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伯温羽扇向西南方向一指:“可以利用刘繇的兵力助我军破城!”

    鲁肃眉头微皱:“要从刘繇手中借兵,恐怕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吧?倘若借个三两千或许他能应允,但人数太少,对于攻城作用不大。倘若多了,只怕刘繇必然不应。”

    “子敬莫急,且听基道来!”

    刘伯温手摇羽扇,不慌不忙的说道:“要从刘繇手中借军,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我得到消息,听说刘繇的胞弟刘综手中握有七千精兵,时常向刘繇请求征伐严白虎,好向朝廷讨个吴郡太守职位。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刘综大做文章,殿下可以修书一封与刘综,约他共击吴郡,破严白虎后,保他担任吴郡太守之职,共分吴郡土地。如此,刘综必然可以为我所用!”

    听了刘伯温的话,黄琬就开始摇头:“如此不妥,我军损兵折将,拿下吴县却要让给刘综做太守,却是所为何来?”

    “黄公莫急,听我道来!”

    刘伯温笑着向黄琬解释:“我军不是有内应么,让刘综军先吸引了严白虎军主力,我军攻那个城门,内应便打开那扇城门接应,最先进城的必是我军。等吴县到手之后,一切就由殿下做主了,刘综只是为我军做嫁衣而已。再不济,给他一个虚名将之架空,使用反间之计,中伤他与刘繇的关系,说不定可以将刘综的部下吞并。”

    “好,就依军师所言,联兵刘综,强攻吴县!”

    听完刘伯温的话,刘辩不再犹豫,拍案做了最终决定。

    当即提笔修书一封给刘综,约他共击吴郡,等破了严白虎之后,双方共分土地,并且以弘农王的名义上书朝廷,表奏刘综为吴郡太守。

    “书信已成,谁走一遭丹阳,说服刘综出兵共袭吴郡?”刘辩把书信折叠好,加盖了弘农王的印绶,向众文武询问道。

    顾雍曾经在刘繇手下效力过,与刘综有数面之缘,况且能否拿下吴郡,还关系着顾家的生死存亡,这趟丹阳执行,自然义不容辞:“微臣愿意走一趟丹阳,说服刘综出兵共击吴郡!”

    顾雍领了书信,带了十几名随从,冒着春雨离了秣陵,快马加鞭的直奔丹阳而去。

    顾雍走了之后,众人继续商讨进军吴郡的计划,事关顾氏一族两千多人的生死存亡,就算刘综不肯出兵,刘辩也是决定要强袭吴郡,否则将会失去吴郡豪族的支持,也让苦苦等待作为内应的秦琼心寒。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做出如下决定,留下廖化率领三千人马继续驻守秣陵,鲁肃、黄琬坐镇县城。其他众将率领其余的一万人马,冒雨向东进军,急袭吴郡。

    魏延率本部两千步卒,一千轻骑作为先锋,穆桂英率两千人随后,总计五千人走毗陵,沿东路进军。周泰率三千人在前,花荣率两千人随后,刘辩与刘伯温、卫疆率五百禁卫军一道同行,沿宛陵走西路。两路齐头共进,在吴县西北二十里的地方回合,再图攻城之策。

    令出必行,各路人马纷纷披挂出营,仅仅带了十天的干粮,轻装上阵,冒雨朝着东南方向的吴郡治所吴县急行军。

    临走之时,花荣与刘伯温向刘辩苦谏:“春雨连绵,道路泥泞,大王千金之躯,何必以身犯险?不如在秣陵静候佳音便是!”

    刘辩当即一口否决:“寡人才有一县栖身之地,岂是坐享清福之时?昔日高祖被项藉逼的远遁巴蜀,尚不畏蜀道艰难,区区几百里路程,何足道哉?孤誓与众将士同甘共苦,此去吴郡,必然拔之,诸位勿再多言!”

    刘辩的话很快在军士中传开,身为君王尚且冒雨行军,跟何况他们这些士卒,军心顿时大为振奋,一天的急行下来,两路人马各自向东南挺进了八十多里,方才寻找了空旷之处,扎营休息。

    刘综是刘繇同父异母的兄弟,官拜破虏将军,对于刘繇的懦弱一直不满,多次请求攻打严白虎,将吴郡和会稽陆续的收入掌中,均被刘繇以兵力不足拒绝,这让刘综很是郁闷。

    而且,刘综驻军的地方距离丹阳治所曲阿有八十里的路程,这也让刘伯温的计划有了实施的条件,只要能说服刘综,就可以悄悄出兵,而不用经过刘繇的同意。

    顾雍快马加鞭,冒着春雨,傍晚时分就来到了刘综驻军的阳羡县城,报名求见。听闻顾雍道明来意,再看了弘农王的书信,刘综顿时心动不已。

    唯恐刘综有所怀疑,顾雍解释道:“大王之所以发兵吴县,乃是为了拯救我顾氏一族,吴郡土地,实在无意觊觎,但请将军放心。破了严白虎,这吴郡太守就是将军你的了!”

    “某虽未与弘农王谋面,也听说其为人正直,爱民如子,必然不会欺我!”

    刘综思虑片刻,最终做出了决定:“既然顾氏有难,某当出兵协助弘农王共伐吴郡,铲除严白虎这暴徒!”

    当下,刘综拍案而起,传令本部七千人马连夜拔营向正东二百多里的吴县进军,争取早日与弘农王的人马回合,共击吴县。

    (ps:感谢闹忠、始皇天下两位同学打赏的腊梅,食妖界阿阳、依然下午茶两位同学588红包的打赏,感谢王胜方、妖灵战士同学的打赏。感谢所有投票的同学!)

六十五 巷战() 
江南的春雨犹如秋雨一般连绵,一下就是好几天。

    这日傍晚,天色刚刚暗下来,就有一支三千人的重装官兵,悄悄的向“顾家祠”一带摸去。

    那里是江东大族顾氏的栖居地,有八百多户族人,老弱妇孺全部加起来有五千多口,此外还有一些大户家里豢养了不少门客仆人,加起来也足有千人之众。

    对付这样一个庞大的豪族,即便手握兵权,私下里以“东吴德王”自居的的严白虎也不敢大意,除了派出三千精锐的重装兵之外,在后面还跟了三百铁甲骑,誓要在这个晚上把顾氏一族,斩草除根。

    严白虎的胞弟严舆是本次行动的督率,在百十名亲兵的护卫之下,夹杂在队伍之中冒雨进军。

    “全军速行!据斥候回报,刘辩军已经抵近吴县北面三十里,若不能在敌军攻城之前铲除顾氏叛族,被他们里应外合成功的话,所有人都只有死路一条!”

    严舆夺过亲兵手里的雨伞,一把丢在泥泞中,任凭雨水浇在身上,挥手大声的督促全军前进,“抵达顾家祠之后,刀剑出鞘,无论老弱妇孺,一概屠戮,鸡犬不留!”

    傍晚的顾家祠笼罩在淅沥的雨幕里,一片肃穆。

    和这个年代其他的士族门阀并无两样,顾氏之所以能够成为江东豪族,除了家族庞大之外,还因为族中有人曾经位居显赫,家族得以蒙荫。

    在此之前,顾氏一族在仕途上爬的最高的是顾雍的曾祖父顾奉,曾经官拜颍川太守,后来被调入京师,位居九卿之列。顾雍的祖父顾源也曾经担任过九江郡丞,之后家族子弟中担任县令、县丞的更是不在少数。

    到了最近几年,顾雍的父亲顾昭在荥阳令上因病去世,顾雍的长兄,年近四十的顾瑀便成为了顾氏一族的领袖。自从前些日子与顾雍会面之后,顾瑀就知道顾氏迎来了更上一层楼的机遇。

    现在的顾氏,还只是地方豪族,影响力仅仅局限在吴郡、丹阳等地,与那些名动天下的名门望族仍然难以相提并论。譬如,除却皇室的天下第一望族——汝南袁氏,江夏黄氏,弘农杨氏,这些都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豪门望族,海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敬。

    听了顾雍的提议之后,嗅觉敏锐的顾瑀马上意识到,对于顾氏家族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能协助落魄的天子重登大宝,顾家必然会成为中兴望族,说不定兄弟顾雍还有位列三公的机会;因此顾瑀在兄弟的撺掇之下,当即同意了鼓动族人作为内应之事。

    岂料一名参与密谋的家族长老酒后失言,被与家仆**的小妾听了去,风声渐渐传到了严白虎的耳朵里,才有了今天的这一幕。

    起初,严白虎对于顾氏内应刘辩的消息还不太相信,没敢轻举妄动。

    一来,在这遍地狼烟的年代,离间之计层出不穷,每天都有谣言飞来飞去;倘若不加以甄别,等掌握证据之后再下结论,恐怕把整个吴郡的人都杀干净了,也不能杜绝谣言。

    二来,顾氏家族庞大,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严白虎不想大动干戈。毕竟顾家与其他几个豪族同气连枝,动了顾家,其他几个豪族难免会有想法。倘若这几大家族联合起来,一起接应刘辩军,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但当斥候打探到刘辩军突然出现在吴县以北四十里之处的时候,严白虎兄弟顿时慌了手脚,有些后悔当初杀伐不够果断。一面组织兵力登上城墙防御,一面调集重兵,由严舆统率直扑顾家祠一带,争取在刘辩军攻城之前,把顾氏一族斩尽杀绝,以绝后患。

    对于严白虎的反应,顾氏一族早就有了准备。顾瑀命令兄弟顾彰带了五百多由门客和仆人组成的队伍赶往北门,争取在弘农王大军到来之时打开城门接应,若是不能把秣陵来的援军放入城中,等待顾家的将是屠杀的命运。

    而顾瑀则亲自带着剩下的五百多门客家仆,又组织了八百多族人男丁,俱都手持器具,在顾家祠附近的街巷隐蔽,准备伏击官兵,保卫族内的老弱妇孺。

    淅淅沥沥的雨幕笼罩着顾家祠一带的民居,天地间一片肃杀。

    “啊……”

    沉闷的脚步声中,突然响起一声尖锐的惨叫,却是行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官兵被箭矢射中,毙命之前发出的惨叫。

    虽然遭到伏击,但带队的校尉却毫不畏惧,对方只是一些私人武装而已,人数又处在劣势,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挥舞着手里的佩剑,大声下令道:“全军结阵,向中央围拢,无论老幼妇孺,格杀勿论!”

    “杀啊!”

    随着校尉的一声令下,数百名重装官兵头顶盾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