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另外准备设立一个科技局,研发各种科技,提高国力,紧挨着印书局,由你兼任局丞!”刘辩再次给徐光启安排了一个任务。

    徐光启虽然出仕的晚,但已经年近四十,而且凭借的是硬实力,发明创造了不少新东西,大幅提升了江东的农业和工业,这一点也令其他人佩服不已,挑不出毛病。

    “医部尚书由鲁子敬担任,负责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医院,聘请医匠,并且培养医匠,控制各种疾病。并且救治战伤军人!”

    虽然让鲁肃主管医疗卫生有点屈才,但他还年轻,今年还不到二十岁,完全可以慢慢的成长并且积累资历。

    八部尚书已定,仅仅余下最后的学部尚书,刘辩又道:“朕准备任命卢文忠的师弟郑康成担任,他目前正在来金陵的路上,前来为卢文忠奔丧!待他来时,朕会亲自邀请他出仕!”

    郑玄现在是布衣之身,但名气却大的吓人,比起师兄卢植有过之而无不及,死后列入孔庙二十二先师,弟子遍布天下有上万人。

    并且,郑玄虽然是卢植的师弟,但年龄却比卢植大了将近十岁,今年已经六十二岁。年龄倒在其次,关键二十年前,刘辩的便宜老爹就数次征兆郑玄入朝廷担任九卿之职,先后以大司农、太常卿相授,不要钱,白给,免费!

    但却屡次都被郑玄干脆利索的拒绝了,反而赢得了更多人的敬重。严格来说黄琬、孔融、陆康等人的资历在郑玄面前简直弱爆了,刘辩现在提出来由郑玄担任学部尚书,其他人反而觉得官居郑玄之上有点不好意思!

    当然,刘辩也不觉得自己能说服郑玄出仕,毕竟二十年前他拒绝了父亲,也不一定会给自己面子。但无论如何,也应该姑且一试!

    封完了朝廷的文官,也不能冷落了在外面的其他人,因此刘辩又下旨,赏给刘晔、徐庶各自一个兵部侍郎的投降,继续随军参赞。升顾雍为扬州刺史,负责处理吴郡、会稽、鄱阳、豫章、建安、庐陵六郡的政事。赏赐诸葛瑾礼部侍郎头衔,仍然在青州担任别驾从事,辅佐王猛,另外给十二岁的诸葛亮赏赐一个兵部员外郎的虚衔,可以参赞军事。

    文官各个升职,也不能冷落了武将,刘辩再次传下金口玉言,赏岳飞新亭侯头衔,继续担任镇西将军,领江北大都督,假节钺总督宛城。秦琼仍然官居镇南将军,赐爵石亭侯。

    薛仁贵仍居安北将军,由关内侯晋升为都亭侯,安西将军甘宁、安东将军魏延全部赏赐关内侯。韩世忠升安南将军,同样赐爵管内侯。

    南方军团的徐晃仍旧居平南将军,赐爵关内侯,林冲赏赐折冲将军之职,卢象升赏兵部郎中头衔,由裨将军晋级为偏将军。

    宛城军团方面,杨再兴赏赐荡寇将军封号,纪灵、董袭、高长恭皆为偏将,吕蒙、霍峻、陈庆之皆为裨将军,另外给陈庆之赏了一个兵部郎中头衔。

    青州方面,太史慈扫平胶东半岛有功,官拜平东将军;常遇春协助秦琼击破黄巾有功,官拜平西将军,两人皆赐爵关内侯。陆文龙屡次陷阵,亲冒矢石,生擒高览,斩首最多,升平北将军,暂不赐爵。

    赵匡胤升军师将军,赏兵部郎中头衔,其余的田真、高览、花荣、凌操、马忠皆有封赏。在胶东海边组建青州水师的郑成功封横野将军,领青州水师都督。

    征战四方的文武各个加官进爵,留守金陵的武将也没有被刘辩遗忘,孟珙、周泰、关胜等武将俱都加官进爵,掌管禁军的廖化、掌管御林军的卫疆、文鸯也都被赏赐了杂号将军的封号,甚至就连岳云、程咬金、徐盛这些刚刚被赏赐了官职的人也再次升级,刚刚投军的吴县朱桓也被皇帝亲自点名赏了一个裨将的职位。

    一时之间,皇恩浩荡,人人加官,各个有赏。金陵朝廷因为卢植的死而引发的政治改革大幅的凝聚了满朝文武的忠诚。而井然有序的分工,各项内政措施的推行,也在悄无声息的促使刘辩治下的国力稳步提升。

    刘辩站在太极殿前举目向北眺望,相信直捣洛阳,拿下长安的这一天已经不再遥远!……

二百八十五 大剑师() 
在漫天纷飞的冥币中,与世长辞的卢植被安葬在了金陵城外的钟山上,永远的沉睡在了青山绿水的怀抱中。¤小說,

    卢植的葬礼结束后,刘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把名满天下的郑玄邀请进乾阳宫,设宴款待,黄琬、孔融、陆康、刘基等重臣悉数出席作陪。

    但不出刘辩所料的是,已经年届六十的的郑玄果然干脆的拒绝了天子授予的学部尚书之位,“老朽一介山野村夫,闲云野鹤惯了,实在受不得各种礼仪约束,只能有负陛下厚爱了!”

    既然郑玄话说的如此坚决,并非推辞谦虚,而且从他多次拒绝便宜老爹授予九卿职位来看,此人对官场十分抵触。刘辩也不好再强人所难,只能作罢,命孔融暂代学部尚书之外,待将来有合适人选的时候,再另外任命。

    郑玄屡次拒绝朝廷征辟,自己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遂向天子推荐道:“玄有一友人,常年游侠各地,剑术过人。玄从高密来金陵千里迢迢,唯恐路遇强人,故此学生召唤了他作伴,一路来到了江东,若是陛下有意。玄愿举荐此人出仕!”

    “呵呵……康成先生推荐的人才,必有过人之处,愿闻其名!”刘辩微笑着拱手询问。

    郑玄抚须道:“我这好友乃是辽东燕山人,姓王名越,表字墨石,他自幼习武,研习剑术,一口剑已经使用的出神入化……”

    听了郑玄的话,刘辩和坐在下面的卫疆同时大感意外。刘辩意外的是没想到王越竟然与郑玄是故交,而卫疆惊讶的是没想到自己的授业恩师竟然来到了金陵。而自己却毫不知晓。

    刘辩笑道:“原来康成先生推荐的是王墨石啊,朕自从两年之前就寻找过他。可惜墨石先生闲云野鹤,杳无影踪。没想到这次竟然随着康成先生来到了金陵,倒是有趣!”

    “哦……陛下竟然也听过王墨石的名字?”郑玄愕然问道。

    “哈哈……朕身边的御林军统领正是王先生的弟子,朕如何不知王先生大名!”刘辩笑着给出了解释。

    郑玄听后哑然失笑:“哈哈……看来陛下与王墨石注定有君臣之谊,玄在来乾阳宫赴宴之前,他还曾托我向陛下举荐他。却没想到他的弟子竟然是天子身边的侍卫统领,当真让人感到意外呢!”

    卫疆起身拱手问道:“恩师来到金陵,疆竟然丝毫未知,真是不该!不知恩师现在何处?”

    郑玄答道:“墨石兄弟此刻正在驿馆等候我的消息呢,若是他知道自己的徒儿做了天子身边的御林军统领。还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刘辩前世记忆中的王越曾经在在许昌教导过刘协剑术,后来又担任过曹丕的师父,说明他还是有很强的出仕意愿的,这也和郑玄刚才所说的的王越托他举荐对的起来,看来此人定是那个在野史中颇有名气的“剑侠”王越无疑了。

    “既然令师来到了金陵,又有出仕之意,建业你马上去一趟驿馆,把墨石先生邀请入宫,共同赴宴!”刘辩大手一挥。果断的下令。

    “臣遵旨!”

    卫疆得了吩咐,立刻跟着郑玄的学生出了乾阳宫,快马直奔郑玄下榻的驿馆。

    王越今年已经四十有二,身材略显瘦削。高约七尺五寸,从相貌上来看并不像胸怀绝技之人。但卫疆却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分别了十年左右的启蒙恩师。

    “恩师,还认得徒儿么?”卫疆见到王越之后立即单膝下跪。施礼参拜。

    王越刚听说御林军来了驿馆,心中有些兴奋。估计是郑玄的举荐起了作用,急忙出来迎接。没想到英气勃发的御林军头领走到自己面前竟然单膝跪倒在地。不由得吓了一跳。

    待听了卫疆的话语之后,王越急忙仔细的去打量他的模样。虽然他们师徒只是相处了一年的时光,那时候正是王越在东莱游侠的一段岁月,虽然那时候的卫疆才只有十二岁,虽然已经分别了将近十年,但王越还是认出了卫疆。

    “你是建业?东莱卫疆,卫建业?”王越把卫疆扶起,还是有些不太肯定。

    卫疆大笑:“是我啊,师父!我就是卫疆啊!”

    “哎呀……想不到建业你竟然做了天子的御林军,真是让师父大出意外啊!早知道你在天子身边效力,为师也就不必托郑康成举荐了。”

    确认了卫疆的身份之后,王越喜出望外,上下打量着昔日的徒儿,一脸的喜悦:“好啊,我的徒儿竟然从军了,还混成了天子身边的御林军,真是让为师高兴!”

    卫疆身后的御林军小头目讨好的道:“王剑师,卫将军可不是一般的御林军头目,他是五千御林军的统领,也是陛下身边最信赖的人之一!”

    “哎呀……建业你竟然成了御林军统领?”

    王越听后更是又惊又喜,本来还以为卫疆也就是一般的百夫长,至多就是校尉的级别就已经足够了不起了,没想到竟然是五千御林军的统领,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这样的话,昔日的徒儿很可能会成为自己仕途上的靠山,命运真是让人难以捉摸。

    卫疆憨笑道:“徒儿运气好罢了,陛下乃是千古难遇有道明君,所以徒儿侥幸混了一个将军职位,现在被陛下委任掌管御林军!”

    “好啊,简直太好了!师父之前不知道此事,若是知晓我的徒儿在江东混的风生水起,为师早就来投靠你了!”王越手抚胡须,连声感叹。

    卫疆的身份一直是刘辩身边的侍卫头目,从来没有单独统军,所以名声不显,比起岳飞。薛仁贵、秦琼等镇守一方的大将,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而王越一直在边塞游侠,活动足迹大部分都在辽东,以及长城外面,所以没听说过卫疆的名字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