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大元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战争中,帝国一定不会再重蹈前世的覆辙!

    准将的风格就是雷厉风行,当叶晓和秋云还在一边不断商量、研讨如何组建第三分队的时候,准将就已经带着刚刚接受了精确战理论的赵友,直飞龙刃总部。

    拥有悠久光荣历史的龙刃,不是一支思想封闭的部队,热血的战士为其注入了开放和探索的精神,关于试验部队组建的申请没有受到任何刁难就在总部获得了通过,而一直为龙刃服务的11所,也同意派出了一个研究小组,为新战术的摸索提供装备辅助。

    秋云的帐篷在距离菜鸟营地不到三百米的地方,在这顶普普通通的帐篷中,试验第三分队成立的准备工作就在其中展开了。

    准备工作的参与者一共就三个人——叶晓、赵友和秋云,一个连军衔都没有的新兵能协助两位帝国少校一同组建试验部队,出了开放包容的龙刃,在其他部队绝对是不可能的。

    原本是特派员的赵友,被总部直接认命为试验分队的副队长,负责试验分队的装备支援问题,当然,另一个作用是监督。

    三人埋头在帐篷中忙碌了十几个小时,才确定了第三分队的内部编制和装备——按照叶晓提出的设想,第三分队共编制有6个小队,火力支援小队、特种小队、勤务小队、战车小队、战术引导攻击小队和侦察小队。

    其中战车小队只有一辆特种装甲车充数,而各个小队的战斗人数,因为人员数量的限制,都没有达到特种作战小队标准的十二人编制,而是尽可能的缩编,最惨的特种小队只有区区6个人,刚好两个特战小组

    而叶晓制定的训练计划,则彻底让两位少校侧目,兼顾了特种训练和新战术训练的训练大纲,如果不是在他们的监督下一字一字的出自叶晓手中,两人绝对认为这是以为经验丰富的特种军官做出来的!

    也正是这份训练大纲,让两人彻底对叶晓放心下来,后果就是整个分队的筹备工作被扔个了没有人权的新兵,赵友拍着叶晓的肩膀保证,只要叶晓列出来的装备清单,他会尽可能的努力筹集。

    而秋云则称他要做思想工作,让叶晓好好的努力

    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天中,只有叶晓一个人费神费脑的完善着试验分队的准备,从战术训练到装备要求,一项一项的完善着。

    叶晓疯狂工作的态度让秋云和赵友两人倍感震惊——在他们看来,试验部队的组建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王道,毕竟组建一支从未出现过的试验部队,能遇到的情况绝对不是光凭预见可以解决的。

    他们又哪里明白叶晓的急迫心理,时间对叶晓来说,太紧迫了,他不得不逼着自己,疯狂的工作,将所有能做的工作都做完,那接近一尺之厚的装备要求,更是他对未来装备的复制,费劲心血的复制。

    “叶晓,你开什么玩笑?”赵友神色激动:“这些装备你让我去哪里给你找?无人傀儡监控机,这东西帝都研究院刚刚研发出来,我怎么可能弄过来?”

    “还有这个通讯系统,怎么可能做到信息共享?一个分队将近七十个人共用一个通信系统,你告诉我,这些东西我上哪里弄?”

    赵友翻着叶晓提出的装备要求,差点跳起来,原以为叶晓只是会让他搞一些产量低的特种装备,没想到这孙子完全是自创装备——这让他去哪弄?话大闪舌头的少校如何不暴怒!

    叶晓叹了口气,拿笔指了指自己的备注。

    赵友羞愧欲绝——他拿错东西了,这是叶晓留给11所派遣小组的

第16章 叶大忽悠() 
11所的派遣小组一共来了6名专家,如果不是张玉良准将的要求,11所才不会在为一支试验分队提供六名宝贵的装备专家呢。

    可想而知,当11所派来的6名专家见到试验分队筹备小组的成员中有一名没有军衔的菜鸟后,会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

    一名四十多岁挂着技术中校军衔的专家脸色铁青,“我放下手中的两个研究,被总部派来给你们技术支援,你却告诉我说,你一个连军衔都没有的新兵负责提出装备要求?”

    “简直是胡闹!”有性格暴躁的专家跳脚。

    无良的另外两名筹备成员躲在一旁看热闹,数日以来被叶晓打击的体无完肤的两人,很乐意看见叶晓吃瘪——你一个连军衔都没混上的菜鸟,怎么能比特战老鸟还老鸟呢?

    叶晓无奈的挠头,按理说出了新兵集训营以后,在下部队的第一天就会被授衔——列兵衔,但操蛋的龙刃传统就是完训才给挂军衔,这就让他还属于新兵的他尴尬了

    幸好叶晓和装备研发专家打交道的次数不少,没有多废话,就将自己复制而来的装备理念集交给了生气的专家们:“各位领导,麻烦诸位先看看这些装备要求,如果还觉得小子胡闹,我们三大队一定会给诸位一个交代的!”

    看到叶晓说的坚决,带队的技术中校按捺下怒火从叶晓手中夺过了厚厚的资料,原本打算找出一大堆错误嘲笑一番的中校,仅仅在片刻后,就发出一声接一声的惊叹,搞的其他专家们都心痒痒的,最后竟然挤到了一起,一同研究这份资料。

    虽然叶晓不懂得装备研发,但他却知道一个道理,装备的研发,有时候概念才是最宝贵的,装备研发的专家们,其实很多时候需要的就是一份理念,只要有理念,他们就能顺着理念将装备研发出来——虽然很多时候,研发的装备在战场上就是鸡肋

    这些技术狂人的表现让打算看笑话的赵友惊骇,在他不可置信的神色中,带队的技术中校一把揪住了叶晓的胸口:“这资料是哪来的?能写出这份资料的人绝对是个天才,天呐,他提出的这些概念简直就是未来装备研发的指导概念!说!这到底是谁写的?”

    专家们用狂热的神色注视着叶晓,等待叶晓说出答案,身为装备研发专家,他们太清楚这一沓子资料的意义了!

    叶晓伸手,指向不远处看热闹的两个无良少校

    叶晓祸水东引的行为只能是一个玩笑,狂热的技术专家们最后将这个没有挂军衔的新兵当做了同行,甚至有些恭谨的和叶晓讨论起了装备事宜——带队的中校甚至提出只要叶晓愿意加入11所,他现在就做主给叶晓挂上中尉军衔,虽然是技术中尉。

    叶晓这个前世的特战专家当然不会跳槽,在拒绝了中校的邀请后,他开始讲述自己的装备要求和理念:

    “诸位都是帝国最顶尖的装备研究专家,我相信你们可以理解我提出的精确战理论,火力精确到米是精确战的核心!想以精准的的火力投放取代目前盛行的火力轰炸,就需要诸位的配合!”

    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叶晓向专家们提出自己的要求核心:“目前需要诸位解决的就是反战车飞弹加装引导部件的问题,诸位能否解决引导部件过于庞大的问题?如果不行,能否在不减少飞弹射程的情况下增加反战车飞弹的体积?”

    “问题不大,11所的资料库中,有长度不到一米的反战车飞弹设计图,顶多增加半米的长度,就能达到准确引导的目的!”有专家立即回答。

    “第二,关于通讯系统,目前帝国特种部队的通信系统是最先进的,但也只能做到同一小队在直径三公里内通讯。不知道诸位能否提供通信直径超过三十公里,并能接受文字信息、组建信息共享的通讯系统?”

    反战车飞弹的精确引导和通信系统是叶晓认为最关键的两点,事实上,最为关键的应该是通信系统,这种能信息共享的通信系统才是未来精确战的核心,但反战车飞弹的精确引导,却最容易让试验分队出成绩。

    只有干出成绩,才能得到上面的扶植,才能让高层注意到!

    在军队尤其是龙刃混了十七年的叶晓,最清楚这个道理了。

    “信息共享?”专家们念叨着这个词组,却是不太了解其中的含义,见状,叶晓解释:“信息共享的概念是指所有人都能将一份信息收到,例如勤务小队遭遇到了一支战车部队,可以通过文字的输入将其传进信息平台,不仅火力支援小队可以收到信息,而加入通信系统的其余单位也能看到!”

    “同时,我希望这种通信系统还可以再扩大规模,比方说以一个个子通信系统组成一个更大的通信群,无数的通信群构成一个通信集群,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将一个庞大的通信集群内的信息整合起来,时时掌握还原战场!”

    在座的专家们不由被叶晓勾勒出的画面震惊——他们可以想象到,只要将这些文字整合起来,就完全可以将战场时时构建起来!

    规模更大的通信集群不就是一个集团军吗?一个集团军的所有信息共享,这不就意味着可以在局部战场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吗?

    “这是个天才的构想”

    “一定要做出这样的通信系统!一定要!”有专家狂热的念叨,随即却恨声道:“我们中竟然没有通信专家?不行,立即致电11所,派通信专家过来!”

    “一定要派过来!”

    专家们纷纷附和。

    叶晓想六位专家敬礼后,沉声道:“诸位,通信系统和反战车飞弹加装引导装置这两项事关试验分队战斗力的整合,必须要尽快弄出来,至于其他的装备,可以在延后!我认为精确战必然会取代战车集群的作战方向,帝国必须走到这次变革的最前列!诸位都是帝国的支柱,恳请诸位一定要配合研发!新战术试验成功与否,就靠诸位了!”

    专家们纷纷表示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对于穿上军服默默在11所研究声名不显的专家们来说,为帝国的霸权添砖添瓦是他们的梦想!

    搞定了来自11所的研究专家后,叶晓终于松了口气,现在就等着死亡之周的结束。

    一旦死亡之周结束,第三分队立马开始组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