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十数万人,血肉早已腐烂,臭气弥漫数十里外。

    听完这些话,金狼汗脸色顿时变了。原本他还想等停战之后,亲率十数万铁骑将那横山夷为平地,为巴罕报仇雪恨。可现在他隐隐有些害怕了,强悍如右贤王部近十万铁骑竟然败在横山军脚下。即便是自己亲率二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又如何?难道为了巴罕,自己还要再损失十数万人于夏阳山下?如今金狼汗国实力大减,兵力折损过半,向东已经无力压制东胡人,西面还有伪金狼人虎视眈眈,此时向横山开战,并非明智之举。

    但是,经历这一年的两面作战,原本从中原劫掠的物资基本挥霍干净,剩下来的数十万奴隶和不能用于制造兵器的金银,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负担了。于是他将目光落在了南方的明州,如今唯有再次南下,才能获得充足的物资,迅速恢复实力。

    在和东胡人停止交战后,金浪汗立即率领十数万大军兵临铁墙关。在他眼里,横山用十数万金狼人,还有右贤王的尸骨证明了自己的强悍,他自然不会愚蠢的踢那块铁板。而明州势力就弱了许多,他相信凭借着十几万铁骑,足以敲开关口,再次饮马龙江,这次他要拿下中原都城,将中原人的皇帝吊在旗杆上,让那些孱弱的中原人知道,金狼人的威势。

    随着金狼人寇关的消息传入杨明远耳中,原本准备借着这场水灾,南下浑水摸鱼的杨家军,不得不紧急北调,调派五万大军急速增援铁墙关。面对来势汹汹的金狼人,杨明远不得不亲书两封求援信,派人送往横山之主林逸凡,以及燕州防御使齐睿。恳求他们出兵牵制金狼人,待击退金狼人,必有厚谢。

    只是杨明远没有想到,与此同时,燕州千仞关以北,近十万东胡铁骑滚滚而来,在他们身后,数万身着中原服饰的步兵携带着巨大的攻城器械,缓缓向燕州逼近。

    (本章完)

第341章 同文同种皆一家() 
八月中旬,杨明远的求援信终于抵达横山。当林逸凡接到这封信时,脸色不由大变。他万万没有想到,金狼人与东胡人休战之后,竟然直接进攻明州。若是让金狼人打下明州,只怕那里的百姓们将又要遭受一番屠缪之难。横山之前便饱受金狼人凌虐之苦,对此感同身受。

    当即,林逸凡马上召开横山军事会议,商议是否出兵援助之事。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将金狼人攻打明州的事说出,现场群情激愤。不仅将领们咬牙切齿,恳请立即出兵;便是在座的文官们,也纷纷力主出兵支援。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众人一致决定出动三万骑兵北上,袭扰金狼人后方,缓解明州的压力。同时调集一批军备物资以及战马,援助明州抵抗金狼人。只是单单凭借横山的力量,只怕还无法起到太大的作用,为此,林逸凡准备派出使者,游说各方势力出钱出粮支援明州。

    做出了决定后,横山府衙随即贴出告示,印发报刊,详细讲述此次支援明州的原因和意义。林逸凡以横山总统之名发起《告同胞书》,向百姓们阐述为何要支援明州的道理,他在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华族之称,告诉百姓们,天下所有中原人都是出自同源同脉的华胥氏一族,谓之华族。既然大家同出一族,即便是兄弟睨于墙,也当外御其晦。如今金狼人再度侵袭我中原大地,凌虐华族兄弟,我等同胞兄弟岂能坐视不管?

    林逸凡的告书已经刊出,顿时引起横山百姓巨大的反响,有之前惨遭金狼人肆虐的悲惨境遇,他们对金狼人无比痛恨仇视,对处于金狼人压力下的明州百姓产生极大的同情。如今再加上他这一篇文章,更是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认同感。以前,在他们眼里,亲人只在一家一族之中,至于其他芸芸众生,与自己并无任何关系。但今天,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祖先们与天下人密切相关,他们共同起源于一个叫做华胥氏的部族。在经历了万年的繁衍生息之后,才慢慢的遍布整个天下。这让他们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血脉与天下人的联系,是那么的源远流长。

    于是,横山百姓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东西,来到官府门前,恳请为明州百姓捐献物资。面对百姓们殷切的期盼,横山府衙允许各地官府收纳百姓们的捐赠,一起运送往明州。

    原本刊出这份告书,只是为了让百姓们理解此次援助明州的义举,却万万没有想到会引起民众的热议。林逸凡在收集了民众的讨论讯息后,很快便找出了其中的关键词”华族“。华族的称谓是他在查看古籍时,从中发现,上古先贤都与这个华胥氏有关系,结合现代华夏起源的神话,便顺势写下了华族的称谓。这既是他不想割舍现代人的身份,也有意在这个世界建立与现世的联系。

    可他没有想到,这个称谓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在天下人的思想中,原本并无民族的概念,他们所谓的族只是一家一姓的族群,并无涵盖整个天下百姓的称谓,若说有,便是一朝一代的名称。林逸凡知道,想要让一个国家长治久安,想要让统治下的百姓紧密团结在一起,便要实行民族主义。以文化,血脉以及族群为纽带,将所有人联系在一起,血溶于水,同文同种。唯有如此,以民族之名,行大一统之制,即便后世再次改朝换代,也无法动摇国本,更改族号。

    心中激荡,浮想联翩。林逸凡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当即召集韩松与郭怀理两人商议,提出四点建议。其一,编写一部华族史,将天下人的根系梳理清楚,正本清源。其二,今后横山百姓皆以华族为名,不再以中原人,天武人自称,统一混乱的称谓。其三,加强舆论引导,增进横山百姓对华族的认同。其四,广告天下,传播华族文化,引导天下人的思想。

    对此,韩郭两人深以为然,觉得这是一场十分重大的变革,若是实行成功,将使百姓在面对外族之时,更加团结一起。即便是内乱,也能稍微顾及同族之情,而不敢太过煎迫。

    “大人,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属下认为,此事当尽快实行,扎根于民间,方能万世不移。”韩松激动的说道。他知道,只要将民族之意深植下去,终有开花结果,蔚然成林的一天。那么自己将能名垂青史,位列先贤。这不正是自己一直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方向吗?如今一条康庄大路就在眼前,他岂能轻言放弃。“属下不才,愿意主持编写华族史之事,还请大人成全。“

    “韩大人如此是不是太辛苦了?”郭怀理顿时急了,连忙阻住,“属下主管教务部,辖下文士才子如云,这编写史书之事,还是交由我们教务部更加专业。大人,您说是不是?”

    ”哼,教务部难道不是在政务院的管辖范围之内吗?“韩松不满的看了他一眼,”此事事关重大,本官身为总理,岂能置之不理?“

    “呵呵,总理大人日理万机,岂能屈尊降贵做这种笔杆子的事?“郭怀理微微一笑,反驳道,”若是大人因此耽误了其他事务,那岂不是属下的罪过?“

    “好了,都不要再争了。”韩松正欲反驳,林逸凡立即阻止,“修史之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事关民心思想,决不可草草编撰。本官以为,可成立文学院,设立学士之职,负责撰文史,审核文章,以及草拟文书等诸事。这编撰华族史的任务就交由文学院来做吧。“

    “这,不知大人欲与何人担任学士之职?”韩松迟疑了一下,反问道。

    “学士自然是由德高望重,学识过人之士担任了。”林逸凡含笑道,“不过韩大人无需担心,学士并非只有区区一人,但凡通过考核进入文学院的,都为学士。文学院乃自由开放之地,学士之职无分高低,无论品级。即便是韩大人身为总理,若是加入文学院,在其中也与他人没有差别,只是一员普通学士而已。”

    “大人,既然有文学院,那自然便需由院长负责管理文学院事务。”郭怀理满怀希翼的看着林逸凡,“不知大人属意何人担此重任?”

    “郭大人所言甚是,文学院确实需要一名院长来管理。”林逸凡略一思索,赞同道,“那便由你来兼任文学院院长一职。”

    郭怀理大喜,连忙俯身拜谢。韩松者一脸沮丧,颇为失望。

    但林逸凡话音刚落,便又继续说道,“文学院既然要开自由开放之风,要广开言路,自由辩论,阐述己见,便不能受到来自上级的约束。因此,这院长之责,只在管理学院日常事务,不得干涉学士著书立作,言论自由之权。“

    “什么?”郭怀理以为听错了,感情自己争取的院长之职,只是一个大管家,根本没有什么实权。

    韩松此时满脸笑意,连连躬身直呼大人英明。

    “怎么,郭大人不愿意吗?”林逸凡强忍着笑意,沉声问道。

    “没,属下遵命。”郭怀理哭丧着脸答应道,他似乎可以预见到,自己接到了一个烫手山芋,以后还要分心照顾一群大爷了。

    附言:这章完全就是硬凑起来的一堆文字,写得不满意还累,太痛苦了。

    最近写作状态不好,还是厚颜求票。

    (本章完)

第342章 南方乱援明物资到() 
转眼间,九月份到来,南方的水灾开始消退,朝廷忙于赈灾防疫,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可面对数百万灾民饥肠辘辘的肚子,即便是朝廷也无力顾全。再加上数不胜数的贪官污吏从中克扣贪墨赈灾钱粮,以至于大多数百姓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救济。

    终于,在百姓们郁积的怒火越积越高,最终爆发了抢夺官府富户钱粮的暴乱。随后,仿佛星星之火一般,以野火燎原之势迅速蔓延。暴民们冲击县郡,劫掠地方富户豪绅的钱粮,在混入队伍中的野心家的蛊惑下,渐渐转变为叛乱,一路攻城略地,沿途横扫而过,有如蝗虫一般啃食一切,说过之处尽为白地。家园被毁的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