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奇幻人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美名,这丹阳精兵实际并非汉民,而是山越人。”

    马超一惊:“公苗的意思是,闻名天下的丹阳精兵,其实是山越精兵?”

    “正是,山越人生性勇猛,嗜血且未开化,战斗力确实颇为可观。”说完,贺齐继续给大伙介绍山越民,尤其是给这些刚来的将校。

    “丹阳附近的山越部族以山险为依托,组成武装,其实扬州之中全有山越之民,各郡县之中都有,大汉自光武皇帝一来,山越迅速发展,越发壮大,如今已不下西羌之祸。山越之民也绝非大家印象中的不司教化,民智未开。相反,山越民与我汉民只是语言不通罢了,起心智齐全,不可小觑。”

    “山越民众,其首领有‘帅’、‘大帅’、‘总帅’等诸多称谓。山越也曾劳作,在山中种些谷物粮食,又利用山中出产的铜铁,加以铸造自给自足,只是山中瘠薄,粮食缺少,不足自用,由此,每年秋收之时便会下山袭击附近的汉人村落,抢劫粮食,以资冬日所用。”

    贺齐略作休息,刘晔接口道:“据吴太守说,近年来此类情况愈演愈烈。原本山越人在山中大分散、小聚居,各部落之间罕有联系,就算与汉民有所摩擦,也尽能控制的住。但是近来出现一个名为祖郎的山越头领,自称为山越大宗帅,几年中不断带领自己的部族吞并周边的部落,如今已坐拥数万之众,每逢秋收便集结山越兵下山抢粮,所过之处官军望风披靡,无法抵挡。”

    经过介绍,林凡就明了了,山越民也有民智,只是被当做异族,逃避在山中,定时就要下山来抢夺粮草,长时间积累就习惯了,而这些汉民每年如果提早收割粮食,秋收之时逃往别处躲避一阵,回来还能勉强度过来年。都是些忠厚老实的庄稼人,离开了土地又能逃去哪里?

    山越民在外为非作歹,山下汉民自然而然成了接盘侠。

    孙策沉默下来,绷紧的颊边线条有如刀锋,良久方才道:“攘外必先安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贺齐回忆道:“主公,当年属下年幼时曾随家父征讨山越贼,无奈山越人作战英勇,加之久居山林之中,熟识山形地理,但有不胜,就逃窜山中,所以我等清剿多时,亦难获全胜,主公切不可轻视了这些番邦异族。”

    “为之奈何?”孙策问,“我定要一支山越精兵。”

    贺齐摇摇头道:“还需从长计议。”

    林凡也是摇摇头:“从长计议?我可等不了许久了。”

    虞翻近前几步道:“主公,山越虽然是我军收服扬州的隐患,但是以今日的形势来看,实在不宜开战。就天时地利人和而言,一来山越连接一处,已失天时,而来我军不明地理,失了地理,三来我军刚刚经历杀伐,俱是疲惫,恐不能久敌,恐失去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我军三者皆失,加之兵势一交,难以骤解,还请主公三思。”

    “仲翔先生言之有理。”徐奕附和道:“山越作乱只是疥藓之疾,主公不如以怀柔政策对待。我闻幽州牧刘虞多年来安抚鲜卑、乌桓,异族无不钦服,纷纷按时朝贡,不敢越境相侵。”

    怀柔政策虽好,却不是林凡心目中的最佳计策,林凡对两人解释道:“林某本是幽州之人,知道幽州形势,所谓怀柔,不过是恩威并济罢了,刘虞大人与公孙瓒唱一出好戏,一个兴兵,一个怀柔,相互配合才有幽州外族的归顺,缺一不可,我心中所想,还得与山越战上一场才行,若能战败山越,这怀柔之策才能稳固施为。”

    转头又对虞翻道:“仲翔先生乃会稽中人,自然熟悉山越民形势,然用兵之道,不可以常势来论,我军虽有数战,却军心昂扬,可一战之,至于地利确实危险,小心用计,也能有所作为。”

    虞翻与徐奕听了解释,齐齐拱手,退了下去。

    林凡看着厅中诸将,只有刘晔最为淡然,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山越之事,子扬有何高见?”林凡问刘晔道。

    “回主公,此次非战不可!”刘晔沉声道。

第308章 平定山越(二)() 
刘晔语气异常坚定,林凡惊问何故。

    “诸君,刚才也已说明,山越民常常在秋收时分作乱,如今不过春分,山越民躁动,未免太奇怪了吧!”刘晔这一说,林凡才猛然惊醒过来,的确奇怪。

    “往来山越也有春分时节作乱,不可以此为标准。”贺齐解释道。

    刘晔摇摇头:“不对,不对。太奇怪了,今时丹阳郡中山越民与会稽郡中山越民接连一片,更是蹊跷,实在称不上巧合。”

    刘晔说完,贺齐也沉默了,本就是不对的时间点,两处山越民更是连接一片,确实奇怪。相互之间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其中蹊跷。

    “子扬可知,山越之民受何人指使?”林凡直接了当问道。

    “不知!”刘晔只是摇头,他又不是神,怎能什么都知道,“我只知道,若不平定山越,我等会一直受到后方的骚扰,到时将疲于奔命,无暇经营地方。山越虽然勇猛,兵力又占据绝对优势,但是想要破之,倒也并非难事。”

    “刘子扬好大的口气。”林凡倒吸一口凉气,自己自诩智谋之士,眼下也没个好主意,刘晔到先有了主意,“既如此,那就请子扬将破敌之计讲出来,让我等也好好见识见识。”

    “主公谬赞!”刘晔先客气了一句,转向林凡道:“先前种种,说的天时地利人和,若是能巧妙施为,也能为我所用,先说天时,山越民虽有明智,岂识天时?仲翔先生能识天数,寻一恰当时机,寻一合适天气,助我军破敌,天时岂不为我所用?”

    “再说地利,山越之民熟悉山中,确实无懈可击,然今时暴乱,就给了我等可乘之机,我等可先放出假消息,引得山越民下山,贺齐将军与山越民交好,定有办法,之后我等在其下山的必经之路上伏下奇兵,多置旌旗战鼓,声势浩大,又兼兵刃之厉,以此为破敌之计。如此,山越兵失其地利。”

    “再说人和,山越民虽有民智,但是心性多疑,作战惟凭勇力,山越兵指挥不当,我军以疑兵阵对之,其若见疑兵,必然驰骋勇力,再将其引到一处地方,只是乱箭射杀,山越即破,我军尽得人和。”

    刘晔的一番长篇大论,听得众人哑口无言,端的厉害,林凡也从中学到很多。

    虞翻、徐奕等人闻言更是默然,暗暗分析着情形。

    林凡率先想通,微微点头道:“子扬果然好计,可谓一针见血。”

    徐奕上前一步道:“主公,山越恃其山险,不服已久,今日降而明日复叛。主公若依刘子扬之计提大军清剿,必然可一鼓而破,但是班师之后,若山越余孽趁我等攻伐江东、后方空虚之时再次作乱,为祸不小。兴兵之后复要怀柔,慎之,慎之。”

    林凡点点头道:“这我知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此次作战,恩威并济,定要使山越来投。”

    林凡听了刘晔计策,心中也是信心大增。

    。。。。。。。。。。。。

    五月,林凡用计,假装兵少,欲贪功冒进,就要剿灭山越大军,不仅如此,也有贺齐之能,山越部落中的某某人,撺掇是非,言进兵之事,由是,山越大宗帅祖郎冒险远离山林,将大军推进到了距丹阳城三十里外的开阔地带。

    此时,林凡已经领军在此处严阵以待,人马虽少,却又阵法,自率中军方阵靠后,左右两翼微微扬起,在中央形成一片巨大的空地,隐隐成包围的态势。

    旗门开处,林凡策马立于当中,身侧有诸多将领,马超提虎头湛金枪押住座下战马,太史慈手持银枪,腰间挂弓,抚着三寸美髯,两人就立于左右,贺齐、董袭等将各持兵器环立在林凡四周。当然,最中间位置的还是三壮,正寸步不离地护着林凡。掌旗的兵士将大旗高高举起,龙虎大旗随着风飘摇,上面龙骧虎跃。

    “天家征讨,山越何不早降!”林凡横枪立马,朗声高喊。

    祖郎一幅悍勇模样,身披虎皮做成披风,颇显威风,手持一柄两米半长的金丝九孔带铆大环刀,走起来钉钉作响,身上并无盔甲,悍匪气息,骑着一匹卷毛烈马走出山越军阵。

    “你就是林凡?那个朝廷的卫将军?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祖郎不屑的嘲笑道,“俺以为还是什么厉害人物,没想到就是个黄口小儿,小娃娃,还是回家喝奶去吧,别让爷爷这花环刀不小心剌到你。”

    山越之中一片哄笑。

    林凡不去理会,将死之人罢了,目光看向手下的各将领,示意出战,祖郎就等在阵中央,耍着大刀,耀武扬威。

    帐下将领却起了争执,并不是抢功来的争执,你若细细聆听,便能听出分晓来。

    “子义,你新来军中,这功劳合该你得才对,这第一战就由你出战。”只听董袭对太史慈说道。

    太史慈虽是新来的,人却不傻,“怎能如此说,昨日可是定下了由董将军你先出战的,某家虽刚进军中,却懂得军中规矩,不敢抢功,先得韬光养晦才行,太史慈不敢逾越。”

    “公苗。。。”董袭叫贺齐,贺齐也不愿理他。

    董袭一脸苦笑,复而看着马超。可马超虽年纪小,但从军多年,也是个老油子,哪能受董袭眼神,只是紧紧地盯着阵中,默不作声。

    “算了,反正你们都要如此经历,前后又算的了什么。”

    说完,董袭苦笑一声,见祖郎嚣张,装作不禁勃然大怒的样子,策马出阵,手中也是一杆长刀,与祖郎类似,刹那间就从让林凡背后拍马杀出。

    祖郎见来将使刀,心中也是一喜,一振手中大刀,策马来迎。两人在阵前刀来刀往,转眼间就战了三十几合。祖郎臂力惊人,每一刀都是全力劈斩,董袭渐渐支撑不住,只剩防卫了,又战不几合,董袭大刀虚撩,卖了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