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陆否说害怕前线将领乱了方寸,所以才快马加鞭返回金陵通知顾命大臣那就是骗鬼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的真实目的是回来通知陆康与武德妃,让他们早作准备。

    不过,陆康并没有隐瞒消息,更没有以权谋私为武德妃和陆氏谋取利益;而是召集众人共商对策,从这方面来说。这位老者值得让人钦佩。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犯错。

    “彧比较费解的是,既然陛下在十天之前就驾崩了,为何这个消息迟迟没有传回金陵?”荀彧捏着下巴,百思不得其解。

    糜竺跟着点头:“我对此也是不解,若是飞鸽传书,从苍梧到金陵最多也就是三天左右的事情。为何陆否骑马都回到了金陵,前线却没有传回半点消息?”

    狄仁杰试着分析:“陛下驾崩之后,蒙恬、王贲肯定趁势发起猛攻,或许前线的诸位将军暂时来不及通知后方吧?”

    “也就是一盏茶的时间而已。写封书信能费多大的劲?”糜竺并不赞成狄仁杰的分析。

    刘伯温端起面前的茶碗在手心转动,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在我看来,这个事情有三个可能!”

    “论谋略,在座的诸位首推刘尚书。还请刘大人给诸位指点迷津,老夫洗耳恭听。”陆康端起面前的茶杯润了润嗓子,示意众人稍安勿躁,听听刘基怎么分析。

    刘伯温点点头,沉声说道:“其一,就像狄大人猜测的这样,蒙恬伏击陛下成功之后乘胜追击。对我军穷追猛打,导致前线将领陷入慌乱之中,以至于忘记了把陛下驾崩的噩耗传回京城。”

    呷了口茶,话锋一转:“当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前些日子我看过南方的作战图,陛下坐镇后方苍梧,前线吴启、诸葛亮、霍去疾、徐晃等各军团分兵驻守,就算陛下突然驾崩,导致一个军团陷入混乱之中,也不可能所有军团同时乱了阵脚,连通知后方都忘记了。”

    放下茶碗继续分析:“这样推测下来,就出现了第二种可能,那就是前方将领有意隐瞒陛下驾崩的噩耗。”

    “啊……这、难道前线诸将意图不轨?”顾雍吃了一惊。

    荀彧的判断与刘伯温大致相同,接过话茬道:“天子驾崩,肯定会导致前线将士军心崩溃,士气低落。隐瞒陛下驾崩的噩耗,避免局面恶化下去绝非意图不轨,而是深谋远虑之人才能做出的抉择。”

    刘伯温颔首赞许:“不错,我的想法与荀文若相同。若陛下遇伏驾崩的消息属实,前线迟迟不把噩耗传回来,有很大的可能是为了安定军心。”

    “那么第三个呢?”陆康焦躁的抚须追问。

    刘伯温沉声道:“第三个可能就是陛下诈死!”

    “诈死?”

    刘伯温的这番话倒是出乎众人的预料之外,俱都精神为之一振,“陛下为何诈死?”

    “呵呵……”想到这里刘伯温竟然露出了笑容,“基还清晰记得七年之前诸侯会盟酸枣共伐董卓,吕布利用贾诩之计夜袭我军大营,导致我军损失惨重。我便将计就计,让陛下诈死返回江东,引得董卓军尾随追袭,我军在路上设伏大获全胜。故此,基认为陛下的死讯亦有可能是陛下设下的圈套。”

    “可王守仁、吴启、诸葛亮等诸位大人尽着缟素,全军挂起白旗,大营一片恸哭。这是小人亲眼所见,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这又怎么解释?”陆否对刘伯温的分析提出质疑。

    刘伯温笑笑:“这更好解释了,想要钓鱼尚需鱼饵,更何况蒙恬、王贲都是贵霜大将,身经百战。要想引诱他们上钩,不把戏演的逼真一些,又怎能达到目的?”

    “哎呀……听刘尚书这么一分析,局势又柳暗花明了呀!”听刘伯温分析到这里,在座众人俱都长舒一口气。

    虽然不能确定皇帝百分之百诈死,但毕竟这种理论与陆否提供的情报不冲突。也就是说在陆否没有说谎的前提下,天子依旧还有活着的可能性。

    “但愿陛下吉人天相!”众臣子俱都默默的为大汉天子祈祷。

    “刘尚书,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性。”一直沉默不语的武如意终于按捺不住,开口说道。

    刘伯温已经逐渐冷静了下来,拱手道:“愿闻其详,请娘娘赐教!”

    武如意肃声道:“你们忘了穆桂英随军出征,他与军方将领交好。若陛下中伏驾崩的消息属实,穆桂英有可能为了扶儿子刘御继位,拉拢前线将领,秘不发丧,然后矫造圣旨,册立刘御为帝。”

    听了武如意的分析,在座的众人面色俱都为之一变,陷入了沉思之中。

    客观的来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秦始皇嬴政驾崩于第六次东巡的途中,李斯与赵高伪造遗照,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立少子胡亥为帝,最终导致大秦灭亡,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  穆桂英身为贤妃,地位与武如意并驾齐驱,而且有参与军事的特权,与军方将领相处融洽。不排除为了扶儿子登基,她主动或者在其他人的蛊惑之下效仿李斯、赵高,把消息控制在交州,寻找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拥立庐江王刘裕登基。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倘若南方军团的文武成功的拥立刘御为帝,穆桂英为太后,那么朝廷的这些顾命大臣就可以下地狱陪伴“先帝”刘辩了。

    刘伯温抚须沉吟道:“消息已经在交州传开,这个可能性不是太大。但也不排除一开始南方军团陷入混乱,后来有图谋不轨之人蛊惑贤妃,欲效仿胡亥之事,所以迟迟不把噩耗传回京城。我等身为顾命大臣,就要对陛下恪尽职守,防患于未然,杜绝一切隐患!”

    “那我等就要提前做好对策了,万一陛下驾崩属实,该如何应对?”一直没有开口的孟珙终于说了一句话。

    “本宫认为应该按照陛下遗愿,册立太子登基。”不等其他人开口,武如意就抢先表明了态度,“齐儿聪慧敏锐,折节好学,笃厚稳重,又是陛下亲自册立的太子。若陛下真的有个闪失,只能由太子登基继承大统。”

    刘基、荀彧、狄仁杰等人对望了一样,深感欣慰,齐声道:“娘娘能够如此想,乃是天下之幸,大汉之幸也!当初我等一致推荐娘娘为后,果然没有选错人。”

    顾雍趁机投桃报李,说道:“若陛下真的殡天,太子登基自然是理所当然。但唐后已殁,皇后之位空缺,若太子登基,当立德妃娘娘为太后。”

    几个顾命大臣再次对望一眼,虽然武德妃不是太子的生母也不是养母,但天子之前已经承诺唐后丧期满一年之时立德妃为后,如果不是贵霜的大举入侵,那么德妃现在就是皇后了。比起现在只是个美人的上官婉儿,武德妃的确更有资格做太后。

    “论资历,的确是娘娘更适合做太后。”众人对望一眼,对武如意做了肯定。

    最后由刘伯温做出决断:“我等做好随时拥立太子登基的准备,同时派出几位重臣快马加鞭赶往交州调查此事。若陛下果真殡天,便飞鸽传书回京城,我等便在太极殿拥立太子继位。然后昭告天下,举国大葬。”

    会议就此结束,众人一致推选派出孟珙、狄仁杰与顾雍三人搭档,带领数百骑连夜离开金陵,快马加鞭赶往交州,彻底调查天子驾崩之事。不管是死是活,总要弄个水落石出,好让悬着的一颗心落地。(。)

八百三十二 世外高人() 
李时珍亲手配置的草药并没有让刘辩的病情好转,连续几天反复烧,精神萎靡,恹恹不振。壹看书·1?k?an?s?h?u?·c?c?班师回朝的日期只能暂时推迟。

    病情并没有让刘辩担心,感染了风寒而已,草药的疗效比较慢,三五天没有好转也是正常的事情。唯一让刘辩担心的是最近几天多次梦到小乔索命,在梦里萦绕,挥之不去。

    “此事绝非幻觉这么简单的事情,更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事有点邪门啊!”刘辩昏昏沉沉的躺在床榻上暗自思忖。

    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刘辩并不相信鬼神之说,但那天晚上的遭遇又委实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

    刘辩静下心神仔细回忆那夜生的事情,刚刚出城的时候一切都很正常,孙尚香连续射杀了一只黄羊、一只狍子。就算白鹿出现的时候也是正常,因为除了自己之外孙尚香也看到了这只飞驰的白鹿,并扔给自己套马索追赶,证明直到此时还不是幻觉。

    但与孙尚香分手之后生的事情,刘辩就不能确定是幻觉还是现实。

    至今刘辩还清晰记得一袭白衣的小乔从断崖下面爬上来的幽怨表情,还记得自己拼尽全力刺出的一枪,之后无缘无故的晕倒在地,这些事情刘辩都记忆犹新。

    如果说这些都是刘辩的幻象,毕竟佛说象由心生,那么连续几天梦到小乔索命又该作何解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世上真得有鬼神之说?”刘辩昏昏沉沉的躺在床上,百思难解,翻来覆去又进入了梦乡。

    看到天子突然大病一场,孙尚香知道是自己惹的祸,因此这几天一直温驯的像只小猫,床前床后的伺候着,急的直抹泪,可惜依旧无法换来刘辩病情好转。

    刘辩卧床不起,让穆桂英急了眼,派人召集了孙膑、王守仁、李时珍等人来到行宫共商对策。

    “陛下大婚之日还生龙活虎。更兼体格强健,远非一般人所能相比,怎能说病就病了?”穆桂英一脸担忧的说道。

    孙膑也感到蹊跷,捻着胡须道:“莫不是与陛下说的到郁河边为百姓祈福有关?”

    “到郁河边祈福?”李时珍对此事完全不知情。一脸愕然。

    徐晃道:“陛下大婚之夜突然不见了踪影,我等四处寻找,天亮时在城外遇见了陛下与孙美人。陛下自称高祖托梦,说郁河边有神兽降世,若向其许愿。定能如愿以偿,因此陛下便带着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