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草原,保存实力,他日东山再起!”铁木真马鞭一挥,当先策马。

    包括从上谷城中撤退出来的人马,王保保与檀道济率领的残兵败卒,这支元军已经仅剩下三万余人。马匹倒是很充足,几乎每卒两骑,可以在路上的时候换着骑乘,减轻坐骑的疲劳。

    凛冽的寒风之中,这支人心惶惶的元军如同丧家之犬,向西北的草原流浪。

    唐军斥候把元军行踪飞报李牧,此刻他正与王伯当率领六万人马在增援渔阳的道路上,若是向西北方向斜斜进军,正好可以堵住元军的去路。

    “王伯当,命你率两万骑兵急行军,抄近道拦住铁木真的去路。”李牧盯着地图,把一条近路指给王伯当。

    王伯当一脸犹豫:“铁木真是我军的盟友,李绩都督派了兵马支援他,而都督却拦截他的去路,这样做合适么?”

    李牧抚须笑道:“争雄天下,需要杀伐果断,岂可有妇人之仁?之前李绩派人去救援他,那是因为元军尚有力量助我们牵制曹操。而现在铁木真穷途末路,仓惶西逃,对我们李唐再也没有任何价值。此一时彼一时,我们自然要捞点好处,让铁木真留下三万匹战马便放他离去,不然就把匈奴人彻底歼灭!”

    “得令!”

    王伯当拱手领命,率领两万骑兵快马加鞭,顺着小道抄截元军前路去了。李牧则率领着四万步兵迈开大步,紧随骑兵的步伐,准备对铁木真趁火打劫。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就是应该这么不可琢磨,前一刻还是盟友,下一刻就让他变成待宰的羔羊。

    元军走了七八十里路,傍晚时分突然杀出一支唐军骑兵拦住了去路,“王”字大旗,迎风招展。

    铁木真勃然大怒,策马出阵,马鞭遥指高声大骂:“你们这些唐寇不去与曹军厮杀,为何反而拦住了我军的去路?李世民就是让你们这样对待盟友的么?”

    王伯当在马上拱手道:“大汗少罪,你们匈奴狗……对,就是匈奴狗!你们匈奴狗撤走了之后,我们唐军将会单独对抗曹军与汉军,压力大增,所以李牧都督派我来向你借三万战马。”

    铁木真咬牙切齿,勃然大怒:“你敢骂我们匈奴狗?还要勒索我马匹?”

    王伯当弯弓搭箭,一箭射翻了铁木真身边的一个都尉,大笑道:“如此不堪一击,烂泥扶不上墙,只知道烧杀劫掠的民族,不是匈奴狗是什么?还想争霸天下?你给我们大唐皇帝提鞋都不配!留下三万匹战马,放你们过去,不然的话让你们匈奴灭族!”

    “气死我也,全军冲锋!”

    铁木真被气得几乎要当场吐血,马鞭一指,喝令全军冲锋。

    荒凉的旷野上顿时杀声震天,黄土蔽日,人喊马嘶,血肉横飞。

    元军兵力略占优势,但士气低落,又是疲惫之师。唐军士气旺盛,斗志昂扬,而且知道后面还有大规模的步兵,因此有恃无恐。

    双方厮杀了一个多时辰,互有伤亡,匈奴斥候飞报铁木真:“不好了大汗,李牧率领四五万唐军步卒从后面掩杀了过来,距离我军还有十五里!”

    慕容恪与王保保一起向铁木真劝谏:“好汉打掉牙和血吞,这三万兵马是我们最后的力量,绝不能拼光了啊!草原上不缺马匹,把战马送给李牧便是,留得青山在总有翻盘的一天!”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铁木真攥着拳头,嘶吼着发下誓言。

    最终由王保保出面与李牧达成协议,元军送给唐军三万匹战马,请唐军帮忙断后,阻挡魏军追袭,掩护元军退回草原。

    李牧得了马匹,弃诺言于九霄云外,率部朝渔阳方向撤退。

    战事落下帷幕,曹操一举拿下涿鹿、上谷,平定了幽州西方,与李唐各自占据了幽州一半土地。铁木真与努尔哈赤分道扬镳,率领不到三万匈奴、鲜卑残兵退回草原流浪,彻底退出了逐鹿中原的舞台。

    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派遣郭子仪为主将,率领曹文诏、庞德提骑兵四万,向西穷追铁木真不舍,争取来个斩草除根。

    又设立幽州战区,命堂弟曹彬为主将,留下贾诩、英布、夏鲁奇、张绣、胡车儿、童渊等人辅佐,统兵十万,镇守范阳、涿鹿、代县、上谷等地。

    而曹操自己则率领范增、郭嘉、贾复、王彦章、许褚、典韦等人提兵十余万,马匹数万,南下返回老巢邺县,准备全力与东汉争夺中原。与刘辩的大战,已是在所难免。。

九百二十四 士为知己者死() 
转眼间进入了十一月,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由于天气寒冷,甲胄难着角弓难控,各路大军已经纷纷偃旗息鼓,窝在营房里休养生息,待天气转暖之后再决胜负。

    刘彻的使者携带着册封李世民为唐王的圣旨,一路跋山涉水,穿过冀州、幽州、辽东等地,以日行四百里的速度赶路,花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抵达了李唐首都王俭城。

    听完刘彻的圣旨,李世民不由得仰天大笑:“哈哈……这刘掣真是自不量力,朕乃是大唐皇帝,将来要称雄整个天下的君主,岂能受他一个藩王册封?来呀,把使者的耳朵割了,给刘掣当做回礼!”

    随着李世民一声叱骂,在使者杀猪般的惨叫声中,两只耳朵被割了下来,放在了木盒之中当做回馈给刘彻的礼物。

    虽然掉了耳朵,但至少保住了耳朵,使者也顾不上疼痛,;;+吓得抱头鼠窜,以最快的速度离开王俭城,踏上了返回洛阳的旅途。

    西汉使者走后,秦桧私底下求见李世民,施礼道:“陛下,刘掣此举意在将天下搅浑,好浑水摸鱼,从中渔利。他不仅仅给你封了王,也给李绩、李牧两位都督封了县侯,虽然陛下待两位都督不薄,但就怕人心不足蛇吞象,两位都督在刘掣的刺激之下起了野心。所以请陛下多多敲打,免得二人滋生野心!”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待二李推心置腹,委以军事大权。料他们不会滋生二心。”李世民手抚胡须,对秦桧的提议并不为然。

    秦桧继续道:“刘邦待韩信如何?将百万之众交与韩信。以楚王相授,不可谓不器重;而韩信却依旧滋生二心。摇摆不定。由此可见,人心不足蛇吞象,既得陇复望蜀,是所有人的本性。虽然这句话是刘辩说的,但臣认为很有道理。”

    李世民蹙眉沉吟:“朕心中自有计较,你下去吧!”

    秦桧走后,李世民在大殿中来回踱步,斟酌了半天后提笔写了一封圣旨,决定让李绩与李牧交换部队。书信送出去之后又突然反悔。派出快马追了回来,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若是这样猜忌,定然会让李绩与李牧不安,朕还是继续选择信任他们吧!”李世民把追回来的书信撕成碎片,在心底喃喃自语道。

    虽然没有让二李交换部队,但李世民也担心出现拥兵自重的局面,于是派遣了宗族李密与堂侄李策分别赶往幽州,以参赞军事为名暗中行监视之实。

    这几年以来。李世民学习东汉的政治模式,在高丽境内推行科举制度,拔擢了李密、李善长等文官。又推行武举制度,招募到了李克用这位豪杰。以及他的几个心腹猛将,国力蒸蒸日上,军事兵强马壮。更让李世民相信自己总有问鼎中原的这一天。

    前些日子,李世民收到了盟友织田信长的求援。请求派出水军进入东海,切断汉军水师的辎重补给。李世民欣然从之。遂命李舜臣率水师移驻沿海的耽罗郡,伺机而动。

    刘彻的使者又花了二十多天的功夫,带着随行人员回到了洛阳,把李世民的话转达给刘彻。刘彻大怒,责备使者有辱使命,下令斩首问罪,并大骂李世民不识时务。

    李世民没有接受册封,但已经班师回到邺城的曹操却派了蒯良前来洛阳出使,约定双方结成联盟,互相支援,共同对抗日益强大的刘辩。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雪花飞舞,天下大势暂时安定下来,各路诸侯就像蛰伏进入了冬眠一般。

    窦婴被任命为尚书令,总揽西汉政务大权,除了武将之外,各地的刺史、太守、国相都受他的管辖。这让窦婴深感精力不足,遂向刘彻请求开府治事,招揽幕僚,刘彻欣然从之。

    窦婴得了天子批准,遂在西汉治下各郡县贴出告示,招募有志之士为国效力。那些有心出仕的学子纷纷来投,有如过江之鲫般络绎不绝。

    这日清晨,有个独臂儒生头戴帻帽,身穿青色长袍来到窦府门前求见:“小人陈官听闻窦尚书招募贤良,特来投奔。”

    守门的官差上下打量了陈宫一番,摇头道:“快走、快走……你当窦大人在做善事么?怎么什么人也想来尚书府混口饭吃?你一个断臂之人,有何本事?”

    “这位大人这样说就不对了,战国时期废人孙膑遭受膑刑,不能行走。却助齐王大破魏国,斩杀庞涓,辅佐齐威王成就霸业。更何况我只是缺了一条臂膀而已,能做的事情数不胜数,请大人不要以貌取人。”陈宫背负单手,据理力争。

    官差一脸的不耐烦,举起佩刀,作势欲敲:“快走,大冷天的休要在这里消遣我,否则别怪大爷不客气!”

    “大清早的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随着一声叱喝,窦府的管家大步流星走了出来,看到独臂的陈宫后不由的一愣:“这、这不是陈公台大人么?为何变成了这个样子?”

    “嘘……”陈宫做了个手势,“有劳管家带我去见一下窦大人,我有要事相告!”

    在长安的时候,吕布依附于刘彻,而陈宫作为吕布的谋士,与窦婴私交甚笃。所以等到臂膀伤愈之后,陈宫第一个便来寻找窦婴。

    窦管家知道窦婴与陈宫交情不浅,当即前面带路,领着陈宫来见窦婴。

    “呃……竟然是窦大人的故交?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