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669章 皇城检阅() 
    紧接着,便是第三方阵,他们是由五十辆马车组成的方阵。这些马车看起来跟平常乘坐的马车没有太大区别,不过相对于平常马车,这些马车显得更加宽大,车架由三匹马同时拉动。但是经过官员的介绍,这种马车有三种功能,其一,运载兵力,每辆车可运载二十人,不断速度比步行快了许多,还能节省将士们的体力,只要一下车,便可投入战斗。其二,装载辎重,每辆车可运送超过十石物资,可最大限度的减轻后勤补给压力。其三,构筑简易防线。马车的四面都有可以连接的凹凸槽,待敌人来攻之时,可临时将马车拼凑一起,构成一道阻阵。士兵们可以攀上马车顶部,反击敌军。

    随着天华官员的介绍,众人的脸色不由大变,这种马车,无疑使得天华军长途奔袭的可能性增加了不少。一旦这种马车大规模投入使用,岂不是如同一座移动的城堡一般。行军时,将士们坐在马车里谈笑风生,无需经历长途跋涉之苦。攻城时,充足的辎重可以让他们缓缓图之,最先耗尽城池的耐力。防备时,连成一片的马车将大军环绕起来,阻挡并痛击来犯的敌人。而敌军在仓促之间,根本无法突破车阵,只能在漫天箭雨中,仓皇撤退。

    于是,已经有不少大国开始盘算着,待回国之后,也向君王进谏,大量制作这种马车,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样的马车,岂是简单的仿制,便能成功的?为了研制出能够长途运载的军用马车,天华可是整整研究试验了五年时间。而且,其所采用的材料和装置,有许多是横山独有的,比如搭建框架的钢材,车轴的巧妙运转装置,能够让马匹更加省力拉动,还有车轮的保养与润滑等等,这些都是其他人不知道的,如果他们想效仿天华制作马车,最终只能碰一鼻子灰。

    接下来的第四方阵,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窝蜂。但众人看到之后,不由得眉头一皱,这怎么跟以前遭遇的那种武器不大相同?

    经过介绍,众人便恍然大悟,如今展示出来的一窝蜂,根本不是他们之前所看到的那种类型。此次参阅的一窝蜂,已经改名为连发火箭。废除了一个大箱子,里面安置着数十根火箭的样式。而是采取三孔射管,使用转轮发射,在连发装置顶上,设有一个长条槽孔。只要将固定在铁箍条板上的火箭插入槽孔,操作手转动扳手,便能将火箭卡入一根射管之中。

    于此同时,底部的火折子点燃极短的引信,瞬间便能射出火箭。更妙的是,在连发装置的底部,安装着一个转盘,操作手可以根据敌人的方向,调整方位。而火箭也经过特殊研制,在射出后,偏离的距离大为缩减,射程达到五十多米以外。

    众人闻言,大为吃惊,这连发火箭虽然威力一般,可若是在阵地上架设足够数量,便能封住进攻的道路,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皆要倒在五十米外。

    待连发火箭方阵离开后,接下来的第五方阵便是床弩方阵,一架架床弩仰躺在简易马车之上,小胳膊粗的巨弩根根竖起,闪烁着阵阵寒芒。更让他们惊惧的是,在巨弩箭头下面的箭杆上,有一个凸起的包。经天华官员介绍,这凸起的位置,安放着一包炸药,而且是采取全新的点火方式,利用箭头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引发里面安置的燧石,发生撞击产生火花,从而点燃火药。当巨弩射向敌军或者城墙,便会产生爆炸,横扫周边方圆十米的敌军。如此一来,今后炸药的投掷距离将达到三百米,敌军还未靠近,便以溃不成军。

    众人闻言,早已战栗不已,天华只需凭借这种利器,这天下还有谁是他的对手?其实他们不知道,这种武器,如今的天华,也没有生产太多,因为制作这种弩箭十分费力,而且成本巨大。天华目前只准备将其作为威慑,而不是主战武器。对于这种弩箭的设想,正是来源于林逸凡对现代火箭炮的灵感。如今这种巨弩的威力,其实已经不再火炮之下,但限于现有条件的不足,暂时还无法取代火炮的地位。

    接下来便是正主,火炮方阵了。不过这一队的火炮体型颇为娇小,只有半米多高,炮口只有一个拳头大小。众人不由疑惑了,这么小的火炮,能够什么威力?

    但经过介绍,所有人都不淡定了。这种火炮,被皇帝命名为迫击炮,虽然攻击范围只有两百米左右,但其有个强大的特点,那就是跟之前的弩箭一样,采用燧发装置。炮弹呈长锥形,尾部装有引信,只要炮兵将炮弹划入炮筒,便会撞击在里面的燧石,触发引信,点燃炮弹下方的推进装置,将炮弹推射出去。但这还不算什么,在这炮弹的头部,同样装有燧发装置,一旦落入地面,强烈的撞击,便会触发里面爆炸装置,从而引发爆炸。

    但是,这种火炮道目前为止,也只是小量生产,并无法扩大规模。原因跟弩箭一样,同样是新近研制成功,制作较为复杂,成本高昂等原因。特别是燧石的触发几率,成功率还是比较低,无法大规模生产并投入军中,目前拉出来,只是为了以此震慑各国的野心。

    待迫击炮方阵过去后,终于迎来了让众人胆寒的火炮方阵,这些火炮便是如今天华军大规模使用的样式,黑洞洞的炮口直指苍穹,似乎是想将上天砸出一个窟窿一般。

    这已经不需要介绍,众人也明白其中的威力。

    待火炮方阵过去,便听远处传来巨大的咯吱咯吱声,待走进之时,众人的眼睛不由瞪得浑圆。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比火炮还要巨大的,还是火炮。可这火炮太大了,必须由四匹马缓缓的拖动,巨大的重量,将校场的土地,压出一道深深的辙痕。炮口足有一人环抱起来那么大,长达三米,浑身黝黑,散发出阵阵杀气。

    (本章完)

第670章 新朝封赏() 
    众人立即迫不及待的询问,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火炮。

    经过官员介绍,他们才得知,这种火炮,被命名为破城大炮,顾名思义,便是专门为攻城而制造的。巨大的炮弹,强烈的冲撞力,小一点的城池,只需一发,便可让城墙轰然倒塌。即便再坚固的城墙,也经不起大炮接连轰击。

    所有人的脸顿时白了,若是这样,那天底下,还有哪个地方是安全的?还有什么样的城池,能够阻挡天华军的进攻?原本他们还存着警惕之心,现在剩下的,只有深深的绝望。

    其实,到目前为止,天华也只生产了底下参展的五台大炮。这种大炮威力猛则猛矣,可耗费的铁料多达上万斤,才能筑出一台大炮。

    更大的缺憾则是,因为巨大的重量,很难进行长途运输。而且发射速度缓慢,每次发射,都对炮身造成很大的损耗,也就是说,这种大炮,只能反复使用十数次,便要报废了。

    但台上的各国使臣不知道啊,在他们眼里,这样的大炮,让人根本兴不起抵抗的欲望,而这也是林逸凡将其拿出来的最大目的。

    不过,让各国使臣没有想到的是,尽管林逸凡拿出了大量新式武器参展。可这些并非天华朝所有的的底牌,尚处于保密状态的军备,还有热气球以及火枪。

    如今的格物院,在怪才李南光的主持下,已经制成了可用于空中侦查,以及投掷炸药的热气球。今后在辽阔的草原,以及险峻的崇山峻岭之中,便可凭借热气球,让方圆数十里的地形尽入眼底,达到料敌先机之效。同时还可用于攻城战中,将热气球移动至城池之上,便可将内部守军的情况查得一清二楚,同时,还可通过空投,追着敌方主将的位置轰炸,力求使敌军群龙无首,不战自溃。

    而火枪,则是林逸凡最为重视的一项研究。如今已经制成了一批火枪,正在进行试验。如果达到实战要求,他将建立一支火枪队,通过一场场战斗,不断改进。最终将全军改装火枪,完成冷兵器到热武器的转换。不过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目前依然需要利用刀枪,来抵挡敌人的进攻。

    当然,目前的格物院所研究的不止是这两样武器,在最近兴建的水师,同样召集了大量船匠,参与到格物院的研究之中。

    按照林逸凡的设想,他准备让水师按照三步走战略进行革新。在现阶段,力求船体的坚固以及对船体架设火炮的改进,使天华水师,能够成为移动炮船,胜敌于数里之外。

    第二阶段,则将精力放在海军方面,研制大型风帆战船,能够实现远洋航行。

    第三阶段,完成船体铁甲化,动力不再依靠风力,速度远胜风帆。对于第一二步,林逸凡有信心能够在有生之年完成,至于第三步,则留给后代子孙来完成。

    在检阅完大军后,天色也将晚了。按照惯例,开国登基后,自然要大宴群臣,普天同庆。

    不过,如今群臣的心思并不在此,而是在明日正式早朝之时,新皇颁布的第四道圣旨。这道圣旨便是封赏群臣的旨意,从而将奠定众人,在今后朝堂上的地位。

    众人在一夜宾主尽欢之后,怀揣着激动与不安的心情,返回家中,辗转反复。今夜,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而失眠。

    当第二天清晨,东方刚刚破晓,文武官员早已全部到场,等候入殿。

    没过多久,礼仪官走出大殿,高声喊道:“诸臣入殿!”

    众人立即按照各自职位高低,依次走入天华殿。

    此时,天华殿内灯火通明,待群臣排列站好之后。便听一名礼仪官喊道:“陛下驾到!太子殿下驾到!”

    不一时,林逸凡便拉着林乾步入大殿之中。

    待林逸凡坐上御座,林乾也于右下首的一把小椅子坐上去后。群臣立即轰然跪倒在地,齐声喝道:“臣等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叩见太子,千岁千岁岁!”

    “诸位爱卿平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