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台上窘迫的张晟,林逸凡坐不住,霍然起身,大步向高台上走去。

    望着前来的林逸凡,张晟不由羞愧的拜道:“大人,臣无能,无法解答此问。”

    林逸凡拍拍他的肩膀,宽慰道:“没事,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现在先下去休息,这里有本公在。“

    待张晟退下,林逸凡才来到讲台上,目光淡然的望着辩嵇先生,开口道:“辩嵇先生之问,令人振聋发聩。本公不才,试解先生之问,还请先生赐教。”

    “不敢,大人即有高见,不防道来。”辩嵇先生连忙拱手道,“老夫洗耳恭听。”

    林逸凡深吸了口气,沉声道:“先生所问,如何是天下人人如圣贤。本公以为,天下为何要人人皆成圣贤?圣贤者,无欲无求,一心向道。若是天下人人皆无欲无求,那何人耕种,何人生产?若是没有这些东西,圣贤也要冻饿而死。本公以为,人皆驱利,此为本性,宜疏不宜堵。“

    辩嵇先生闻言,不由陷入深思之中,良久,方才询问道:“不知大人要如何疏?”

    林逸凡一脸郑重的说道:“其一,建立健全的法制,规范天下人的行为。一切私心,都需在律法之下,合法的进行。其二,实行全民教化,开启民智。教之以礼义廉耻以及律法,使其明辨是非,知礼遵法。“

    辩嵇先生目光微亮,继续询问道:“如何实行全民教化?”

    ”实行全民普及教育。“林逸凡知道众人听不懂,当即解释道,”所谓普及教育,便是人人皆有责任完成一定的学业,最低要求达到识文断字。只要所有人都能够看懂书文,那么便不会轻易受他人蒙骗。能够自行通过阅读文书,从中得到自己的看法。虽然此举无法达到人人皆可成圣,但却能提高天下人的素养,不再愚昧无知。若干年后,又如何不能达到人人皆可成圣的地步?”

    (本章完)

第598章 北伐序幕() 
    林逸凡的话,如同惊雷一般,震慑全场。实行全民普及教育,这可是千年以来,所有圣贤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倒不是历代王朝没有能力推行教育,而是文化的复杂性,让许多人不得不望而却步。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单单就是文字,便要苦学数年之久,方能有成。至于理学精义,更是深奥无比。天下百姓大多要为生计而奔波劳累,哪里有时间接受成系统的学习?更何况,天下百姓大多贫困不堪,哪里有多余的钱财供应子嗣读书之用?

    同时,还有一个更深的原因,历代王朝对于推广全民教育,并不支持。若是让老百姓都能识字,明辨是非,那官府还如何掌控百姓的思想?正所谓,读书人的心眼多。官府对于读书人已经疲于应对了,若是全天下百姓都是读书人,那还如何治理天下?

    因此,当林逸凡提出这个政策后,所有人都震惊了。横山此举,难道就不怕反思己身吗?

    辩嵇先生同样也想到了这一点,当即不敢置信的问道:“国公大人,您可知此举的后果?”

    林逸凡淡然一笑,朗声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若是我横山无法治理天下,使百姓饱受饥寒之苦,那横山又有何颜面立足于世间,不若灭之。”

    此话一出,连横山士人也是大惊失色。若不是说这话的,是国公大人,只怕早就冲下来,将其轰出横山了。

    “国公大人当真是胸襟广阔,老夫敬佩。”辩嵇先生一时哑口无言,沉吟半晌,由衷感佩的拱手拜道。

    ”辩嵇先生过奖了,不知先生还有什么问题,本公一一为您解释。“林逸凡谦逊一番后,无比自信的问道。

    辩嵇先生苦笑着摇摇头,“不了,国公大人的志向非我等所能比,老夫实在不敢厚颜刁难了。”

    说着,便离开讲台,朝台下走去。

    众人不由脸色微变,连辩嵇先生都败了,那自己等人又如何能赢得这场辩论?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当辩嵇先生坐回座位,一旁的瑜夫先生,当即凑到他身旁,脸色阴沉的望着他,“辩嵇先生,您为何如此轻易认输了?您可知道,这一认输,我理学便要被横山压一头了。”

    辩嵇先生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瑜夫兄,理学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我们不能再墨守成规,固步不前了。此次辩论,不是我理学之败,而是革新我理学的契机。”

    “你?”瑜夫脸上露出一丝怒意,“辩嵇先生,你可是理学三大宗师之一啊。”

    “这等虚名又有何用?”辩嵇先生脸色不变,淡然道,“若是瑜夫兄有争胜之心,不防上台一试。”

    瑜夫脸色微微一变,顿时不再说话了。连辩嵇先生都失败了,他哪里敢亲自前去。当即只好脸色郁郁的退到一边,阴沉的望着高台。

    林逸凡连续问了几声,见无人敢上台一试,不由嘴角微扬,洒脱的走下高台。

    随后,郭怀理登上高台,大声的宣布,此次辩论,横山胜。张晟将继续担任国公府西席。

    辩论大会就此结束,众人离开之后,许多来自天下各地的士人,并没有选择就此离开,而是分赴横山各地游历。他们迫切的想知道,横山能够如此强大的秘密。通过这场辩论,他们已经对自己原本坚信的一些信念,产生了动摇。

    翌日,辩嵇先生与瑜夫等人辞别,他已经准备留下横山,好好的观察横山的一切。他有一种感觉,留下横山,将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当林逸凡知道辩嵇先生准备留在横山后,不由大喜,这可是天下三大宗师之一啊,没想到横山也能拥有一位。要知道,当今三大理学宗师,可谓天各一方,其中一名还是身处天云国境内。之前曹子彦境内拥有两名宗师,以至于天下士人,大部分依然选择留在其境内,随时能够供其驱使。而横山因为没有文宗坐镇,一直都是一片文风匮乏的势力,致使许多士人对横山依然不屑一顾,不肯前来。

    如今辩嵇先生愿意留在横山,其所造成的影响十分巨大。一些已经准备离开横山的士人,一见辩嵇先生留下,便改变了主意,选择在横山呆一段时间,好好了解这片陌生的势力。

    于是,林逸凡当即调派一支小队人马,前往守护辩嵇先生,陪他一起游览横山。

    哪知,辩嵇先生拒绝了林逸凡的好意,只带着家中的一名老仆,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林逸凡见此,也明白了老先生的用意,当即便撤掉了人马,任由其在横山游历,对于横山的治安,他还是有信心的。

    随着辩论大会的结束,林逸凡也终于要结束了往日悠闲的时光。如今已经三月,距离北伐已经不远。

    如今,横山大军已经悄然向夏州汇聚,人马超过二十万。而从西域赶来的五万骑兵,也在前几日,抵达了夏州。

    而在明州,同样汇聚了十万兵马,悄然集结于铁墙关。

    此次北伐,横山上下十分重视,这将是一场灭国之战。是史无前例的攻灭草原人,将辽阔的草原纳入中原的统治。这是前人所没有做到的事,没有旧例可循。林逸凡此战不仅要彻底覆灭东胡,还要探索出,永久占据草原的办法。

    只要能够驯服草原,几千年来的北方大患,将彻底消除。中原文明将可以将重心转移到其他方向,不断的扩大影响力。

    为了准备这场大战,这一年来,横山大规模的征召预备役,展开严格的训练。筹集无数的粮草物资,生产大量的武备,只为今日之战。

    此次夏阳山一路兵马以秦元浩为主将,统帅全军北进,与东胡人决一死战。明州一路,则任命杨明远为主将,开辟第二战场。

    当然,为了防范曹军,在华州和明州依然各自保留着十万兵马,由罗毅亲自坐镇。因而,此次北伐,实际动用兵力,达到五十多万,可以说,是横山动用兵力最多的一次。为了筹集如此庞大的兵力,横山可谓是倾尽家底了。若是失败,横山将十数年无法恢复过来。

    当林逸凡悄然北上之时,还沉浸在此次辩论大会的人们,根本不知道,横山早已在北方厉兵秣马。便是连东胡人,也没有想到,横山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对他们发起征伐。

    (本章完)

第599章 围攻西京城() 
    四月初,林逸凡等人终于抵达夏阳城,此时的夏阳城,已经成为一座军城,二十万兵马齐聚于此。

    随着林逸凡一声令下,二十万大军立即开拔,迅速向夏阳关前进。不过数日,便抵达夏水大营,与罗峰所部的镇北军汇合。

    二十五万大军随即北上,正式向东胡宣战。十五万骑兵日夜奔袭,直向东胡西京城杀去。

    此时的西京城,由达塔将军镇守,麾下统辖着十万大军,防范横山镇北军。

    对于横山,东胡上下都十分警惕,此次横山举办的辩论大会之事,通过密谍传来的消息,达塔也略知一二。也因此,他并不觉得,横山会在这个时候在北面搞什么小动作。自己有十万大军驻守,即便是那五万镇北军兴兵来犯,他也不怵。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伤痕累累的斥候拼死跑回来,向达塔汇报了西面的敌情。

    达塔闻言,脑门顿时流出一层细汗。根据斥候的消息,横山此次出动十数万骑兵北上,如今距离西京城已经近在咫尺了。他散布在西面的斥候,绝大部分被对方追杀殆尽,若不是有人拼死赶回,只怕这西京城,就要重蹈覆辙了。

    于是,达塔立即鸣钟示警,全城进入戒备状态。达塔立即派人快马加鞭,迅速赶往天狼城示警,同时请求增派援军。

    就在西京城刚刚做好准备,便见西面一片黑潮从地平线上涌出,奔腾着向他们这座孤城涌来。

    待来到西京城下,林逸凡仔细打量了下西京城,不由叹道:“看来,对方还是做好了准备,袭取之策以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