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跨前一步,肃声道:“陛下,如今随着曹植的投降,曹魏势力已经彻底落下帷幕,而在辽东苟延残喘的李唐灭亡也不过是旦夕的事情。”

    裁兵的事情刘辩已经与诸葛亮商量过,现在诸葛亮站出来不过是抛砖引玉,刘辩当下手抚胡须,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不算西征罗马的八十万远征军,目前河内郡有将士近七十万,渤海郡李药师麾下三十万,唐国境内有四十多万将士,再加上南征南蛮,以及镇守京城与各州郡的将士,我大汉在东方的总兵力超过一百五十万。”诸葛亮手捧羽扇,侃侃而谈。

    刘辩霍然起身,在大堂中央来回踱步,手抚胡须感慨万千:“遥想朕当年从洛阳仓惶逃命,幸亏了穆贤妃护卫,方才免遭董卓毒手。惶惶如丧家之犬般逃到江东,向刘繇讨了一块立锥之地,兵不过万,将不过十,弹指间十几年过去,我大汉的总兵力竟然超过了两百万,武将何止千员,疆域纵横万里,当初是想也不敢想啊!”

    诸葛亮肃声道:“陛下英明神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上马能横槊,下马能赋诗,方才成就这空前绝后的霸业……”

    “哈哈……想不到孔明你也会拍朕的马屁!”刘辩抚须大笑,笑声透着爽朗与霸气,“这可不是朕心目中算无遗策的诸葛亮啊,要说功劳自然有朕的一份,但更多是靠着诸位将士浴血沙场方才换回的!”

    诸葛亮把话题切回正题,肃声道:“两百多万大军靡费钱粮无数,狼烟四起之时将士自然多多益善,但如今随着唐魏的覆灭,裁军势在必行。”

    陈平、朱升、徐庶等人纷纷附和:“孔明所言极是,两百万大军在财政上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幸亏朝廷与各州郡的同僚齐心协力,方才保证了物资与粮饷的供给,百姓们已经不堪重负。如今大局已定,天下即将太平,裁军之事必须提上日程了!”

    刘辩颔首道:“众卿言之有理,随着唐魏的覆灭,是时候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但西方的罗马帝国依旧强盛,朕认为在裁军之前应当先挑选几十万精锐西征罗马,协助吴起、岳飞二人歼灭这个世上最后的强敌。”

    薛仁贵、关羽、马超等众将纷纷附和:“陛下所言极是,安息、贵霜两大帝国已经被纳入版图,岂能让罗马再分庭抗礼?臣等愿不辞辛劳,率数十万雄师远征西域,让我大汉的旗帜插上罗马的王宫,让大汉的版图囊括整个天下!”

    刘辩击掌称赞:“众将勇气可嘉,朕深感欣慰,朕决定精心挑选六十万将士,分作两支兵团,克日西征,协助吴、岳二将扫平罗马,真正实现一统天下!”

    “臣等谨遵陛下吩咐!”满堂文武齐刷刷的鞠躬作揖,静候刘辩下达命令。

    刘辩当即做出决定,由诸葛亮担任第一军团主将,关羽、孙武为副将,率领徐晃、张飞、马超、黄忠、姜维、张辽、关平、关铃、关兴、张苞、马岱、秦良玉、程咬金、钟无艳、徐宁等人从全军挑选三十万精锐士兵克日西征,跨越千山万水,西征罗马。

    “臣谨遵圣谕,愿与诸将不辞辛苦,誓灭罗马!”诸葛亮欣然领命,与关羽、马超等众将一起拱手领诺。

    刘辩又下令修书一封给正在南皮安定地方的李靖,命他率领薛仁贵、徐达、韩世忠、高昂、鱼俱罗、秦怀玉、花木兰、关胜、杨延昭、张巡、朱桓、梁红玉、韩擒虎等人挑选三十万兵马,紧随诸葛亮军团的步伐西征,一定要力争早日平定罗马班师回朝。

    安排完了西征军,刘辩又命陈平负责联络雍州、凉州、司州、并州等各州刺史,供应大军粮草,务必保证西征军的后勤供应。

    刘辩最后命令由徐庶、魏延、卫疆、郭淮、孙礼、霍峻、扈三娘等人组成一个裁军衙门,以后把远在高丽的卫青、白起、陆逊也加入进来,将剩下的百万大军裁员一半,留下五十万即可。

    等各地彻底安定,肃清了盗匪流寇之后还要继续裁兵,整个大汉帝国的总兵力保持在百万左右,即可保家卫国,拱卫朝廷。

    军议结束,众将各自按部就班,忙而不乱,一切都井然有序。

    河内城外旌旗招展,人喊马嘶,诸葛亮与孙武、关羽挑选了三十万精锐将士辞别天子,跨过黄河西去雍凉,准备前往万里迢迢之外征讨罗马。

    刘辩亲自送出十几里之外,对诸葛亮及众将士道:“此去罗马,万里迢迢,一路雪雨风霜,将士们路上少不得受苦,朕在金陵等着你们凯旋归来!”

    诸葛亮与众将一起辞别天子,宣誓道:“马蹄踏处,即为汉土。旌旗指处,皆为汉域,臣等此去罗马定然不辱使命!”

    马蹄声隆隆,尘土蔽日,旌旗遮天,诸葛亮与关羽、孙武等人率领三十万将士辞别天子与群臣,一路向西,奔雍凉而去。

    诸葛亮军团出征之后不过数日,李靖率麾下将士抵达了怀县,参拜天子后又从河内精心挑选了十万将士,与薛仁贵、韩世忠率大军辞别天子,走了另外一条路线踏上了西征罗马的路程。

    两路大军出征之后刘辩大笔一挥,决定任命陈宫为幽州刺史,朱升为冀州刺史,正在长安担任长安尹的包拯前往并州担任刺史;并在朝鲜半岛设立棒州,由管仲前往担任刺史,治理地方。

    半月之后,西征军已经抵达长安,冀州、并州、幽州等地俱都有数万汉军将士入驻,协助刺史安抚地方,清剿匪寇,出榜安民,天地间一片祥和,渐呈国泰民安之势。

    眼看已经到了十月,初冬来临,刘辩决定留下张良担任司州刺史,治理洛阳等郡县,自己则带了樊梨花、文鸯率领了五万将士南下金陵,班师回朝。

    大军渡过黄河,浩浩荡荡的向东而去,曹植、范蠡、程昱、荀攸、曹彬、曹刿、王凌、贾逵等俘虏全部随军押送,等到了金陵之后听候发落。

一千六百四十 第一女皇() 


    攻克王俭城之后卫青、白起继续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上,6逊则主动要求留下来治理地方,安抚百姓。

    卫青欣然从之,留下6抗、丁奉率五万将士在6逊手下听候调遣,协助6逊清剿唐国残余势力,镇压叛乱,保障地方安宁。

    6逊是个聪明人,唐魏灭亡在即,整个大汉帝国拥有两百多万将士,裁军势在必行。到那时统率大军的卫青、公孙齐交出兵权在所难免,而自己留下来坐镇高丽半岛的中央,有极大的可能被任命为半岛的最高军事长官,成为权倾一方的实权将领。

    战争时期,武将的地位可以凌驾于文官之上,但在和平年代,只有虚职的武将除了练练兵老牢骚之外再也无事可做,比起文官地位差了一大截;只有手握兵权才能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才能成为江东6氏乃至整个江东士族的领袖。

    卫青、白起率大军离开王俭城之后6逊一面分兵清剿唐国残余势力,一面向各郡县委任官吏,如此一来即便朝廷任命新刺史赴任,手握兵权的6逊也可以将之架空,成为高丽半岛的实际掌权者。

    三十多万汉军旌旗招展,浩浩荡荡,一路北上,所到之处唐国官吏望风而降,大军所向披靡,不过半月的功夫便兵临辽东,距离唐国改迁的国都襄平只剩下五百里路程。

    汉军抵达丸都之后兵分两路,卫青率领十五万人向西攻掠襄平,迫降以长孙无垢为的唐国残余势力,而白起则率领剩下的兵马继续北上,讨伐努尔哈赤、玄烨率领的乌桓残余势力,以及扶余、高句丽等部落。

    卫青命李存孝、太史慈为先锋,率三万骑兵当先,一路风驰电掣,浩浩荡荡的杀奔襄平,并提前派出使者前往襄平城劝降,希望长孙无垢识时务者为俊杰,能够主动开门投降。

    不等汉军使者抵达襄平,唐国的斥候就把汉军进入辽东的消息飞报给长孙无垢:“启奏皇后,汉军一路披靡,目前已经到了丸都,由李存孝率领的前锋骑兵距离襄平已经只剩四百里路程!”

    李元霸之死让唐国上下士气丧尽,所有人都明白大厦将倾已非人力所能挽回,此刻得知汉军铁骑席卷而来,蔺相如、李鸿章等人俱都垂头丧气的道:“陛下死后我唐国大势已去,汉军一路席卷而来,襄平城内不过一万多将士,再继续坚持下去犹如螳臂当车,不如打开城门投降了吧?”

    “不能投降!”

    长孙无垢愤怒的拍案而起,咬牙切齿的道:“食君之禄当报君恩,如果大唐要灭亡了,你们就应该为大唐陪葬,而不是贪生怕死,屈膝求饶,你们这样做对的住两位大唐皇帝的信任么?”

    李鸿章、蔺相如等人俱都一脸为难的道:“皇后娘娘,并非吾等贪生怕死,只是再顽抗下去又有什么意义?不如苟且性命,为保住大唐民族略尽绵薄之力,就算唐国灭亡了也不能让唐人灭族了啊!”

    “庆忌何在?”长孙无垢拍案叱喝,“把这几个贪生怕死,蛊惑军心的家伙抓起来!”

    长孙无垢的声音有些歇斯底,一双眸子如疯似狂,在她这一生中最恨两个男人,一个是李世民,另外一个便是刘辩,长孙无垢宁死也不肯向刘辩投降。已经被刘辩侮辱了一次,长孙无垢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生第二次。

    “末将遵命!”

    身高官,向他们宣布自己准备登基称帝,做大唐女皇的决定。

    “这……这怎么能行?简直荒唐!”丘神机闻言勃然大怒,“长孙无垢你不要得寸进尺,我等拥立太子继位乃是为大唐尽忠,凭什么要拥立你一个妇道人家做女皇?你何德何能敢觊觎帝位,真是狂妄至极!”

    头戴凤冠,正襟端坐的长孙无垢冷哼一声:“若不是哀家灭掉李隆基,如果不是哀家主持迁都辽东,大唐早就亡了!哀家是二霸的母后,做大唐女皇有何不可?哀家又不是改朝换代,等二霸长大之后哀家自然会还政于李家。”

    秦桧、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