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子彦闻言大怒,当即率领群臣再三进谏,力求迁都。然天子依然不肯,甚至不惜以死相逼。

    此方逼迫无功而返,曹子彦心中憋着一肚子火。第二天,曹子彦再次提及迁都之事,但天子听都不听,直接退朝走人。如此一而再的拒绝,终于让他发怒了。

    既然皇帝不听话了,那留着便没什么用了。曹子彦当即指使宫内的内应,下毒毒杀了皇帝。待高煜死后,曹子彦便命人大肆搜查全城,将一干忠心皇室的老臣,连及家族尽数逮捕入狱,免得事发之后,暗中使坏。这其中,便包括了护国公唐天豪全家老少十几口人,唯独少了唐戎一人。

    第二天,经过昨夜一番逼供,很快便将这些人定为谋逆弑君之罪,全部押往刑场,夷三族。同时昭告天下,天子为奸人所害,已经驾崩。经群臣商议,立太子高熙为皇,即日登基为帝。

    新皇即位后,便遵照曹子彦的意思,下旨迁都,南下定都原商州州府,更名兴武城,是为兴都。

    (本章完)

第570章 休养生息() 
    随着天子驾崩,天下局势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中原本已经平息的叛乱又开始蠢蠢欲动,各地忠于皇室的官吏或弃官而走,或起兵讨逆,但很快便被曹军迅速镇压下去。

    为了稳定人心,曹子彦一面大肆镇压忠皇一派,一面对选择依附自己的地方势力,大肆封赏。随着他这一系列措施实行下去,原本隐隐生乱的中原,迅速平复下去。

    如今,各方势力都不约而同的暂停了对外征战,选择休养生息。在横山,随着华州渐渐稳固,新得的明州何时融入横山,已经成为所有人关心的话题。不同于征战得来的领土,明州因为是主动归附的,便无法采取强硬手段进行融合,只能一点一点的将去除明州势力在当地的控制力。

    而曹子彦同样在加紧稳固燕州的统治,只要燕州在手,便能威胁明州侧翼,攻可南北两地齐头并进,守可作为侧翼力量牵制横山军。更何况,燕州本就是富饶之地,虽然几经战乱,但根基还在,只要几年时间,便能恢复往日的繁荣。有了燕州,曹家的实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能够与横山相抗衡。

    至于东胡,在劫掠了燕州上百万百姓后,便迁移至各地,按照范启的建议,中原百姓主要负责耕作和制造,为帝国源源不断的提供粮草物资。而东胡人则主要负责打仗,守住这偌大的草原。是的,随着南边的横山日益壮大,东胡人已经无法在南下劫掠了,反而在草原上,不时的出现横山与金狼人的骑兵,四处烧杀劫掠。如今的东胡,只能被迫采取防御措施,阻止横山军的进犯。

    于此同时的天云国,竟然没有采取任何动静,全国上下毫无用兵的迹象。这让各方势力的密谍大感惊诧,纷纷传送书信回去,将天云的情况一一汇报。

    对于这些,横山目前暂时是无法顾及了。来自西域的信报,横山与西方两国的谈判已经有了结果。

    双方议定,作为战败国,两国必须赔偿横山在此战中所遭受的损失,合计共三千万两。这些损失包括了将士的死伤抚恤,兵甲钱粮物资的消耗,横山内部因为此战所付出的代价等等。对此,两国自知理亏,自然不敢在这方面讨价还价,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所幸是由两国分摊支付,方才能够接受横山的条件。

    而俘虏的四十万战俘,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交还给他们。按照一名普通士兵一两银子,级别高一级,翻十倍来算,拢共可获得上百万两。再加上交出的俘虏全部空手而还,留下来的兵甲物资以及战马等等,皆为横山所有,价值亦有上千万两之多。

    在商定了赔偿以及交还俘虏后,双方便展开商贸谈判。对于横山提出的连接东西方的商道,两国使者都很感兴趣。毕竟开通了商道,对于两国来说,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好事。唯一要考虑的,便是这条商道开通后,两国在东西方贸易的主导权是否会因此而减弱。

    对此,横山使者拿出横山提出的种种政策,与他们进行谈判,力求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这场谈判不是一时半会便能决定下来的,两国使者在与横山敲定粗略的结果后,便带着这份协议初稿回国,交由各自君主定夺。

    看完这些情报,林逸凡还是比较满意的,此次为了应付西域战事,横山耗费了数千万两人力物力,如今所得,也只能堪堪抵消自身的损失而已。目前对西域最大的期望,便是落在了商路开通之上,只要两国能够同意。西方源源不断的财富,将能充实横山的腰包,才有足够的底气扩张实力。

    虽然谈判很顺利,但也不是没有隐忧。西方两国遭受如此打击,难保不会明面上同意谈判,暗地里却在调兵遣将,再犯西域。只可惜,如今横山的密谍还无法扩展到西方之地,对两国的动向根本无法察觉,只能暂时守住天亟关,以不变应万变。

    同时,西金狼人的决绝,也让林逸凡头疼不已。西域太大了,西金狼人化整为零,游荡于广阔的草原之上。横山军根本无法迅速击败他们的主力,重创其实力。而金狼人则可以率领一支零散人马南下扫荡诸国,不管成功与否,一击即退。待横山援兵赶到,早已不见了敌军身影。

    根据侯明峰的汇报,西域诸国对于西金狼人的偷袭,苦不堪言,对横山已经颇为怨言了。若是再不尽早平定西金狼人,只怕西域诸国将再次投向西金狼人了。

    就在这时,牛大力走进书房,递上一封传信,“大人,夏州来信。”

    林逸凡眉头微微一皱,夏州?那里又出了什么事?

    接过信报一看,林逸凡不由乐了。之前因为东胡人西征,金狼汗忽布里不得不按照横山的建议,将十万部族老弱迁入夏州暂住。如今东胡撤退,他便想将这些部众再次迁入草原。

    对此,韩松倒是没太过为难,毕竟北面也确实需要金狼人协助防范东胡。可在夏州生活了大半年的金狼部众,此时却不愿意再离开了。在暂留夏州期间,因为人手不足的原因,韩松不得不大量的招募这些金狼人做事。在做工期间,横山工钱给足,饭菜丰盛。金狼部众哪里享受过这样的好日子,半年做下来,赚的钱,便够他们一家老小生活所需,远比在草原上风餐露宿,还要面临着东胡人劫掠好太多了,以至于他们开始对夏州富庶的生活,产生了无比的向往。

    当忽布里下达汗王令,命他们立即北迁之时,许多人开始犹豫了。是留在这里继续做工赚钱,最后落户横山。还是跟着汗王,在草原上苟延残喘。这个问题,让金狼部众十分煎熬,他们不想放弃眼前的生活。

    众人的心态,很快便传到了韩松和忽布里耳朵里,前者愕然,还带着一些惊喜。后者则是惊怒不已,已经显得慌张不定了。

    忽布里一面敦促韩松尽快将部众迁移至草原,一面连续下达十数道汗王令,勒令众人立即归返。

    这便是韩松紧急飞鸽传书,问询于林逸凡的原因。这十万金狼部众的去留,便在他的一念之间了。

    (本章完)

第571章 驱狼相斗() 
    林逸凡望着这封信报,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心思早已飘向北方。

    如今东胡撤退,让出了西部大片草原。忽布里想要尽快迁移部众占领这些空白的领地,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那些金狼部众的反应,让林逸凡感到意外的同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金狼人不管是极盛之时,还是衰弱之时,其底层的牧民,都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这既是草原先天环境的影响,也是其游牧制度所造成的。首领贵族永远掌控着万千牧民的生死,所有的财富都流向这些上层贵族手上。而牧民,不过是为他们放牧的奴隶,以及征战的工具。只要给他们一口吃的,便能让牧民死心塌地的为他们卖命。同时只有贫困的牧民,才会为了一点战利品,而拼死战斗。而太富庶的牧民,只会削弱战斗力。

    留在夏州的金狼人便是这样,从极端贫苦中,突然一下子富裕起来,即不用卖命死战,也不用辛苦的迁移放牧。只要依靠一双手,一点力气,便能为家人挣到足以生活得不错的钱。既然如此,谁还愿意再次回到以前的日子?

    对此,林逸凡倒是颇为同情,但最重要的是,这十万人,倒是可为夏州增添不少人手。若是将其放回草原,他还真有些舍不得。

    不过仔细想一想,如今,金狼残部留在草原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待到来年北伐东胡之时,这些金狼人也只会是麻烦,而不是助力。既然如此,他们也就没有继续留在草原的必要了。

    林逸凡双眼微眯,一道杀意一闪而过。不过,最终他还是摇摇头,否决了自己的想法。杀忽布里容易,但只会让余下的金狼人心生怨怼,除非将其全部诛杀,以绝后患。可若是真这么做,将来还如何让臣服的那些外族臣民,看待横山?如此行事,只会埋下一个隐患,不利于维持统治。

    既然不能杀,那该如何处置这支金狼势力呢?林逸凡不由陷入了深思。

    林逸凡下意识的整理着桌上的书信,一边思索着对策。就在这时,他的目光突然落在方才那封侯明峰送来的书信,不由微微停顿了一下。

    “西域,金狼人,西金狼人?”林逸凡喃喃道,随即眼睛一亮,大喜道,“有了。”

    随即,林逸凡立即书写一道命令,传讯给韩松。命其暂时拖延住忽布里的催促,将那些金狼部众留下夏州。

    然后,又写一道命令,传讯给夏阳关以北的秦元浩和罗峰两人,命其设法控制住忽布里,稳住那三万金狼骑兵,随后将忽布里押送来华州。

    发出了两道命令后,林逸凡便招来张仲良,叶鸿羽,陈登科以及郭怀理四人,将自己的计划全盘说出。

    众人闻言,不由点头称赞,直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