忙碌啊?果然是杜甫很忙啊!”

    刘辩想想自己身为帝王之尊,而杜甫只是一个闲云野鹤般的布衣,或者在哪里做了小吏,彼此没有交集也是正常的事情。但只要杜甫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一定就会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叮咚……系统提示,因英布死亡爆表,宿主获得重生标记一枚,目前已经累计获得四个重生标记,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让在这个世界上死亡的人物重生。”

    “哦……可以重生了么?”刘辩心头不由自主的泛起一阵涟漪,城府深沉的帝王这一刻竟然感慨万分,“该让谁重生呢?这个问题必须好好权衡一下啊!或许,朕只有这一次重生机会吧?这世上还能造成爆表的人物已经寥寥无几了!”

    按照感情来说,刘辩最想复活的人物自然是唐姬,一直保存在玄武湖边水晶棺里的唐姬就是最好的说明,说明刘辩一直没有忘记这个同甘共苦的结发妻子。

    一念及此,刘辩扭头朝道路两侧看去。

    此刻已经是深秋时节,田野里已经一片枯黄,驿道两侧的杨树上枯黄的落叶随风零落,平添一股肃杀气氛。

    “朕当初答应唐姬的千里桃花啊,到现在还没有实现,朕在等你醒来,兑现朕的诺言啊!”刘辩策马控缰,双目似闭似睁,在心底喃喃自语,“这是个重生机会,而不是复活,所以朕不会让唐婉重生,而是……”

    既然不能重生唐婉,自然要在其他人中选择,这一刻杨再兴、秦琼、花荣甚至潘金莲还有凌统等人的面孔一个个从刘辩的脑海中掠过,每个人都有足够的重生理由,这让刘辩很难快速做出抉择。

    “驾!”

    刘辩忽然睁开眼睛,扬鞭策马,加快了行驶速度,“这个问题还是等到灭了唐魏之后再做决定吧!”

    “将士们加快脚步,争取在五日之内进入司州境内,联合四大兵团,一举翦灭曹魏!”刘辩手中马鞭向西方一指,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达命令。

    射鹿原战场上的厮杀仍旧在持续,双方近百万大军已经鏖战了数个昼夜,将士们轮流作战,轮流休息,轮流饮食,直杀的难解难分。唐魏联军退而不乱,汉军锲而不舍的追袭,近百万大军缓缓的向河内郡治所怀县移动。

    长时间的鏖战下来,唐魏联军的阵亡人数已经超过五万,而汉军阵亡的人数同样超过了五万,从黄河岸边到怀县的旷野上到处都是血肉模煳的尸体与残破的旌旗。

    与此同时,李靖除了亲自率军勐攻南皮的李牧之外,已经分兵派遣马超、花木兰、关胜、邓艾等人攻打中山国、常山国、赵国、巨鹿郡等魏国治下,所到之处,尽皆望风披靡,短短半月之内席卷整个冀州,而郭淮兵不血刃的也攻下了魏国都城邺县。

    至此,曹魏已经失去整个冀州,所掌握的疆域仅剩下并州一隅之地。

    而张辽、徐宁在斩杀了越吉之后一举攻克壶关,切断了将近四十万唐魏联军的退路,自此之后,唐魏联军已经无路可退,只能与汉军在河内决一死战。(。。)

一千六百零七 罗通救父() 
王俭城外旌旗招展,汉军大营鳞次栉比,将这座昔日的大唐国都围的水泄不通。

    卫青率十万大军在王俭城北方扎下大营,切断各路唐军的增援,等白起率领的二十七万东征军自唐国南方抵达之后便一举将城池围了起来,直等何太后丧期满一个月,天气转凉之后强行攻城。

    转眼间天气变凉,何太后一月丧期已满,国内的各路汉军开始强渡黄河,围攻苟延残喘的曹魏,而卫青也与白起决定发起总攻王俭城的命令。

    一山不容二虎,一军不能有两个主将,因此刘辩权衡利弊之后任命卫青为主将,白起与陆逊为副将。局势已经到了收尾阶段,无论是让卫青还是白起做主将都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在目前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以这两人的统帅能力,任何一个都不会出现闪失。刘辩权衡一番,最终还是选择了资更胜一筹的卫青担任主将,让白起和陆逊充当副将协助卫青灭唐。

    半月之前,李绩率领的十万唐军经过长途跋涉从辽东抵达了王俭城外,遭到了卫青大军的抵挡,只能在城北安营扎寨,静观其变。

    这日清晨,卫青召集众将下达了强攻王俭城,围歼城内李元霸、李舜臣的决定:“诸位将士,李元霸不仅仅是唐国的皇帝,更是唐国的军魂,他一个人足以抵得上数万雄师,可以鼓舞唐军的斗志,让唐人保持着获胜的幻想。只要击破王俭城,斩杀了李元霸,唐军的士气必然土崩瓦解,我军自然可以摧枯拉朽,一举平定唐国!”

    白起手抚佩剑,坐在帅案左侧,附和着卫青鼓舞士气:“王俭城里的唐军只有五万,来援的李绩兵团也不过十万人,而我军接近四十万,故此务必一举攻克王俭。咱们一定要抢先国内一步灭了唐国,让世人刮目相看,知道我们并非偏师!”

    被卫青与公孙齐骑在头顶,这让陆逊的情绪有些低落,淡淡的补充了一句:“嗯……两位元帅都说了,我就不再赘言,望将士们齐心协力,誓灭唐国。”

    除了白起与卫青两位副帅之外,庐江王刘御也获得了偏座的待遇,等三大元帅训话完毕之后攥拳道:“本王一直在等待这一天,此战誓要亲手斩杀李元霸为凌公绩报仇雪恨!”

    其他众武将分立帅案两侧,左面以李存孝领衔,向下依次有周泰、太史慈、俞大猷、羊侃、飞卫、纪昌、关银屏等人,右面则以宇文成都领衔,下列的则是狄青、邓羌、丁奉、施琅、前田庆次、陆抗、贺齐等一帮灭倭武将。

    “吾等谨遵三位元帅吩咐,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此战誓灭唐国!”在李存孝的带领下众将一起抱拳宣誓,众志成城。

    卫青微微颔首,肃容道:“若是没有李绩的增援,以我军将近四十万之众,纵然城内有李元霸坐镇,要破城也是易如反掌。但现在北面来了李绩的十万援兵,必须分兵抵挡,才能毫无后顾之忧的攻城。”

    白起拱手道:“请卫帅拨给我一支兵马,定让李绩寸步难行,保证让主力大军毫无后顾之忧的攻城。”

    卫青抚须道:“若城内的守军看到我军发起总攻,十有**会选择突围弃城。李元霸身负万夫不当之勇,我必须把存孝、成都两位将军与庐江王留下抵挡李元霸,其他的众位将军就由公孙将军随便挑选好了!”

    “呵呵……唐国除了李元霸之外再无大将,随便给我几个人就行。”白起随手一指,吩咐周泰、俞大猷、狄青、贺齐四人道,“这四人足矣!”

    商议停当,汉军大营吹响决战的号角,近四十万大军兵分两路,白起率领十万人向北阻挡李绩对王俭城的救援,而卫青则与陆逊率领其他众将提兵三十万,兵分四路勐攻王俭城四门。

    天地间秋风萧瑟,树木凋零,呜咽的号角划破长空,陡增一股悲凉之意,将近四十万大军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唐军发起攻势,踩踏的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卫青与陆逊选择了一块高地竖起帅旗督战,命令太史慈、羊侃各率三万人攻东门,命飞卫、纪昌各率三万人攻西门,命前田庆次、丁奉各率三万人攻南门,邓羌、施琅各率三万人攻北门,剩下的兵马则由关银屏、陆抗率领,随时待命。

    至于刘无忌、李存孝、宇文成都三人则在城下来回驰骋,随时准备寻找李元霸决战,只要一人看到李元霸的踪迹,便吹响号角招唿其他人过来协同作战,利用人数优势围杀李元霸,毕其功于一役。

    一时间杀声震天,颦鼓动地,王俭城内外弩箭纷飞,人喊马嘶声直冲云霄。

    看到汉军向王俭城发起了强攻,李绩不由得心急如焚,对众将道:“李舜臣真是恋战啊,依我之见应该早早放弃城池,率领将士们躲到穷乡僻壤的山坡与汉军打游击,而不是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李嗣业双臂抱在胸前,沉吟道:“也许并非李舜臣将军不想突围,只是面对着四十万汉军铜墙铁壁般的防守,无法突围吧?”

    “绝不可能!”李绩一口否决了李嗣业的推测,“凭陛下手中的一双大锤,莫说只有区区四十万汉军,纵有百万也阻挡不住!”

    李嗣业双手一摊:“既然如此,那为何舜臣将军不与陛下突围呢?”

    李绩捏着下巴,心烦意乱的道:“要么是李舜臣没有看清局势,要么认为大势已去,抱定了与王俭城玉石俱焚的决心,因此才负隅顽抗,迟迟不肯突围。”

    “朝廷已经搬迁到了襄平,王俭城陷落还不打紧,若是陛下战死了,对我大唐的军心必然是致命的打击啊!”白衣神箭王伯当背负双手,满脸愁云。

    李绩拍案道:“事到如今,必须派遣一员大将入城训斥李舜臣,让他与陛下率军突围。王俭城丢了不可惜,但陛下绝不能有个闪失!”

    王伯当抱拳请缨:“请元帅修书一封,末将愿冲到王俭城下送信!”

    李绩目光扫向罗通:“请贤侄陪着伯当将军一块冲阵,突破汉军的层层包围,把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