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不到就因为这样,西金狼人竟然悍然发起东征,不但攻灭了右贤王所部八万大军,还一路东进,向着自己的老巢天狼城而去,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攻占天狼城。一旦让他们得逞,自己在草原上的威信将被扫落在地,任意践踏。更可怕的是,草原上许许多多的部族将会投靠西金狼人,使得他们在草原上站稳脚跟,到时候自己这个金狼汗将要面对的是亡国灭种的灾难。

    此时大帐之中集聚着众多的部落权贵,军中将领,随着西金狼汗国入侵的消息传开,所有人都急了。他们此次南下已经抽调了自己部族中大部分青壯,根本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相比于富庶的天武国,草原再贫瘠也是自己的家园,一旦草原不保,自己这些人都都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他们集聚在大汗帐中,群情汹涌的请求金狼汗赶快撤兵,返回草原。

    但是,此时的战斗正在最紧要的关头,招收的新附军以及金狼精锐部队正在猛攻龙江水师的水寨,眼看着已经取得胜利了,这个时候撤退,他十分的不甘心。他多年以来的愿望就是饮马龙江,兵临天武京城之下,将金狼汗国的赫赫兵威展现在懦弱的南人皇帝面前。但西金狼人的入侵打断了这个梦想,让他的数十年来的雄心壮志付之东流。但是面对众人的请求以及隐含的威胁,不得不让他重视。

    “西面伪国不自量力,竟敢侵犯我金狼汗国的威严,本汗在此发誓,不灭伪国,决不罢休!”金狼汗环视众人,慷慨激昂的说道,“草原是我们金狼人的草原,绝不是那群杂种能够染指的,诸位,为了捍卫我们血统的纯正,为了金狼汗国的荣誉。本汗命令,全军北征,扫灭贼寇!”

    “扫灭贼寇,卫我血统,守护荣誉!”众人被金狼汗的话给点燃了血性,立时高声狂呼起来,“金狼汗国万岁,大汗万岁!”

    很快,一阵阵低沉的号角声发出呜呜的巨响,催促着交战中的大军马上撤退。无数士兵一脸茫然的随着大潮后撤,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激烈的战场一时间安静下来,对面的天武军水师官兵一脸疲惫的看着金狼人撤退,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本以为必输的战局,竟然在最后一刻逆转了。

    当所有金狼人撤回北岸后,一个旋风般的消息刮遍全军上下。所有人在惊愕之后,立即爆发出强烈的怒气,整个军营中一片谩骂叫嚣。实在是西金狼汗国在所有草原人眼中,就如同天武人看待天云国一样,心中充满了鄙视和不甘。一群卑劣的背叛者的后代也敢侵犯我草原,这简直是对所有自认为天狼后代的草原人的侮辱。

    “杀过去,我要砍下那群杂种的头颅垒成一个个京观,告诉西边那个伪国,犯我草原的下场就是这样。”

    “一定要将进入草原的伪军全部杀死,一个都不留。然后西征,灭掉伪国,老子早就受过了对方的存在了。”

    “诸位,我们的部族都在草原上,伪军来势汹汹,我们部族危在旦夕。现在必须赶紧北上,否则我们的部族将被人践踏,妻女被人凌辱,财富被人占据。我等堂堂金狼勇士,岂能坐看这种事情发生?北上,一定要尽快北上!”

    。。。。。

    随着群情越来越激愤,金狼汗终于下达了北上的号角。近十万大军开始缓缓撤离。

    金狼南下的战争就这样戛然而止,来的突然,去得莫名其妙。就是被收编的新附军也懵住了,望着烟尘滚滚的骑兵远去的身影,他们才想起,金狼人竟然抛下他们独自离去了。

    没有了金狼人的压制,新附军各将领自知自己已无退路,接下来要面对的将是数十万朝廷大军的镇压。他们会怕金狼人,可不会怕他们这些新附军。十几个统领聚在一起商量之后,因为无法统一意见,最终只得各自分道扬镳。有的选择落草为寇,有的选择自立为王,有的选择四处流浪,近十万新附军顷刻间瓦解。

    就在天武朝对金狼人的撤退百思不得其解之时,隐藏在北方的密探终于将草原上的大事传递到京城中。西金狼人东征草原的事立即引得全城沸腾,百姓们走出家门庆祝战争消弭,和平盛世又有重新降临,一整个冬季的战火终于要结束了。但没等他们高兴多久,一个晴天霹雳响彻整个京城。就在金狼人撤退之后,这个好消息立即传到天武帝高齐的病床上,当处于弥留状态的天武帝高齐得知这一消息后,兴奋的撑起身子,高声喊道:“好,好,好!“三声之后,立即跌落床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皇帝驾崩了,可之前储君一直没有选立,等到皇帝病倒之后,神情恍惚,终日昏迷,根本无法确立继位储君。此刻驾崩之后,跪在灵前痛哭流涕的几位皇子,终于露出了獠牙,开始暗中联系支持自己的朝中大臣以及驻守城外的勤王军将领,准备做最后一搏。

    曹丞相一派支持的大皇子优势最为明显,可惜这大皇子乃是庶出,虽为长子却不是嫡子。而刘晃一派支持的是二皇子,乃是卫皇后所出的嫡子,可是因为出了卫元祥投敌的行径,卫皇后被贬入冷宫,外戚势力被拔除一空,这嫡子的光芒就减了许多。而赵铭一派则属于中立派,对于是立长还是立嫡并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这个新君是否足够贤明。可惜纵观先皇几位皇子,大多中人之姿,根本无力承担起中兴天武的重任。而另外的几位皇子虽然在身份上比起两位哥哥来略有不足,但他们的母妃大多是各个士家名门之后,势力一点不必两位大哥差。既然先皇没有立下遗诏选择新皇,那就说明自己也有机会当一当皇帝了。即便他们不想,他们背后的外戚们也会开始上蹿下跳的张罗。

    (本章完)

第122章 欲壑难填贪军功(上)() 
京城内部并没有因为金狼人的退去而松缓下来,一场更加艰险诡异的博弈已经开始了。所有京城百姓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没有新君登基,天下无法归心,动荡早晚要到来。只是可怜五十万勤王大军盘踞在城外,面对着不过咫一江之隔的金狼人,丝毫不能动弹,徒留在京城之中消耗粮草。在面对金狼人北撤的大好局面,本可以挥师北上,收复北境,安顿民生的。但此刻已经成为了诸子争皇的工具,各军将领此时哪里还有北上收复失地的心情,即便是灭国之功也比不上这从龙之功来的高。以其北上错失扶立新君之机遇,还不如留在京城,坐看局势变化,择机选择下注。因此任凭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唐天豪帅如何催促,就是不肯离开京城半步。

    此时此刻,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之能无力的坐在大元帅府中,望着北方,痛哭流涕,“天武朝这是在自绝生路啊,北方残破,人心动荡。又有私募令开禁,北方豪强纷纷崛起,再不收复失地,收拢人心,恐怕北方三州不复帝国所有了。朝堂诸公误国啊!”

    就在朝堂之上正在为皇位争夺而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北境各州豪强们在金狼人北退之后的空窗期,开始逐渐收复各地失地,收拢流民。一场战争下来,无数流民没有了房屋粮食,只能选择依附于豪强。最终使得豪强们的兵马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甚至开始因为争夺地盘而相互兼并。

    安州州城内,原新附军所属的三万多人留了下来,占据了州府。大军统帅便是当日开城门投敌的李家家主李原,这支大军是他们几大家族在投靠金狼人后费尽心力拉起来的队伍,这才在金狼人面前有了点利用价值和地位。当金狼人北撤后,他们便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跟随金狼人回草原是不可能的,那是自寻死路罢了。留在安州,尽管随时会面临天武国的威胁,但经过了这几个月的磨难,他们终于看清了这天下的局势。天武帝国已经开始走向末路了,乱世来了,属于英雄和枭雄的时代也到了。他们未必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反正已经没有了退路了。

    为此,李原力排众议,坚持就与州府为中心,大军四面出击,横扫安州南部各郡。加快收拢流民,恢复生产,扩充兵马。到时候,兵强马壮之后,即便朝廷大军来犯,他也不惧,因为他有天武军所没有的一个优势,那就是他从金狼人手中购买的五千匹战马,足以组建一支五千骑兵。有了这些骑兵,野战之下还怕谁来?

    安州威远郡城,这是安州唯一一座没有被攻破的郡城,虽然经历了几个月的围困,它的损失并不大,城内还保存着两万兵马。随着金狼人的退却,威远郡终于得到解放。等金狼人押送物资奴隶的部队进入横山后,为了防止金狼人再度南下,都尉徐世樊马上率兵进驻破狼关,堵住金狼人南下的入口,通判张尧则负责收复各地城池,收拢流民。

    明州宁安郡,一条通往州府的官道上,一支上万人的兵马正有序的向北行进。在队伍前头,一个大旗迎风招展,上面书写着一个大大的杨字。一名三十多岁左右,面目俊朗,猿臂蜂腰的汉子骑着马走在队伍前头,身披一套精铠,马鞍上放着一根精钢制作的盘龙枪,目光炯炯的盯着前方,眼中透着一股野望。他是明州大族杨家的继承人,杨明远。其自小在家族的培养下,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对于世事常有独特见解,在宁安郡的名气相当的大。

    当金狼人南下之后,就是他带领着一帮由家丁护院以及佃农组成的武力守住了自家的邬堡,打退了金狼人的进攻。随之而来的私募令开禁,终于让他能够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很快就组建了数千人的武装,不断袭扰金狼人的后方,解救下无数百姓,队伍也开始越来越壮大。直到金狼人北撤,他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了一万多人。此刻他正率领大军准备北上收复州城,只要拿下州城,其中的意义和功勋是巨大的,他以及他杨家将名震天下。

    名望这东西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却实实在在的发挥着无形的力量。有了它就能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