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助大军击败西金狼人,反而还会激起西域人的反感,进而对横山产生敌意。若是如此,横山好不容易获得西域人的认同感,将荡然无存。

    为此,林逸凡便为民兵团制定了三条军规,第一,不得欺压西域百姓。第二,不得滥杀无辜。第三,不得自相残杀。这最后一条,实在是林逸凡担心,他们会为了利益争执,而刀口向内。

    但凡违背这三条规定,该民兵团将被取消资格,人人得而诛之。横山也会追究其责任,没收其家人的土地财产,驱逐出横山。

    随即,林逸凡便将自己的计划传回华原城,命八部完善该计划。他准备将这种战争方式,应用到北方辽阔的草原之上。

    如今东胡人已经返回天狼城,正在集结兵力,囤积粮草,准备向横山报复。林逸凡虽然坚信横山能够挡得住东胡人的兵锋,但横山所担负的压力同样是花十分沉重。目前,安夏两州已经开始进行第二轮征兵,准备奔赴夏阳关驻防。此举使得到了秋收的两州,在人力上已经开始吃紧。对此,八部商议之后,不得不雇用华州百姓,前往安夏两州协助收割,同时,也是希望让这些百姓,看到安夏两州的富庶,减轻移民的难度。

    与东胡人的作战,并非一蹴而就的。拥有辽阔疆域的东胡人进可攻,退则远遁千里,横山骑兵绝大部分都聚集在西域,根本无法在草原上重创东胡人。至于罗锋此前的战绩,只能说可一不可再了。

    但从西域传来的民兵团一事,却让林逸凡看到拖垮东胡人的希望。只要横山军能够拖住东胡主力,而后大量的民兵团涌入草原,袭击他们的后方,劫掠人口牛羊等等。东胡人的经济本就脆弱,一旦没了物资人口,他们还如何维持得住庞大的军队,还如何能够与横山对耗?

    更重要的是,林逸凡希望借此机会,削弱士族在华州的实力,缩减其家族的规模。

    而林逸凡之所以如此急切的想要削弱士族,也与中原的局势有关。如今,曹军正式侵占燕州以南,占据三郡之地,以燕明两州正式宣战。二十万大军北上,企图夺取燕州之地。燕州齐睿在经历几次大战只有,元气大伤,兵力仅剩十余万,根本不是曹军的对手。

    明州倒是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第一时间便站在燕州这边,集结大军准备支援。可驻守京城的十曹军,以及强大的龙江水师立即出动,四处袭扰明州南部,迫使杨明远不得不加强兵力布防北岸,使得能够支援燕州的兵力太少,根本无法阻止曹军的兵锋。

    如今两州的希望便放在了横山这边,接二连三的派出使者前来求援。不过横山目前也是爱莫能助,只是支援两州一批物资武器而已。

    至于出兵中州,在华州尚未稳定之际,横山实在不敢轻出。而曹军也料到了横山的威胁,早就在天井关布下重重防御,横山军想要攻下此关,绝非易事。

    为了牵制曹军,林逸凡也不是没有动作,他已经遣使前往雷州,说服冯老将军出兵,牵制曹军后方,作为报酬,横山将援助其大量的军备物资。

    而如今,林逸凡亦是急切的想要削弱华州士族力量,稳固华州,才能空出手来,侧面支援燕明两州,维持住多方制衡的态势。他深知,一旦曹军占据燕明,中原之地十占其八,凭借庞大的人口,以及丰沛的物力,只要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便能在综合实力上,碾压横山。到时候,横山四面皆敌,如何应付得了曹军的大势?

    因此,林逸凡只得加快稳定华州的脚步,让横山有余力来应付今后可能出现的危机。而华州士族,便是牵制着横山大量人力物力的阻碍。

    (本章完)

第517章 利诱士族() 
    关于民兵团的信报以及林逸凡的批示,很快便传到八部官署。

    八部立即召开会议,探讨林逸凡下达的决策的可行性,最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执行措施。

    对于华州士族,已经沉寂了半年之久的八部,终于再次露出了獠牙。

    首先,是兵务部向华州下发了军功授田法。任何人只要能够获取军功,便能得到相应的军功田。这条法令已经在横山各地通行,之前一直在华州拖延实行,如今时机成熟,当即便打开了这个口子。

    此法一出,整个华州百姓顿时轰动了,从军的热情高涨,到处都有青壮四处打听,询问横山是否还征兵。只可惜,官府很快便贴出告示,目前征兵名额已满,暂不征召新兵。对此,许多年轻人不由大为失望,同时许多人也感到十分疑惑,既然不征兵,为何发布这样一条法令?

    之后几天里,从西域传来的消息开始在华州各地蔓延。这其中,便有关于民兵团的事迹。经过宣传司的大力渲染,民兵团的各种丰功伟绩,一夜暴富的故事,开始流传开来,引得许多人纷纷向往。而拥有消息渠道的士族和商人,很快便确认了这个消息的准确性。当他们得知这些民兵团击杀西金狼人后,不仅可以获得军功,还能获取全部的战利品,所有人都明白这其中的利益有多大。

    就在人心躁动之际,兵务部终于下发了第二份法令,任何人,只要能召集百人以上的队伍,便可于兵务部报名,注册成立民兵团,奔赴战场,协助横山军作战。

    此令一下,所有人都懵住了,横山竟然敢如此行事,他们难道就不怕有人拥兵自重吗?

    但官府依然不管不顾,很快便贴出了告示,上面写明了民兵团的各项要求和待遇,竟然与之前的传闻相差无几。

    几乎所有的士族和商贾们都坐不住,这份法令所针对的是谁,他们自然十分清楚,能够组建民兵团的,除了他们这些高门大户之外,平民哪里有这个财力召集那么多的人手?而横山背地里打得主意,他们也是门清。可这能够拒绝吗?当然不能。如此一条便捷的攫取权利的途径,只要头脑精明一点,即便知道横山的阴谋,也忍不住要往里面跳。

    于是乎,许多士族和商贾,纷纷站出来招募青壮,收集粮草,便匆匆赶往兵务部报名。

    兵务部对此照单全收,全部通过了审核。不过,按照规定,必须在民兵团里塞进一名士官,担任团副。随着越来越多的民兵团成立,原本正在兵校进修的士官,立即被指派一空。

    于是,在短短的时间内,一队又一队的民兵团,络绎不绝的从华州往西出发。这一幕,让潜伏在华州的各大势力密谍,大为震惊,立即将这里的情况传送回去。

    当各大势力之主看完这个情报,整个脸都白了。横山竟然敢如此放权,难道他们就不怕,横山出现割据势力吗?只有曹子彦看完这个情报,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或许,自己也可行横山之策,慢慢的瓦解盘踞于中原各地的豪族势力。

    待士族将家族的力量,向民兵团倾斜后,纷纷远离华州之后。士族在华州的力量,很快便削弱了一些。没有了足够的人手,以及充足的粮草物资,士族将要在华州兴风作浪的能力,也随之减弱许多。

    为了让士族将更多的力量投入民兵团中,八部陆续颁布看各项针对民兵团的优惠政策。

    吏务部宣布,但凡在民兵团中立下功勋之人,皆有机会竞逐地方基层官吏之职。毫无疑问,这一政令,所针对的便是士族子弟。毕竟,若论能力,平民子弟便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横山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培养一个人才,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是漫长的。横山如今正值急剧的扩张期,培养的人才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因此,不得不招揽一批士族人才,为横山所用。

    这一政令一下,士族们顿时激动不已,这可以说是横山第一次向士族敞开了怀抱,主动接纳士族入仕。只要自家子弟能够在横山体制内占据一定数量的位置,横山便无法再对士族痛下杀手。为此,士族们立即挑选出一批族中子弟,塞入民兵团中进行历练。

    紧接着,民务部又宣布一条政令,但凡加入民兵团,各家各户所需缴纳的赋税减两成,为期一年。

    兵务部再次下达政令,但凡参加民兵团,今后征兵将优先录取。若有足够军功在身,便可立即晋升,不与新兵等同。

    商务部下达政令,但凡参与民兵团,在其商会会首选举时,将把此事作为重要的参考。同时,商会成员的参与度越高,其商会的优惠政策将更多。

    工务部宣布,军工坊将对民兵团开放售卖军备,同时在价格上将作出极大的优惠。

    。。。。。

    随着一条条针对民兵团,所罗列的优惠政策,顿时让所有人都疯狂了。越来越多的民兵团纷纷组建起来,前往兵务部报名。

    可是,让所有人急得跳脚的是,兵务部在审核了一批名单后,竟然当众宣布,西域的名额已经饱和,将不再接受前往西域的报名。

    众人闻言,不由气得直骂娘,白给的兵马竟然还有不要的,天下间怎么有这么傻的官府?

    就在众人绝望之际,兵务部由贴出一张告示,正式宣布接受前往草原协助作战的民兵团。

    众人一怔,草原,那岂不是说,横山军准备对东胡人开战了?

    随即,众人心中一荡,草原好啊。传闻中,草原上到处都是牛羊马匹,若是自己能够抓到大批牲畜,带回华州一卖,那也是一笔暴利啊。更何况,还有那些战马,都是一块块移动的金子。

    于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的人们,立即争抢着赶紧报名,害怕等一会又名额爆满了。

    就在华州民兵团陆续北上之际,安夏征兵也进入尾声。一支支大军向北行进,奔赴夏阳关。

    而此时的天狼城外,集结了近四十万大军的东胡人,可以说是全民动员了。下至十三四岁的少年,上至四五十岁的老人,全部骑上战马,在猎鹰战旗的挥舞下,缓缓向西。

    (本章完)

第518章 天亟关军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